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第三位皇帝有什麼作為?

2021-01-10 李家萬事興

隋朝滅亡,唐朝建立,說不上什麼改朝換代,充其量就是利益統治集團換了一個代言人而已,把原代言人楊家還成李家。唐朝的興盛繁榮離不開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的付出和貢獻。楊堅艱苦樸素,勤勉朝政。在在位期間,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社會穩定,他當政時期又被稱為「開皇之治」。隋煬帝楊廣雖然素來被人認為殘暴不仁、荒淫無道。可是,他當政期間卻是也做出不凡的貢獻。譬如,他還是王子的時候便統帥大軍南徵伐陳,最後滅掉陳國統一全國。繼位後的他開創科舉制、開鑿大運河等,這都是他卓越貢獻的表現。楊家父子的創業和經驗成果最後落到了唐朝的手中,唐朝君主在隋朝的奠基的基礎上繼續發憤圖強,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楊堅劇照)唐朝的第一位皇帝李淵在隋末群雄割據和農民起義中藉助關隴集團和突厥的勢力脫穎而出,一舉登上黃位,最後統一全國。很多人不了解李淵的貢獻和作用,認為他就是一個平淡無奇的皇帝。實則不然,李淵是在位期間有所作為的,只不過他扮演的一個承上啟下的角色,使得人們忽略了他的功績。李淵登基後沿襲了隋朝的一系列制度和政策,不過是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後拿來用的。正是因為他的這一系列操作和奠基,才有後來唐朝的繁榮昌盛,這是他的功績。

(李淵畫像)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是李世民,李世民通過「玄武門之變」殺了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並逼迫李淵禪讓皇位給他,坐上了本來輪不到他坐的皇位。李世民雖不是一個好弟弟好哥哥好兒子,但他確是一個好皇帝。繼位以後,李世民勤務政務,勵精圖治,在他的治理下,唐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萬國來朝,他的治理被稱為「貞觀之治」,他本人也被稱為「政治完人」。

(李世民劇照)唐朝的第三位皇帝是唐高宗李治。在很多人的認知裡,這位皇帝可是一個無能懦弱的傢伙兒,正是因為他的一手締造,導致唐朝被一個女子操縱和篡奪,而那些李家人差點沒被屠戮殆盡,遭受毀滅性的打擊。

都說中國古代的封建色彩十分濃重,但是,唐朝卻很開放,尤其是在私生活上,違背倫理道德的事情在當時見怪不怪。武則天原是李世民的妃子,一次邂逅,當時身為太子的李治對這位小媽一見傾心。等到他繼位後,又把武則天納入到自己的後宮。

很多人就武則天的影響,對李治多持貶抑的態度。實則不然,李治在位期間也是有所作為的,而且一點也不遜於祖父李淵和父親李世民。不過,他的成就還得歸功於武則天。早年繼位李治並沒有像他被稱為「政治完人」的父親一樣的雄才大略和偉大氣魄,獨當一面。他只是在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和輔佐下,仁慈勤奮的他政績平平的度過。直到遇見武則天,他的執政生涯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李治身體虛弱,有時他處理不完的政務讓武則天幫助他處理。武則天的政治天賦異稟,在幫助李治處理政務的過程中,李治處理政務也開始得心應手起來,如果不是他身體虛弱,早早撒手人寰,那麼後來成長起來的李治也就絕不會讓武則天發育的不可遏制。

(李治和武則天)在李治的執政生涯後期,他和武則天不但有著夫妻的關係,還多了一層政治搭檔的關係,再到後來,又多了一層政治對手的關係。最後,武則天楞是把體質弱的李治熬沒了,她才通過一系列手腕掌握唐朝的最高權力,權傾朝野。武則天可以說是李治的一把雙刃劍,在最初利用得好的時候,給了李治很大的助力,結果越來越操控不住這把雙刃劍,結果也付出了對等的代價。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李治在位期間的功績和貢獻。軍事方面,他在位期間,平西域、滅高麗等,唐朝的疆域達到最大,這都是他的功績。法治方面,《唐律疏議》就是他在位期間編制的。《唐律疏議》是中國現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一部典型的封建法典,它全面體現了中國古代法律制度的水平、風格和基本特徵,成為中華法系的代表性法典,對後世及當時周邊國家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文化方面,李治十分重視人才的選拔和錄用,他重建和完善了科舉制度。

