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總是痛的,星標我們陪你
文/陶瓷兔子,頭圖基於CC0協議使用
今日份碎碎念
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1
上周末姐姐跟姐夫出差,把八歲的小侄女託付給我,剛講完睡前故事把她哄上床,就聽到鄰居家有翕翕簌簌的動靜。
是那種像是喝醉了,拿了一大串鑰匙不知道該用哪一把開門,不停的試不停的碰撞的響動,當然更有可能是小偷,這個新小區入住率並不高,很有可能是有人想趁著夜深碰碰運氣。
我默默的摸到門邊,確認了一遍門已經反鎖,又檢查了一遍窗,一回頭就看到小侄女站在我背後,握著她的小手機目光灼灼,壓低的聲音裡藏不住興奮,問我:
「姑姑,要不要報警」。
她跟我一樣在金庸的武俠江湖裡薰陶長大,女俠情結爆棚,本該是特別讓人驕傲的一件事,可我第一反應就是卻是先把她的手機奪過來,確認了沒有撥號出去之後才鬆一口氣。
小姑娘顯然不滿意我的反應,拿眼睛瞟我,「真的是賊怎麼辦?我們不管嗎?」
「不管,萬一不是賊,你報假警要被罰的,萬一真的是賊,記住了你家門牌號今後報復你怎麼辦,賊跑了就沒影了,你家住這兒可跑不了。」
哪有那麼多萬一?她不甘心的盯著我。
「就算只有萬分之一,我也不能讓你撞上去,要不你給你爸媽打電話,看她讓不讓你報警?」
她將信將疑的從我手裡接過電話,姐姐在那頭比我更緊張,我隔著一米都能聽到她在電話那頭咆哮:
穆爾我告訴你,不許管閒事你聽到了沒?你以為是拍電視劇啊。
然後在添油加醋的講了幾個見義勇為反被害的故事之後,又以我們家族教育小輩的經典說辭結尾:
你把自己管好就行了,別人的事情不要管!不要管!
在我和她媽的聯合恐嚇下,小姑娘終於偃旗息鼓,想想又有點怕,往我懷裡一鑽,問「姑姑,壞人打不開我家的門吧,要是他進來了怎麼辦,咱們倆又打不過。「
2
我看著她憂心忡忡的樣子,忽然就想起我小時候,因為太過淘氣又太過熱情,也被灌輸過很多有關這個世界的惡意。
別人家孩子聽著格林童話的時候,我們家飯桌上聊的都是社會案件,比如A市有一個女孩,因為幫一個老奶奶提東西,被騙走拐賣到大山裡。B省有個人在公交車上揭發了小偷,被小偷尾隨捅了三刀之類的新聞。
哪個孩子的好奇心擋得住這樣浩大的恐懼呢,在我對世界最初的印象裡,外界可能是不安全的,陌生人可能是不善良的,所有求助都可能藏著陷阱。
於是我毫無疑問的成為了一個穩卻慫的人,長大之後我也曾經無數次暗戳戳的埋怨過我爸媽,為什麼總要給我潑冷水,為什麼不教我勇敢的承擔社會責任,為什麼不鼓勵我勇敢一點。
可我是在告訴小侄女「不要報警」的那一瞬間理解了他們。
道理誰不知道啊。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別人有事的時候你不幫別人,你有事的時候人家也不幫你;只要人人都奉獻一點勇氣,社會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可又有誰願意讓自己最親近的人,去承擔「萬一」的代價。
被扶起來的老人訛詐,被小心翼翼攙扶了一路的孕婦騙到家裡給自己的丈夫強姦,被想保護的朋友關在門外。
就算不被自己幫的人反咬一口,被加害方報復,傷害也是不能承受之重。
有多少人敢用眼前的安全,來賭一個總是遲到的正義?
3
《奇葩說》的第六季有個很有意思的辯題,大意是你是否支持社會給做好事的人發紅包。
我很喜歡蔡康永在結辯時的自省:
我總是在反思我自己,為什麼我在能做好事的時候不去做好事,難道真的是因為沒人給我發紅包嗎?
除了他講的懶,自私和無力感之外,或許還有個叫做「不敢」的怪獸躲在後面。
英雄保護了別人,可誰來保護英雄呢?
現實中的英雄不僅從來得不到加官進爵,還總是被凍斃於風雪。
《水滸》裡的魯智深,也不就是因為打抱不平救了金翠蓮,從有官位有俸祿的魯提轄一落千丈,不得不削髮為僧又落草為寇,到死也沒得到官方見義勇為的認可嗎?
魯智深面對見義勇為的反噬尚能自保,可我們普通人呢?
我對自己實在沒什麼信心,問了一圈身邊的同齡人,跟我有同感的不在少數。
這或許也讓我們成了最糾結最矛盾的一代人。
一方面,不斷覺醒的公民意識提醒著我們冷漠的獨善其身是錯的,但自保的本能又讓我們在面對未知的危險時卻步不前。
一邊真心實意的為英雄點讚叫好,一邊又告誡我們的小孩不要去做英雄。
而僅僅用「慫」或者是「利己主義」來指責是沒有用的。
只有這個社會學會了保護它的英雄,不再讓英雄總是受委屈受傷害,不再讓他總是苦苦等一個正義的時候,才會有更多的人敢去做英雄。
歸根到底,英雄們也想活著,而不是總是死在所有人的遺憾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