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把企業做大做強,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就要處理好發展速度與環境、能源資源的關係,就要兼顧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晨陽集團帶著這份社會使命感與責任感,歷經15年,探索綠色水性塗料系列產品的研製與開發。
■本報記者 高長安 通訊員 呂秋紅 劉穎
①河北省保定市委書記聶瑞平(左一)在晨陽集團聽取董事長劉善江(中)的情況介紹。
②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與河北晨陽集團籤約儀式。
③晨陽集團生產車間一角。
當前,大氣汙染對人類及其生存環境造成的危害與影響,已逐漸為人們所認識,其中表現在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對生物的危害、對生態的危害以及造成酸性降雨及破壞高空臭氧層等諸多方面。
如何防治大氣汙染、減輕大氣汙染的危害與影響,是當前全球面臨的重大而緊迫的任務。因此,今年9月12日,國務院部署的《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中,明確提出要推廣使用水性塗料。
然而在當前,隨著漆類市場不斷擴張,大小品牌之間內訌不斷,油漆品牌良莠不齊,大量劣質油漆產品流入市場,油漆主佔市場份額。
在這樣內外交困的境遇中,河北晨陽工貿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晨陽集團)研發生產的「晨陽水漆」異軍突起,發展成一股新生力量,為業界矚目。
初冬時節,《中國科學報》記者來到河北省保定市徐水縣,探訪了這家全國最大的全水漆生產企業。
走進晨陽集團廠區,撲面而來的依然是盎然綠意。不僅廠區的植被是綠色的,車間的格調亦是綠色,產品更是純綠色。
「要想把企業做大做強,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就要處理好發展速度與環境、能源資源的關係,就要兼顧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晨陽集團董事長劉善江對記者說。
正是帶著這份社會使命感與責任感,當油漆還在塗裝市場大為暢銷之際,晨陽集團已開始進行綠色水性塗料系列產品的研製與開發,並把「引領中國塗裝行業,優化地球生態環境,保護人類身心健康」作為企業宗旨。
推動企業向綠色轉型
以年產量12.5萬噸的晨陽水漆為例,與同等產能規模的傳統油漆廠相比,晨陽水漆一年可節約溶劑10萬噸,相當於節約石油20萬噸,相當於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1.5萬噸。
一般而言,油漆主要含有苯化合物,苯、甲苯、二甲苯是油漆中不可缺少的溶劑,油漆中的添加劑和稀釋劑對人體有害。如人體長期處於油漆環境中,使得有毒化合物直接與人體感官和皮膚接觸,便會導致人體出現不良反應,嚴重的甚至會誘發癌變。
尤其是塗料生產中,很多人總認為廠房中會瀰漫刺鼻氣味。而走進晨陽集團水漆生產車間後,發現生產現場乾淨整潔,一臺臺生產設備緊張忙碌地運行著,卻絲毫聞不到任何難聞的氣味。
「傳統油漆要藉助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有機溶劑進行稀釋處理,在製作、施工、成膜的過程中揮發近50%的有機溶劑,因此大量有毒有害氣體被釋放到空氣中,造成大家對油漆有刺鼻氣味的印象。這不僅浪費資源,而且汙染環境。」晨陽集團總工程師肖銘介紹道。
水性漆以水為稀釋劑,不含苯、甲苯、二甲苯、甲醛、游離TDI等有毒重金屬,不燃不爆,無毒無刺激氣味,對人體無害,不汙染環境,漆膜豐滿、晶瑩透亮、柔韌性好,並且具有耐水、耐磨、耐老化、耐黃變、乾燥快、使用方便等特點。
此外,水漆在諸多方面都具有明顯優點。「比如在防火方面,水漆儲存、運輸都很安全,屬於非危險化學品;而油漆易燃易爆,在儲存和運輸方面存在極大安全隱患,屬於危險品。」
