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於1896年與清政府籤訂『漢口法租界租約』,在漢口設立租界,面積約187畝,並於1902年再次展拓界阯。 漢口法租界與漢口俄租界乃同年設立,俄、法兩國租界選在同一地區,俄佔2/3,法佔1/3.。1943年2月23日,法國維希政府宣布,同意放棄在華租界。圖為漢口法租界。
漢口江灘邊的雲峰古剎。
漢陽兵工廠是晚清時期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張之洞到湖北後主持創辦的軍工製造企業,原名湖北槍炮廠,於1892年動工,1894年建成。圖為漢陽軍工廠外景圖。
雖然漢陽兵工廠創建時間晚於上海、南京、天津等地軍工企業,但由於不惜巨資從德國購買了當時最先進的製造連珠毛瑟槍和克虜伯山炮等成套設備,所生產的漢陽式79步槍(漢陽造)、陸路快炮、過山快炮,均是當時較先進的軍事裝備,因此,成為晚清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軍工企業。圖為漢陽兵工廠內部景象,擺放著許多炮架。
1895年,清廷為感謝德國參與「幹涉還遼」,迫使日本退出在馬關條約中取得的遼東半島,同意德國在中國開闢租界。10月3日,德國在漢口開闢了其在中國的第一個租界。面積為600畝。圖為幾名在漢口建立工廠的德國資本家與當地百姓的合影。
德國普魯士王子亨利訪清時到達漢口,受到了清朝政府的隆重接待。
江潮退去以後,人們在一個淺灘上釣魚釣蝦。
清末時期,武漢的警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