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不同人群如何養生?中醫這樣說

2020-12-27 瀟湘晨報

原標題:男補腎女養血,老補虛少調胃

受訪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治未病科副主任醫師 張國英

秋冬季節,氣溫變化較大,很多人容易因抵抗力下降而出現頭疼腦熱等症狀。中醫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幹」,人體「正氣」足,才不易得病。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治未病科副主任醫師張國英告訴《生命時報》記者,正氣是人體正常機能狀態,如果陰陽氣血運轉失常,則正氣受損。增強抵抗力,要扶正祛邪,不同人群各有側重點。

男性補腎。腎藏精,一是貯藏五臟六腑水谷的精氣,維持生命、滋養人體各部組織和器官;二是貯藏腎臟的精氣,主人體生長發育。相較女性,男性精氣消耗更大,再加上現代人有熬夜、吃不健康食品等不良習慣,身體機能大幅下降,易招致各種疾病。男性調節免疫,先養腎經。張國英建議男性補腎多管齊下:多運動,推薦太極等經常鍛鍊腰肌功能的項目。中醫說腰為腎之腑,太極拳、太極劍等以腰為軸,鍛鍊全身的運動,有益於強健腎臟;多食黑色食物。黑色食物入腎,黑芝麻、黑米、木耳、藍莓、海參、覆盆子、女貞子等食物可以補腎益精。腎虛嚴重的人群,經醫生指導後,可用六味地黃丸等中藥進補。

女性養氣血。中醫認為,氣與血是人體兩大基本物質,氣有推動、調控、溫煦、防禦及固攝作用,血有營養和滋潤作用。女性因月經、孕產等生理特性,氣血消耗大,容易氣血不足。女性養氣血要注意以下幾點:運動以輕柔為主,靜則養陰,可練習打坐、瑜伽和八段錦等柔緩運動;不要過度祛溼,血屬陰,過度祛溼也是一種損傷,要適當多食如紅棗、豬肝、胡蘿蔔、粳米、小米等益氣血食物,做成湯羹粥,還可多補水;忌熬夜與不科學減肥,女性熬夜比男性更傷身體。「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不吃五穀雜糧,反而更傷氣血。

老人補虛。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機能衰退,老人容易出現久病體虛、缺乏營養等問題,適當進補有助於改善身體機能、防治慢性疾病。正常老人以食補為佳。春夏季節陽氣充裕,要適當多一些戶外運動,少吃溫燥食物;秋冬陽氣下降,多曬太陽,多食牛羊肉等溫熱性食物。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食補要適當調和,有「三高」等慢病的老人,應在醫生指導下結合疾病調整飲食。注意過猶不及,吃太多太少都會讓身體虧損。此外,老人也可以按摩或艾灸關元穴(臍下三寸),對於氣虛所致的疲乏、活力下降等亞健康狀態有極好的防治作用。每天按摩一兩次,每次5~10分鐘。

孩子養腸胃和肺。小孩兒容易得兩類疾病:與脾胃有關,如腸胃消化不良;與肺臟相關,如鼻炎、感冒等。腸胃和肺養好了,得病就少。兒童飲食種類要豐富,溫度適宜,不要過飽。「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少吃少穿對孩子更有益。按摩可以增強抵抗力,推薦摩腹和捏脊兩種方法。摩腹,以肚臍為中心,用手掌順時針或逆時針輕摩50圈,可以按摩胃腸。容易上火、便秘的孩子,只做順時針摩腹;容易腹瀉只做逆時針摩腹;正常情況,可以先順時針再逆時針按摩。捏脊,兩個拇指和其他手指配合輕柔按捏,從尾椎骨捏到大椎穴,操作6遍即可。脊柱兩側分別有十七對穴位,經常按摩可以提高孩子的抵抗力。

