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移工在臺灣打工過很爽?內行人曝殘酷真相

2020-12-22 騰訊網

[新聞頁-臺海網]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有不少外籍移工離鄉背井來臺求職謀生,不過日前就有網友指出,即便扣掉中介費,他們在臺灣地區的薪水也比在母國時還要賺得更多,不禁好奇「在臺灣地區的外籍移工是不是很爽?」貼文一出隨即掀起熱議。

據報導,原PO昨(27日)在PTT「八卦板」PO文透露,公司的菲律賓移工雖然底薪為23,800元(新臺幣,下同),但因為一直加班,也都有加班費,加上這季還有季獎金4500元,不知道分紅有沒有而已,「扣掉中介費,在菲律賓也發財了吧…在臺灣地區的外籍移工是不是很爽?」

貼文一出隨即掀起網友熱議,紛紛留言回應「免洗勞工」、「錢會寄回家,不像臺勞去澳洲的都去旅遊花掉」、「傻瓜還以為本勞受惠,本勞外勞不脫鉤,漲基本工資根本都是爽到外勞」、「外勞跟大學畢業生薪資差不多!臺灣奇蹟」、「他們去其他國家和地區還比較多錢,只是臺灣地區進來的門坎低而已」、「桃園這邊人人一臺電動車,你說呢?」、「臺灣地區是對外勞最好的地方」。

不過也有知情網友提出見解,「其實會來的多半也都是在本國生存不下去的,畢竟像臺灣地區連語言都不要求的地方應該也沒幾個,還有一堆人會幫外勞爭取福利,要他們遵守臺灣地區的規定也很難。菲律賓當地薪水好像也才6000、7000而已,竟然還有人相信自己家外勞所說,是因為不習慣其他國家才來臺灣地區,明明就是無法符合門坎才來的,耍廢還可以領至少母國4、5倍以上薪資,超爽!明明臺灣地區一堆失業仔,中年失業的大叔大嬸才該優先僱用吧,外勞薪水脫鉤比較好」。

