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企辭職,賣婚房開素食餐廳!他孤注一擲,用心經營,三月就讓餐廳盈利~

2021-02-17 四川烹飪雜誌

↑↑  直接點擊  ↑↑

「不樹道德標杆,年輕人自己的素食小店。」

「自己開家素食餐廳偷著樂就行了。」

說前一句話時,曲川寧的表情很嚴肅,可說到後一句時,他笑得很溫暖。

2011 年 8 月底,「向日葵爸爸」素食小屋在紅瓦寺街開業。這是成都第一家西餐素食店。這個面積只有六七十平方米的小餐廳,隱藏在一棟商務樓房的過道中,很不容易被發現。

這些年,成都開了很多素食餐廳,同時也關了不少,向日葵爸爸卻一直在那裡。當被問到經營餐廳遇到哪些困難時,老闆曲川寧笑著說:「沒有什麼困難啊,無非就是賺多賺少的問題。」他的語氣中,帶著滿滿的自信。

曲川寧是遼寧人,2005年畢業於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酒店管理專業。畢業後,曲川寧在銀河王朝酒店實習了一段時間後,到了成都某國營單位,管理內部消費的西餐廳和咖啡廳。

舒服的工作環境,沒壓力的工作,並沒讓他覺得享受,相反,他對人生感到迷茫和無所適從。

2008年,曲川寧第一次接觸素食,緣於和NGO組織參加救災活動。這是一群熱愛自然的人,所做之事也大多與環保有關,其中就有很多素食者。

曲川寧很好奇,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這些人怎麼就能那麼快樂呢?他的心中充滿了疑問。

△向日葵爸爸素食餐廳

通過這群人,曲川寧對素食有了了解,而開素食餐廳,離不開另外一個人的支持 —他的太太。當時曲太太在做香港嘉道理農場的有機蔬菜項目,讓一些農民種植有機蔬菜,不使用農藥和化肥,土地放荒兩三年後再耕種。

他們小兩口都喜歡有機蔬菜,當太太提議開一家素食餐廳時,他同意了。開餐廳需要投資,他們將婚房賣了,這在當時算是很大膽的舉動。

畢竟素食的受眾有限,人們了解也並不多,成都市場上多數素食餐廳經營都很困難,更何況,曲川寧是第一次做素食。

開一家餐廳,選址、消費人群以及經營方向都很重要。當時成都的素食餐廳多是依託宗教信仰開起來的,以經營川菜為主,裝飾多少與宗教文化相關,經營宣傳也是針對素食群體。

所以,很多人提到吃素時,總會眉頭一皺。曲川寧更希望大家提到吃素時,就像吃中餐、西餐一樣自然。現在,吃素的人越來越多,出發點不再局限於宗教信仰,有的為保護環境,有的為保護動物,有的為了身體健康。

素食要被大家接受,年輕人是最好的客群,他們好奇心強,願意嘗試,於是他將消費人群定位於大學生,餐廳位置定在大學附近。而選擇做西餐素食,一是他曾做過與西餐相關的工作,二是想與川菜素食有所區別,給客人更多體驗和選擇。

餐廳開業前三個月,沒掛店牌,也沒做宣傳,朋友甚至不知他開了店,他只發了一條微博。為何這樣做?曲川寧說,成都許多新開業的素食餐廳,基本上先賠半年,甚至更久,絕大多數經營困難。他需要摸索一段時間,了解大家的反應。