【來源:人民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御轅堂老人秋冬季節如何調理養生進行滋補比較合理
    在秋冬季節自古以來都是調理養生進行滋補的季節,因為在寒冷地帶生活的人需要給身體堆積脂肪來抵禦寒冷。在現在很多的老人都是有著這樣的習慣的,但是卻不是根據自身需求而胡亂滋補的。這樣的話對於身體並沒有任何的好處,那麼在秋季如何養生調理進食滋補比較好呢?一起隨御轅堂看一下吧。
  • 傳承中醫文化、弘揚國醫精粹!龍川舉辦首屆膏方節,名中醫教您養生...
    傳承中醫文化、弘揚國醫精粹!龍川舉辦首屆膏方節,名中醫教您養生之道~~ 2020-12-19 19: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盧氏扶陽中醫之如何睡眠養生
    即是說睡眠時人的精神與肉體都處於一種極度鬆弛的狀態,失去了主觀的控制,內心的俗欲及外來的邪魔極易趁虛而入,興風作浪。這與中醫對睡眠的認識不謀而合,中醫認為睡眠時人體衛氣內伏,腠理不固,易為外邪所侵。由此而衍生出的諸多睡眠養生術,都對中醫養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百年扁氏:秋冬交替季節,三個養生小常識,不要錯過
    秋冬交替季節,三個養生小常識,不要錯過 俗話說秋天來了應該得多注意,來年絕對不生病,所以秋冬季節是人體抵抗力最差的一個時間,學會養生保健就能夠保證自己少生病,那麼在這個時間我們應該如何去注重養生這個問題呢?下面幫助大家分享幾個小常識,家庭必備小手段。
  • 養生說丨中醫大夫跟您聊聊「防病養生」的最高境界
    記者: 鈕晶 杜虹曉 編輯: 趙洪棟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編者按:《養生說》的前身是《二十四節氣與養生》,開播以來深受觀眾的喜愛。
  • 國華中醫養生課 一家人的中醫養生小金方
    周圍鄰居都羨慕的不行,經常誇她:「家裡有你這樣會中醫養生的女人,真是太享福了!」不過也難怪,國華出身於醫學世家,從小就混跡在醫院裡,耳聞目染地受著媽媽的醫學養生薰陶。而且,在媽媽的調理照顧下,她基本沒有受過青春期女孩子的苦。
  • 一家人的中醫養生小金方
    周圍鄰居都羨慕的不行,經常誇她:「家裡有你這樣會中醫養生的女人,真是太享福了!」不過也難怪,國華出身於醫學世家,從小就混跡在醫院裡,耳聞目染地受著媽媽的醫學養生薰陶。而且,在媽媽的調理照顧下,她基本沒有受過青春期女孩子的苦。但她的髮小嘉嘉,就沒那麼幸運了。
  • 中醫養生講的「冬藏」是什麼,冬天如何「藏」
    冬季,萬物都有一個休眠的過程,樹葉凋零,以待春日,動物也開始冬眠,中醫的養生理念,其中一個就是順應自然變化,讓身體處於最好的狀態。因此,就有了「冬藏」的養生之道。那冬天「藏」什麼呢?一、藏營養冬季氣溫低,天氣寒冷,一般很多人在冬天喜歡進補,愛吃比如雞湯、骨湯等營養高的食物,但是建議不能盲目的進補,在冬季火鍋、醃製品比較常見,但是這些都是高脂高油高鹽的食物,不能經常吃,並且對於高血壓、糖尿病等人群要格外注意。
  • 本草元堂健康生活館教你 秋季如何養生
    張文宏教授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秋冬爆發二次疫情基本上是肯定的」;面對如何兇險的新冠肺炎病毒在秋季會再次爆發,我們除了戴口罩、勤洗手、注意消毒、保持社交距離之外,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提高自身的抵抗力,那最好的方法莫過於從當下做起。  與這個秋季赴一場「養生之約」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養生被大多人們關注。
  • 「秋冬養陰」今日秋分了 該怎麼養生才好
    「秋冬養陰」今日秋分了 該怎麼養生才好時間:2020-09-22 10:1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秋冬養陰今日秋分了 該怎麼養生才好 秋分時節,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廣大地區,日平均氣溫都降到了22攝氏度以下,進入了真正意義的秋天。
  • 秋冬季節不知如何養生?或許你該從這個部位下手!一起來看看
