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臺灣了解的外籍勞工真相

2021-02-13 南風窗

外籍勞工去臺灣工作前,先要支付一筆高昂中介費,這筆費在8到15萬臺幣(約1.8到3.3萬人民幣)之間,越南的中介費在各個移工輸出國位居第一,超過18萬臺幣(約4萬人民幣)。

中介有兩種,一種是外勞母國的中介,一種是臺灣的中介。這筆高額中介費在母國支付,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流到臺灣中介手中,這是不成文的規定,因為臺灣作為移工的輸入方掌握絕對話語權。

外籍勞工在母國往往要通過抵押房產田地或借貸才能籌到這筆費用,所以還沒工作便先負債。而且這筆錢是非交不可,因為外勞要去臺灣打工,必須經過私人中介,沒有其它渠道。

到了臺灣工作以後,外勞還要支付臺灣本地中介費。第一年每個月繳交1800臺幣,第二年每個月繳交1700臺幣,第三年每個月繳交1500臺幣,3年合計6萬臺幣(約1.3萬元人民幣)。

但外勞的薪資有多少?現在的產業外勞是2.2萬臺幣(約4815人民幣),社福外勞是1.7萬臺幣(約3721人民幣),薪資還要扣掉本地中介費、勞健保、食宿、體檢、稅收等各類名目。

2016年10月21日之前,臺灣還有「外勞每在臺灣工作三年必須回鄉一日」的法規,這就意味著外勞每三年就會被再度盤剝,重新收取一次高昂的母國中介費。其後期限延長至15年,中介業的利益受損,便會私底下向外勞收取「買工費」。

外勞付了那麼多錢來工作,還沒賺錢就先負債,當然不願意輕易回去。但是,如果在工作期間勞資關係破裂,又不能輕易轉換工作,這就造成了他們非常窘迫的處境。

臺灣引入的外籍勞工有兩大塊:產業外勞和社福外勞。產業外勞包括製造工、營造工和漁工,引入產業外勞是為了防堵80年代中期臺灣產業外移的危機,為傳統產業的「缺工」提供廉價勞動力。社福外勞包括看護工和家庭幫傭,為解決人口老齡化下長照資源不足的問題。

產業外勞面臨的問題通常是薪資拖欠、超長工時、職災遣返,社福外勞則會面臨沒有休假、性侵虐待、24小時待命等問題。在語言不通、資訊不對等的情況下,外籍勞工已經舉證困難,更何況是家庭這樣的密閉私領域。

臺灣臺北一個公園裡,一名印尼女傭在照顧一位坐輪椅的男性。

即便是舉證成功,獲得轉換僱主的機會。但找工作的時間只有2到4個月,找不到工作還是要回去。明明錯不在自己,卻面臨失業遣返風險。而工作機會掌握在中介手中,想要工作,請交錢。

只能逃跑。

逃跑外勞中有些有當地關係,以越南為主,因為臺灣有許多越南配偶,外勞通過關係網滯留工作。有些外勞則遭到不良中介控制,有人賺到錢全身而退,有人則被強迫勞動甚至從事性交易。

中介制度加上「不能自由轉換僱主」的規定,讓外籍勞工在不得已的狀況下只能選擇出逃,而「逃跑外勞」也成為臺灣社會的尷尬。

根據臺灣「移民署」的數據,目前總計有5萬多行蹤不明的外勞滯留臺灣。截至2018年11月底,外籍勞工總數已突破70萬。而臺灣自1992年開放引入東南亞外籍勞工以來,累積入臺工作的人數超過500萬人