另外,根據有關數據統計分析,PM2.5產生的主要來源中,汽車尾氣排放佔30%,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排放佔21%,其他日常發電、工業生產等過程中經過燃燒而排放的殘留物佔49%。而VOC排放中約18%是由溶劑型油漆排放產生的。
肖銘用一組數字說明了水漆對環境和人類的貢獻:以年產量12.5萬噸的晨陽水漆為例,與同等產能規模的傳統油漆廠相比,晨陽水漆一年可節約溶劑10萬噸,相當於節約石油2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1.5萬噸,節約原煤28.6萬噸。水漆產業與傳統油漆產業相比,對環境、對人類的貢獻由此可見一斑。
為了不斷提升技術水平並不斷作出貢獻,晨陽集團的水漆研發、生產的發展之路至今已有漫漫15年。
這要從當年劉善江在徐水這個小縣城選擇油漆塗料經營創業之路說起。
「正是經營油漆,才讓我深知油漆之殤——刺鼻的有害物揮發汙染、易燃易爆導致的施工限制、嚴格苛刻的儲存條件要求等等。」劉善江坦言。正因如此,他才走上了一條創業新路,試圖去尋找一種油漆的替代品。
其實,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歐美等發達國家就開始研發和生產水性漆。如今,水性漆在歐洲的使用率已超過80%,並在2004年4月1日起,歐盟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高揮發性油漆。時至今日,水性工業漆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還不足10%。
1998年,油漆在我國塗裝市場大行其道,劉善江的晨陽集團卻毅然轉型——探索綠色水性塗料系列產品的研製與開發。
劉善江認為,今後發展主流應該是綠色、生態、環保。「在後工業時代,推進生態環保、低碳發展,必須推進產業結構、產品結構的轉型升級,發展低消耗、低排放、低汙染產業,生產綠色環保產品,把不竭資源和潔淨空氣留給子孫後代。」他說。
正是帶著這樣的科學理念和社會責任感,劉善江推動企業向綠色轉型。
與很多新行業領跑者一樣,轉型突圍必須依靠強大的技術支撐。劉善江深知,科技是晨陽水漆振翅高飛的助力。因此,晨陽集團投入大筆資金和力量,開展技術攻堅。
通過消化吸收國外成熟的水性漆技術,再通過不斷的技術攻堅、自主研發,晨陽集團終於開發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適合中國市場的水性漆產品。
1998年6月,晨陽集團榮獲「中國環境標誌產品認證」證書,當年12月成功研製出丙烯酸系列內牆乳膠漆;1999年3月,水性內牆乳膠漆推向市場,12月外牆乳膠漆系列產品出爐,產品通過ISO9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這一系列產品的研發和創新,不僅為晨陽水漆日後在行業的領跑打下了堅實基礎,也為其敲開了加速發展的大門。
選對一個代表先進生產力的行業,意味著成功一半;勇於轉型升級,顛覆自己,則意味著又向成功靠近了一步。劉善江和他的團隊完成了從油漆經貿向水性漆生產的轉型,隨著事業不斷發展,劉善江更加明晰了我國塗裝行業轉型升級的方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選擇。
「水性漆產品用在當代,利在後代。」劉善江說。無論市場如何變幻,無論逆境還是順途,晨陽始終堅持環保指標高於一切,絕不能以利益驅動為唯一抓手,一定要為下一代負責。
如今,經過十幾年潛心於水性漆的開發、生產和推廣,晨陽集團的主要產品已涵蓋水性建築漆、漆伴侶(高檔膩子)、水性工業漆、水性木器漆、水性樹脂等幾大系列上百個品種,產品應用於各個領域。
在「綠色環保、低碳發展」理念的引領下,晨陽集團綠色轉型獲得巨大成功,企業在為社會提供環保產品的同時,也成為當地的利稅大戶,經濟和社會效益雙贏。
產學研轉化注入新能量
晨陽集團與科研院所合作是「產、學、研」相結合,實現雙方優勢互補的一次全新探索,開闢了漆業企業在科技創新領域的新通道。
