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環宇唱片
每個錄音師身邊都有很多唱歌好的朋友,或者每個音樂製作人身邊都有一些需要製作音樂的朋友,比如單位上的或者個人的需要……但是他們永遠都不會明白,為什麼錄音師和製作人這麼排斥幫別人錄歌或者做伴奏。
在外行看來,錄首歌只不過是到錄音棚裡隨便一唱的事情,KTV不就那麼回事嗎?或者有的人自己也會在家打開電腦、接上麥克風、再下載個cooledit之類的軟體自己錄,只不過錄的不好罷了;做伴奏就更簡單了,動動滑鼠一會就出來了……就這麼點小事情為什麼這點忙都不幫?
錄歌和做伴奏,不是你們想像的那麼簡單。音樂人(錄音師和製作人的統稱)這個工作本身跟大家想像的也有很大的差距……今天辛老師來告訴你們,為什麼你的音樂人朋友不願意幫你錄歌或者做伴奏。
一、音樂人要靠做音樂生活
錄歌也好做伴奏也罷,付出勞動拿報酬天經地義,跟醫生看病,老師教學生是一樣的,世上哪有白幹活不給錢的道理?你去朋友開的飯店吃飯能不給錢嗎?話說回來,吃頓飯才花幾個錢?使勁吃能吃一千塊錢嗎?一千塊錢的話能免單嗎?
二、作品代表我的水平
音樂作品代表著音樂人的水平,我給你弄個不完善的歌,你拿出去聽也會被其他人注意到,其中可能會有真正的潛在客戶,如果他們聽到這首很low的歌,人家不管是不是隨便做的,只會覺得很爛,這將對我的口碑產生及其惡劣的影響。
三、錄歌不是隨便唱唱,做伴奏也不是動動滑鼠
拿錄首歌來說,真正要做完美了,一首歌要工作至少10個小時,這還是建立在唱的不錯的前提下,可是事實上越是普通人唱的越爛,即使「專業」的歌手也好不到哪去。跑調什麼的都無法統計,只不過自己平時感覺不到而已。你以為你是王力宏張惠妹其實你不是。而且越是這種人對錄音的期望值越高,總想把自己包裝成明星那種效果的。如果要這樣的話,光修音就要修上半天,也就是說要把這樣的水平的一首歌做完美了要花費15個小時以上(沒錯,是一首歌)。而且這個時間還不能是連續工作時間,中間還要不間斷調整心態和聽力,忍受鬼哭狼嚎所帶來的精神壓力等等。
做伴奏也不是動動滑鼠的事情,做伴奏是什麼?是編曲。什麼是編曲?編曲就是把各種樂器有序的排列起來,就像交響樂團那樣,要把每一件樂器每一個音符都寫入音軌裡,這樣出來的才是音樂。這需要三個條件:一是前半生不斷的學習音樂,不斷的練琴,不斷的排練……二是製作音樂過程中的打草稿、修改譜子、一個音符一個音符的輸進電腦、調音、混音。三是回過頭來再按照你的要求進行一次修改、二次修改、無數次的修改……最後你滿意了,他累死了。
不知你想過沒有,這一來二去的過程就是折合成鐘點工勞務費的話也得好幾千塊錢了,讓你的朋友為你付出好幾千塊錢的勞動,你好意思嗎?你是打算給錢呢還是請吃飯呢?這是吃頓飯的事情嗎?
四、錄歌也好、做伴奏也罷無法隨便搞搞
隨便搞搞?音樂人的職業病就是強迫症,一直以來從小到大的鋼琴課、考級、音樂比賽以及後來的職業訓練,追求的都是更好、更精緻、更完美、而不是什麼隨便搞搞。
五、錄音師應當受到尊重
做錄音是一份優化世界的工作,說難聽點就是一個垃圾回收再造的過程。你要明白你所唱的那不是歌而是聲音垃圾(不服氣?你自己拿手機錄一下聽聽是天籟還是垃圾)錄音師的工作就是把這些垃圾重新定義優化一下轉換成人類可以接受的樣子。音樂人的辛苦也是為了給大家帶來一個更美好的精神世界。
六、製作人的工作並不輕鬆
做音樂是一項很燒腦力和體力的工作,音樂人工作起來一坐就是一天,一天不吃不喝是常事,深夜加班工作更是日常,為了不影響正常客戶的進程,通常有免費的活兒都是在半夜給做,如果你知道你的朋友是在熬通宵給你做歌你還好意思他免費做嗎?
