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宇文化及著急要殺楊廣,難道讓他當傀儡皇帝不是更好嗎?

2021-02-13 劇大條

所謂「天無二日,國無二君」,只要楊廣還是皇帝,即便是傀儡皇帝,宇文化及都不敢擅自稱帝。簡單點說,宇文化及殺楊廣,其目的是很明確的,那就是「皇帝輪流坐,今天到我家」,只有殺了楊廣,他才能過把皇帝癮。

背主弒君,遺臭千年

(影視劇中的宇文化及與隋煬帝)

當從宇文化及的姓我們就可以看出的他的出身不簡單,沒錯,宇文氏乃北周國姓,宇文化及正是北周上柱國宇文盛之孫,隋朝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之子。作為名門之後,鮮卑貴族在隋朝的最後餘蔭,宇文化及卻是個十足的陰險小人,在歷史上的評價出奇一致的低。不管是作為正史的《隋書》,還是隋朝末代皇帝楊侗,乃至於唐太宗李世民,對這位亂世梟雄的評價都是一邊倒的惡評如潮,瓦崗軍首領李密甚至把宇文化及比作是趙高,直指隋煬帝重用宇文化及是「禍國之舉」。

出身豪門,祖、父又都在北周、隋朝身居要職,位極人臣。官宦之家出身的宇文化及依仗父親的權勢,胡作非為,視國法如兒戲,貪婪驕橫,為患京城,他經常帶領家丁,騎高頭大馬,挾弓持彈,狂奔急馳於長安道上,因此,城中百姓都暗地裡稱他為「輕薄公子」。

隋文帝楊堅廢皇長子楊勇太子之位,改立晉王楊廣為太子,而宇文化及,正是在楊廣當太子的這一段時間,與他的關係越發密切,作為東宮屬官,宇文化及自由出入楊廣的內宮,憑著自己的巧舌如簧和阿諛奉承的本事,令楊廣對他極度寵愛,宇文化及多次收受賄賂而被罷官,都是在楊廣的保全下而很快官復原職。隋朝原本就視鮮卑宇文氏為親族,畢竟自己的皇位也是從鮮卑族北周王朝禪讓而來的,因此,對宇文化及一家一直都是比較寬容的。宇文化及之弟宇文士及還娶了隋煬帝的長女南陽公主為妻,攀上了皇親,與隋煬帝關係有那麼親密,這小子就更加驕橫,目中無人了,對百官公卿多出言不遜,不少位居高位的大臣都遭到過他的侮辱。

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楊廣以陰謀手段使其父皇隋文帝楊堅廢太子楊勇,將他立為皇帝,文帝駕崩,楊廣順利繼位,宇文化及、宇文士及兩兄弟立馬得到重用,兩人憑藉隋煬帝這座頭號靠山,繼續多行不法,置國法於不顧。

隋煬帝三徵高麗普遍被認為是導致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但導致隋煬帝被殺的罪魁禍首卻是宇文化及。

隋煬帝統治後期,隨著各地起義紛起,全國各地已是狼煙四起,戰事不斷,隋朝的統治搖搖欲墜,大大小小的野心家都在醞釀著脫離隋朝的統治,做起皇帝夢,這其中就包括宇文化及。

隋大業十二年(616年)七月,巡幸江都的隋煬帝收到了令他最為震驚的噩耗:瓦崗軍首領李密佔據了洛口(今河南鞏縣東北),截斷了隋煬帝的西歸之路,他被迫滯留江都。儘管形勢險惡,隋煬帝仍留戀江南的繁華,無意回到京師,卻幻想以丹陽(今南京)為都城,偏安江東。扈從帝駕的驍果禁衛軍大多是西北關中人,久居在外,思親思鄉思歸心切,又見隋煬帝不想西歸,卻欲久留江東,人心益加不安,便謀劃叛帝西歸。