今年9月1日,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過程所)在河北保定市徐水縣與晨陽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基礎上建立全面的產學研合作關係,合作組建「納米功能材料聯合實驗室」。
納米功能材料被譽為「21世紀最有前途的材料」,具有輻射、吸收、殺菌、吸附等特性。納米材料應用於水性塗料產品,將大大提高水性塗料的耐候、耐腐蝕、防水等性能,促使水性塗料向高、精、尖技術邁進。
根據合作協議,雙方將以「納米複合水性塗料」為合作切入點開展全面合作,發掘科學問題、凝練技術問題、研發新產品,具體合作技術內容主要有納米水性易清潔內牆系列塗料、納米水性易清潔外牆系列塗料、水性反射隔熱戶外塗料、納米水性防水塗料、納米抗菌塗料和玻璃用透明反射隔熱塗料六大方面。
劉善江表示,水漆已被列入國家「十二五」重點支持和推廣的產品,水漆發展的春天已經來臨。此次與中科院過程所籤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是「產、學、研」相結合,雙方實現優勢互補的一次全新探索,開闢了漆業企業在科技創新領域的新通道,對增強企業整體競爭實力、提升科研創新能力、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高企業國際競爭力、增強發展後勁,必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晨陽集團副總裁、技術中心主任花東栓還介紹說,近年來,晨陽擁有科研人員近200名,並分別與中國塗料工業協會、北京化工大學等建立了合作研發平臺,成立了院士工作站。此外,晨陽集團還參與建成了河北省水性塗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確立其在國內水性漆開發的領先地位。
擁有了實力,也就掌握了在行業內的話語權,晨陽集團牽頭制定了水性柳編塗料的行業標準及國家標準,並參與了水性汽車塗料、水性聚氨酯地坪塗料、水性丙烯酸塗料、水性環氧塗料及水性聚氨酯塗料等一系列標準的制定。
「科研成果的轉化以及行業的標準認證,都是晨陽技術研發的突破口。」劉善江表示,只有在技術創新上引領行業,才能為日後的領跑創造動力。
依託雄厚的科技實力,晨陽集團不斷向金屬防護塗料、木製工藝品塗料、柳編供應塗料、水性醇酸樹脂等新領域進攻,開發出水性漆系列產品20餘項產品,獨立研發完成科技項目已經有百餘項,申報發明專利25項,其中水性樹脂的研發填補了國內空白。
領跑中國水漆發展
塗料市場掀起「藍色旋風」的晨陽水漆已應用到建築、裝飾、家具、家電、汽車、船舶、交通、輕工及電力等多個行業。
今年8月15日上午,2013中國國際塗料博覽會暨第十七屆中國國際塗料展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隆重開幕。在本屆塗料博覽會上,晨陽集團榮獲了「中國塗料行業十大創新企業」稱號,這是業內人士與廣大用戶對晨陽的認可,也是晨陽多年持續創新的見證。
「我們不但是中國漆水性化的開拓者,也是領跑者。」肖銘說,從國人不知道何為水漆時,晨陽集團就率先涉足這一領域;當大家搶奪建築塗料水性化市場之際,晨陽的目光已經轉向了新的領域用漆。
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北京全城進行大規模改造美化。當時,上萬家塗料廠家參選競爭,晨陽集團憑藉良好信譽、優質產品、完善的售服體系脫穎而出,走上了北京長安街,走進人民大會堂、北京站、北京西站等知名公共場所。
2012年,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對大型武器進行維護保養時,經各方專家論證,該館選用晨陽水漆,對近200件大型武器裝備進行維護保養。
目前,晨陽水漆還入圍了中石化水漆塗料合格供應商,為中石化系統塗裝領域產品升級換代奠定了基礎;晨陽的防黴、防潮產品成功應用於北京地鐵工程,開創了水性塗料在地鐵工程應用方面的先河;與鐵路系統聯合制定水漆在火車車皮上的應用標準,為實現中國鐵路機車塗裝水性化的歷史性跨越邁出了堅實步伐;水性環氧地坪漆已經用在長城汽車生產車間,其出色的性能贏得了客戶的信任。
