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到底是一代明主還歷史昏君,他為什麼一定要修建大運河?

2020-11-30 騰訊網

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4月11日),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市)人,隋朝第二位皇帝(604年—618年在位)。

姿儀俊美,年少聰慧,初封雁門郡公。開皇元年(581年),授并州總管,冊封晉王。開皇九年,統兵滅亡陳朝,陰謀奪取太子之位。開皇二十年(600年),冊立為皇太子。仁壽四年(604年)七月,正式即位。在位期間,疏浚隋朝大運河,營建東都洛陽。改州為郡,統一度量衡;頻繁發動戰爭,西徵吐谷渾、三徵高句麗,濫用民力、窮奢極欲,引發全國範圍農民起義,天下大亂,加速隋朝崩潰覆亡。大業十四年(618年4月11日),發生江都宮變,為宇文化及所弒。

這就是歷史對隋煬帝的評價,楊廣興修大運河,為後世立下不世之功,為什麼大多人卻在罵他昏君呢?

楊廣是有缺陷的,那就是好色貪杯,做事急功近利!雖然功在千秋,卻也因此得罪了世家大族權貴,加劇了皇室與門閥之間的對立!所以被人潑了很多髒水,給人形成了一個無道昏君的模樣。他的所做所為真的是給唐朝做了嫁衣!

楊廣雖有理想,但他的政治抱負顯然不適應現實環境。急功近利,明知不能為而為之,這是性格所決定的,誰也改變不了。他本身就一個不甘為守成之君的人,總想有個大作為,大運河、開邊拓地,自然傷及民力,這點是他忽略的。所以必然導致民變。亡國之君由此而來。

不是楊廣打死也要修大運河,而是修大運河加速了楊廣的死!

客觀地講:楊廣應該是個毀譽參半的皇帝,雖無德,卻有功。只是,他的功績沒有和百姓的幸福指數統一起來。

人家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楊廣是罪在當代、利在千秋,這才是隋煬帝最大的悲哀!

歷史皆是古人評,功過立勳後人知,大運河千秋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楊廣傷財又傷人,為後代留下大運河,才有唐代經濟繁榮。

