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運河的終點為何在杭州?

2020-11-30 騰訊網

隋煬帝楊廣的名氣不用多介紹了,畢竟只用了十幾年就把一個大帝國糟蹋一乾二淨的敗家子並不多。楊廣好大喜功,他在位時三徵高句麗、強修運河,弄得民不聊生。最終天下大亂,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煙塵都冒了出來。

群雄逐鹿,楊廣成了亡國之君,隋朝二代而亡,李氏代隋建唐。關於楊廣的諡號,殘隋定的是世祖明皇帝,唐朝定的是煬帝。明帝看不上去並不太「明」,但「煬」明顯是過於貶低楊廣了。

圖-隋朝疆域地形圖

在楊廣做過的「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的「大罪」中,有一條的爭議極大,這是楊廣修建大運河,歷來褒貶不一。有人說他修運河只是為了貪圖享樂,去揚州觀賞瓊花,結果濫用民力,造成民怨沸騰。還有人說,修建運河是罪在當代,功在千秋。如晚唐詩人皮日休詩云:「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裡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實際上,楊廣並不是修建運河的第一人,早在春秋時期,吳國就以其都城吳(今蘇州)為中心,在太湖平原修建了多條運河。秦始皇滅六國後,也曾經修建過靈渠,並在古運河的基礎上修建北起丹徒,南到杭州的水道。東吳和東晉也多次對這條水道加以疏浚整修。可見,水路交通運輸的便利性早已經被古人所重視。

圖-隋朝京杭大運河示意圖

到了隋朝,隋煬帝的老爹——文帝楊堅,早在開皇四年(公元584年),就從潼關到長安引渭水開鑿了廣通渠,開皇七年(公元587)時又開鑿了山陽瀆。即使在隋朝,楊廣也不是修運河的第一人。

隋文帝定都長安,隋煬帝定都洛陽,長安和洛陽成了國家的中心。但是長江以南地區,在三國以後的幾百年中得到了長足發展,經濟上在全國佔據重要地位。當時的荊州與揚州非常富庶,整個南方也成為了魚鹽杞梓以及絲麻布帛的全國供應地。因此,修建一條南北貫通的運河就可以有效地把國都與經濟中心連起來。

圖-隋滅南陳示意圖

隋朝之前,南北對峙數百年(包括東晉十六國),隋滅南朝陳統一天下後,南方對隋朝的統治也是不怎麼合作的。修建大運河,一是能夠加強對江南地區的統治,二是可以更方便快捷地對富庶的江南搜刮錢財,以及運輸。應該說,修建運河符合隋朝當時的國家利益,在這一點上,楊廣的決定無可指責。只是楊廣沒想到,他千辛萬苦才繼承的大隋朝,從父親楊堅篡位算起,首尾不過38年。

我們再來看楊廣修建運河的具體工程。楊廣修建大運河所做的,主要是疏浚從春秋到南北朝各種王朝留下的舊河道。隋唐大運河主要分為四段,大業元年(公元605年),修通濟渠,從洛陽的西苑連通至今江蘇淮安,同年又疏浚山陽邗溝。

大業四年(公元608年),開鑿永濟渠,使得通濟渠向北延伸,利用沁水河道,南接黃河,北通涿郡(今北京)。大業六年(公元610年)修建江南河,從京口(今江蘇鎮江)穿過太湖直達錢塘江邊的餘杭(今杭州)。整條大運河的開通,溝通了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五大重要的水系,以東都洛陽為中心,西通關中的八百裡秦川,北至一望無際的華北平原,南到魚米之鄉的太湖流域,長度達到上千裡。

圖-杭州市地形政區圖

這條運河北起自北京,南至杭州,它一般被稱為大運河或者隋唐大運河,並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京杭大運河,雖然兩者起點和終點都一樣,甚至部分航段也是重疊的。京杭大運河元朝時修建的,元朝的首都在大都(今北京),為了南北溝通方便,裁彎取直,這條運河不再經過洛陽,大體上是一條直線。隋唐大運河,是以洛陽為中心的,整體上呈現「《」狀。

有人說,隋煬帝楊廣修建大運河後,曾巡遊過西北各地,到過突厥與吐谷渾邊界。楊廣去這兩處地方,不是單純的遊玩,肯定也有維護隋朝利益的考慮。但是楊廣三下江都,一路上窮奢極欲,奢靡至極,即使他的目的不只是單純為了遊玩,其後果也是非常惡劣的。楊廣第一次巡遊江都時,船隊長200多裡,挽舟兵士有8萬人,龍舟高45尺,長200丈,上下4層。