餐廳開業快滿三個月時,曲川寧掛上了店招。

店名取為「向日葵爸爸」,因為向日葵是父親節送給爸爸的花,自己也是位爸爸,爸爸對孩子的愛,就像太陽照著大地,不管發生什麼,溫暖都會在。

同時,他希望餐廳能給客人帶來溫暖和舒適。

△餐廳內景

因此,餐廳的裝修以黃色為基調,簡單、清新而溫暖,牆上的手繪菜品圖出自義大利素食客人之手,而書寫菜名的則是位日本客人。這樣的裝飾為餐廳增添了一抹清新的色彩。

正如曲川寧所料,開業第一個月虧損嚴重。後來漸漸有人發現,這個偏僻的角落還藏著一個清新的小餐廳,而且環境、菜品味道和服務都很好。

於是,第二個月開始,餐廳的收支基本持平,曲川寧沒有再往餐廳裡投錢,經營漸上正軌。

如今,曲川寧不僅為父母買了房子,自己也購置了房和車。做素食的朋友驚訝,曲川寧的店竟然賺了錢。

曲川寧認為這源於自己與多數的素食餐廳老闆不一樣,這些老闆大多是在其他行業賺了錢,因為信仰才涉足餐飲、推廣素食,他們按照自己的想法經營,即使不賺錢也做。

而曲川寧,卻是要開一家餐館來生活。只有賺錢,才能讓自己的餐廳活下來,也才能讓這個行業發展。

曲川寧不是佛教徒,但是為推廣環保和保護動物,他很樂意。在曲川寧看來,許多素食餐廳的經營者有個固定的思維,素食就針對這個群體,營銷出發點也都圍繞這個群體。

一些素食餐廳在四月初八佛誕日做活動,而他卻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搞宣傳,希望大家踐行「光碟」行動。不去「煩人」也是向日葵爸爸的特點。有的素食餐廳習慣性地跟客人交流吃素的種種好處,總想告訴別人點什麼。

曲川寧說,這裡只是一家餐廳,他從不刻意和客人聊素食,也不多說吃素有什麼好處,傳遞一個信息,不需要講那麼多,把它放在預設的位置就好了。

曾有開設古琴班的老師請他從營養和環保的角度講述素食課程。曲川寧覺得這些地方適合講,他就去了。而自己的餐廳不一樣,客人吃得舒服,就足夠了。

他說:「不管是素食餐廳,還是葷食餐廳,中餐也好,西餐也罷,開餐廳的人應回到本位上來,做該做的事,東西好吃、服務熱情,才是餐廳最基本的配備。這兩年餐飲市場不景氣,我們也增加了外賣,跟著市場的腳步走就對了。」

曲川寧在經營中發現:餐飲小店更受歡迎。400平方米的店,只坐了三分之一的客人,別人會覺得他們的生意好差;相反,將這三分之一的客人放在一家小店,剛好坐滿,別人會說,這家店生意真好。

因此,曲川寧的店只有六七十平方米,外間五張小桌,包間兩張大桌。餐廳每天的營業額控制在三千元左右,他知道多了就敗了,經營控制在一個度之內,不溫不火的狀態最好。曾經的一個小插曲正好說明了這一點。

某電視臺的美食欄目做了一期他餐廳的報導。那一周,店裡「堆」滿了人,店外排著隊,廚師和服務員手忙腳亂,巴不得客人吃完馬上走,再準備下一桌。很多客人吃完後不滿意,有的在微博上吐槽菜不怎麼樣,服務也沒說的那般好。

他說,節目吸引了許多和原本定位有出入的人來,人多,菜品質量和服務都受到了影響,所以,他只想開一家在可控範圍內的小餐廳,慢慢悠悠地經營。

開餐廳難道不想多賺錢嗎?當然想!只是他覺得自己「懶」一點,更易收穫細小的快樂和幸福。做一個菜,被客人吃完,獲得了誇讚,或是客人在網上為餐廳點了贊,這些讓他感到高興。

向日葵爸爸的菜品,通常不會在別的餐廳出現。在剛開業的兩三個月,曲川寧常去別的餐廳看菜單,如果自己的某道菜出現在其他餐廳,他就把它去掉。

他開發新菜的靈感,一方面來自於國外的西餐雜誌,一方面得益於其他酒店工作的師兄弟們,有需要學習和評鑑的地方,他會請他們幫忙。另外他會把菜做得實惠、親民。

△玉米湯

素食菜品講究營養搭配,客人在一餐飯後,應保證攝入足夠的營養。因此,他做菜除了考慮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豆類蛋白的攝入,還要注意補充富含堅果油和維生素的堅果類等。

