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絕對不是昏君,其功績堪比秦皇漢武,醜聞全是唐朝污衊

2020-12-23 博士洛陽鏟

楊廣絕對不是昏君,其功績堪比秦皇漢武,醜聞全是唐朝污衊

在初唐編纂的《隋書》中,有關隋煬帝楊廣的描寫是極其負面的,其昏君的形象經過唐朝的演化後更加鮮明,幾乎成為和夏桀、商湯一樣殘暴的古代君王。但正如唐太宗對玄武門之變進行了「刀劈斧砍」以符合自己的要求一樣,史書中楊廣的事跡乃至形象也是經過加工的,其中有許多謬誤和「冤枉」。

1.楊廣之昏,在於濫殺無辜,不信任大臣,最終導致了君臣關係的不和諧,引起了隋朝官僚體系的整體崩潰

無論是隋文帝楊堅還是隋煬帝楊廣,都是通過陰謀手段奪取帝位的。楊堅創立隋朝,是對周政權的顛覆,換句話說,在某種程度上,楊堅就是謀逆的奸臣。固然隋朝在形式上結束了魏晉南北朝政權的混亂局面,但南北朝王朝更迭中最大的不安定因子便是大臣謀反。因此,楊堅始終對臣下十分不信任。楊廣奪取帝位,同樣是陰謀上位,其原先並非太子,是依靠一幫謀士搞掉自己的手足才繼承帝位。

在這樣的情況下,整個隋朝之所以短命,就是陰謀上位的結果。為了避免臣下乃至兄弟手足通過類似的手段覆滅自己,因此,無論是隋文帝楊堅,還是隋煬帝楊廣,都對臣下、宗室抱有最大限度的提防。一旦不合自己心意,乃至臣下有反跡,就會毫不手軟地誅殺,且抱著寧可錯殺千人,不可放過一個的狠毒。因此,隋朝臣子幾乎都惴惴不安,隋煬帝濫殺無辜已經遠遠超出了後世開創之君屠殺功臣的範疇,因此便有了昏君的稱謂。

2.楊廣的雄才大略有目共睹,功績幾乎可以與秦皇漢武比肩,但由於自身王朝的覆滅,落得跟秦始皇一樣不公平的評價

楊廣無疑是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其開鑿大運河的功績不單單是利在當代,且功在千秋,將江南士族與關隴集團的空間距離拉近,為盛唐的統一奠定了基礎,這種對中華民族統一進程具有重要的作用。至於運河經濟乃至運河都會的繁榮,與此相比顯然微不足道。楊廣對一個新的統一的王朝迫切要變革的心理,無疑跟秦始皇,漢武帝是一樣的,其東徵西討,平定南陳、吐谷渾、琉球等地,客觀上促進了國家的統一和完整。

秦皇漢武的功勳之所以被認定,在於秦始皇一統六合的偉大功績儘管經過了漢高祖的抹殺,但客觀上無法一筆勾銷。漢武帝更是一個繼承了穩定祖業,且後世延續。隋煬帝則由於叛亂導致身死國滅。同樣的功勞就會有不一樣的評價。本質上隋煬帝跟秦始皇、漢武帝一樣,在軍事上取得巨大成功,在文化領域也有獨特的建樹,但由於隋朝的短命,所有的功業變成了鏡花水月。

3.率性而為的君主,一般有兩種極端,其一是絕對的昏聵,其二是絕對的徹悟通達,楊廣無疑屬於後一種

楊廣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感情豐富的人,其關於後宮的種種粉色緋聞幾乎和漢武帝一樣歷久彌新。關於楊廣是昏君的認定,就在於其驕奢淫逸、淫亂後宮、屬性而為、無拘無束等評價。其實古代但凡是建功立業的君主,幾乎都是這樣的性格和作為,如果是守成之君,按照王朝固有的傳統乃至法統嚴格約束自己,反倒被認為懦弱、無能。

新建王朝為前朝編史是中國正統王朝的慣例,當然,在編纂過程中,為了體現君權天授、天命有為等觀點,對前朝的創業之君,乃至守成之君都會為尊者諱,甚至某種程度的神化。但是對於亡國之君,王朝的史官們顯然不會筆下留情。正是為了凸顯天命的轉向,會將亡國之君進行最大程度的貶損乃至加工。楊廣的所有性格特點,在經過了唐朝史官們的編排之後,幾乎都成了缺點乃至性格缺陷。我們今天所認為的楊廣是昏君的說法,實際上是唐代灌輸的觀點而已。若將楊廣置於任何一個長命的王朝,其智慧、其作為、其功績,即便與秦皇漢武相比稍遜一籌,但絕對是中上之姿,絕對不是一個昏君。

概而言之,楊廣絕對不是一個昏君,原因有三:

其一,楊廣不是昏君,但因其通過陰謀手段奪取皇位,對宗親、大臣十分猜忌,大肆濫殺難免錯殺忠臣,故而有昏君之名;

