揮揮手告別了2020,悄悄迎來了2021。元旦期間,一張圖片在各大社交平臺上刷屏了:2020實"鼠"不易,2021"牛"轉乾坤!
縱觀2020,雖"鼠"不易,但我們早已扭轉乾坤!習大大在新年之際點讚中國"每個人都了不起",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我們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詮釋了人間大愛,用眾志成城、堅忍不拔,書寫了抗疫史詩"。
那是一個特別的春節,6歲的大寶問:"怎麼過年一點都不熱鬧?為什麼我們不能出去玩?"
懵懵懂懂的孩子,從大人們緊張的神情和不能外出奔跑的失落中,感受到別樣和異常。 一打開電視滿屏都是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報導。可是孩子不解地問道,什麼是冠狀病毒?它是怎麼來的?我們怎樣才能消滅它們…… 為了緩解孩子不安的情緒和顧慮,我說:"任何事物都不可怕,只要了解並理解了就不可怕,媽媽會和你一起學習和探索新型冠狀病毒的防護知識。"除了網上搜索相關資料,我們還觀看了中央電視臺播放的《中華醫藥抗擊疫情》。
從中我們知道中醫抗疫的方法有中藥、針灸、艾灸和導引,導引就是配合推拿拍打、練八段錦和太極、貼耳豆,加上情緒疏導等方法進行整體調整。臨床研究結果顯示: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輕症患者病情無一加重,重型/危重型患者死亡率降低八成多,康復患者症狀改善復陽率低。在西醫束手無策,某專家大喊無特效藥時,中醫療效一鳴驚人,真的不得不佩服中醫藥的神奇! 此外,我們意外地發現,原來中國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中國人的「戰疫史」,而我們的祖先和疫情戰鬥的唯一武器,就是中醫藥!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從西漢到清末,一共經歷至少321次大型瘟疫。但是,中國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如同西班牙大流感、歐洲黑死病、全球鼠疫那樣一次瘟疫就造成數千萬人死亡的悲劇。中醫藥學,是一代代中華民族的行醫者在與疾病的不懈鬥爭中不斷探索、逐漸形成的科學認識,是幾千年沉澱下來的中國文化精髓,一把草藥、一根銀針,保佑著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中醫已經通過幾千年、數萬代中國人的檢驗!當前抗疫戰場上,古老的中醫煥發著新的生命力,成為抗擊疫情的利器。
大寶問,怎樣才能提升正氣?
其實很簡單!
首先必須按照天地的運行規律來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們一定要保持作息規律。每天晚上八點半我就提醒孩子們:"睡覺時間到啦。" 孩子們刷牙的刷牙,收拾的收拾,通常九點就躺床上睡覺了。無論是放假還是上學,每天都按時睡覺起床,形成自然的生物鐘。
再就是飲食,那麼吃什麼才健康呢?一,飲食均衡合理,《黃帝內經》云:"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 二,要避免寒涼,因為百病從寒生,儘量吃平性或溫性的食物。有的人說怕上火,其實上火是經絡不通,只要鍛鍊做到位了,經絡疏通了是不會上火的。三,必須吃自己做的食物而不是食品。從小我就給孩子灌輸一種觀念,不要亂吃零食,不要吃外面買來的加工食品,因為絕大部分食品中含添加劑太多,對孩子稚嫩的身體傷害很大。疫情當下,我們更要注意飲食衛生和健康。
說起來,親子誦讀是我們家堅持的得最好的一件事。我和孩子們每天堅持誦讀優秀傳統文化經典,比如《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成語接龍》《少年兒童詩詞啟蒙》《千家詩》《道德經》等等。每天累積一點點,積小以高大,養一身浩然正氣!
這一天天也傳來了一個個好消息,重症患者轉輕的,痊癒出院的,無新增死亡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各省市相繼清零,武漢解封了,復工復產,各地中小學生分批有序返校,全國恢復了正常生活!
如今, 疫情依然在全球肆虐,而我們中國率先克服疫情影響,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果,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實現了正增長,為2020年畫上圓滿的句號。
我們的人民英雄張伯禮說,在這次抗疫抗擊疫情當中,傳統文化發揮了重要作用,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這五條抗疫經驗,實際都寓意著傳統文化的力量,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淵遠流長,五千年的歷程,她的文化都融在我們每個人的血液中,平時並不顯露,而到了關鍵時刻她並發出來的力量卻是排山倒海的,所以說這次抗擊疫情的勝利也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勝利!"
編輯:李銀濤
圖片:圖7、8作者提供,其餘網絡
豚魚吉,85後全職媽媽,曾在製藥工程外企工作五年多,自2015年開始專注育兒,熱愛生活,熱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熱愛中醫,也熱愛閱讀寫作,堅持學習,不斷努力提升和優化自己。有一份熱發一分光。
吳春生
廣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揭陽市書法家協會理事,揭陽產業園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這是塵世掠影的第1494篇原創作品,版權由作者和平臺共享,轉載請先聯繫陳耿洪主編授權。
活在塵世看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