軍心不穩,給他人以可乘之機。不過,此時的宇文化及始終沒能邁出造反的那一步,倒是他那心狠手辣,性情狂逆的弟弟宇文智及非常興奮,他慫恿禁衛軍將士抓住這一次機會推翻隋朝的統治,並公推宇文化及為起事主帥,原本對謀逆就極為牴觸的宇文化及,在眾人的逼迫下,和利益的驅使下決定鋌而走險,一不做二不休,決定弒君幹一番大事。

大業十四年(618年)三月十日夜,禁軍將領司馬德戡引驍果自玄武門入,裴虔通與元禮直入宮中搜捕,將無處可逃的隋煬帝楊廣縊殺於宮內,所有在江都的隋朝宗室、外戚幾乎全部被殺,僅煬帝之侄、廢太子秦王浩得免死,並被立為皇帝。

弒君在前,稱帝在後

(一條白綾,結束了隋煬帝的生命)

自古以來的,弒君的臣子哪一個有好下場的,宇文化及可以說是被脅迫參與政變,但說他沒有野心,那絕對是不可能的。原本可以裹挾著隋煬帝西歸的宇文化及,最終在手下的安排下,被動的參與了這一起計劃,並在西歸途中,破罐子破摔,稱帝等死。

隋煬帝之死,既有他自己原因,自然也有野心家的陰謀。

當李密截斷隋煬帝西歸之路的時候,他卻選擇留下來,準備以丹陽(今南京)為國都,放棄關中大片土地,選擇偏安一隅,這顯然,是一向跟隨在他身邊的驍果禁衛軍所不能接受,這些原本就來自關中的禁軍將士,久隨皇帝身邊,妻兒老小都在家鄉,思鄉心切,怎麼可能會僅憑皇帝一句話而被迫長期滯留在江南,因此,勸帝西歸的信念越加強烈,就更容易點燃造反的火焰。

(宇文化及二度弒君,鴆殺小皇帝楊浩)

而宇文化及這邊,原本就是機會主義者,宇文化及兄弟,包括宇文士及、宇文智及皆是無君無父之徒,只圖眼前利益,何談為君為父?宇文智及原本就對隋朝篡周建國感到不滿,如今天下大亂,群起反隋、自己正可以利用手握精銳禁軍的良機,幹出一番奪取天下的大事業,恢復大周天下也未必不可能。禁軍被收買,隋文帝身邊無人可用,就是砧板上的魚任人宰割,是裹挾其西歸,還是在江都當時就弒君,這全憑宇文氏兄弟一句話。

弒君是宇文化及埋出罪惡的第一步,稱帝才是他心心念念的目的,當西歸大軍受到阻礙,部眾大都離他而去的時候,宇文化及才顯露他真實的一面,在稱帝前說出一句千古名言:「人生故當死,豈不一日為帝乎?」,在魏縣鴆殺傀儡皇帝楊浩自行稱帝,終於過了一把皇帝癮,並在不久之後被夏國皇帝竇建德所殺。

弒君,宇文化及沒得選擇的選擇

隋煬帝可以棄京師而不顧,執意要留在江南,但凡有反對者要麼處死要麼貶官,作為一個權力欲極強的皇帝,他容不得臣子說不。也就是說,即便宇文化及堅持護送隋煬帝西歸,回到都城大興(今西安)後他的下場也是顯而易見的,要麼被殺,要麼貶官,兩個結果都是宇文化及等人絕對不能接受的。

宇文化及等人都是機會主義者,永遠都不可能一心為主,隋煬帝滯留江都期間,天下劇變,各地起義風起雲湧,宇文智及等人有預感隋朝的統治必將很快結束,西歸尚可一搏,但西歸之路渺渺,一路上所要面對的各地義軍,僅有十萬之眾的西歸大軍,能不能到達關中都是個未知數。像李淵、李密、竇建德等人都可以割據一方,身為北周宗室的宇文家族,為何不能藉此機會乘勢而起?