相關焦點

  • 唐朝有一位被稱為「六味地黃丸」皇帝是誰?
    大家都知道,「六味地黃丸」是一種藥,但在唐朝,有一位皇帝被戲稱為「六味地黃丸」,這是為何?原來,這位皇帝就是唐中宗李顯。他是唐朝的第四位皇帝,是武則天的第三子。為何稱他為「六味地黃(皇)丸」呢?原來,這傢伙家裡身邊跟他相差一輩的六人全是皇帝!
  • 唐朝的前三位皇帝都是楊廣的親戚,後面的皇帝都擁有隋朝皇族血統
    唐朝的前三位皇帝都是楊廣的親戚,後面的皇帝都擁有隋朝皇族血統熟悉中國歷史的人,很多人都會把隋朝跟唐朝兩個朝代放在一起說。主要原因是這兩個朝代是一個遞進的關係,但是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隋朝跟唐朝的皇帝關係很不一般。我們學過歷史都會知道隋朝之後就是唐朝。
  • 唐朝4位皇帝死於仙丹,其中2位是中興之主,1位號稱小太宗
    簡述中晚唐的皇帝多數碌碌無為,有的甚至昏庸,但是有兩位卻是中興之主,他們本來有復興大唐的可能,但是晚年卻喜歡上了仙丹,並且都死於仙丹。唐朝一共有4位皇帝因為吞食仙丹而死,我們來捋一捋被仙丹害死的皇帝。正文1.
  • 唐朝21位皇帝中,他在位期間疆土最廣,後人卻習慣性忽略了他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朝代,經歷280多年,一共有21位皇帝,這些皇帝中知名度最高的當屬李世民,其實就是開國皇帝李淵,還有女皇帝武則天,最強時代的皇帝唐玄宗,這些皇帝雖然名氣很大,但還有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間唐朝疆土面積最廣,後人卻習慣性的忽略了他。
  • 康熙作為第四位皇帝,廟號稱為「聖祖」,是因為清朝「不要臉」嗎
    眾所周知,廟號與諡號是後代皇帝及臣子對前代皇帝的最終評價。由於唐朝諡號「含金量」下降,唐朝以後,廟號就成為了評價皇帝功過的主要標準。而廟號的選擇,在古代是有非常嚴格標準的。像是開國皇帝一般會稱為「什麼什麼祖」,比如隋高祖楊堅、唐高祖李淵、宋太祖趙匡胤、明太祖朱元璋。而後面的皇帝則多半會被稱為「什麼什麼宗」,像是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趙匡義等等。然而,愛新覺羅·玄燁,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康熙」,是清朝開國以後的第四位皇帝,而他的廟號卻是「清聖祖」。
  • 作為大唐帝國的末代皇帝,唐哀宗在位期間,真的毫無「建樹」嗎?
    歷史上的末代皇帝,基本上結局都不好,改朝換代總少不了殺戮。唐哀帝李柷,作為大唐帝國的末代皇帝,不僅存在感,而且結局也很慘。在位期間,唐朝已經處於風雨飄搖中,竊國大盜朱溫掌權後,李柷形同傀儡,一切政事皆不定奪,唐王朝滅亡之日便是李柷的死期。
  • 唐朝皇帝逃跑的有哪幾個?
    安史之亂爆發以來,唐朝的國勢出現斷崖式的下降。此時的唐朝,疆域大幅縮水,河西被吐蕃吞併,西域更是沒了影。在山東(太行山以東),軍閥割據,成天打來打去。不要總嘲笑宋朝皇帝擅長逃跑,唐朝皇帝們也沒少亡命天涯。唐玄宗(唐明皇)李隆基開創的開元、天寶盛世早已繁華落盡。