南洋口味四層飯是他們餐廳頗受歡迎的炒飯,外形美觀,營養豐富。一層素的咖喱雞飯 (豆製品素雞肉),一層素的火腿飯(素火腿丁、黃瓜丁、胡蘿蔔丁),中間夾著番茄和生菜。

僅僅這份炒飯,就包含了豆製品蛋白質、微量元素、維生素等營養成分,而用蘋果蜂蜜調製的日式咖喱,味道柔和不燥火,即使不喜歡咖喱的人也能接受。

曲川寧說:「吃素不會變瘦,至少在我的餐廳不會,因為我們是考量了客人的身體情況來做菜的。」曲川寧在NGO認識的素食朋友常從各地給他寄菜單,他總能從中獲得一些靈感。他們的辣魅鮑菇排、素醬焗意粉、素食法棒三文治和酸奶芒果披薩也是店裡的熱賣菜。

因為店小,很多時候都是他和太太在做。夫妻二人三十來歲,與大學生打交道遊刃有餘,餐廳服務員幾乎每年換新人,他不會聘請有素食餐廳經驗的人。

他認為只有其他類別餐廳的人來,才會帶來新東西。比如廚房的小夥子來自杜拜餐吧,他能教曲川寧做中東菜,提供新思路。

說到菜品的難度與技術,曲川寧說,最簡單的千葉豆腐配番茄莎莎醬,三塊豆腐用油煎一煎,上面放一點莎莎醬,放一點蔬菜就好。

豆製品性寒,而莎莎醬中包含了辣椒汁、洋蔥、香菜、番茄等性熱或性溫的食材,均衡了營養搭配,口感清爽酸辣。

△千葉豆腐配番茄莎莎醬

為什麼要到這兒來吃呢?因為很多人不想做飯,而且到這裡吃飯,就像到麵館吃麵一樣自然。曲川寧不做家裡不能做的菜,也不做除了某位師傅或某家餐廳就做不出來的菜。

因為即使更換了廚師,只要簡單培訓,就能做出一樣的味道。傳統餐飲易受制於廚師,常常在更換廚師後,菜品口味出現問題,甚至導致店都倒閉。

開素食餐廳後,曲川寧對餐飲有了新的感受和認識。如果以現有的方式經營其他的店,也許能賺更多的錢,但他更看重的是做素食較乾淨、食客素質較高、不大聲喧譁、大家能互相尊重等方面。

餐廳牆上掛著些川大學生義賣的畫作,賣畫的錢將捐給「免費午餐」基金會,給山區的兒童提供免費午餐。買畫人也可將買畫的錢捐給「愛之家動物保護協會」或「免費午餐」,抑或孤寡老人。

受到幫助的人,或許不會因為這小小的舉動改變什麼,但幫助別人的人,在這個過程中收穫了快樂。

這也讓他真正理解了那群做環保的人的快樂。

餐廳旁邊是所中學,曾有個高三學生常來這裡吃飯,後來他到上海讀大學,畢業後回到成都,發現向日葵爸爸還在,又常常帶朋友來吃。曲川寧看來,這是件多麼美好的事,而他樂在其中。

曲川寧一直希望一家店能幾代人經營。「家裡幾代人做同一件事,非常有意義。認識很多朋友,不斷做出新菜品,當別人說好吃時,自己也收穫了快樂。」 

對於未來的發展,他說,因為未來的員工多是九零後和零零後,他們有想法,不喜歡聽大道理,所以,他會讓員工投資、參股,大家一起做這家店。

自己佔50%的股份,廚房裡兩個小夥子,外面兩個小姑娘,剩下的50%就由這四人承擔,並由他們經營管理,自己把持經營大方向便好。除了工資,月底還能分紅,這樣他們就願意幹,而且能做得很好。

