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在自信》:你為什麼不敢拿起電話?

2021-02-08 麥姐說

這個問題出自曼迪·霍爾蓋特的新書《內在自信——如何戰勝形形色色的畏懼心理》(以下簡稱《內在自信》)。

這真是一個既及時,又實用的好問題。更棒的是,書裡給出了答案。

在微信、語音、郵件很是便利的今天,打電話確實佔比越來越少,除非非常緊迫。有些人甚至在發完郵件或微信之後,一天一天地去等回復,也不願意拿起電話。為什麼呢?

原來,背後隱藏的是連你自己都未曾察覺到的「畏懼」。而之所以畏懼的最大原因,是我們不夠自信。

你不知道該說什麼。萬一說錯話怎麼辦?要是對方正在忙怎麼辦?萬一惹惱對方怎麼辦?對方不接受你的提議怎麼辦?這些問題是否也曾困擾過你?如果是,那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解決。

心理上的「兩手」準備。

一、不要拿起電話就期望能得到最好的結果。

誰都想打個電話就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取得最好的結果,但這樣的心理往往會令你「不堪一擊」。

畢竟,我們無法預料和確定對方的反應,甚至對方也不可能按照你所設想的那樣給予你滿意的答覆。

所以,在拿起電話前,我們需要跟自己確認下列問題:

你想要什麼?渴望實現什麼最終結果?對方想要什麼?什麼事情對於對方來說最重要?對方最想聽什麼?放下電話,你想獲得什麼感受?仔細思考上述問題的答案,可以打腹稿列出提綱,也可以寫在紙上。當你做到「心中有數」時,就會很自信地拿起電話了。

二、不是所有的「不」都是壞事。

害怕被拒絕,應該是每個人的天性。但並不是所有的「不」都是壞事,相反,「不」正是幫助你成長的學習機會。

要知道,「不」肯定會有。要接受「不」是一件好事。因為正好可以通過弄明白對方為什麼說「不」來了解背後真正的原因,從而促進自己的成長。

他們對你說「不」,是他們的損失,不是你的。在有人對你說「不」時,要從中學習,從中受益。而且,不是每個人都會說「不」的,所以一定要珍惜,這是我們鍛鍊新的思維方式的絕佳機會。

行動上的GOALS法則。

G:Gate Keepers(門衛)

這裡所謂的「門衛」,感覺有點像是個比喻。意在提醒大家,無論對方是誰,都要以最高的敬意對待和你說話的每一個人。

之所以用「門衛」這個形象,是因為這很容易提醒你記住一點:永遠別忘了門衛能跟誰說上話。即使失敗了,也始終要做到禮貌和尊重。

O:Opening (開場)

「你方便說話嗎?」「你現在忙嗎?」「沒打擾你吧?」上述,都是錯誤示範。因為,這樣的問題給了對方一個結束談話的完美理由和暗示。

更好的做法是,開門見山表明來意:「我打電話給您,是想……」「如果您現在時間不方便,我可以下午兩點或明天上午十點再給您打過去……」

即便被拒絕,但還是保留了下次通話的機會。

A:Acting(行動)

這裡的行動強調的是做真實的自己,不要嘗試變成他人的樣子,假裝總會露餡的,一定要自然、真實。

要對自己所講述的東西足夠認可和熱愛,這樣就可以讓對方從你身上感受到自信。

對話過程中出現停頓也不要慌,調整呼吸,保持冷靜,正好讓對方有時間消化你的想法,然後主動參與到討論中。

L:Listen(傾聽)

對方聽起來怎麼樣?情緒緊張還是放鬆?周圍有什麼聲音?對方處於什麼樣的環境中?對方是否有分心?對方是否感興趣?對方談話的風格?

