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海子親弟查曙明邀請,參加2018年懷寧詩歌春晚,到海子故鄉探望海媽媽。海子媽媽的純樸、慈祥和善良深深的打動了我。同時還見到海子堂妹查平生,她對海子的詩歌了解的那麼詳細透徹,作為朗誦過海子100篇短詩和3首長詩的我也不得不佩服。當晚海子媽媽又來到劇場參加晚會,觀看朗誦會,我和海子弟弟查曙明堂妹一起朗誦海子的《春天》。
值此2018母親節即將到來之際,以海子的一首《給母親》祝福海子媽媽和天下母親健康長壽!
一舟 2018.5.2
、
給
母
親
給母親(組詩)
海子
1.風
風很美 果實也美
小小的風很美
自然界的乳房也美
水很美 水啊
無人和你
說話的時刻很美
你家中破舊的門
遮住的貧窮很美
風 吹遍草原
馬的骨頭 綠了
2.泉水
泉水 泉水
生物的嘴唇
藍色的母親
用肉體
用野花的琴
蓋住巖石
蓋住骨頭和酒杯
3.雲
母親
老了,垂下白髮
母親你去休息吧
山坡上伏著安靜的兒子
就像山腰安靜的水
流著天空
我歌唱雲朵
雨水的姐妹
美麗的求婚
我知道自己頌揚情侶的詩歌沒有了用場
我歌唱雲朵
我知道自己終究會幸福
和一切聖潔的人
相聚在天堂
4.雪
媽媽又坐在家鄉的矮凳子上想我
那一隻凳子仿佛是我積雪的屋頂
媽媽的屋頂
明天早上
霞光萬道
我要看到你
媽媽,媽媽
你面朝穀倉
腳踏黃昏
我知道你日見衰老
5.語言和井
語言的本身
像母親
總有話說,在河畔
在經驗之河的兩岸
在現像之河的兩岸
花朵像柔美的妻子
傾聽的耳朵和詩歌
長滿一地
傾聽受難的水
海子媽媽
談
海
子
海子媽媽操彩竹,她的名字中透露出中國典型的傳統農村母親的淳樸,善良,溫和.厚道的品質。
這位只有小學文化的母親,不會理解兒子海子所寫的詩歌的含義,也不會想到他寫的那些詩歌給中國文學史帶來那麼大的影響,當然他也不懂那些詩人作家們對海子的詩歌評價意味著什麼,她只知道她親骨肉寫的稿子影響著好多的人,具體是一些什麼,她也說不清楚.
在提起自己的命運時,老人家不禁感慨自哀.在生下大孩子海子之前.2個女兒相繼夭折,第一個女兒在2歲的時候因病而去,第二個女兒呱呱落地只在人間逗留了幾十個小時.命運似乎是在和年輕的母親開玩笑.
海子的降生給這個家庭帶來了一絲幸福的曙光。在回憶農曆1964年2月12日時海子誕生的那一刻,老媽媽似乎還能聽見那響亮的啼哭聲,仿佛那已經逝去40多年的幸福時刻發生在剛才的一瞬間,老人似乎是很容易被那氣氛感染了,愉快的和我談起了當年的事情。
文革的特殊時期,父母都要早出晚歸下地幹活,小海子一個人呆在家裡,自找樂趣.稍大一點的時候,大約2,3歲時,海子就喜歡跟大人一起去村大隊,圍觀眾人朗誦毛主席語錄,這位天資聰慧的孩子,不久自己也學會了,耳濡目染中,竟識得不少的漢字,四歲便已登臺背誦語錄,儼然一副大人的樣子,村子裡的人都說他是神童天才.
確實他是一位天才.老媽媽說出這句話的時候非常自信.語調提升了一大截.海子上小學的時候,成績十分突出,隨著大弟弟和二弟弟的降生,使得原本貧困的家庭更加入不獒出,海子中午放學回家不能像其他的孩子一樣吃上一頓飽飯,年幼的海子十分懂事,總是讓2個弟弟先吃,輪到自己的時候,只是些殘羹冷炙。而更多的時候海子是餓著肚子上學的。在談到這一痛心事的時候,老母怕我不相信,一而再,再而三的說當時的情況就是這樣的。學校裡的老師對海子疼愛有加,但因為當時的生活條件所限制,老師只能把海子喊到家裡吃一兩餐,老師也只是愛莫能助.
在放暑假時,小海子會和小朋友們一道,揮舞著小旗子,帶領大家衝鋒,玩著農村孩子的遊戲。有時,他會發明一種遊戲,因此他在小夥伴中的威望值很高.天氣炎熱的時候,他和小夥伴們光著屁股跳到池塘中去摸魚,偷吃菱角,天氣稍涼以後,他會獨自帶著自製的魚竿來到村外的池塘邊釣魚,有時一整天都不回家,媽媽幾次喊他回來.他卻稍後即忘,這可把媽媽氣壞了,有一次媽媽發了個大火,海子以後便很少在塘梗邊釣魚了。昔日的往事被媽媽說的有聲有色,在說到海子童年的時候,媽媽對我說這孩子可聽話了,海子和同齡的孩子一樣,開朗,愛玩,調皮。 就這樣,海子在飢餓和半飢餓這樣的環境中度過了天真無邪的小學5年.海子中學就讀與懷寧縣高河中學。上初中的時,他已經開始讀一些課外書,包括一些武俠小說,這些課外書籍是從同學那借來的,海子在課堂上從來不會讀這些書,他把有限的閱讀時間放在了課外。由於很會調節學習時間,海子的功課也是一直穩居第一,海子剛十歲出頭,遇到農忙的時候,一般星期六下午2節課後,海子從高河中學步行回家,幫生產隊插秧割稻.星期天他要做整整一天的活.給家裡掙幾個工分,在年底分紅的時候能幫家裡多掙一些糧油。在忙完一天的活後,海子在菜地裡拔2--3棵白菜自己炒熟後(沒有油只有少許的鹽)裝如瓶中,這是他下個星期難得的美食,再從家背一大瓶子的醃蘿蔔和4、5斤的米,這是他在學校中的主要食物,他就是靠這些食物來維持他最基本的溫飽問題。
提起海子吃醃蘿蔔,老媽媽說這孩子整個中學吃的最多的就是這個,上大學的時候他都怕提到這3個字。
在兩年制的高中裡,海子的成績遙遙領先與其他同學,還幫著老師批改試卷。老師知道,這位頭腦敏捷、生性活潑的孩子將來一定會成大器。由於班級的文理科生比較失調。在高一下個學期班主任就讓他選者了文科,海子聽從了班主任的意見,老師說的是沒有錯的。
一年後,海子以安慶地區第一名的文科高考成績考取了中國最高的學府---北京大學。
那一年,他15歲!