曲川寧與向日葵爸爸的緣分是因為素食,而與素食的緣分是因為餐飲,他與餐飲的緣分呢?當年受川菜的誘惑,身為外省人的他來到成都學習並從事了餐飲。他笑言,自己是被美食「騙」來的。

文:付麗娟 圖:源網絡

編排:烹烹宇

戳下圖回放「贏在後廚活動往季內容

2017《四川烹飪》合訂本已剩少量,戳下圖立即訂購

《四川烹飪》雜誌訂閱方式

1.郵局訂閱:郵發代號為62-50

2.本刊郵購:郵局匯款至成都市人民中路三段4號

四川烹飪雜誌社郵購部收

(請填寫清楚收件人真實信息及訂購內容)

3.微店(點擊)或微信支付至微信號:18980751350 

4.中國郵政報刊訂閱(點擊)

-  微信公眾號id:scprweixin  -

餐飲界專業品牌新媒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版權所有,禁止所有網絡圖文摘抄整合、轉載!否則必究!

相關焦點

  • 從他國企辭職 ,賣婚房開素食餐廳!三月就讓餐廳盈利
    他們小兩口都喜歡有機蔬菜,當太太提議開一家素食餐廳時,他同意了。開餐廳需要投資,他們將婚房賣了,這在當時算是很大膽的舉動。畢竟素食的受眾有限,人們了解也並不多,成都市場上多數素食餐廳經營都很困難,更何況,曲川寧是第一次做素食。開一家餐廳,選址、消費人群以及經營方向都很重要。
  • 從他國企辭職 ,賣婚房開素食餐廳!三個月就讓餐廳盈利!
    他們小兩口都喜歡有機蔬菜,當太太提議開一家素食餐廳時,他同意了。開餐廳需要投資,他們將婚房賣了,這在當時算是很大膽的舉動。畢竟素食的受眾有限,人們了解也並不多,成都市場上多數素食餐廳經營都很困難,更何況,曲川寧是第一次做素食。開一家餐廳,選址、消費人群以及經營方向都很重要。
  • 經營一家素食餐廳的七大要點
    面對火爆的市場環境,素食餐廳的經營者或者是想要進入素食市場分一杯羹的人,就必須了解經營素食餐廳需要注意的要點問題,並及時地修正自身的經營策略。要點一:信仰與商業 餐飲行業是一個歷史十分久遠的行業,而且入行門檻較低,所以競爭歷來都很激烈。
  • 頂級素食餐廳·福和慧(亞洲最佳中國素食餐廳)
    用心「烹飪」自己  Tony16歲進入廚房,21歲就引領一幫老師傅成為廚房老大;24歲下海賣水產成為供應商,但是別人賣海產只是單純的賣,Tony卻還會教顧客怎麼烹飪自己的產品  儘管在他人眼中,Tony早已屬於成功人士,行內精英,但是他卻沒有絲毫傲慢,對人則是禮待有加,不僅用心烹飪各式菜餚,也在用心「烹飪」自己。  ?
  • 我是這樣把一家素食餐廳開垮的~
    當然,我對最後做的關閉餐廳這個決定,感到十分不忍和心痛。 也許天生喜好有關,從小就愛與眾不同。自素食後,一直在琢磨。要做一個打破所有框架,最創意時尚風格的餐廳。我要向所有人展示,素食是可以這麼洋氣,美味,健康!所以一開始,起點就特別高,要麼不做,要做就做最棒的,十年內無法超越。按高標準建立了很多規劃,並向員工們承諾,我們是要在五年內開若干連鎖店的。
  • 大富豪棄肉吃素,為愛開素食餐廳,用「分子廚藝」詮釋素食的美
    創辦者黃平璋是金門人,十四歲時一個人到臺灣念初中,二十三歲創業,白手起家的他,在三十四歲時就獲選為青年創業楷模,創立怡盛集團至今已逾三十年,是臺灣目前規模最大的物業管理集團,也是第一位成功跨足大陸物業領域的企業家;他投資經營的事業遍及物業管理、資產管理,以及保全事業,包括臺北101大樓、臺北帝寶、皇翔御居、寶徠花園廣場、克堤大樓等著名豪宅
