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接點擊 ↑↑
「不樹道德標杆,年輕人自己的素食小店。」
「自己開家素食餐廳偷著樂就行了。」
說前一句話時,曲川寧的表情很嚴肅,可說到後一句時,他笑得很溫暖。
2011 年 8 月底,「向日葵爸爸」素食小屋在紅瓦寺街開業。這是成都第一家西餐素食店。這個面積只有六七十平方米的小餐廳,隱藏在一棟商務樓房的過道中,很不容易被發現。
這些年,成都開了很多素食餐廳,同時也關了不少,向日葵爸爸卻一直在那裡。當被問到經營餐廳遇到哪些困難時,老闆曲川寧笑著說:「沒有什麼困難啊,無非就是賺多賺少的問題。」他的語氣中,帶著滿滿的自信。
曲川寧是遼寧人,2005年畢業於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酒店管理專業。畢業後,曲川寧在銀河王朝酒店實習了一段時間後,到了成都某國營單位,管理內部消費的西餐廳和咖啡廳。
舒服的工作環境,沒壓力的工作,並沒讓他覺得享受,相反,他對人生感到迷茫和無所適從。
2008年,曲川寧第一次接觸素食,緣於和NGO組織參加救災活動。這是一群熱愛自然的人,所做之事也大多與環保有關,其中就有很多素食者。
曲川寧很好奇,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這些人怎麼就能那麼快樂呢?他的心中充滿了疑問。
△向日葵爸爸素食餐廳
通過這群人,曲川寧對素食有了了解,而開素食餐廳,離不開另外一個人的支持 —他的太太。當時曲太太在做香港嘉道理農場的有機蔬菜項目,讓一些農民種植有機蔬菜,不使用農藥和化肥,土地放荒兩三年後再耕種。
他們小兩口都喜歡有機蔬菜,當太太提議開一家素食餐廳時,他同意了。開餐廳需要投資,他們將婚房賣了,這在當時算是很大膽的舉動。
畢竟素食的受眾有限,人們了解也並不多,成都市場上多數素食餐廳經營都很困難,更何況,曲川寧是第一次做素食。
開一家餐廳,選址、消費人群以及經營方向都很重要。當時成都的素食餐廳多是依託宗教信仰開起來的,以經營川菜為主,裝飾多少與宗教文化相關,經營宣傳也是針對素食群體。
所以,很多人提到吃素時,總會眉頭一皺。曲川寧更希望大家提到吃素時,就像吃中餐、西餐一樣自然。現在,吃素的人越來越多,出發點不再局限於宗教信仰,有的為保護環境,有的為保護動物,有的為了身體健康。
素食要被大家接受,年輕人是最好的客群,他們好奇心強,願意嘗試,於是他將消費人群定位於大學生,餐廳位置定在大學附近。而選擇做西餐素食,一是他曾做過與西餐相關的工作,二是想與川菜素食有所區別,給客人更多體驗和選擇。
餐廳開業前三個月,沒掛店牌,也沒做宣傳,朋友甚至不知他開了店,他只發了一條微博。為何這樣做?曲川寧說,成都許多新開業的素食餐廳,基本上先賠半年,甚至更久,絕大多數經營困難。他需要摸索一段時間,了解大家的反應。
餐廳開業快滿三個月時,曲川寧掛上了店招。
店名取為「向日葵爸爸」,因為向日葵是父親節送給爸爸的花,自己也是位爸爸,爸爸對孩子的愛,就像太陽照著大地,不管發生什麼,溫暖都會在。
同時,他希望餐廳能給客人帶來溫暖和舒適。
△餐廳內景
因此,餐廳的裝修以黃色為基調,簡單、清新而溫暖,牆上的手繪菜品圖出自義大利素食客人之手,而書寫菜名的則是位日本客人。這樣的裝飾為餐廳增添了一抹清新的色彩。
正如曲川寧所料,開業第一個月虧損嚴重。後來漸漸有人發現,這個偏僻的角落還藏著一個清新的小餐廳,而且環境、菜品味道和服務都很好。