隋煬帝畢竟還是隋朝的皇帝,宇文氏兄弟還沒有那個本事讓隋煬帝變成一個傀儡皇帝,「開弓沒有回頭箭」,既然鐵了心要造反,就不如造反徹底點,這才有了之後的弒君之舉。可以說,在禁衛軍人人思歸的情況,宇文化及被迫成為叛軍主帥,就必須為前途計,殺不殺隋煬帝,與自己的前途都是一樣的,既然如此,殺之,或許自己將來還有扭轉乾坤的可能,沒了隋煬帝的牽絆,宇文化及要想稱帝就顯得隨心所欲多了。

宇文化及率領西歸大軍行至徐州,便受困止步不前,先敗於唐軍,後敗於瓦崗軍,隨眾從十萬驟減至不足兩萬人,退往魏縣。其眾多亡,自知必敗,宇文化及嘆曰:人生故當死,豈不一日為帝乎?於是鴆殺魏帝楊浩,當時就在魏縣當起皇帝了,建國號許,只是,早已經成為強弩之末的宇文化及一眾人並沒有支撐多久,便被夏國皇帝竇建德抓住,與兩個兒子一起被砍了腦袋。

相關焦點

  • 楊廣之後還有4位隋朝皇帝,並且4位皇帝並立於世!
    「傀儡皇帝」最多在其他朝代有那麼一兩個,沒曾想隋朝竟然有四個存在,而且這四個傀儡皇帝幾乎是同時存在的,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誰。第一個是李淵扶持的傀儡皇帝楊侑。如果按照歷史上的嫡長子繼承制來說,楊侑根本沒有可能當上隋朝的皇帝,他的父親楊昭雖然是皇太子,但是卻在二十三歲的時候死了。
  • 他是隋朝大奸臣,殺了楊廣睡了皇后,死前留下一句千古名言!
    因為隋煬帝楊廣好大喜功、窮奢極欲並且濫用民力,幾乎憑藉著一人之力就葬送了整個隋朝大好前程。不過我們也知道,隋煬帝後來是被一個大奸臣殺掉的,他不僅殺了楊廣還睡了皇后,死前更是留下了一句千古名言!這個人到底是誰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吧。 其實這個人就是既可唾棄又可讚揚的宇文化及。提及「宇文」這個姓氏,或許很多人都會想到《隋唐演義》了吧。
  • 隋煬帝楊廣,是隋朝的第二任皇帝,也是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
    【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隋煬帝楊廣,是隋朝的第二任皇帝,也是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歷史故事一直都是電影電視劇鍾愛的題材,也是咱們茶餘飯後經常談論的談資,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誕生了許許多多的故事。咱們今天要來講述的就是在隋朝隋煬帝後期的天下大勢,通俗講一點就是隋唐演義表達的事情。
  • 歷史不過50年的隋朝,怎會出現六個皇帝?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因為這個朝代在歷史舞臺上存活的時間實在太短,因此我們學習有關這個朝代的知識時,書本上介紹的大多都比較籠統,所以大多數人可能只知道他有兩個皇帝,第一個就是他的開國皇帝隋文帝,第二個則是出了名的暴君隋煬帝。然而,事實上這個朝代還有另外四個皇帝。但因為他們無所作為,只是用來充當代理皇權的傀儡罷了,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是個傀儡皇帝是如何產生的。
  • 宇文化及垂涎蕭皇后,政變殺死楊廣,萬萬沒想到自己受同樣待遇