其二,楊廣並不昏聵,開鑿運河、東徵西討、增設進士科、整理典籍等功績可稱為雄才大略,但過於冒進急切,故而有驕奢之名;

其三,楊廣並不昏沉,其喜怒無常、率性而為、貪玩享樂本是封建帝王共同特點,但經初唐改造和加工,故而有淫逸之名。

相關焦點

  • 歷史上被忽視的6位帝王,任何一人都足以比肩秦皇漢武
    其中有像秦皇漢武那樣的千古一帝,歷史對他們的評價也都非常高,不過在歷史上還有6位帝王,他們的功績卻被人們所忽視,其實他們中的任何一人都足以比肩秦皇漢武。首先說隋文帝楊堅,他是隋朝的開國皇帝,名氣不大,或許是由於隋朝僅僅存在了兩世就滅亡了,但這並不能抹殺楊堅對中國歷史所作出的功績。
  • 劉曄說曹叡可比秦皇漢武,曹叡真有這麼厲害嗎
    試想,如果魏明帝稍弱於秦皇漢武,那麼劉曄豈不是一等一的謀臣?當然劉曄這麼拔高魏明帝,也有希望他成就偉業的意願在裡面。秦皇漢武都是在二十歲出頭的年齡親自處理朝政,與魏明帝類似,而魏明帝即位之初就大權在握,秦皇漢武還各自等待了一段時間才親理朝政的,從這一點上看,魏明帝又勝過秦皇漢武。魏明帝和秦皇漢武一樣不安於現狀,希望改變。
  • 楊廣到底是一代明主還歷史昏君,他為什麼一定要修建大運河?
    這就是歷史對隋煬帝的評價,楊廣興修大運河,為後世立下不世之功,為什麼大多人卻在罵他昏君呢?所以被人潑了很多髒水,給人形成了一個無道昏君的模樣。他的所做所為真的是給唐朝做了嫁衣! 楊廣雖有理想,但他的政治抱負顯然不適應現實環境。急功近利,明知不能為而為之,這是性格所決定的,誰也改變不了。他本身就一個不甘為守成之君的人,總想有個大作為,大運河、開邊拓地,自然傷及民力,這點是他忽略的。所以必然導致民變。亡國之君由此而來。
  • 縱觀歷史,哪些皇帝成就足以比肩秦皇漢武,卻不為大眾所知
    其中許多的皇帝貢獻傑出,成就足以比肩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卻因為各種原因,不為大眾所了解。今天看鑑歷史群的群友們就為那些「名不符實」的皇帝「打抱不平」。▼隋煬帝楊廣為後面唐朝繁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漕運事業也得到了發展。還有溝通了南北方的經濟,經濟帶來了市場,而市場又帶來了人口,也加速了南北方人口的大融合。第二就是科舉制度,這是劃時代的一項舉措,在古代這個重視門第觀念的時代,並不是有才就能當官的,這項舉措不僅給廣大學子提供了機會,也給國家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保障。只是後期隋煬帝貪圖享樂了。
  • 影視劇中被黑的很慘的九大歷史人物,昏君楊廣排名第三
    第三名、隋煬帝楊廣楊廣在電視劇中常常給大家呈現的是昏君的角色,真實歷史上的他到底如何呢?真的是一個十惡不做的大昏君嗎隋朝第二代皇帝楊廣,他文武雙全,軍政全能,堪為不世之奇才,一時之罪魁,卻留下千秋功業,能遺惠於萬世。因此是中國歷史地位最重要的君主之一,談及隋唐盛世時永遠繞不過去的名字。然而,卻因天下大亂,國家覆亡,身遭橫死,被後來的李唐王朝貶稱」隋煬帝"。
  • 隋煬帝楊廣被後世史家形容為一個荒淫無度的昏君形象是否冤枉
    提起中國歷史上雄才大略的君主一般首先會想到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但近年來有學者研究發現:唐代貞觀年間的繁榮程度其實還不及隋煬帝大業初期,以致於貞觀年間還在消費著隋朝留下的存糧。貞觀年間西域高昌國的國王鞠文泰從唐朝出訪回國後也曾對大臣說:」如今中原不及隋時繁華「。這麼說來隋煬帝大業年間的繁華程度更勝唐太宗貞觀年間。
  •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康熙乾隆,歷史上皇帝的稱號為何各不相同?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採;唐宗宋祖,稍遜風騷。」這裡提到了中國歷史上四位成就很高的帝王,分別是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再加上清朝的康熙乾隆,這些都是對古代帝王約定俗成的稱號,那麼它們有何不同之處?我們一一來看一下。
  • 昏君也能做出大事,回顧楊廣與大運河的故事,體會帝王的幼小心靈
    生活在父親陰影裡的隋煬帝楊廣,過分的羨慕著秦皇漢武的宏圖霸業,為了成就自己的千古帝王稱號,就必須跨越父親楊堅衝破盛世的束縛。於是,隋煬帝開啟了他的裝X之路,通過大肆地宣揚國力,來成就自己,修建大運河便是為了方便自己宣揚國力和壟斷歷史水利工程修建的。
  • 在昏君圈子裡,隋煬帝不是最昏庸的那個,但他絕對是最敗家的那個