相關焦點

  • 楊廣為什麼會修建大運河?專家:看看大運河的路線就知道了!
    歷史上的隋煬帝並不是一個昏庸無能的暴君。恰恰相反,他是明君,功績不亞於其父隋文帝,之所以會落下如此多的「罵名」,其實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也許你會問:「既然說楊廣是一代明君,為什麼要勞民傷財修築大運河,不就是為了去江南找美女、找樂子嗎?」
  • 昏君也能做出大事,回顧楊廣與大運河的故事,體會帝王的幼小心靈
    生活在父親陰影裡的隋煬帝楊廣,過分的羨慕著秦皇漢武的宏圖霸業,為了成就自己的千古帝王稱號,就必須跨越父親楊堅衝破盛世的束縛。於是,隋煬帝開啟了他的裝X之路,通過大肆地宣揚國力,來成就自己,修建大運河便是為了方便自己宣揚國力和壟斷歷史水利工程修建的。
  • 影視劇中被黑的很慘的九大歷史人物,昏君楊廣排名第三
    今天我來給大家說一說在歷史影視劇中,被黑的很慘的九大歷史人物。帶你看一看真實歷史上的他們。第一名、商紂王一說起紂王,立刻浮現在我們腦海中的是封神演義中的暴君。幾千年來,在中國人心中,商紂王不僅是中國古往今來昏君、暴君的「代言人」,而且已經成為邪惡勢力和罪惡人性的象徵。直到今天,經過從西周起至今後人三千多年的加工和渲染,紂王的形象已經成為被定性了。
  • 隋煬帝楊廣被後世史家形容為一個荒淫無度的昏君形象是否冤枉
    掌握話語權的李唐王朝必須通過對楊廣的批判顯示自己應天順人的政權合法性,所以除了隋王朝的那群遺老遺少之外歷史上對楊廣的評價絕大多數是負面的。事實上楊廣給我們留下的似乎就是一個一個頭頂生瘡、腳底流膿的昏君暴君形象,而且是從《隋書》、《資治通鑑》這樣的正史一直壞到《隋唐演義》。
  • 隋煬帝為啥修建大運河?除了供他玩樂,它在後世的積極作用更多
    提起貫通南北的京杭大運河,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長,作為古代歷史上最長的一條人工開鑿的大運河,京杭大運河南起浙江杭州,北到北京,長2700餘公裡。這條在隋煬帝楊廣時期修建起來的運河,後人們對它的評價褒貶不一。京杭大運河有人說,這時楊廣是當時純粹為了自己玩樂方便,動用舉國之力修建的。
  • 楊廣登基十四年做了6件大好事,為什麼卻被世人稱為昏君?
    隋煬帝楊廣,我們都知道是誰,隋朝最後一個皇帝,被世人稱之為「昏君」,再者加上在一些影視作品裡,隋煬帝的形象總是很不堪,所以現在很多的人也都認為楊廣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昏君,但是真正歷史上的隋煬帝楊廣到底如何呢?首先史實對於隋煬帝楊廣最貼切地描述首先高富帥,是真高、真富、真帥,而且資質絕好。
  • 京杭大運河的終點為何在杭州?
    關於楊廣的諡號,殘隋定的是世祖明皇帝,唐朝定的是煬帝。明帝看不上去並不太「明」,但「煬」明顯是過於貶低楊廣了。修建大運河,一是能夠加強對江南地區的統治,二是可以更方便快捷地對富庶的江南搜刮錢財,以及運輸。應該說,修建運河符合隋朝當時的國家利益,在這一點上,楊廣的決定無可指責。只是楊廣沒想到,他千辛萬苦才繼承的大隋朝,從父親楊堅篡位算起,首尾不過38年。 我們再來看楊廣修建運河的具體工程。楊廣修建大運河所做的,主要是疏浚從春秋到南北朝各種王朝留下的舊河道。
  • 隋煬帝修大運河有何目的?專家:把大運河的路線連起來,就知道了
    說到中國歷史上的暴君你會想到誰?商紂王帝辛算一個,他創立炮烙之刑,甚至剖腹取出胎兒看是男是女,逼迫比幹挖心可謂殘暴無比,還有二世胡亥殘害自己的親兄弟姐妹殺戮大臣推行暴政,而其中受爭議最大的便是隋煬帝楊廣,他之所以被稱之為暴君願意有兩點,第一點就是殺害自己的父親楊堅奪位登基,第二點就是修建大運河,累死了百姓無數。
  • 楊廣——胸懷家國的暴君,心繫江南的浪子
    提起楊廣,我們似乎首先想到的就是「暴君」「荒淫」等關鍵字,誠然,「弒父殺兄淫嫂」早已和他的名字融為一體,但京杭大運河至今日依然滔滔不息。關於他的功過,千百年來爭議不斷,那麼,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帝王呢?首先,我們來做個簡單介紹。
  • 楊廣修大運河有何目的?專家:你把大運河的路線連起來,就明白了
    如果說起歷史上有名的暴君,大部分人估計首當其衝想到隋煬帝,在各種演義小說當中,楊廣更是被黑的體無完膚,關於他的黑歷史,是一批接著一批,好色無度,揮霍民脂民膏,僅僅是為了去江南看下瓊花,就不惜動用百萬民工,開通一條史無前例的大運河。。。
  • 如何評價隋煬帝開鑿大運河,他耗費大量國力做的大工程,真的值嗎