  • 海歸放棄高薪選擇經營素食餐廳,八大菜系經典菜式的素食版,好吃到讓你留戀往返
    前幾天,我們聽說深圳龍華有一家已經營7年的素食餐廳,帶著好奇與激動的心情,我們馬不停蹄地驅車前往!深圳這家開在龍華區的素食餐廳名叫頤膳府素食館,據了解,在這裡就餐,一人只需付28塊就可以品嘗到68種不同的美食!在這條充斥著各種海鮮館、快餐店、燒臘店的大街上,頤膳府的存在是如此的獨特。
  • 素食丨廈門素食餐廳推薦&本真的味道
    廈門歷來是閩南佛教勝地,因此,廈門人歷來喜好素食,素食餐廳林立,店面雖小,卻天天門庭若市。 位於鬥西路的本善小吃,前身是愛心家園餃子店,最早由一對年逾七十的老居士商老伯夫婦創辦。商老伯是位高工,退休後開始茹素,至今近二十年。
  • 修身養性食素餐,盤點北京10家著名素食餐廳
    為了表達一份對大自然的關懷與愛,素食無疑是首選,素食主義的含義不僅僅是自然環保,還有對生命的尊重。無論苦與樂,貴與賤,榮與辱,安之若素,一生自在,一世安樂才是素食者的最高境界。1、功德林素菜飯莊北京功德林素菜飯莊現為北京唯一一家經營佛門淨素菜餚的飯莊。
  • 擁有123年歷史的素食餐廳,無數人慕名前往!
    誘人的香味瀰漫在空氣中,食客們在100道自助餐前排隊品嘗來自世界各地的自製素食和純素菜餚。如今,Haus Hiltl不僅僅是Zürich(蘇黎世)最受歡迎的就餐選擇之一;它還被金氏世界紀錄認定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持續經營的素食餐廳——一個「健康放縱」的美食聖殿,創建於1898年,目前由Hiltl家族的第四代經營。
  • 3000日元的料理,賣600日元依然盈利,這家日本餐廳做了什麼?
    ,頂級廚師做的3000日元法國料理,在這裡卻只賣600日元,食品成本高達60%以上,卻依然能夠盈利。2014年,「俺の」系列餐廳營業額就高達到74億1900萬日元。截止2016年,「俺の」系列餐廳在日本有30多家餐廳。為什麼「俺の」系列餐廳成本如此之高,卻可以盈利?而且經營的如此成功。一、產品的市場價值,顧客很認可「俺の」系列餐廳成功的第一點是:產品的市場價值,顧客很認可。為什麼這麼說?
  • 福和慧 一家素食餐廳,憑什麼能頻獲國際大獎?
    ,但是別人賣海產只是單純的賣,Tony卻還會教顧客怎麼烹飪自己的產品,這在當時的市場上是絕無僅有的現象,可即使這樣Tony還是深感無力,畢竟隔行如隔山。現如今,他已成為北京四季酒店、杭州西子湖四季酒店、上海文華東方酒店、上海福系列餐廳等多家著名中餐廳行政主廚及顧問主廚。
  • 關掉年收千萬海鮮酒樓,他開了兩家4000平米的素食餐廳,竟然是這個原因!
    憑著潮汕人極具天賦的經營頭腦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他從賣魚小販到魚粥鋪老闆,再到海鮮飯店老闆,連開了八家高端海鮮酒樓,且家家生意火爆,日進鬥金。一度,來就餐的客人從車公廟總店的門口,一直把車子泊到了濱海路,酒樓只好出動保安用遊覽車來回接送客人。在生意最好的時期,「新梅園」有員工將近六千人,年收入超過一億元。