如此龐大的數量,支撐著臺灣的產業和長照(長期照護老人),做著臺灣人不願意做的「骯髒、危險、辛苦」的「3D行業」。但他們的勞動和生存處境,卻沒有得到合理的關心。

2005年8月,臺灣勞工團體到」勞委會「聲援泰國勞工。抗議的泰國女勞工高舉「反奴」的標誌。

相關焦點

  • 我們的時代 | 時代下的移工:外籍勞工來臺的故事
    我負責煮飯、每天早上要六點起床煮稀飯、中午要煮飯、晚上要煮飯給五十個人吃,五十個人是阿公阿嬤,然後再加六個人,外籍勞工,菲律賓、印度尼西亞、越南,我要煮給全部的人。然後晚上還要丟垃圾,還有幫忙倒尿、幫忙量血壓、還有換尿布,然後這六個阿公我一定要負責給他們洗澡、照顧他們,每天都要。
  • 外籍移工在臺灣打工過很爽?內行人曝殘酷真相
    [新聞頁-臺海網]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有不少外籍移工離鄉背井來臺求職謀生,不過日前就有網友指出,即便扣掉中介費,他們在臺灣地區的薪水也比在母國時還要賺得更多,不禁好奇「在臺灣地區的外籍移工是不是很爽?」貼文一出隨即掀起熱議。
  • 本土病例激增,泰國嚴查外籍非法勞工
    泰國政府懷疑非法入境的外籍勞工是主要傳染源,總理巴育表示將嚴查到底。22日,泰國新增427例新冠確診病例,除14例境外輸入病例外,新增本土病例均與沙沒沙空府海鮮市場有關。沙沒沙空府當天表示,府內確診病例已達1063例,其中約九成為外籍勞工。法新社23日報導稱,據泰國衛生官員透露,沙沒沙空府海鮮市場的感染率大約是42%。
  • 外籍新娘不願嫁「臺灣郎」 網友:臺灣宅男的悲歌
    此時,擁有低廉勞工與強烈外資需求的東南亞地區,成為臺灣夕陽工業開拓「第二春」的理想之地。1990年,臺灣資金開始外流,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地成為臺灣投資的新寵。隨著交流日漸頻繁,臺灣男子娶外籍配偶的趨勢也逐漸升高。這些外娶的「臺灣郎」主要是以農、漁業為主的鄉村男子。
  • 【越南新聞匯總】外籍女子不願嫁「臺灣郎」
    從上世紀70年代起,臺灣經濟開始高速發展,但至80年代中期開始遇到瓶頸,發展所依恃的勞動密集型、高消耗、高汙染工業,隨著島內平均工資的上漲和社會環保意識的崛起而成為夕陽工業。此時,擁有低廉勞工與強烈外資需求的東南亞地區,成為臺灣夕陽工業開拓「第二春」的理想之地。1990年,臺灣資金開始外流,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地成為臺灣投資的新寵。
  • 勞工移民:低生育率國家的最後底牌
    但對於勞動力一度極大豐富的中國來說,「外籍勞工」的概念非常陌生,甚至普遍對新聞中歐美各國的移民抱以恐懼情緒。根據人社部2012年的數據,在中國擁有合法工作許可的外籍勞工為24萬人,僅佔全部勞動力的0.03%。像香港重慶大廈那種各國無產階級雲集的市容市貌,雖然是遊客朝聖觀光的樂園,但在內地社會卻絕不會是人們心中的發展榜樣。
  • 新加坡越來越多外籍勞工感染新冠,軍醫進駐隔離宿舍
    對此,外籍勞工中心在昨日表示,新加坡被列為隔離區的客工宿舍的居住條件目前已「穩定」,清潔衛生和食物分發方面有所改善。 (照片來源:外籍勞動中心網站) 人力部也在昨日發表文告說,由於即日起至5月4日,所有客工都不能外出工作,因此當局會改善隔離區的居住環境,並確保他們的健康
  • 臺灣4日起暫停印尼籍勞工入境 全臺爆看護人力短缺危機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中國臺灣網12月1日訊綜合臺灣《中國時報》《聯合報》報導,島內11月30日新增24例新冠肺炎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創8個月來新高,其中20例為印尼籍勞工。臺灣地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當天宣布,12月4日至17日將暫緩印尼籍勞工入境,18日以後視情況決定減半開放人數或持續禁止。
  • 亞華裔勞工遭澳大利亞水果商剝削 監管機構嚴查
    為此,FWO決定在該地區進行明察暗訪,對非法盤剝外籍勞工的黑心僱主嚴肅處理。勞工:錢少活累無休息據悉,該調查將主要針對昆州的班德堡市,這裡每年有成千上萬持417打工度假籤證(working holiday visas)的海外背包客到農場工作,每人至少工作88天。
  • 臺灣防疫「破功」後,確診外籍飛行員被曝稱「臺灣人要害我」