    而到了楊廣即位之後,隨著南北政治、經濟、文化的進一步發展,隋文帝所修建的運河已經不能滿足南北之間的交流,故此擴建運河迫在眉睫。公元604年,也就是楊廣登基的第一年,他就派人建陽渠故道、汴渠故道整合在一起,並且命名為通濟渠,也是在這一年,他又派人修繕東漢陳登所建的邗溝直道。
  • 楊廣為挖通大運河,徵調了多少民夫?女人當男人使,男人當牲口使
    對歷史學家來說,開鑿大運河這一「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事業,要歸功於隋煬帝。事實上,首先要在隋朝開運河的不是楊廣,而是他老子楊堅。開皇四年,有大臣奏:「渭水大小無常,流沙深重,常阻漕運」。那時楊廣只是晉王,他看到了老子遭遇的機會。楊廣此時已下了決心,等自己上臺後,一定要仿效老子,靠修渠賺一筆美名。在楊廣登基之初,北方人口猛增,糧食供應嚴重困難。據當地官員透露,楊廣對此進行了理性分析,認為所謂缺糧只是一個偽命題而已。由於南北兩國發展不平衡,全國糧食總產量還比較充足。
  • 楊廣絕對不是昏君,其功績堪比秦皇漢武,醜聞全是唐朝污衊
    楊廣絕對不是昏君,其功績堪比秦皇漢武,醜聞全是唐朝污衊在初唐編纂的《隋書》中,有關隋煬帝楊廣的描寫是極其負面的,其昏君的形象經過唐朝的演化後更加鮮明,幾乎成為和夏桀、商湯一樣殘暴的古代君王。2.楊廣的雄才大略有目共睹,功績幾乎可以與秦皇漢武比肩,但由於自身王朝的覆滅,落得跟秦始皇一樣不公平的評價楊廣無疑是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其開鑿大運河的功績不單單是利在當代,且功在千秋,將江南士族與關隴集團的空間距離拉近,為盛唐的統一奠定了基礎,這種對中華民族統一進程具有重要的作用。
  • 中華五千多的歷史中不乏昏君當道,中國十大昏君都有誰?
    中華五千多的歷史中不乏昏君當道,中國十大昏君都有誰?在華夏五千多年歷史長河中,中國歷經23個朝代83個王朝,出現過將近500位皇帝。在這些人當中除了一些千古賢君之外,也有不少的昏君,其中最昏庸的十位帝王分別是夏桀、商紂王、周幽王姬宮涅、隋煬帝楊廣、晉惠帝司馬衷、明神宗朱翊鈞、明武宗朱厚照、宋徽宗趙佶、晉惠帝司馬衷、石敬搪。夏桀出生年不詳,姒姓,名履癸,是夏朝末代君主,古代歷史上有名的昏君。
  • 中國歷史上的4大明君,4大昏君都有誰?可能與你想的不一樣
    我國歷史上共誕生了400多位皇帝,但他們的個人素質、能力和貢獻,也是層次不齊,有很大的差別,其中一些君主開明、仁德,為國家和民族做了很多貢獻,所以他們也被世人懷念,是難得的明君,而有些君主昏庸、殘暴、荒淫,則被人痛恨,是典型的昏君。我國歷史上著名的4大明君,4大昏君,都是哪些皇帝呢?
  • 為什麼有人說隋煬帝時期開鑿大運河,是弊在當代,利在千秋?
    隋煬帝開鑿大運河初衷是為了溝通南北,消弭隔閡,但是過於急功近利,使得百姓不堪重負,紛紛起兵造反,由此也造成了隋朝的滅亡,是弊在當代。但是大運河的修建使得南北往來便利,隋朝以後的各個朝代都因此受益,是利在千秋。
  • 金融五千年——《真實的楊廣》
    楊侗追諡為明皇帝,廟號世祖;唐高祖李淵追諡為煬皇帝 [8] ,夏王竇建德追諡為閔皇帝,《全隋詩》錄存其詩四十餘首。03真實的隋煬帝隋煬帝歷史上赫赫有名,稱得上是有數的暴君!歷代王朝的帝王們都是教育後代都是以隋煬帝為反面教材!將一個蒸蒸日上的朝陽帝國瞬間整成了一個夕陽西下。但是隋煬帝真的那麼昏庸不堪,一無是處嗎?
  • 魏徵在《隋書》中誇讚楊廣
    而作為這兩項制度的發明者,我們今天就不得不談到隋煬帝楊廣。楊廣作為隋朝的第二任皇帝,他的所做所為引起了很多史學家的爭議,有人認為他弒兄弒父,皇位得來的名不正言不順,對百姓橫徵暴虐不得民心,是一個荒淫無度的暴君,而還有人認為隋煬帝功在千秋,罪在當代,他在位期間很想有一番大作為,但可惜操之過急,最終導致亂民四起,這些人認為楊廣是一名有為的暴君,但並不是昏君。
  • 中國歷史上文武全才的4位皇帝,第3位功績顯著,卻被後世說昏君
    他是建安文學的創建者,以他為首,以他父子三人為代表的建安文學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觀滄海》《短歌行》《嵩裡行》《龜雖壽》等詩句傳誦至今,「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醉酒當歌,人生幾何」等名句更是盡人皆知。第三位是隋煬帝楊廣。隋煬帝楊廣,此人我們太熟悉了。
  • 如何客觀評價歷史上真實的隋煬帝?
    而楊廣就是出生在這樣的家庭和這樣的環境之下。年輕時代的楊廣,擁有著一個成功的父親,所以他出生便是貴族,是富二代,是有權有勢的公子哥。無論如何的奢侈對於他而言,都是家常便飯,論權勢家世,他是頂尖;財富也就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