  • 為了殘障兒女,這7位媽媽開了一家素食餐廳!
    為此,她們還專門開了一家素食餐廳,專門來陪伴孩子。乍一看,這個素食餐廳和別的餐廳相比,好像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是它裡面所蘊含的故事,卻讓許多人為之動容。2017年底,七個媽媽共同投資的華美百味素食自助餐廳開業。籌建這位餐廳的7位母親,而她們的孩子,多數患有先天性重度腦發育不良症。
  • 曼谷素食餐廳圖鑑
    這座被多家媒體譽為「素食友善」的城市,不論是路邊攤還是高檔餐廳,總有純素或蛋奶素菜餚可以挑選。更不用提每年10月「食齋周」時全城飄揚黃色「齋」旗的壯觀景象。這幾年曼谷的素食餐廳越開越多,風格也更為多元。藉助Happy Cow——全球素食屆的「大眾點評」——繪製了一張曼谷素食地圖,並於2019年3月拜訪了人氣最高的幾家。
  • 全球唯一一家米其林三星的素食餐廳--京兆尹
    因為懷念家鄉,尹鴻達在1966年創建了這家京味濃濃的餐廳,主要經營御膳點心,讓離鄉人也能嘗到宮廷級別的正宗老北京小吃,在臺灣深受歡迎。他一直記得,父親臨走時的心願便是將餐廳轉型,推廣以蔬食為主的健康飲食。為了完成父親的遺願,尹慧觀決定返鄉,在北京為「京兆尹」開始一個新的生命。
  • 餐廳尖沙咀Saravanaa Bhavan素食餐廳
    這次的餐廳是朋友介紹的,她是吃素的佛教徒,曾經還去過印度,她推薦的印度餐廳肯定不會差啦!全香港大部分的印度菜餐廳都在尖沙咀,而這次跟大家推薦的印度素食餐廳也不例外,它在雅士利中心,離大家熟悉的海港城啊什麼isquare啊只有幾分鐘走路的距離。
  • 謝一源:素食餐廳「軟」實力,素心不怨人!
    十五年前,京城有三分之二的餐廳是謝一源老師經手的,經過十幾年的耕耘,全中國跟他有淵源的素食餐廳數不勝數!我們今天就來談談謝老師在「素食餐廳文化建設」中的一些經驗心得,供大家參考學習! 全中國有多家素菜館得到過謝一源的指導,他也總是盡己所能幫助別人開素食館,只要這家素食館順利運轉了,他就轉身投入到下一家需要他幫助的素食館中,這家好起來了,他又走了,因此業界稱他為京城」素食王」。
  • 美食探店:美女打卡亦莊青素素食餐廳
    [愛卡汽車 汽車文化 原創]讓各位吃貨小夥伴們久等了,小編經過精挑細選後終於帶著一家非常有特色的素食餐廳來跟大家分享。看過上一期的朋友一定還記得小編介紹了一家墨西哥風味餐廳中的素食菜品,想必有些朋友已經親自去探店品嘗了。本期中小編為您挑選了一家純經營素食的餐廳——青素。
  • 菩提分享:【曾志偉、戚美珍開香港首家公益素食餐廳「樂農」】
    全港首家社會企業素食餐廳走進全港第一家社會企業素食餐廳,聽障員工為顧客下單、做菜時,面上總是掛著陽光般的笑容。午餐收費平均40至45元,晚餐視菜式而定,一般菜式約50多元起,而樂農更推出十位起的素食私房菜,每位150元,兼顧不同客路。採訪的尾聲接近下午五時,這是聽障員工Paul最期待的,因為是所有員工歡聚的用膳時間,看見他們以手語交談,有談有講有說有笑,吃一頓素食,也是一趟窩心的靈性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