    導語:隨著天氣逐漸變冷,秋天的腳步已經慢慢地向大家走來,大家都知道,每當進入秋天,空氣都會開始變「幹」,這個時候我們的身體就會出現很多不舒服的症狀,也就是說,秋季一開始,我們就要更加重視養生了。那麼問題來了,很多朋友可能不知該如何養生,或許你該從這個部位下手,一起來看看吧!
  • 冬季進補雞湯,不同人群不同喝法
    喝雞湯有利於滋補身體中醫認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天是最適合進補的季節,通過進補,能夠滋陰壯陽、補氣益血,增強人體的抵抗力,來年就不易生病。。廣東省第二中醫院針灸康復科主任中醫師王小寅表示,有些人喜歡在冬天吃狗肉、羊肉和喝雞湯來進補。但狗肉、羊肉太溫燥,不是人人都能接受。而中醫認為雞肉味甘,性微溫,能溫中補脾、益氣養血、補腎益精。
  • 秋冬季節,早上來一碗紫菜瘦肉粥,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
    中國人養生食補「粥」往往是首選,中醫講究藥食同源,也就是以食物為藥物,用當季的蔬菜,魚及肉,以簡單的搭配具有不同特性的原料,不但能使食物更加美味,還會使食物具有營養及保健的價值,四季皆可熬製養生的粥膳用來調理身體。
  • 「節氣養生」冬至這樣過,教你健康過冬
    此類人群往往身患慢性疾病,甚至罹患多種疾病,需祛邪與扶正相結合。趁冬令進補時,需兼顧治療所患的慢性病症。這樣進補與治療交替進行,不但疾病可以得到控制,亦有助於增強體質。易在冬季或夏季發病之人。比如老慢支、凍瘡、關節炎等,容易在冬天發病。瘡瘍等易在夏天發作。
  • 二十四節氣與養生·秋分|警惕!中醫博士提醒您降秋燥吃水果別貪嘴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大家應該懂得如何來適應氣候的變化,有效地保養身體,防禦疾病的侵害。現如今快節奏的生活,讓很多中青年人只為生活奔波,而忽略了身體的日常保健。中醫講「治未病」,就是養生。那麼,怎麼才能真正做到既知養生之意,又得養生之法呢?順應大眾所需,我們推出了原創節目《二十四節氣與養生》。
  • 中醫談如何養心養神養生
    原標題:中醫談如何養心養神養生   疾病的三個層次  養生有兩個概念,第一,養身體,第二,是養內心,現代人說是心靈或精神,古代人說是「神」。  在中醫看來,養神比關注吃什麼、不吃什麼更重要。  中醫所說的病,第一個層次就是「神」。精神狀態出問題了,身體就會跟著出問題。
  • 王新陸:智慧中醫養生固本 提升免疫健康人生
    事實正是如此,3月23日,中央指導組成員、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黨組書記餘豔紅說:「此次全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醫藥,佔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醫藥,佔90.6%。臨床療效觀察顯示,中醫藥總有效率達到90%以上。中醫藥能夠有效緩解症狀,減少輕型、普通型向重型發展,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能夠促進恢復期人群機體康復。」
  • 小雪節氣如何養生 小雪這樣養生就對了
    由於冬季養生是黃金時節,因此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應該要知道一些小雪養生的常識,這樣才能健康過冬季。那麼你知道小雪節氣如何養生?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小雪節氣養生的小常識吧!小雪節氣如何養生1、多吃葉酸食物防抑鬱小雪節氣是冬季開始的標誌,同時也進入抑鬱多發的季節。
  • 秋冬季節如何養生防寒溼?試試這套導引術
    霜降是秋冬氣候的轉折點,養生關鍵在於外禦寒,內清熱,謹防風寒溼痺。養生法寶《聖賢保修通鑑》中有二十四氣導坐功療法,其中「霜降九月中坐功」適用於這個時節防寒。
  • 四季養生之秋冬季養生之道「秋冬養陰」
    四季養生之秋冬季養生之道「秋冬養陰」——中國人重視健康,多年來一直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這是因為從秋初到初冬,整個秋天經歷了六節氣,而且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先秦時期的文學作品曾指出: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