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 A 背後的一千個名字

2021-02-18 MONO

作者:果粒 編輯:毛毛

本文為mono原創稿件,

如需轉載,請留言公共帳號。


描寫少年犯罪和殘酷青春的影視作品中,日本製造的比例一直高企。以光市母子殺害事件為背景的電影《來自天國的情書》、因千禧年左右少年犯罪事件頻發而誕生的電影《青之炎》以及東野圭吾的原著改編電影《彷徨之刃》都與少年犯罪緊密相關。這既反映了日本影人對青少年犯罪題材的關注,也說明了日本少年犯罪的多樣性和複雜性。對此,我們藉由日本的《少年法》稍作管窺。

最能保護你們的是什麼呢?

是父母麼?是愛麼?

不,是少年法。

――電影《告白》

由中島哲也執導、湊佳苗同名作品改編的日本電影《告白》,將矛頭直指少年法。電影講述教師森口悠子在得知自己班上的兩位學生殺害與自己相依為命的女兒之後,一步一步實施復仇的故事。森口老師在對全班學生的告白中,毫不留情地控訴了少年法的不處罰主義。日本刑法第 41 條規定:未滿 14 歲的兒童及青少年不具備承擔刑事責任的能力,對於 14 歲以下的犯案少年,法律不處以任何形式的處罰。

「少年 A」 的稱謂正是這種不處罰主義的表現之一,14 歲以下少年犯的名字不會以任何形式公布,大眾媒體自不待言,甚至殺人案件中的被害者家屬也無法獲知少年犯的姓名。男孩都被稱作 「少年 A」,女孩都被稱作 「少女 A」。自然,少年犯們的其他個人信息也都處於高度保密狀態。在犯罪的事實被確認之後,少年犯們與其說開始了漫長的懲役,不如說被放入了一套與社會高度隔離的精緻保護系統。經過保護、教育和改造並被確認 「改過自新」 後,少年犯們以完好無損的狀態重新融入社會。至此,對一個少年犯的處置宣告完成。

日本在 1922 年制定的《少年法》(現稱《舊少年法》)中就規定,這部法律旨在防止青少年再犯罪。二戰後,由戰時的駐日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將軍主持修訂的新少年法仍堅持這一原則,少年犯們一般會被送往各地的兒童自立支援機構接受再教育,即使需要接受審判,處理結果也很難稱得上是懲罰。2015 年日劇《天使之刃》便圍繞少年法的不處罰主義展開,劇中咖啡店老闆檜山的妻子祥子被 3 名少年犯殺害,檜山在事件調查的過程中不斷知道身邊的人與少年犯罪有關的過去,並一步步接近真相。劇中的記者貫井說過一句很形象的話:「法官、檢察官、律師、少年犯的監護人,一群少年犯的保護者們商議著對他們的處置。而受害者的家屬卻完全被排除在外。」

這部看起來欣欣向榮的法律,在二十世紀的最末幾年遭遇到了最大規模的質疑。這場質疑的最初挑動者,正是少年法保護的一代日本青少年。

0

酒鬼薔薇聖鬥的遊戲現在開始

愚鈍的警察諸君

試著來阻止我吧

關於殺人我感到非常的愉快

喜歡看著別人死掉

你們這些下賤的廢物:

你們的懲罰就是死亡!

流血就是對多年憤怒的判決!

――酒鬼薔薇聖鬥事件犯罪聲明

1997 年 5 月 27 日清晨六點半,門衛準時到達神戶市友之丘初中上班,這時他發現了六年級學生土師淳的被割下來的腦袋,他已經失蹤了三天。放置在學校門口的腦袋嘴裡還咬著一隻塑膠袋,裡面裝的正是上面的那則犯罪宣言,落款是 「學校殺手」。

神戶警方迅速出動,並把這起事件和引起全市恐慌的其他兩起少兒傷害殺人案件聯繫在一起。通過比較筆跡、採訪和詢問友之丘中學的教員、學生及家長,警方最終將目標鎖定為一名 5 月中旬退學的 14 歲男生,並於 6 月 28 日對其實施逮捕。這就是轟動全日本的神戶連續殺人事件(又稱作酒鬼薔薇聖鬥事件)。