於是,第二個月開始,餐廳的收支基本持平,曲川寧沒有再往餐廳裡投錢,經營漸上正軌。
如今,曲川寧不僅為父母買了房子,自己也購置了房和車。做素食的朋友驚訝,曲川寧的店竟然賺了錢。
曲川寧認為這源於自己與多數的素食餐廳老闆不一樣,這些老闆大多是在其他行業賺了錢,因為信仰才涉足餐飲、推廣素食,他們按照自己的想法經營,即使不賺錢也做。
而曲川寧,卻是要開一家餐館來生活。只有賺錢,才能讓自己的餐廳活下來,也才能讓這個行業發展。
曲川寧不是佛教徒,但是為推廣環保和保護動物,他很樂意。在曲川寧看來,許多素食餐廳的經營者有個固定的思維,素食就針對這個群體,營銷出發點也都圍繞這個群體。
一些素食餐廳在四月初八佛誕日做活動,而他卻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搞宣傳,希望大家踐行「光碟」行動。不去「煩人」也是向日葵爸爸的特點。有的素食餐廳習慣性地跟客人交流吃素的種種好處,總想告訴別人點什麼。
曲川寧說,這裡只是一家餐廳,他從不刻意和客人聊素食,也不多說吃素有什麼好處,傳遞一個信息,不需要講那麼多,把它放在預設的位置就好了。
曾有開設古琴班的老師請他從營養和環保的角度講述素食課程。曲川寧覺得這些地方適合講,他就去了。而自己的餐廳不一樣,客人吃得舒服,就足夠了。
他說:「不管是素食餐廳,還是葷食餐廳,中餐也好,西餐也罷,開餐廳的人應回到本位上來,做該做的事,東西好吃、服務熱情,才是餐廳最基本的配備。這兩年餐飲市場不景氣,我們也增加了外賣,跟著市場的腳步走就對了。」
曲川寧在經營中發現:餐飲小店更受歡迎。400平方米的店,只坐了三分之一的客人,別人會覺得他們的生意好差;相反,將這三分之一的客人放在一家小店,剛好坐滿,別人會說,這家店生意真好。
因此,曲川寧的店只有六七十平方米,外間五張小桌,包間兩張大桌。餐廳每天的營業額控制在三千元左右,他知道多了就敗了,經營控制在一個度之內,不溫不火的狀態最好。曾經的一個小插曲正好說明了這一點。
某電視臺的美食欄目做了一期他餐廳的報導。那一周,店裡「堆」滿了人,店外排著隊,廚師和服務員手忙腳亂,巴不得客人吃完馬上走,再準備下一桌。很多客人吃完後不滿意,有的在微博上吐槽菜不怎麼樣,服務也沒說的那般好。
他說,節目吸引了許多和原本定位有出入的人來,人多,菜品質量和服務都受到了影響,所以,他只想開一家在可控範圍內的小餐廳,慢慢悠悠地經營。
開餐廳難道不想多賺錢嗎?當然想!只是他覺得自己「懶」一點,更易收穫細小的快樂和幸福。做一個菜,被客人吃完,獲得了誇讚,或是客人在網上為餐廳點了贊,這些讓他感到高興。
向日葵爸爸的菜品,通常不會在別的餐廳出現。在剛開業的兩三個月,曲川寧常去別的餐廳看菜單,如果自己的某道菜出現在其他餐廳,他就把它去掉。
他開發新菜的靈感,一方面來自於國外的西餐雜誌,一方面得益於其他酒店工作的師兄弟們,有需要學習和評鑑的地方,他會請他們幫忙。另外他會把菜做得實惠、親民。
△玉米湯
素食菜品講究營養搭配,客人在一餐飯後,應保證攝入足夠的營養。因此,他做菜除了考慮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豆類蛋白的攝入,還要注意補充富含堅果油和維生素的堅果類等。
南洋口味四層飯是他們餐廳頗受歡迎的炒飯,外形美觀,營養豐富。一層素的咖喱雞飯 (豆製品素雞肉),一層素的火腿飯(素火腿丁、黃瓜丁、胡蘿蔔丁),中間夾著番茄和生菜。
僅僅這份炒飯,就包含了豆製品蛋白質、微量元素、維生素等營養成分,而用蘋果蜂蜜調製的日式咖喱,味道柔和不燥火,即使不喜歡咖喱的人也能接受。