    但是宇文化及卻不忠心,楊廣的皇位是怎麼來的,他能不知道?自己憑什麼不能也做一天皇帝?宇文化及不服。但是宇文化及心思機敏,並沒有表露出來。隋煬帝登基後,雖然也施行了幾條好政策,但是此人貪玩。他不顧人民的意願,修建京杭大運河,搞的民不聊生。人民們紛紛起義造反,但是楊廣也是在軍中長大的,他知道人民只要鎮壓就好了。而且京杭大運河的利益遠遠不是這幫草民能看出來的,只有他才知道京杭大運河的價值。
  • 北周宇文皇族被隋文帝殺光了?那宇文化及、宇文成都是誰
    隋文帝篡奪北周政權後,對北周宇文氏皇族進行了大屠殺,所有宇文氏子孫全部被殺。但是很多人都知道,隋朝時候仍然有不少姓宇文的,比如廣為人知的《隋唐演義》中的,隋朝第二條好漢宇文成都。
  • 隋朝共6個皇帝,4個是傀儡,你知道幾個?
    秦朝三世而亡(加上子嬰),很多人認為楊廣亡國後,隋朝只有兩個皇帝。其實加上傀儡皇帝,隋朝一共有6個。楊堅早年曾創造開皇盛世,國力強盛。但是晚年被幾個兒子忽悠的團團轉,最後楊廣順利打敗哥哥上位,繼位之初,隋朝仍是盛世。楊廣了幾件大事,第一是大興土木,建造洛陽城,並且遷都洛陽。
  • 隋朝其實有三個皇帝,楊廣只是第二個,他才是最後一個皇帝
    隋朝其實有三個皇帝,楊廣只是第二個,他才是最後一個皇帝提起隋朝,很多人或許知道但又不是很了解,隋朝一共建國39年,在中國歷史上是有名的短命王朝,但就是這樣一個短命的王朝,卻開創了歷史上的有一個大統一,結束就自西晉末年以來,混亂了300多年的天下。
  • 楊廣死後,3個皇帝給他3個不同諡號,學者:叫他隋煬帝,這不公平
    不過,在秦檜剛死時,他並不是「繆醜」,而是褒諡為「忠獻」,因為此時秦檜仍然還是宋高宗的紅人,直到後來宋寧宗時,為了北伐的需要,才將秦檜的褒諡奪去,改為貶諡。天下形勢變得更加混亂:留守在東都洛陽的王世充,扶持楊廣另一個孫子楊侗為帝,不久以後他又篡位,自稱皇帝(國號「鄭」);宇文化及找來楊廣的侄子楊浩,立其為帝,不久以後也自立為帝(國號
  • 楊廣同學,你能別自己騙自己好嗎?
    不是在長恨歌裡有這麼一句話嗎,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誒,你還別說後人怪楊貴妃讓唐玄宗荒淫誤國,導致最後的安史之亂,那不就是君主不理國事嗎?但是今天說的就是唐朝的上一個朝代,隋朝的滅亡。所以,他是自己爹媽的得意之子,那這就說明他能順理成章成為天子嗎?等等!古代皇帝的繼位都是嫡長子繼承制,隋煬帝楊廣還有個哥哥楊勇,作為庶出的楊廣,想要繼位可輪不到他。但是奈何楊勇是個被自己練廢的號,他是個不折不扣的色痞子,而且極度奢侈,所以他自然玩不過有心機的楊廣。
  • 別讓皇帝嫉妒你!隋朝有位大臣詩名遠播,被楊廣嫉妒,因此丟了命
    王僧虔是王羲之的後人,書法很棒,他回答:「臣書第一,陛下亦第—。」蕭皇帝不明白,怎麼會有兩個第一呢?王僧虔解釋:「我的書法在臣子中數第一,陛下的書法在帝王中數第一。」這個回答表面是奉承,其實很傷人,幸虧王僧虔遇到的是蕭道成,不是楊廣。
  • 隋王朝壽限雖短,但不止兩位皇帝。隋朝末帝不應是隋煬帝楊廣
    公元618年(大業十四年),巡幸江都的隋煬帝楊廣被權臣宇文化及殺害。在隋煬帝被殺前後的隋末,先後出現過三位楊氏皇帝。即隋恭帝楊侑、隋秦王楊浩、「皇泰主」楊侗。這三位隋末帝王的情況如何,誰才是真正的隋朝末帝?下面,按照稱帝的順序來為大家說一說。
  • 宇文化及狼子野心,殺楊廣,奪蕭太后,臨死留下一句千古名言
    不過很多人津津樂道的李元霸、宇文成都這些,卻都不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而只不過是演義小說虛構出來的,目的就是為了使小說更精彩,吸引更多的讀者。當然這兩位雖然不存在,但他們的父親都是存在的。前者的父親,大家都知道,就是當了皇帝的李淵。而後者的父親,就是當時在朝中掌有重權的宇文化及。他的父親名叫宇文述,當年可是先後輔佐過楊堅父子兩代皇帝,也才得以官居高位。