圖-隋朝運河示意圖

楊皇帝的隨從中帶有大量的和尚、尼姑、還有道士,客觀上對文化交流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從主觀來說,他這次南下,就是為了宣耀皇威,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第二次雖然帶有軍事人才,徵調南方經濟為遼東戰爭服務的目的,仍是以自己的享受為第一位。第三次是屬於逃難,但他到了江都後又如何呢?仍然是花天酒地,醉生夢死。楊廣巡遊江都,即使帶有一定的鞏固權力的目的,但始終還是以個人享受為第一出發點的。

圖-浙江省地形圖

不過,不管怎麼說,隋唐大運河的開通,確實為歷史做出了巨大貢獻。首先加強了朝廷對南方地區的控制,其次使得南北商業的聯繫加強。同時,南北交流的交通成本大大下降,加強了南北方文化的交流。

但是,這些屬於「歷史貢獻」,在這當時是看不出來的。隋朝繼承了北周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但當楊廣修建大運河之時,仍然過度徵用民力。結果造成男丁不夠,只好用婦女充數,繁重的徭役又給老百姓帶來巨大災難。即使如此,隋朝在對大運河的開鑿疏浚和整個方面,其效果仍遠不如之後的任何一個朝代。隋唐大運河在煬帝時期就已經開始堵塞,之後的唐朝、後周、北宋都要經常對其進行開鑿疏浚才能繼續使用。

圖-元朝京杭大運河示意圖

尤其是在元朝鑿了京杭大運河後,明朝和清朝對其不斷整修,才真正發揮了巨大作用。應該說,大運河造福後人、造福千秋,是數千年來各種王朝的功勞,而不僅是隋朝或楊廣的。楊廣修建大運河,雖符合當時形勢的需要,但更多是出於自身享受的目的,而且過於急功近利,勞民傷財,國家元氣大傷。最終,天怒人怨之下,楊廣自己也被人幹掉了,成為歷史的笑柄和警鐘。

