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中風也叫做腦卒中,隨著現在的飲食變化,發病率已經逐漸地升高,影響著我們的健康。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許多中風病人都能繼續過著正常的生活,但是這類病人經常會有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害。身體,運動等後遺症都會影響患者,不僅會影響患者的身體,也會給家庭等帶來巨大的負擔。
01腦中風後遺症,主要的病因是什麼?和哪些疾病有關?
1、病原有哪些?
中風的病因還不清楚,但是中風的危險因素有:高血壓,肥胖,吸菸和飲酒,心臟病,飲水質量,遺傳,食用鹽等等,這些都是中風的後遺症。
2、高血壓
高血壓是腦梗塞、腦出血的主要危險因素,其主要原因是:血壓水平與中風發生風險呈線性相關。這些都得到了許多研究機構的證實。
3、心臟病
心功能不全不僅是反射性的高血壓和血管損害,還直接導致中風。
4、糖尿病
腦卒中與臨床糖尿病呈正相關,即使是輕度糖代謝紊亂也會增加腦梗死的風險。女人比男人更容易得中風。
5、肥胖症
肥胖症是高血壓和糖尿病的危險因素。體重變化與血液中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增加有關。推測肥胖症可能是中風的危險因素之一。
6、吸菸
中風和吸菸有關。經常抽菸的人得中風的機率是不抽菸的人的三倍。
02如何進行區別診斷?主要的方法有CT檢查,臨床診斷等
1、病史詢問等
中風後遺症的診斷應先確診為中風,再根據病史、主訴和臨床症狀作出診斷。中風主要表現為腦梗塞和腦出血。在急性期, CT是首選診斷方法。正確而及時的診斷能早期有效地治療疾病,改善預後,降低死亡率。
2、CT表現
CT表現為楔形或扇形低密度區,邊緣模糊,無明顯CT徵象。梗死的部位與閉合血管供血區域一致,並累及皮層和髓質。病側腦室增大,病池變寬,慢性期囊腔密度與腦脊液密度相似。CT表現為低密度病灶,邊界清楚,直徑小於1.0~1.5 cm,無明顯佔位,以基底節及腦幹多見。CT上可見出血性腦梗塞的片狀低密度區伴有片狀或片狀高密度灶。廣泛腦梗塞的CT表現為按梗塞血管供血區域均勻分布的低密度區域,佔位作用明顯。病灶佔據一個或多個肺葉。廣泛性腦梗塞是一種非常嚴重的臨床疾病,預後差,死亡率高,所以早期正確診斷尤為重要。
CT上可見圓形、腎狀或非均勻高密度區,輪廓清晰,周圍低密度水腫,佔位作用明顯。CT檢查顯示池、溝、裂內有高密度影;CT檢查顯示出血性腦梗死為不規則高密度大出血,呈大面積低密度。在 CT上可見缺血性卒中呈低密度病變,而在出血性卒中呈高密度灶。
3、處理原則
用藥後,腦活素、腸溶阿司匹林和腦康復藥,腦活素30 ml,鹽水250 ml,每日1次;腸溶阿司匹林口服75 mg;腦活素8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每日1次,15天1次。
03中風後遺症的治療方法有哪些?一般有中藥治療,以及西藥治療
1、中藥療法
中風病恢復期和後遺症期的最佳治療應以現代中藥為基礎,現代中藥有無耐藥性、遠期療效、安全性和適用性,但其缺點是質量不穩定,用量大。
(1)活血化瘀療法:是一種應用廣泛的中醫常用療法。這種方法很不錯,已經獲得了不錯的療效。在抗動脈硬化方面的表現不錯,也可以抗血栓,能夠增加腦部的血流,有利於腦梗死灶周圍血腫的吸收,改善臨床症狀。這種藥物不適合急性期的治療。
(2)芳香開竅療法:善開竅,通經絡,理氣活血,對腦卒所致的頭痛、四肢痛有明顯療效。透過麝香的屏障,達到麝香的功效。
(3)活血化瘀,芳香復元的雙重療法:此療法已被公認為中醫臨床療法。以此方法製備的中藥可同時在中風、血液病和血管病的病因中發揮作用。成百上千的動植物芳香族方劑有效成分的配伍和協同作用,可達到增效、解毒、抗耐藥性的多靶點療效。
2、西藥治療
中藥治療中風的靶點是單一的,例如阿司匹林等大多數的藥品,都可以起到抗藥的作用,但是大多數的中藥都有副作用,對於身體器官的危害也很大。在中風急性期間,主要採用的是西藥治療。但是在恢復期的時候不建議採用西藥治療。
(1)抗血小板聚集類:它的優點是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從而阻止血液凝固,進而防止中風。在美國的試驗結果顯示,阿司匹林可以減少24%的首次中風,是預防和治療腦梗死最基本的藥物之一;缺點是,47%的阿司匹林使用者會產生抗藥性,長期服用會導致腦溢血和胃出血的風險。代表性產品: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2)鈣拮抗劑:優點是成分純淨,效果更好,起效更快;缺點是在急性期應用鈣拮抗劑可引起「盜血」,使症狀加重。對於需要長期使用藥物預防和治療腦卒中復發的中老年患者,長期使用有一定的副作用。
3、中醫結合療法
最好的治療方法應該是合理應用中西藥物治療中風。西方藥物療效好,見效快,但副作用大,耐藥性強。卒中病人多為中老年人。中草藥對肝腎損傷應降低至合理的劑量和時間;中藥具有持久性,抗藥性強,安全無毒等優點。很適合長期服用的中老年中風患者。對於中風患者在恢復期,如果主要以中藥促進血液循環,清除血瘀,芳香復甦,加上一劑或二劑西藥,可達到治療疾病整體原因的目的,提高療效,降低毒性,並治療症狀和根源。可安全、長期、有針對性地改善中風症狀,降低其高復發率。
這疾病的主要原因是,腦部血管出現缺血,以及血腫壓迫,位移等腦部損傷。在急性後期,會逐漸的轉換為痙攣性,上肢會表現為屈曲內收,而下肢會表現為直伸等。有時候會出現肌腱反射亢進等,運動能力喪失等。因此,患者不應單獨地運動,外出等。
結語:多吃水果和蔬菜,補充維他命 C,增強機體免疫力。多吃主食,補充糖類。糖類有助於增加血清素和提高自身的抗性。多吃有益肝臟的食物,增加食慾。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食用油炸燒烤食品和垃圾食品。若是出現過上述的症狀,以及疾病等,建議及時的接受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