「當我殺人或導致他人身體遭傷害時,我覺得自己從持續的憎恨中獲得自由。我能夠從中得到和平。減輕我的痛苦的唯一方法——就是增加其他人的痛苦」,這是犯案少年在被捕前寄給神戶新聞社的挑戰書中的話。露骨的聲明強烈震撼了素來以隱忍著稱的日本社會,國會甚至因為這起案件把刑事犯罪刑責的最低年齡從 16 歲下調至 14 歲。然而,這位可能是日本歷史上最著名的少年 A 依舊沒有受到什麼 「懲罰」,犯案以降的七年間,少年 A 輾轉呆過兩個少年院,最終於 2004 年 3 月 10 日假釋出院,恢復了常人的生活。

法律以它自己不可置喙的方式做出了對少年 A 的處置,然而公眾卻似乎另有一番看法。少年 A 被捕之後不久,一份名為《聚焦》的圖片雜誌刊登了他的姓名和照片,此後雖因被指控觸犯了未成年人保護法而被召回,但諸如此類的曝光和揭露卻一刻也沒有在網際網路上消停過。據說有人專門搭建網站儲存少年犯的資料並長期更新,甚至可以追蹤到少年犯回歸社會後的工作場所並發出 「你們的新同事以前殺過人」「新來的那位是個強姦犯,晚上不要和他單獨出去」 這樣的警告信息。

但是,大多數的媒體關心的似乎是另一回事。方方面面的報導指向的似乎不是案件本身,而是屏幕上不斷閃動的收視率:他們分析嫌疑犯的身份和動向、了解受害者家屬的心情、把犯罪專家教育專家都請到演播室。他們畫出行兇時間軸、還原案發現場、分析少年 A 的身世背景、成長經歷,唯獨少有思考過大眾媒體自身應該承擔起的責任。


如果幻冬社出版這樣的作品,今後我會慎重考慮我們之間的合作關係。

――東野圭吾

東野所說的作品,是少年 A 在神戶連續殺人事件之後陸續寫下的事件手記《絕歌》。這本詳細記述案發經過、自我剖析犯案前的性衝動和精神狀況的手記《絕歌》最終還是於今年 6 月正式出版。在書的末尾,著者 「前少年 A」 向受害者家屬致歉:「把這些寫下來是我救贖自我的唯一方式」。《絕歌》因為自我辯護和消費受害人的嫌疑受到日本輿論的猛烈批評,但是這些殺傷力可能遠不止於此的文字,還是藉由媒體大規模地刊行了。

「少年 A」 的稱呼背後,是一千個、一萬個有名有姓的犯案少年。這個稱呼可能是這個素以文明、安全著稱的國家身上一處頗為隱秘的傷口,極深,但因為太深了,人們往往只來得及關注表層。人們關心少年犯之所以成為少年犯,基本上都會先著眼於他們成長的家庭環境(比如是否受過虐待)、學校環境(比如是否受過欺凌),這些圍繞著少年犯的小環境被人們認為是犯罪的直接誘因。以 「保護」 為第一要義的少年法律和大眾媒體,是否也在某種程度上包庇了這些犯罪行為,甚至在無意中造成了某種暗示:犯罪並沒有什麼關係,不用受到處罰,還可以得到社會的諒解。這種暗示甚至催生了數量更多、情節更為惡劣的犯罪,並最終創造一個少年犯罪寄生的溫床。

以神戶連續殺人事件為始,日本在千禧年左右發生了一系列由 17 歲左右的少年犯下的惡劣罪行,甚至由此誕生了 「憤怒的 17 歲世代」 這樣的流行語。而神戶事件的少年 A 被釋放兩個多月後,11 歲的御手洗憐美被同班同學 「少女 A」 用美工刀殘忍殺害,引發了國會關於再度下調刑事責任年齡的討論。今年以降,川崎、船橋、刈谷又相繼發生惡性少年犯罪事件,幾乎每一起事件的發生都會引起社會的討論和國會的震動。繼下調刑事責任年齡之後,日本國會也終於在去年大幅上調了少年犯的刑責上限。但是,亡羊補牢的思路不該用在關乎人命的領域,引得大眾矚目的也不該是鮮紅的血。少年法如果一直在事件之後後知後覺,少年 A 的背後將不僅是一千個名字,還有一千堆逝者的骸骨,一千次苦痛的哭泣。



轉載,合作,投稿請聯繫公眾號後臺。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下載 MONO APP。