但也有人不以為然,直言「不是每家公司都照法規給薪資」、「又來了,抱怨低薪卻不願給人高薪?」、「爽什麼爽,他們之所以有工作,是因為你們不要好嗎」、「勞工爭取權益,最大受惠者的確合法移工啊,不過他們不做,臺灣人也沒想做,所以也不用眼紅」。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我們的時代 | 時代下的移工:外籍勞工來臺的故事
    1989年10月,臺灣經濟正起飛,但嚴重缺工急需基層勞動人力,政府為推動重大建設通過「十四項重要工程人力需求因應措施方案」,首度以項目方式輸入營造業移工,拉開移工來臺序幕。30年後移工在臺突破71萬人,重大工程與長照家庭多可看見他們的身影。
  • 我在臺灣了解的外籍勞工真相
    外籍勞工去臺灣工作前,先要支付一筆高昂中介費,這筆費在8到15萬臺幣(約1.8到3.3萬人民幣)之間,越南的中介費在各個移工輸出國位居第一,超過18萬臺幣(約4萬人民幣)。中介有兩種,一種是外勞母國的中介,一種是臺灣的中介。
  • 林心如擔任監製兼演外籍移工 李李仁挑戰飾跨性別者人妖
    藝人林心如出道25年,首度擔任電影監製,也身兼女主角,飾演外籍移工,和李李仁有多場對手戲,這部電影橫跨性別和社會邊緣人議題,李李仁更是挑戰跨性別角色,讓老婆陶晶瑩一度被嚇到林心如擔任監製兼演外籍移工 李李仁挑戰飾跨性別者人妖林心如擔任監製兼演外籍移工
  • 六月刊 | 臺灣移工生活全圖解
    在臺灣,有六十萬個東南亞人遠從印尼、泰國、越南、菲律賓,到我們家裡照顧爺爺奶奶,或是在工廠/工地裡做比較粗重的工作,他們,就是我們常聽到的移工/外勞。不過,因為他們的生活習慣、語言都跟臺灣很不一樣,出現了許多廣為流傳的疑惑。比如——「外勞一放假出門就會學壞、逃跑嗎?」
  • 臺灣》「怎麼到臺灣工作,手都沒了?」 移工、版畫與他們的故事(一)
    這些外籍移工受困於私人仲介的層層剝削、不得自由轉換僱主以及被排除於《勞基法》外等規定,不斷遭遇制度性的暴力,人在其中,卻只能祈求「遇到好臺灣人」的幸運。在移工庇護中心裡頭,多是遭遇到性騷擾、性侵、工傷,或者突襲關廠、勞資關係嚴重破裂,而無法繼續住在原本僱主家庭、工廠宿舍的移工;他們暫時於此休息,等待協調會、訴訟結果以及下一份工作。
  • 感染移工恐上演「木馬屠城」 醫生:新加坡是前車之鑑
    [新聞頁-臺海網] 華夏經緯網12月07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疫情大爆發,昨(6)日暴增22例境外移入,確診者全來自印尼和菲律賓,再加上日前有越南移工接觸者逃逸,雖已找到也檢測為陰性,但這一波疫情都和島外移工有關,讓民眾看了膽顫心驚。
  • 臺短劇<無主之子>「沒有身份證越南移工小孩的幽靈戶口」【社會...
    #臺短劇"沒有身份證越南移工小孩的幽靈戶口"【社會議題】 這齣劇真的令我回味無窮 我們都知道人出生要報戶口 換做是外籍人士 在臺灣取得身份條件更加嚴苛
  • 臺北車站不開放移工群聚 未規劃提供特定地點
    臺北車站移工群聚現象存在已久,若北車不開放群聚,雙北尊重移工移動的自由,雖無提供場所給移工休憩聚集的規劃,但部分地點因常見移工身影而別具特色。    臺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統計指出,全市約有4萬名外籍移工,高達9成來自印度尼西亞,其他則是菲律賓、越南、泰國。移工多半會在臺北車站、大安森林公園、二二八公園等地出入。
  • 臺中市金屬研磨工廠突發火災 3名越南移工死亡
    近年重大移工死亡火警。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臺中市大肚區文昌路三段1家金屬研磨工廠,22日晚間6時許發生火警,消防局獲報緊急調派人車趕往搶救,並在2樓員工宿舍搜尋到3名越南籍移工,均已明顯死亡,起火原因有待消防局會同警方調查中。
  • 疫情升溫 泰國出現反緬甸移工仇恨言論
    泰國的緬甸移工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人數激增後,影音網站YouTube和臉書等社群網站開始出現鼓吹暴力行為的仇恨言論。 曼谷附近的海鮮市場爆發群聚感染,不只在線上引發針對,也引發數百萬外籍移工在泰國所受的待遇問題。
  • 宜蘭、花蓮警察捕獲逃逸5年非法移工