七、製作的成本那是相當高
你一定聽說過「攝影窮三代,單反毀一生」這句話,但是你造嗎?攝影和音樂比起來簡直就是個零頭,今天我就重點讓你看看製作成本這件事情。
攝影成本
攝像成本
錄音成本
音樂製作成本
1.房屋(以50平米為例,不算房租)
攝影棚,可以有也可以沒有,有的話只需做顏色裝飾。裝修成本1萬-5萬元
演播室,可以有也可以沒有,有的話只需做顏色裝飾。裝修成本1-5萬元
錄音棚和控制室兩間 必須有。必須要做隔音和吸音處理以及軟裝飾。裝修成本10萬-30萬
工作室 必須有。必須要做隔音和吸音處理以及軟裝飾。裝修成本10萬-15萬
2.設備 (小件不算、同類不算)
單反、鏡頭、燈光、電腦工作站
攝像機或者單反、鏡頭、燈光、搖臂、軌道、監視器、話筒、電腦工作站、切換臺
話筒、話放、調音臺、監聽音箱、監聽耳機、耳機分配器、監聽控制器、專業功放、效果器、壓縮器、EQ均衡器、母帶處理器、對講系統、電腦工作站、AD/DA(專業音效卡)、各種琴及效果器
調音臺、監聽音箱、監聽耳機、耳機分配器、監聽控制器、專業功放、效果器、壓縮器、EQ均衡器、母帶處理器、電腦工作站、AD/DA、各種琴及效果器、音源、音序器、合成器、MIDI鍵盤
如果你要說「親你知道一臺萊卡多少錢嗎?一臺的哈蘇多少錢嗎?」我猜也就二十多萬?三十多萬?五十多萬?一臺電影機也就一百多萬。那你造嗎?一臺好點的調音臺多少錢?沒多少,也就兩百多。
這還不算音樂人苦學N年,從小學鋼琴、學小提琴的費用、到處參加比賽的費用、上音樂學院的費用……幫你們錄歌,燒的是我們的設備,我們的心血。
八、音樂作品應當受到重視
錄歌也好、做音樂也好,本身這對於一個企業或者個人來說至關重要,是一個臉面。對待音樂作品的態度隨便,不但是對音樂的不尊重,本身也是對自己漠視。
九、錄音和做伴奏其實相當費事
錄音和做音樂是一套很完整很有體系的學問,不僅費事而且費神、費時、費腦、費眼、費腎、費設備。
十、音樂隨便搞不出來
不信你自己隨便搞一下試試吧。
最後,辛老師認真地,誠懇地說,如果你很幸運有一個音樂人朋友,而且正好你需要錄一首歌或者做個伴奏什麼的。那就不要讓你的音樂人朋友為難了,反正你說了,他是不會幫你的。
真正音樂人的朋友,應該懂得他們的辛苦,不會把他們當成免費的錄音機。
不知道你發現了沒有,這個世界上玩攝影攝像的人真的非常多,搞平面設計的也相當多,真正搞音樂的卻相當少,每個人都有可能去買一臺單反回來裝逼,可是卻很少有人去買個調音臺回來裝,因為這逼他真裝不了啊。
音樂是需要付出精力去學的,為推進數位音樂在全國範圍的推廣,不斷提升國內音樂專業人士及音樂愛好者的作曲、編曲、混音水平,同時發掘數位音樂製作人才,為中國流行音樂的良性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中央音樂學院與中國音協流行音樂學會共同主辦,擬定於2016年7月31日到8月6日,在中央音樂學院舉辦「2016年全國『數位音樂:標準級、中級教師資格認證培訓」,掃描二維碼即可獲取報名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