晨陽集團還牽手國電集團,力推風電行業塗裝水性化,在風電行業率先掀起中國塗裝領域水性化革命。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如今,在塗料市場掀起「藍色旋風」的晨陽水漆已應用到建築、裝飾、家具、家電、汽車、船舶、交通、輕工及電力等多個行業。
與此同時,晨陽水漆產品通過中國環境標誌產品認證、CCCF中國消防產品質量認證、中國船級社認證、CTC中國建材認證等。尤其通過了歐盟SGS環保檢測認證和德國TUV環保檢測認證,標誌著晨陽水漆已具備在消費市場上可與國際品牌同臺競技。
行業壯大需更多加入者
水漆市場於油漆市場而言,體量還相對較小,與其做孤獨的王者,不如讓更多的企業參與進來,一同競爭,完成市場培育。
隨著中國塗料行業進入新的歷史階段,環保將是油漆類企業能否生存的門檻。市場購買力正在從傳統向水漆轉變,未來將成為漆類市場的主旋律。
在2013中國國際塗料博覽會上,不少細心的與會者發現,一些傳統油漆企業也推出了水漆產品,在展會現場打出了各種水漆產品的宣傳。這一變化意義非凡,有業內人士預言:塗料市場將發生一場革命,「水漆業即將迎來發展拐點」的呼聲越來越高。
然而,市場變大了,伴隨著的是傳統油漆企業紛紛「涉水」,國際巨頭虎視眈眈,可能隨時發力。晨陽集團面對的將是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
「水漆行業的發展需要更多企業參與進來,這並不是一件壞事。」劉善江表示。相對於每年1272萬噸的塗料市場,晨陽12.5萬噸的年產量還很弱小。只有水漆市場做大了,水漆企業才能更快發展。
劉善江說,要想確保行業中的領先地位,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絕對優勢,晨陽集團必須提速奔跑。
事實上,在晨陽建立的第一天,殘酷的競爭便如影隨形。創立伊始,晨陽通過自身優質的品質,從國外企業口中贏得了一個又一個客戶。
據肖銘介紹,2002年,晨陽集團開始為上海納鐵福傳動軸有限公司供應水漆。此前,該公司一直使用外國某品牌水性漆。
那時,晨陽水性漆剛剛起步,客戶要求非常高,晨陽研發、測試以及服務人員幾乎是滿負荷工作。「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不僅啃下了客戶,還令他們對國內水性漆產品有更多信心,換來了十年如一日的良好合作。」肖銘說。
在獲得納鐵福、三菱電梯、三一重工等一批大企業的青睞後,劉善江和他的團隊逐漸確立了國內水漆的領先地位。但他們同時也意識到,水漆市場相對於油漆市場而言,體量還相對較小,與其做孤獨的王者,不如讓更多的企業參與進來,一同競爭,完成市場培育。此後,晨陽水漆舉辦了一系列交流研討會,力圖讓更多的消費者和企業意識到這個綠色行業未來的潛能。
在2013中國國際塗料博覽會暨第十七屆中國國際塗料展上,一位江蘇的企業家來到了晨陽展區,向肖銘請教了一些問題,肖銘的耐心作答獲得了這位企業家的讚賞。
當被記者問及為何不怕別的企業搶佔市場時,肖銘笑著答道:「水漆業的發展需要更多參與者來推動,晨陽有核心技術,在行業內絕對領先,這也是我們不怕競爭的原因。」
行業的發展如同馬拉松,即使暫時領先,領跑者也時刻不能掉以輕心。
劉善江表示,未來兩年內,晨陽的產能規模將從年產系列水性漆12.5萬噸達到100萬噸。
晨陽集團還將加速技術升級——在風電設備的主要部件上,目前已經攻克了多項技術難題,順利通過國家級科技成果鑑定;在民用建築節能工程方面也推出了全能漆伴侶等產品;晨陽集團還在研發能取代聚苯板、保溫板的反射隔熱塗料,避免多年後白色垃圾的環境汙染以及火災的安全隱患;面向未來,晨陽集團還在悄然研發更尖端的航空航天用漆、石油管道用漆等系列節能環保高端水性塗料產品,力圖將晨陽水漆推向更為廣闊的領域。
此外,晨陽集團加大銷售網絡的建設。2011年10月,晨陽水漆旗艦店在河北省保定市鑫豐市場開業。2012年9月,晨陽水漆啟動網店渠道,設在天貓商城的旗艦店正式運營。2013年7月,「晨陽水漆九星旗艦店」在上海盛大開業。
在晨陽人不斷努力下,晨陽集團提前進入大步發展的新時期!
晨陽水漆在2013中國國際塗料博覽會暨第十七屆中國國際塗料展參展。
《中國科學報》 (2013-11-19 第8版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