當你有意識去傾聽時,這些問題都會有答案。根據這些答案,你就能夠評估對話的進展,然後有效地掌控這場對話。

甚至可以通過一些小技巧,讓對方感受到你在認真傾聽,比如「複述」對方的詞句,然後給予肯定和讚賞。例如:「您說很高興與A合作,我很欣賞這一點」。

S:Study(學習)

與其用「學習」這個詞,我感覺「研究」更合適。

因為在打電話前,我們需要從自身和對方兩方面做準備;打電話時,需要注意各方面信息的搜集和反饋;打電話後,需要及時復盤總結,看看有哪些地方可以借鑑,又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

這番操作,很有「研究」的味道了。

GOALS法則的目的,是要建立雙贏的、互相尊重的人際關係。因為:

你不清楚電話那頭的人會認識哪些人;你不能規定別人什麼時候與你做生意或者給你機會,但你可以施加影響,進而讓對方願意把機會給你。

寫在最後

其實,畏懼是我們經常面臨的情緒,甚至有時會成為我們獲得內在自信的障礙。

害怕暴露真實的自我、害怕變化、不善於尋求幫助、沒勇氣拒絕他人、害怕當眾演講、不願意打電話、太在意別人的想法、不相信自己能成功等等。

怎麼辦?《內在自信》中為戰勝這形形色色的畏懼心理給出了詳實的解決方案。作者曼迪·霍爾蓋特正是這方面的專家,她致力於培養強大的領導者、自信的團隊和具有驚人成就的專業人士。