    【文/觀察者網 鞠峰】253天本土無新增確診後,臺灣「破功」了,臺方調查顯示,一紐西蘭籍飛行員是此次傳染的「破口」。而他在機艙內不遵守防疫,確診後不配合調查,令臺灣民眾和政治圈更加憤怒。「中時新聞網」報導截圖據臺灣「中央社」12月22日報導,這位60多歲的紐西蘭飛行員在臺灣長榮航空工作多年,他於11月底執飛前往美國的貨機,後被懷疑是在此次任務中被感染新冠。回臺隔離3天後,他與一位臺灣本土30多歲女性密切接觸5天,共同去過百貨商場、超市等公共場所。這名女性成為臺灣4月以來,首個本土感染案例。
  • 淺釋臺灣勞工為什麼對空心菜不滿意
    原創 2016-12-08 桃李堂主人 桃李堂大家可能都看到了昨天出來的新聞,臺灣勞工聚焦在所謂 「 立法院 」 之外,當確定傳統的勞工七天假被砍事實已定
  • 中國勞工在新加坡失蹤,揭填海造陸背後的驚天秘密…
    繁榮背後的新加坡:勞工們有多辛酸?《幻土》展示了新加坡底層勞工的真實困境,跟《摘金奇緣》裡blingbling發光的富豪生活天差地別.他們有的上班第一天便被工頭收走了護照,拿著低廉薪水,困在工地裡辛苦作業。住在擺滿雙層床的狹小宿舍,能夠睡到自然醒都成了奢侈。
  • 在越南工作有關外籍勞工的新規定
    越南政府剛頒布關於在越南工作的外國勞工和在越南為外國人或外國組織工作的越南勞工僱傭與管理工作的152/2020/ND-CP號法令。
  • "帶血的"新臺幣——揭秘臺灣漁船上的外籍船員
    而這個「為什麼」的答案,或許從外籍漁工工作日常便可見一斑──當吃不飽睡不飽、毆打辱罵成為日常,當低薪甚至領不到薪水成為常態,於臺灣漁船無處可逃的漁工們,每一位都是未爆彈。這般案件,服務於臺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關注移工受刑人」專案的莊舒晴見過不少。
  • 臺灣勞工權益越鬥越少,連資方都笑了
    而這種情況之下,臺灣勞工們普遍擔心的就是:企業有很大的可能將休息日變成了工作日,變相得變成了連續工作12天,換來2天假期的超長工時模式。有意思的是,勞工因為在休息日加班,所以才需要給加班費,而如此修法就變成了休息日就是工作日,如此一來豈不荒唐?真是玩得一手「朝三暮四」的好猴戲。臺灣勞工其實算得上是資本家最愛:任勞任怨。
  • 泰國33名警察和相關公職人員涉嫌協助非法勞工偷渡
    當地時間15日,泰國警察總署透露,33名警察和相關公職人員因涉嫌協助緬甸非法勞工進入泰國,將面臨玩忽職守和協助非法勞工偷渡罪的罪名被起訴。這些涉嫌犯罪的警察和公職人員主要來自泰國西部與緬甸交界的北碧府桑卡拉武裡地區。
  • 勞工闖臺軍營5小時才被抓 臺官員驚呼不可思議
    國民黨「立委」呂玉玲接獲民眾檢舉指出,花蓮401聯隊18日遭3名非法外籍勞工闖入,經過5個多小時的搜索才找到。呂玉玲質疑戒備深嚴的軍事基地如此容易闖入,直呼不可思議。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近期軍方意外頻傳,新竹才發生坦克戰車演訓不慎輾死新兵,呂玉玲根據民眾檢舉指出,18日上午9點多,3名非法外勞從基地旁的聯外道路橋梁跳進營區狂奔。
  • 中國勞工新加坡生死劫:「幹不了活,回不了家,看不到盡頭」
    當收入、感染、死亡,這些字眼整天纏繞在心頭時,勞工們近乎處於精神崩潰的邊緣。綜合《新加坡萬事通》《聯合早報》等消息,自從七月底以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新加坡外籍勞工宿舍中,就接連發生了七起自殺和自殺未遂事件。
  • 臺灣資深勞工認為應準備2450萬
    ▲勞工示意圖。(圖/臺灣東森新聞)華夏經緯網10月2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全臺465萬的中高齡勞工當中,由於得兼顧父母、子女沉重的經濟壓力,不少人退休計劃「一延再延」,甚至二度就業也大有人在,而究竟退休金該準備多少才夠呢?根據臺灣人力銀行針對「中高齡勞工」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民眾認為,在生活無虞的前提下,預估的退休金平均應準備2450萬元(新臺幣,下同)。
  • 臺灣大媽飆英文逼外籍女子讓座! 「我是老人你不是!」
    (我是老人!你不是!)」近日,一段疑似大媽在臺北地鐵上飈英語逼外籍女子讓座的視頻,在島內引發眾多討論。據臺灣東森新聞5月9日報導,島內網友8日在社交媒體上曝出一段題為「2019/05/05臺北 地方阿姨地鐵上搶位子」的視頻。臺媒稱,從視頻中看女子年約五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