  • 唐朝最後一位皇帝李柷活得有多窩囊?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強盛的王朝之一。那個時代的熱鬧繁華猶如一首跌宕起伏的歌曲,看它留下的文物遺蹟或是詩文,堪稱精妙絕倫,讓人很是仰望。即便如此,歷史的鐵律仍然沒有繞過唐朝。它的衰敗依然令人唏噓。作為唐朝最後一位皇帝的唐哀帝,他的一生也十分慘澹,說是悲劇也不為過,可更令人無奈的是,這種悲劇早就註定了,僅憑他是無法更改了。李柷原名李祚,景福元年(892)九月三日出生,是唐昭宗李曄的第九個兒子,乾寧四年(897),五歲的他受封為輝王。
  • 明朝的十六位皇帝中,哪幾位比較有作為?誰最厲害?
    明朝從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到明朝最後一位皇帝,明思宗崇禎皇帝,一共經歷了十六位皇帝,一共二百七十六年,在這十六位皇帝當中,哪幾位皇帝比較有作為呢?如果選出三位,誰可以當選? 首先,明太祖朱元璋可以當選。
  • 唐朝詩人地理分布:唐朝的河北人如此有文化,如此有霸氣
    鑄就這一奇蹟的是當時無數閃耀蒼穹的唐朝詩人們,是他們用智慧和勤奮給我們留下了這麼多華麗的詩章。但這些詩人都什麼來頭?其中最重要的一方面,是他們祖籍何處,來自哪些省份,哪些省份出產詩人比較多?據說,唐朝有三個中心:政治中心在關中(陝西省一帶),文化中心在中原(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一帶),經濟中心在江浙(以揚州為中心的江浙兩省)。真的是這樣嗎?
  • 唐朝17位皇帝在此辦公居住 帶你探訪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
    丹鳳門:皇帝登基、改元、頒布大赦的重要場所昨日的第一站,秦藝純帶領大家來到丹鳳門遺址博物館,參觀皇帝辦公和居住的地方。秦藝純介紹,丹鳳門是一個「一」字形城門,布局比較簡單,是皇帝宣布登基、改元、頒布大赦、舉行宴會等外朝大典活動的場所。分為上下兩層,上層建有丹鳳樓;下層設有五個門道。
  • 唐朝後期宦官亂政,「甘露之變」後太監挾持皇帝,四位宰相被腰斬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宦官專權最嚴重的三個朝代之一,如果說其他兩個朝代東漢和明朝宦官專權,還不敢把皇帝怎麼樣,頂多是幹預朝政,對抗大臣,那麼在唐朝中期以後宦官的囂張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最簡單的一個例子是:他們敢直接殺害皇帝,而且一如遊戲。
  • 唐朝時,嫁出去的公主都不是皇帝的親女兒,難道不怕被發現嗎?
    在古代,各個國家之間戰爭不斷,為了更好的統治,也為了人民的生活更穩定,皇帝就要與匈奴和睦相處。想要和睦相處,成為親戚就是其中一個方式,於是,和親這一現象就一直被沿用。皇帝們把自己的女兒嫁到匈奴去,這樣一來,雙方結為親家,基本的信任問題就能得到解決,社會就更穩定了。
  • 演過皇帝的5位老戲骨,張鐵林不是皇帝專業戶,他才是
    一提到皇帝,想必很多人的腦海裡一定想到的是清宮劇《還珠格格》中的張鐵林飾演的乾隆。他飾演的皇帝早已深入人心,但今天我們要來說說演皇帝演得最好的5位老戲骨,張鐵林並不是真正的皇帝專業戶,最後一位才是!第五:陳道明各個版本的皇帝,有窩囊的,有薄情寡義的,陳道明都能將這些皇帝演得入木三分。代表作有:《末代皇帝》、《康熙王朝》等等。第四:陳寶國《武則天》、《傳奇皇帝朱元璋》,無論是清朝皇帝還是唐朝皇帝,陳寶國都能將他們演繹的惟妙惟肖。老戲骨果然是老戲骨,演什麼酒像什麼。