老媽媽鬆了一口氣,孩子能考上北大是她一身的榮耀啊!即使是現在有孩子考取北大、全家人都歡天喜地。何況是在1979年剛剛恢復高考的第3年。考取北大非常不易。
當15歲海子考取北京大學的消息不徑而走後,全村子的人都在談論這件事情,說這孩子以後肯定大有作為,父母聽到這種誇獎的話,當然樂在心頭。
海子上大學的前夕,家裡宴請了海子一部分的高中老師、親戚和朋友。在飯桌上,大家都鼓勵海子好好讀書,將來給家鄉做更大的貢獻,改變家鄉貧窮的面貌,海子知道大家對他的期望值很高。但那時候他還不知道他考取北大對他人身意義究竟有多大。
一個窮山村飛出了一個金鳳凰!
為了讓兒子在北京能生活的更寬鬆,媽媽東借西湊了30元錢,給海子帶上,海子平身口袋裡第一次揣那麼多的錢,感到沉甸甸的。以防不備,他把錢放進了內衣的口袋。離開家之前,海子千叮囑萬囑咐父母要注意身體,弟弟們要好好的學習。
海子離開了生活了15年的鄉村,父親把他送到了合肥,他獨自乘火車來到了北京。
京城的人文風貌和現代化的大廈讓從農村來的海子羨慕不已,儘管初來北京,水土不服。但不久他就喜歡上了這裡。
老媽媽仍能清楚的記得他上大學給家裡寫的第一封信,在信中,他讚揚了他的老師和同學,他說他從家帶來的行李在學校找不到了,多虧老師和同學幫忙,才不至於丟失。在生活和學習上,老師和同學給了他無微不致的關懷,他在北大的大家庭生活的很溫暖。
北大是真正培養人才的搖籃!海子在這裡生活很快樂,當他對文學發生很大興趣的時,他加入了五四文學社,通過交流學習,他在文學寶庫汲取了不少營養,這為他以後的詩歌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北大是兼之並包的,他並沒有以一個農村孩子的貧窮而使他不能正常的生長發育,海子是幸運的,他幸運的選擇了北大。
每年寒假,海子都會回家過春節,給弟弟帶一些粽子和核桃等小零食。而家裡特地為海子準備的幾斤醃臘肉也會等他回來一起分享,這是一年中家裡最熱鬧的時候,一家人在一起吃飯,一塊肉從海子碗裡傳到父母的碗裡,再傳到弟弟碗裡,再傳到海子碗裡。
直到工作後,海子還是堅持每年回家過年。
大學畢業後,海子被分配到中國政法大學工作,「家裡人高興得不得了。」老媽媽激動地說到,「第一個月90元的工資,他寄了60元回家。」這時的海子比以前稍顯成熟了些。寒假在家過,除了和幾個老表和同學吃飯喝酒,平時則喜歡把自己關在屋子裡寫作,不停地寫。到了開年後,他的詩稿往往要積上一撂子。「我勸他不要太勞累,他就是不聽,說這是他的工作。」老媽媽惋惜地說,「那時他的身體不怎麼好,我擔心用腦過度會影響他虛弱的身子。」
88年孝順的海子把媽媽接到北京昌平的宿舍。海子媽媽見到了海子的女朋友,老母親對那位在電視臺工作的女孩子印象特別好。在此之前,海子從未向兩位老人提及談婚論嫁的事,老人一直為這事急在心頭,現在,老人一顆久懸的心終於安了下來。這趟北京之旅,海子陪著媽媽遊覽了北京城,品嘗了各種風味小吃。臨走前,海子遞給媽媽300元錢,讓媽媽回去買些自己喜歡吃的,用的東西。媽媽執意不要,她知道兒子的生活也很苦。但在海子的一番苦口婆心的勸說下,媽媽方才接受了兒子的一片孝心。直到如今,老母親還很懊悔地對記者說:「我真不該要了兒子的300元錢,那300元錢一定是他向別人借的啊!」往昔的心酸又使老母親不禁黯神淚流。海子自殺後,做母親的始終不相信這個事實。在海子的追悼會上,老媽媽有西川和駱一禾等人攙扶著看了兒子最後一眼。極度的悲痛使老母親幾次昏迷不醒。
許多年過去了。皺紋布滿了母親的面容,憔悴不堪的她說自己已經走到了黃昏的盡頭。對於一位母親,親骨肉的離去是她一生最大的悲哀,母親對兒子的懷念是永遠的。在夢裡夢見兒子海子是她的最大幸福。當願這位瘦弱,病重的老母親身體早日康復,今後生活幸福快樂!我們一起為她祈禱。
海子父母
一舟與查平生、查曙明合影
海子故鄉懷寧2018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