相關焦點

  • 京杭大運河博物院、小河公園……剛剛,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杭州項目...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餘雯雯 通訊員 李林蔚 鮑聖慧 如水墨一筆懸浮於運河之上的京杭大運河博物院,是鳥巢設計團隊的奇特設想; 隈研吾主導設計的小河公園,將會給世界帶來什麼樣的驚喜; 杭鋼舊址上
  • 中國京杭大運河武術文化聯盟(海外傳播)活動基地落戶杭州
    杭州市拱墅區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張路紅在致辭時介紹,2019年12月舉行了中國京杭大運河武術文化聯盟啟動杭州首站籤約儀式,努力打造運河兩岸各省市共享的武術品牌。時隔一年,凝聚社會各方力量和武術人美好心願,聯盟(海外傳播)活動基地在杭州京杭大運河博物館揭牌,並落戶拱墅區運河文化廣場。
  • 京杭大運河的跑船人 | 在線影展
    獨立攝影師姜濤自2015年10月起跟船拍攝,記錄了京杭大運河全線及長江、贛江處,跑船人的工作和生活。京杭大運河位於中國東部,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94公裡。
  • 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即將在京開幕,活動亮點搶先看
    時至今日,京杭大運河在中國南北經濟文化交流中仍發揮重要作用,有關大運河的故事被世代傳頌,故事的迷人之處就在於故事仍在繼續。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以下簡稱"2020京杭對話")將於9月23日在北京開幕。
  • 京杭藝術家泛舟大運河:以雅之名 集河之蘊
    王剛 攝中新網杭州12月8日電 題:京杭藝術家泛舟大運河:以雅之名 集河之蘊作者 張煜歡「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大雪節氣剛過,大運河畔卻染上一層春意。一艘遊船之上,北方崑曲劇院國家二級演員於雪嬌演繹起《牡丹亭·遊園》片段,嫋嫋餘音間,與沿岸風光遙相呼應。浙江小百花越劇院院長、梅花獎得主、國家一級演員王濱梅。
  • 京杭大運河最古老的一段,位於揚州市區,很多遊客把它錯過
    京杭大運河始建於春秋時期,和萬裡長城、坎兒井合稱「中國古代三項偉大工程」。京杭大運河南起杭州,北至北京,全長達到1794公裡,連通黃河、海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從南到北跨越了多個緯度,氣候差異性極大,尤其是冬天的時候,當北段雪花飛舞之時,揚州城還能看到綠色。
  • 京杭對話:杭州文瀾閣本《四庫全書》將重返北京展出
    浙江圖書館供圖9月23日,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將在北京舉行。該活動以「運河上的京杭對話,共建共享新未來」為主題,包含京杭大運河專家研討、系列主題展等子活動。此次文瀾閣本《四庫全書》將參加「鑑古藏今共建共享千年運河」系列主題展。《四庫全書》中的「乾隆御覽之寶」印。
  • 2018京杭大運河賽公布百萬獎金分配方案
    1月10日,2018京杭大運河自行車超級挑戰賽組委會正式對外發布了本屆賽事的競賽規程。2018年的比賽將於10月2日至9日舉辦,共設置18支參賽隊,賽事裡程約1800公裡,總獎金高達一百萬元以上。  京杭大運河自行車超級挑戰賽是中國自有賽事品牌,是以超長距離著稱的多日賽。
  • 流淌千年的京杭大運河,如何激蕩下一個千年?
    6月18日,當人們在「6·18」這天縱情「圍獵」喜愛的線上商品時,流淌了千年的京杭大運河,也迎來一個「重要時刻」——  為廣泛聽取各地意見、提高《江蘇大運河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規劃》編制水平,6月18日下午,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在淮安召開《江蘇大運河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規劃》蘇中蘇北片區徵求意見座談會。  這場會有多重要?
  • 央媒聚焦「大運河」:打造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杭州樣板」
    在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過程中,杭州聚焦重點,堅持保護優先,在傳承文化根脈上作示範;推進活態傳承,在發掘文化內涵上出精品……杭州在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上的成果特色亮點,可謂源源不斷、精彩紛呈。這份「精彩紛呈」再次被「聚焦」。
  • 浙裡杭州Vlog丨京杭大運河畔14座百年水文站 它們的故事你可知
    11月29日,京杭大運河百年水文聯盟活動在大運河最南端的杭州拱宸橋水文站舉行
  • 四地藝術家以藝會友 「京杭風韻」運河雅集啟航
    北京通州大運河仿古畫舫「通運號」上,著名書法家郭寶慶現場揮毫,寫下對千年大運河的詠嘆。9月24日,作為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重要活動之一的「京杭風韻」運河雅集活動在通州大運河舉行,來自北京、浙江、杭州、揚州四地藝術家以藝會友,在通州運河上一邊欣賞兩岸的美景一邊切磋交流。
  • 京杭大運河,中國太陽城,九達天衢,神京門戶,天下第一雞
    山東德州,京杭大運河由北往南進入山東的第一座城市,歷史上自從大運河開通後,德州就是運河沿岸的重要碼頭,南北文化交流和商貿往來的重鎮,尤其是自元朝以後,德州是從南方九省往北京運輸貨物非常重要的漕運碼頭,必經之地,自古德州便有「九達天衢」、「神京門戶」的美稱。
  • 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院項目取得重大突破!一期計劃年底開工!
    最新消息期待許久的新進展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院(暫名)項目一期順利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項目設計效果圖建設內容包括約5.7萬平方米的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約5萬平方米的大運河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及配套項目。項目分兩期實施,其中一期工程計劃今年年底開工。
  • 奮力打造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杭州樣板」
    今年是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開局之年。在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過程中,杭州聚焦重點,堅持保護優先,在傳承文化根脈上作示範;推進活態傳承,在發掘文化內涵上出精品……杭州在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上的成果特色亮點,可謂源源不斷、精彩紛呈。
  • 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院項目取得重大突破
    :21 來源: 楊枝甘露 舉報   拱墅發布消息,期待許久的新進展: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院
  • 歷史大深度:京杭大運河能不能完全歸功於隋煬帝
    隋唐大運河的開始 人工大運河在我國古代是指兩條大運河,一條是京杭大運河,另一條是隋唐大運河。在論述京杭大運河時,我們必須明確區分。隋唐大運河是以洛陽為中心,但實際意義上的運河非始於隋。據史書記載,洛陽附近水路交通歷史悠久,漕運更為發達。西漢時每年從洛陽運往長安的糧食多達400萬石。
  • 大運河申遺範圍不只是京杭大運河 跨8省35市(圖)
    大運河申遺範圍,包括京杭大運河、隋唐大運河和浙東運河,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等8省(直轄市)共計35座城市。  作為一個活態的巨型文化線路遺產,大運河涉及省市眾多,文化遺產數量類型豐富,是一個跨地區、跨部門、跨行業、跨領域的綜合系統工程,其保護理念和保護方式都是革命性的。
  • 張寶娟在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開幕式暨主論壇上作主題演講
    本報訊 (記者 吳濤) 昨天上午,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在京開幕。市委副書記、市長、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WCCO)主席張寶娟應邀出席開幕式,並在主論壇上作主題演講。她指出,揚州和WCCO將與所有運河城市一道,齊心協力、共建共享世界運河城市命運共同體,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未來。
  • 北京遠洋樂堤港:一場跨越千年的京杭對話|商業地產
    世界上裡程最長、工程最大,同時也是最古老運河之一的京杭大運河,更是中國商業和文化交融的象徵符號之一。 如今,在京杭大運河的南端,與運河相依的杭州遠洋樂堤港,在古老的運河底蘊中煥發出了時尚的商業之光,而當樂堤港這一商業品牌穿越南北,跨越千裡來到大運河的另一端,並生根於此,這又將是何等意味悠長的一場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