  • 唐朝坐轎可能會被人嘲笑,從皇帝到平民,唐朝人為何愛騎馬?
    在唐朝時期,人人都喜歡騎馬。那時候騎馬已經成為了一種社會風氣,不管是日常還是遊玩,從上至下大家都以騎馬為樂。在那個時候,騎馬出行才是最好的選擇。如果你坐轎子的話,很有可能會被人嘲笑。到唐朝的時候,突厥馬這種厲害又好看的馬成了貴族出門的首選。再後來就是馬鐙的發明,這讓人們騎馬更舒適了,使得大家就都愛上了騎馬。唐朝人為啥愛騎馬呢,原因如下:一是當時皇帝的提倡,唐太宗就有收集馬的習慣和愛好。在他的寶貝收藏品中,突厥馬就非常的多,著名的"昭陵六駿"中,有四匹是突厥馬。這也直接推動了唐朝人愛馬騎馬的喜好。當時還有一個事,在祭祀的時候,皇帝應乘坐最豪華最高級的馬車。
  • 「宋氏五姐妹」誓不嫁人,卻被唐朝皇帝一併納入了後宮
    兩份史籍,除「貞元四年」和「貞元中」稍有差別外,其餘可謂如出一轍。文中提到的「廷芬」,即唐朝文學家宋廷芬。宋廷芬,生年不詳,出生在一個飽受儒學浸潤的書香世家,初唐著名詩人宋之問之裔孫,貝州清陽(今河北清河)人。宋廷芬生有一個兒子,五個女兒。不知什麼緣故,五個女兒均天資聰穎,唯獨兒子愚不可教。鑑於此,宋廷芬索性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對女兒的教育培養上。
  • 這個人逼迫唐朝最後一位皇帝退位,大唐就此結束!
    時代:唐朝末年、後梁、後唐唐朝末年,倒數第二位皇帝:唐昭宗李曄,被朱溫挾持到了河南洛陽,朱溫「挾天子,令諸侯」,大有當年曹操的感覺。朱溫的大本營就在河南,根基深厚,唐昭宗成了名副其實的傀儡皇帝。朱溫弒唐昭宗公元904年,唐昭宗被朱溫派親信殺害,同年,朱溫扶持唐昭宗的第九子唐哀帝李柷為大唐皇帝,這也是大唐歷史上最後一任皇帝。歐陽修曾評價唐昭宗:自古亡國,未必皆愚庸暴虐之君也。其禍亂之來有漸積,及其大勢巳去,適丁斯時,故雖有智勇,有不能為者矣,可謂真不幸也,昭宗是已。
  • 26年太子,10個月皇帝,5個月太上皇,唐朝這個皇帝有多悲劇?
    富平縣城正北偏東方向20公裡,有一個曹村鎮,是著名的柿子之鄉。曹村鎮有一個虎頭山,是唐順宗李誦的豐陵。 唐順宗李誦,是創下了唐朝皇帝的幾個記錄:首先是作為太子時間最長,長達26年;正式稱帝時間卻最短,僅僅十個月時間,接下來被迫禪位做了太上皇,五個月之後便駕崩了。
  • 唐朝最特殊的官職,300年間只有兩個人擔任過,且最後都當上皇帝
    在三省六部制之下,中書省、尚書省、門下省的長官,都可以稱之為宰相,所以尚書令作為尚書省的長官,自然可以稱之為宰相。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唐朝接近300年的歷史中,只有兩人曾擔任過尚書令這一官職。更為關鍵的是,擔任尚書令之後,這兩人最後都當上了唐朝皇帝。那麼,問題來了,這兩個人分別是誰呢?
  • 盤點前期有聖名,後期成昏君的8位帝王,漢武帝和乾隆皇帝上榜
    其實很多皇帝,在剛登基的時候,還是頗想有一番作為;也的確有些卓絕之人,在位初期也的確有所作為,甚至還建立了名垂青史的偉業,但是當一個賢明的皇帝,的確太累了,加上皇帝的權力太大,導致後期昏庸,致使前功盡棄,現盤點八位帝王前期有生命,後期成昏君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