  • 此人殺掉皇上接管皇后,稱帝半年就被殺,臨死前留下一句千古名言
    宇文化及這個人和楊廣有有很好的關係。這就是為什麼即使他沒有出色的能力,在楊廣當皇帝之後,他仍然是一個權利很大的人。此外,俞莊和之前犯了很多錯誤,多次丟了官位。然而,每次他安然無恙,都應該得到父親以外的好朋友楊廣的支持。此前也有人說,楊光也是一個有爭議的人,以前的一些措施使人民受益匪淺。不過,他很快就讓人民失望了。
  • 楊廣到底是一代明主還歷史昏君,他為什麼一定要修建大運河?
    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4月11日),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市)人,隋朝第二位皇帝(604年—618年在位)。 這就是歷史對隋煬帝的評價,楊廣興修大運河,為後世立下不世之功,為什麼大多人卻在罵他昏君呢?
  • 李世民和楊廣都是弒兄奪位,為什麼一個名垂青史,一個遺臭萬年?
    李世民和楊廣都是弒兄奪位,為什麼一個名垂青史,一個遺臭萬年?縱觀中國古代史,每當王朝更替或政權動蕩時期,都會有著無數的兇險。帝王家庭裡哪有什麼兄弟之情、父子之情,在皇權面前一切都是空談,最是無情帝王家可不是一句笑談。
  • 中國古代最好色的皇帝,楊廣與他相比都甘拜下風
    提到中國古代最好色的皇帝皇帝,相信許多人腦海中最先浮現的都是隋煬帝楊廣。  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華陰人(今陝西華陰),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后獨孤伽羅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
  • 火影忍者:迪達拉自爆真的是劇情殺嗎?佐助難道真的不是他的對手
    難道說以迪達拉的能力,佐助真的就只能是坐以待斃了嗎? 心態上的不同 佐助遇到迪達拉,但迪達拉從來都不是佐助的目標,佐助當時的目標只有宇智波鼬而已,因此佐助哪怕是在用千鳥下死手後,都要避開對方的要害
  • 隋朝為何會有六位皇帝?除了隋文帝和隋煬帝,剩下的四位都是誰?
    隋文帝楊堅是開國皇帝,他的兒子隋明帝楊廣則是亡國之君,這早已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但是很多人或許不知道,在楊廣之後,隋朝還有四位皇帝,那是隋孝成皇帝楊昭、隋恭帝楊侑、隋廢帝楊浩和隋恭帝楊侗。這四位,隋孝成皇帝楊昭為其子楊侑追諡,其餘三人皆為傀儡皇帝。當然作為傀儡皇帝,他們的命運肯定是坎坷的,也是悲劇的。隋孝成皇帝楊昭楊昭乃是明帝楊廣的嫡長子,母為蕭皇后。
  • 楊廣最對不起的女人,不是蕭美娘,而是這位被李靖殺掉的公主
    隋煬帝被殺,隋朝滅亡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突厥,頓時讓一位「突厥王后」,傷心欲絕,此人便是義成公主。義成公主的史料記載比較模糊,只知她是隋朝宗室之女,但到底是不是楊廣和獨孤皇后的女兒,這就搞不清了。從現有史料來分析應該不是。因為楊廣只有四個親姐妹,是樂平公主、廣平公主、襄國公主和蘭陵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