相關焦點

  • 少年A背後的一千個名字
    森口老師在對全班學生的告白中,毫不留情地控訴了少年法的不處罰主義。日本刑法第41條規定:未滿14歲的兒童及青少年不具備承擔刑事責任的能力,對於14歲以下的犯案少年,法律不處以任何形式的處罰。    「少年A」的稱謂正是這種不處罰主義的表現之一,14歲以下少年犯的名字不會以任何形式公布,大眾媒體自不待言,甚至殺人案件中的被害者家屬也無法獲知少年犯的姓名。
  • 正在播的這個節目中,一千個少年就是一千個故事!
    在這些新世紀家長的教育下,這些少年們成長姿勢也越發的與眾不同。《少年說》第五季中,來自廣州中大附中初一8班的王筱雯,喊話對象是她的姥姥。雖然這個話題討論的是減肥,但是減肥事件的背後卻是這位母親教自己的兒子做人的道理。就連陳銘也出來開導少年,如果不是媽媽把你生下來,她也不會用一輩子的時間和自己的體重做鬥爭。
  • 一千個哈姆雷特就有一千個嗨翻英國的方法
    去看場精彩的球賽!學生票性價比超高!約上三五個靠譜好友,去club狂歡一把,喝點小酒跳跳舞。一千個人一千個哈姆雷特,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就有一千種嗨法。要是排著隊來體驗,吸毒可能要排到一千年以後了。所以,嗨不嗨?毒品說了不算!總之就一個字:遠離毒品!好了最後跟我一起念:NO DRUGS! 6月26,國際禁毒日!從我們自己做起!
  • 免費起名大全一千名,吉利的名字!
    名字將伴隨一個人的一生,在普及基礎教育之後,人們的文化素質有所提高,對於今天出生的寶寶來說,一個充滿好含義的名字是非常重要的,當許多父母的名字時,他們會搜索一些關鍵詞,比如「免費起名大全一千名」「寶寶起名等等,以便給孩子一個好的名字。起名一直是一件大事,特別是在給男孩起名這件事情上父母是更加的重視。
  • 娜娜溫妮|一千個人的青春 就有一千個瘋狂
    幾十億的人有幾十億個青春的模樣,但最讓小食妹羨慕的青春範本,卻是來自於當年已經30歲的陳意涵和張鈞甯所做的一系列瘋狂。在娜娜的身上,小食妹也是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它的名字叫勇氣。香格裡拉是個很神奇的地方,那裡是很多人滇藏線的開始,也是很多人,實現夢想、挑戰自我的開始。比如我。
  • 語錄偵探|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類似表達是「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或「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個英倫味甚濃的句子,幾乎是中國觀眾(讀者)介入莎士比亞作品的基準口訣。人們對之熟悉的程度,甚至超過了對哈姆雷特的了解。哈姆雷特的悲劇命運,由其分裂多元的性格鋪就,而其性格的豐富性又與人們審美的差異性完美對接。
  • 語錄偵探 |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類似表達是「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或「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張國榮
    在張國榮短暫卻精彩的生命中,他塑造了很多深入人心的經典角色,就像「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人心中也有一千個張國榮。●●●■ 27歲的張國榮27歲的張國榮飾演不到18歲的陳洋子。 」「很多年之後,我有個綽號叫做西毒。任何人都可以變得狠毒,只要你嘗試過什麼叫妒忌。我不介意其他人怎樣看我,我只不過不想別人比我更開心。」
  • 張學友《一千個傷心的理由》
    》現場版,這應該是歌神唱最經典一次《一千個傷心的理由》,全場陶醉,怎麼都聽不夠。《一千個傷心的理由》愛過的人 我已不再擁有許多故事 有傷心的理由這一次我的愛情 等不到天長地久錯過的人 是否可以回首愛過的心
  • 一千個山東人眼中,有一千座幻境樂園
    在這裡,你能駐足深海,召喚巨獸群;在這裡,你能走入畫壁,成為畫中人;在這裡,你能變身摩西,斬斷海浪;在這裡,你能化身盤古,開天闢地;在這裡,你會成為莊周夢中的蝴蝶,和十萬夥伴一起凝為光彩宇宙;在這裡,你能成為漫畫裡的海王,打著太極拳指揮無數海族……這裡,是國內頂尖科技&藝術團隊「MagicLamp」創造的「幻境樂園」——由昕然傳媒入引入濟南的首個沉浸式互動藝術大展
  •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談談我對喝酒的看法?