如果你也有類似的困惑,可以讀一讀。要知道,自信,是每個人都具備的內在力量,我們只需去喚醒。

相關焦點

  • 敢不敢測測你的內在星座 .
    你的「內在星座」是什麼?>13.比較喜歡用哪種大眾運輸工具 地鐵、公車→跳到題27 計程車→跳到題23 14.比較不喜歡被罵 八婆(自大狂)→跳到題22 男人婆(娘娘腔)→跳到題28 15.外出逛街裝扮通常是 運動型→跳到題21 淑女型→跳到題25 16.你的球鞋多過休閒鞋 是→跳到題24 不是→跳到題26
  • 約拿效應——為什麼你不敢勇敢的追求愛情?
    「約拿」是指代那些渴望成長又因為某些內在阻礙而害怕成長的人。這種在成功面前的畏懼心理,心理學家們稱之為「約拿效應」。就是對成長的恐懼,它來源於心理動力學理論上的一個假設:「人不僅害怕失敗,也害怕成功。」 這是一種情緒狀態,並導致我們不敢去做自己能做得很好的事,甚至逃避發掘自己的潛力。
  • 不敢面對自己內在陰影的行善,並不是慈悲
    真正的慈悲不是一味地行善救人,而是全然地接受自己內在的陰影,以無分別心的存在,去喚醒眾生或幫助眾生覺醒。打個比方,同樣是救人,一個醫生只願意替嬰兒治療,另一個醫生則選擇幫無惡不作的壞蛋治療,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慈悲呢?我認識的許多大善人,平時有空就捐款或當義工助人,但一到半夜或獨處時,他們就開始焦慮不安,直到他們又投入義工的工作時,他們才覺得安心。
  • 在喜歡的人面前不敢表白,一是不自信,二是不信他
    為什麼越是喜歡的人,越是因怕拒絕而不敢輕易表白?2個原因:一是不自信。心理學認為,不自信是自我否定的一種表現形式,也是對自己能力低估的一種行為。總是處在不自信的狀態下,就會嚴重影響到人們的心理健康,令人滋生低落的情緒。以致無論幹什麼都處處擔心,無膽無魄,更是沒有相應的勇氣。太傻初入社會的那一年,剛好18歲。
  • 你為什麼不自信?從《演員請就位》看一個人的「自信」修養
    ——為什麼你、我、他/她會不自信,如何做到「自信」?這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當你使用自信的肢體語言,能夠導致你的大腦開始自信地思考,從而感受到自信。這是一種所為、所思、所感相互影響的理念。在人與人之間,這種自信力也會相互傳染。表現出自信的人,更容易被認為表演的好。比如李少紅導演在淘汰一個演員的時候,就以其在舞臺上是否有自信作為評判標準。
  • 為什麼你不敢肯定自己?
    當他去接聽一個電話時,摔倒在地板上,他在電話中語無倫次,腿腳已經不聽使喚。電話另一端的老朋友聽出異樣,問他:你是不是病了?他沒有答話。朋友又問他:要是說不出,就敲一敲電話表示是否需要幫助,一下表示「是」,兩下表示「不是」,他敲了好久的不需要。朋友還是通知了他的秘書,他在地板上被找到,立刻送進醫院,醫生診斷他得了中風,離死神僅一步之遙。
  • 你為什麼越來越不敢做好事了?
    「就算只有萬分之一,我也不能讓你撞上去,要不你給你爸媽打電話,看她讓不讓你報警?」她將信將疑的從我手裡接過電話,姐姐在那頭比我更緊張,我隔著一米都能聽到她在電話那頭咆哮:穆爾我告訴你,不許管閒事你聽到了沒?你以為是拍電視劇啊。
  • 你的壞情緒,都是內在小孩惹的禍
    為什麼我明明很努力了,卻感覺十分焦慮?為什麼我不斷證明自己,卻仍然不被肯定?
  • 電銷如何不被拒絕?丨《華爾街之狼》的電話銷售技巧能學的來嗎?
    那麼在現實的電話銷售過程中,有什麼辦法可以減少我們的被拒絕率麼?答案:當然有,而且很多。本文就先跟大家分享3個,你可以從下通電話開始就嘗試這些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為什麼第一條就是這樣的方法呢?其實很多時候,工作也好,生活也好,我們的所謂較量常常是跟自己的較量/較勁。電銷人員,遭遇拒絕是家常便飯,尤其是很多新人,好不容易給自己打氣鼓勁然後拿起電話開始一天的工作,沒一會兒就被接二連三的拒絕弄得灰心喪氣!所以,你首先要戰勝自己這種畏難心理。最簡單的方法,索性就告訴自己:我不怕拒絕!對方的拒絕我是有準備的!
  • 元氣森林《你敢不敢》廣告片太燃了!但網友竟然這麼說?!
    這樣的事在今年屢屢上演,但業內公推三個事件較有代表性——B站《後浪》掀起破圈浪潮,新榮耀發行《北京東路的日子》號召全球粉絲應援,元氣森林在B站發布《你敢不敢?》視頻凸顯不羈的精神內核。為什么元氣森林選擇「敢不敢」作為精神內核?其實要談清楚這個問題,就要說到新消費品牌的崛起這一波經濟新浪潮的內在邏輯,因為它的背後是中國品牌的崛起之路和自信之門。
  • 這電話,你敢不敢打?