    花蓮新城警分局日前與宜蘭警察合力查獲一輛載著6名偷跑移工的麵包車,經問訊後昨下午移送移民署專勤隊收容。(新城警分局提供)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還想逃跑!花蓮新城警分局日前與宜蘭警察合力查獲一輛載著6名偷跑移工的麵包車,車輛在和平攔停後,車內移工一度向外逃竄,埋伏警力向前圍捕,將6人兩兩銬在一起,才順利逮獲逃逸多年的越南移工,經問訊後昨下午移送臺灣「移民署」專勤隊收容。
  • 外籍看護:就算被打,也不敢離開
    每當有人提起血汗移工事件,總會得到「臺灣跟其他國家比已經算好了」的回應,然而在長期庇護受暴外籍看護工的桃園市群眾協會3位工作人員鄭珍真、蕭以採、Lina看來,各種案件還是會讓她們嘆氣:身為一個「人」,應該被這樣對待嗎?
  • 移工染疫入境臺灣 全民當冤大頭
    外籍移工醫療與防疫費用,依「法」真該全民負擔嗎?臺當局預算支出的法律權限,可以指揮官說了算?臺灣立法機構和審計部門又怎麼看?首先,移工帶疫入境,早已不是新聞;自啟動菲律賓入境檢測,即發現有移工感染,相關主管機關應有充裕時間可採取有效作為,加以防範。
  • 孫綻挑戰越南移工角色超反差 媽媽看哭:演得真好
    記者李欣容/臺北報導有「破億武打男星」之稱的孫綻近來挑戰越南移工角色,為戲刻意曬黑、瘦身,播出後親友也熱烈討論,媽媽更誇獎他演得好,看戲時感動落淚,因疫情關係,孫綻趁空檔回高雄老家陪伴家人,順便把曬黑的皮膚白回來。
  • 泰國素叻他尼禁外籍工人出入 清邁部分村莊封鎖
    中國僑網12月22日電 據泰國《世界日報》編譯報導,泰南素叻他尼府21日宣布,即日起禁止外籍移工進出該府;泰北清邁府也公告,府內湄艾縣3個村莊從21日至23日間封村。曼谷郵報報導稱,素叻他尼府尹威察兀(Wichawut Jinto)表示,外籍移工出入禁令從21日起開始生效,解除時間將另行通知。此外,府方已通知企業僱主必須針對聘用的勞工進行新冠肺炎病毒篩檢。威察兀說,所有出現新冠肺炎疑似感染症狀者都必須立即停工,並向當地衛生官員通報,以利後續防疫作業執行。
  • 800名越南移工遭非法扣款?仁寶回應了…
    仁寶電腦桃園平鎮廠800名越南移工罷工,並稱遭不當對待、非法扣款,仁寶今日發布聲明表示,本公司對於移工薪資並無非法扣款之情形,扣款項目包括膳宿費用及依法代為扣繳之所得稅
  • 42歲女星李淑楨驚曝離婚 梅開二度嫁外籍人士
    42歲女星李淑楨驚曝離婚 梅開二度嫁外籍人士 時間:2020.11.02 來源:新浪娛樂 分享到:
  • "帶血的"新臺幣——揭秘臺灣漁船上的外籍船員
    而這個「為什麼」的答案,或許從外籍漁工工作日常便可見一斑──當吃不飽睡不飽、毆打辱罵成為日常,當低薪甚至領不到薪水成為常態,於臺灣漁船無處可逃的漁工們,每一位都是未爆彈。殺人漁工背後血淚:老闆一直打他、把他打到滿嘴都是血,拿木棍把他打到滿嘴都是血…讀過特宏興案判決書,不難理解家屬憤怒所謂何來,被告的8名印尼漁工是這樣「處理」掉船長與輪機長的──2013年7月15日下午,漁工領頭Visa因為不滿船長陳德生責罵,與Mashuri一起持浮球攻擊陳德生,打到破就換一顆繼續打,造成船長頭破血流、手指斷裂、鮮血遍地,漁工們證詞指出當時船長「頭流很多血
  • 臺灣大媽飆英文逼外籍女子讓座! 「我是老人你不是!」
    近日,一段疑似大媽在臺北地鐵上飈英語逼外籍女子讓座的視頻,在島內引發眾多討論。據臺灣東森新聞5月9日報導,島內網友8日在社交媒體上曝出一段題為「2019/05/05臺北 地方阿姨地鐵上搶位子」的視頻。臺媒稱,從視頻中看女子年約五旬。
  • 外籍新娘不願嫁「臺灣郎」 網友:臺灣宅男的悲歌
    「越南新娘」近年在中國大陸一直是個熱門話題,但在臺灣卻有慢慢降溫的趨勢。有臺灣媒體觀察指出,「臺灣郎」跨境聯姻的高峰期已過,外籍配偶來臺人數在逐年減少。是誰「偷走」了「臺灣郎」的魅力呢?臺灣婚媒業者也說現在生意不好做,到越南找女孩子,人家都不太願意,選擇去韓國的人倒是蠻多。不過,也有臺灣網友對這個說法表示「不服氣」。他們認為這是因為當局2003年實施「中國大陸外籍配偶面談制度與外籍配偶境外訪談措施」、2009年禁止營利型外籍婚姻中介而造成的,「臺灣郎」本身還是有吸引力的。臺當局有關部門是什麼觀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