曲川寧說:「吃素不會變瘦,至少在我的餐廳不會,因為我們是考量了客人的身體情況來做菜的。」曲川寧在NGO認識的素食朋友常從各地給他寄菜單,他總能從中獲得一些靈感。他們的辣魅鮑菇排、素醬焗意粉、素食法棒三文治和酸奶芒果披薩也是店裡的熱賣菜。
因為店小,很多時候都是他和太太在做。夫妻二人三十來歲,與大學生打交道遊刃有餘,餐廳服務員幾乎每年換新人,他不會聘請有素食餐廳經驗的人。
他認為只有其他類別餐廳的人來,才會帶來新東西。比如廚房的小夥子來自杜拜餐吧,他能教曲川寧做中東菜,提供新思路。
說到菜品的難度與技術,曲川寧說,最簡單的千葉豆腐配番茄莎莎醬,三塊豆腐用油煎一煎,上面放一點莎莎醬,放一點蔬菜就好。
豆製品性寒,而莎莎醬中包含了辣椒汁、洋蔥、香菜、番茄等性熱或性溫的食材,均衡了營養搭配,口感清爽酸辣。
△千葉豆腐配番茄莎莎醬
為什麼要到這兒來吃呢?因為很多人不想做飯,而且到這裡吃飯,就像到麵館吃麵一樣自然。曲川寧不做家裡不能做的菜,也不做除了某位師傅或某家餐廳就做不出來的菜。
因為即使更換了廚師,只要簡單培訓,就能做出一樣的味道。傳統餐飲易受制於廚師,常常在更換廚師後,菜品口味出現問題,甚至導致店都倒閉。
開素食餐廳後,曲川寧對餐飲有了新的感受和認識。如果以現有的方式經營其他的店,也許能賺更多的錢,但他更看重的是做素食較乾淨、食客素質較高、不大聲喧譁、大家能互相尊重等方面。
餐廳牆上掛著些川大學生義賣的畫作,賣畫的錢將捐給「免費午餐」基金會,給山區的兒童提供免費午餐。買畫人也可將買畫的錢捐給「愛之家動物保護協會」或「免費午餐」,抑或孤寡老人。
受到幫助的人,或許不會因為這小小的舉動改變什麼,但幫助別人的人,在這個過程中收穫了快樂。
這也讓他真正理解了那群做環保的人的快樂。
餐廳旁邊是所中學,曾有個高三學生常來這裡吃飯,後來他到上海讀大學,畢業後回到成都,發現向日葵爸爸還在,又常常帶朋友來吃。曲川寧看來,這是件多麼美好的事,而他樂在其中。
曲川寧一直希望一家店能幾代人經營。「家裡幾代人做同一件事,非常有意義。認識很多朋友,不斷做出新菜品,當別人說好吃時,自己也收穫了快樂。」
對於未來的發展,他說,因為未來的員工多是九零後和零零後,他們有想法,不喜歡聽大道理,所以,他會讓員工投資、參股,大家一起做這家店。
自己佔50%的股份,廚房裡兩個小夥子,外面兩個小姑娘,剩下的50%就由這四人承擔,並由他們經營管理,自己把持經營大方向便好。除了工資,月底還能分紅,這樣他們就願意幹,而且能做得很好。
曲川寧與向日葵爸爸的緣分是因為素食,而與素食的緣分是因為餐飲,他與餐飲的緣分呢?當年受川菜的誘惑,身為外省人的他來到成都學習並從事了餐飲。他笑言,自己是被美食「騙」來的。
編排:烹烹宇
戳下圖回放「贏在後廚」活動往季內容
2017《四川烹飪》合訂本已剩少量,戳下圖立即訂購
《四川烹飪》雜誌訂閱方式
☟
1.郵局訂閱:郵發代號為62-50
2.本刊郵購:郵局匯款至成都市人民中路三段4號
四川烹飪雜誌社郵購部收
(請填寫清楚收件人真實信息及訂購內容)
3.微店(點擊)或微信支付至微信號:18980751350
4.中國郵政報刊訂閱(點擊)
- 微信公眾號id:scprweixin -
餐飲界專業品牌新媒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版權所有,禁止所有網絡圖文摘抄整合、轉載!否則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