    昏君,古代對無道的君主的貶稱,一般而言,他們昏聵不明、荒淫無道,對國家和民眾犯下了許多罪行。 比如紂王、秦二世等等。也藉以批判昏昧誤國之王侯。江南靖士《屈原》詩:「浩氣幹霄漢,沉湘忠佞分。材堪佐明主,無計事昏君。"中國歷史五千年,昏君何其多。可以說,在昏君這個圈子裡,隋煬帝不是最昏庸的那個,但他絕對是最敗家的那個。
  • 秦皇漢武——中國歷史上輝煌漢武大帝-茂陵-周圍農村掠影
    2020-11-21 12:02:52 來源: 三分鐘美妝 舉報   秦皇漢武
  • 中國歷史上文武全才的4位皇帝,第3位功績顯著,卻被後世說昏君
    所以,後來當時名人喬玄認為曹操此人非池中之物,對曹操說:「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同為名士的許劭也認為曹操是: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公元189年,曹操來到陳留,「散家財,合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奸臣董卓。之後曹操開始了東徵西討、南徵北戰、逐鹿中原。
  • 如果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竟同時向你表白,你選誰?
    我給出的排名是:唐宗 > 漢武 > 秦HUANG > 祖判斷依據是基於他們個人(而非team)的戰略、戰術、戰績。「宜將乘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WANG」「大步進退,誘敵深入,集中兵力,各個擊破」「大迂迴,大包抄,大殲滅」「圍而不打」「對敵人,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對於敵,擊潰其十個師不如殲滅其一個師。」誒?
  • 鬼才李賀最霸氣的一首詩,嘲笑漢武,諷刺秦皇
    秦皇漢武綜上,李賀在此詩中,斬龍足,食龍肉;嘲漢武,笑秦皇,稱得上是霸氣凜然,以此評為他平生最霸氣的一首詩,應該不算過譽。諸君以為如何呢?
  • 楊廣登基十四年做了6件大好事,為什麼卻被世人稱為昏君?
    隋煬帝楊廣,我們都知道是誰,隋朝最後一個皇帝,被世人稱之為「昏君」,再者加上在一些影視作品裡,隋煬帝的形象總是很不堪,所以現在很多的人也都認為楊廣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昏君,但是真正歷史上的隋煬帝楊廣到底如何呢?首先史實對於隋煬帝楊廣最貼切地描述首先高富帥,是真高、真富、真帥,而且資質絕好。
  • 外國人眼中最偉大的中國皇帝,不是秦始皇,而是中國人眼裡的一位暴君!
    這位皇帝你絕對猜不到,竟然是隋煬帝楊廣。其實也不然,一說到隋文帝楊堅,肯定首先想到的便是他那位心狠手辣的兒子隋煬帝楊廣。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可個個都是千古明君,為何在外國人的心中不值一提呢?大多數的外國人只鍾情於昏庸的暴君隋煬帝楊廣。
  • 從"煌煌上帝"到"真命天子":秦皇漢武的皇權之治
    原標題:從「煌煌上帝」到「真命天子」:秦皇漢武的皇權之治   自古以來,秦皇漢武經常被相提並論,他們同樣雄才大略、功勳卓著,卻遭遇了迥然相異的歷史命運:秦始皇建立的強大王朝速興速亡,享國僅僅十四年餘,而在漢武帝時期奠定堅實基礎的漢王朝卻綿延四百餘年。
  • 秦皇漢武都是暴君,為何漢武帝「有亡秦之過,而免亡秦之失」
    秦皇漢武幹的那些事兒 秦皇漢武實在太像,他們都屬於專橫獨斷,不喜歡受人擺布的帝王 通過以上的順理,歷史上所有暴君的不良嗜好,秦皇漢武全部沾染。
  • 史稱秦皇漢武,那漢武帝為何能與秦始皇並論?
    後元二年,漢武帝崩於五柞宮,享年70歲,在漢武帝在位的五十四年中,他在各個領域都有建樹,更被後人譽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之一,甚至與秦始皇並成為秦皇漢武。劉徹是漢景帝第十子,為何他能成為太子繼承皇位?
  • 唐朝的第三位皇帝有什麼作為?
    隋朝滅亡,唐朝建立,說不上什麼改朝換代,充其量就是利益統治集團換了一個代言人而已,把原代言人楊家還成李家。唐朝的興盛繁榮離不開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的付出和貢獻。楊堅艱苦樸素,勤勉朝政。在在位期間,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社會穩定,他當政時期又被稱為「開皇之治」。
  • 秦皇漢武、偉人將領...
    秦皇漢武、偉人將領都與它有關… 2020-12-23 22: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