    莎士比亞說過,"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說的是每個人都會對作品有不同的理解,每個人對待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一千個人就有可能有一千種不同的看法。對於喝酒這塊,我想說說我個人的看法,不求共同,但求存異。有不同看法的朋友可以一起探討,咱們交個朋友。
  • 擔任《一千個晚安》男主角
    不知道大家對張棟梁這個名字是否熟悉?如果不熟悉,那《當你孤單你會想起誰》這首歌是不是誰都會哼哼幾句,在或者是早幾年的張棟梁和王心凌主演的《微笑pasta》相信90後的妹子們肯定看過一下,劇中《北極星的眼淚》和《小烏龜》兩首曲子,雖然羞恥,但是真的是洗腦神曲。
  • 【品味經典】一千個春天
    我 想 把 好 歌 送 給 你所 以 置 頂 品 味 1022 吧▲ ▲ ▲▼ ▼ ▼        1981年,幾個做音樂的熱血青年        一千個春天收錄在蔡琴和李建復1981年的同名專輯當中,可以說這張專輯是典型的「叫好不叫座」的作品。但是,不論是懷舊樂迷還是樂評人,提起這張專輯,全部把它們看作是華語樂壇的一個豐碑。
  • 中國首部回答格言所以然的千集系列劇人生的一千個為什麼將開機
    中國第一部回答格言「所以然」的 千集系列劇《人生的一千個為什麼》將開機媒體聯盟訊(郝小學)根據著名學者、作家王萬舉社科著作《人生的一千個為什麼》(中國文史出版社2008年版)創作的同名千集系列劇(少兒學堂版),日前由河北標天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投入製作。
  •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只會有一個狄更斯
    波蘭斯基在《霧都孤兒》給小演員講戲 一千個人心中可以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可是一千個人讀出來的狄更斯,卻鮮有差異。 波蘭斯基在談到為什麼要改編《霧都孤兒》的時候竟然是這樣說的:「我想給我的孩子展現,在他們所住的舒適的公寓外面,是個怎樣的世界。」
  • 每天跳繩一千個能減肥嗎
    核心提示:提到跳繩,朋友們應該都不陌生吧,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運動方法,而且減肥效果也是相當不錯的,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要想達到理想的減肥目的,只有達到一定的運動量才可以,那麼,每天跳繩一千個能減肥嗎?帶著疑問,我們一起來看下面的介紹。 每天跳繩一千個能減肥嗎?
  • 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黛安娜只有一個
    據外媒曝光:為了複製戴妃的婚紗,服裝組一共花費了600個小時,耗資9000英鎊,也就是約7.8萬元人民幣。雖沒有原版貴得離譜,但效果足以以假亂真了吧?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 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黛安娜只有一個.
    雖沒有原版貴得離譜,但效果足以以假亂真了吧?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是,黛安娜永遠只有一個!
  • 王一博演唱《熹微》質量引熱議: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歌曲上線9分鐘,專輯就已售出超3萬張的成績,不到24個小時,便已經有16萬的成績了。先不談歌曲質量,單從人氣看是真的高。不過歌曲上線不久,就引發網友熱議。有說好聽的,也有不少網友吐槽難聽的。「求個二十年後再愛你」唱出來也確實有點彆扭。不過問題不大,瑕不掩瑜。其他部分也還順耳。作為一個男團主舞,王一博本來在唱歌方面就不是很擅長,他更擅長的是跳舞,他跳舞和唱歌的實力差距也確實很大。不過,《熹微》是電視劇《有翡》的插曲,歌詞曲風什麼的都大致符合《有翡》的劇情。
  • 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說說你對「江南水鄉」的認知
    但是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最喜歡烏鎮的秋天。確切的說,十月中下旬,桂花盛開最肆意的時候,水鄉的每個角落都開滿了香花,這也是每年烏鎮戲劇節舉辦的時間。既是畫家又是作家的穆欣先生是烏鎮人。老人臨死前,看著自己美術館的設計圖,喃喃道:「風,水,一座橋。」現在掛在穆欣美術館門口的這句話,也是我家鄉風景的絕佳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