    靠著電話連接上以前和現在的題材其實並不算新穎,早在10多年前的香港TVB就已經有導演嘗試了,效果還不錯。今天要說的這部電影,也是關於電話媒介的這麼一個故事。長大後的書妍回了他們曾經居住過的房子,接了個電話,認識了電話那頭存在於20多年前平行時空裡的英淑。友情就此建立,故事也就此開展。英淑有個特殊的身份,被後媽女巫「否決」的人,女巫算出了英淑後來會殺害很多人,想著趁她還年幼,「大義滅親」毀了她。而這一切被書妍從舊報導中得知,為了挽救小夥伴。也算是為了報答她在大火將起的時候,幫她救回了她的爸爸。
  • 內在不統一,讓你無法成為自己的主人
    如果一個人的內在是混亂的,他就會淹沒在頭腦中的各種聲音裡,無法體驗到寧靜和喜樂。 內在的衝突和消耗,讓你無力、疲憊 一位15歲男孩,坐在老師的面前,向她談論他收穫到的成績,他考到了一所特別好的中學,但是他並不喜悅。
  • WayV的劉揚揚透露為什麼不敢接電話?
    在劉揚揚的節目中,當他提到害怕接電話時,他短暫的有點暗淡的轉變。當揚揚要在發簡訊還是打電話之間做出選擇的時候,他不需要任何時間來選擇。他立刻說:"發簡訊!" 陽陽說:"我不喜歡接電話。"這句話代表了很多人的心聲。隨後,他透露自己害怕接電話,並分享了可以理解的原因。"我害怕,因為我經常接到陌生人的電話。"
  • 張雨綺得第一:你敢誇,我就敢做到!如何讓孩子成人後也如此自信
    為什麼有的孩子你再誇他也沒用呢?自我認同感低的人誇也沒用比如我,特別羨慕張雨綺這一類對別人的誇獎都能照單全收的人,我就做不到。每次被誇、被肯定,第一反應是對他人話語的真實性表示懷疑:他是真心的誇我?還是假意的客套? 在得到肯定回答之後,又會自我懷疑:真的嗎?真的有你說的那麼好嗎?
  • 你那麼牛X,為什麼不敢對喜歡的人說喜歡呢?
    我遇到很多女孩:她們要強,獨立,自命不凡;她們追求自由,男女平等;她們有文化,有知識,有經濟能力;她們思維活躍,有主見;她們認為自己很牛逼,很有思想;她們認為自己有內涵有修養,是新時代的女性可是即便她們那麼牛X,她們也不敢對喜歡的男生說一句:「你好,我叫XX,我覺得你挺帥的,挺喜歡你這種男生
  • 最近很火的Thug life,你敢不敢拿起這兩把手槍
    相信很多人對這個視頻不陌生了,但今天要講的不是周立波,而是視頻最後製作者惡搞給周加上的大煙皇冠和兩把手槍這個造型。Thug Life 棒球帽,戴上墨鏡,嘴裡叼著根大麻煙,大粗金鍊子和指著的兩把手槍,加上酷酷的BGM,這個一看就知道不是什麼好人的形象很明顯來源於HIP-HOP文化。
  • 人為什麼不敢面對真相
    當你在一個環境呆久了之後,讓你重新換一個環境,你的第一反映是什麼?    為什麼當別人提及你的一些敏感話題的時候,你首先選擇的是不是逃避?     在這個世界,當我們習慣了一些假象塑造的氛圍時,我們習慣了不去面對真相,有時我們就是不肯也不敢去面對真相,所以當有人直接說出我們所處事實的真相時,我們甚至會懷疑這個人的動機不純,這個時候你比較相信大多數人的力量,哪怕這種力量不過是假象的集合。      「真相」,無論是內心的真相,還是社會事件的真相,似乎是一個奢侈的、值得追求的東西。它是褒義詞,預設價值很高。
  • 為什麼中國女星不敢醜?
    那些口碑極好的女主角,按照我們的審美標準,很多都「不好看」。比如《隱形人》的女主角伊莉莎白·莫斯,明明在電影裡貢獻了非常精彩的「跟空氣搏鬥」獨角戲,演出了和穿著隱形衣的控制狂男友搏鬥的畫面,但刷評論時很多人都在問:為什麼不能選個身材好臉蛋漂亮的?這女長的跟保姆一樣,完全不能理解高富帥男友為什麼要老盯著著她?
  • 美國孩子為什麼那麼自信
    當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美國的父母會對孩子說:寶寶,無論你以後是健康還是病弱、聰明還是愚笨、聽話還是搗蛋、漂亮還是醜陋、學習成績好還是差,爸爸媽媽都會永遠愛你,養育你直至你成為獨立自主的人。  這就是無條件的愛。僅僅因為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愛你,和你是個什麼樣的孩子無關。
  • 內在美才是真的魅力
    女人的資本在於內在美。女人,一生都在追求美麗,因為美可以讓她們變得更加自信,更加有吸引力。身為女人,不但要懂得自身美麗的優勢所在,還要知道如何提升和深化自己的美麗。而在女人身上美是有內外之分的,外在美是女人的一種姿色,而內在美則是女人的一種資本。有些人一輩子都在追求美,想讓自己變成個美麗的女人。可她們不知道,對女人的美麗起決定性因素的在於內在的美,這是個女人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