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12月4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侯宗焜 鄭瑞洋 林雙偉)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陸海統籌,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強國。記者3日獲悉,連江在推進深遠海養殖方面又有大動作。
由連江本土企業研製的大黃魚深遠海養殖平臺「定海灣1號」,計劃明年春節前下水。大黃魚住進「健身房」,「健身」半年,肉質變好,預計價格還能翻兩番。
平臺長啥樣?記者在位於連江縣黃岐鎮的「定海灣1號」製造現場看到,數十名工人正在進行平臺桁架與浮箱的焊接、切割作業,一個龐然大物呼之欲出。
據了解,「定海灣1號」由福建鑫茂漁業開發有限公司向福建鑫豐船業有限公司訂購,由後者研製。該平臺是八邊形稜柱體結構,整體為船形,總長60.9米、寬32米,面積比奧運會標準遊泳池還大,養殖水體可達15800立方米,總投資1500萬元。
平臺有何特色?福建鑫豐船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盧統鋒介紹,「定海灣1號」具有機械化、智能化、深遠海養殖等特點:使用旋轉式框架網箱,便於清潔及維護;養殖戶通過手機就可實時監控養殖情況,並引入風力發電系統;可抵抗15級風浪,將養殖區域向深遠海延伸,解決養殖空間不足的難題。
平臺何時投用?盧統鋒告訴記者,該平臺預計12月初完成浮箱合攏,計劃在春節前完成所有工程並投用。福建鑫茂漁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定海灣1號」將投放於水質優良的筱埕鎮定海灣海域,初步投放100噸大黃魚。
「相比近海的漁排養殖和網箱養殖,『定海灣1號』水質更好、水流更急、空間更大,大黃魚如同住進健身房,天天『健身』,增質而不增量,肉質更加鮮美,預計價格可以翻兩番。」參與此項目的老漁民鄭細俤十分看好這個平臺。
記者從連江縣海洋與漁業局了解到,連江積極打造「海上福州」橋頭堡,已先後投用全國首個深海鮑魚機械化養殖平臺「振鮑1號」、世界首個深海綠色自動旋轉海魚養殖平臺「振漁1號」、福建首個本土研發的深遠海養殖平臺「福鮑1號」、連江首個本土企業研發的深遠海養魚平臺「泰漁1號」。
此外,為打造全省最大、全國一流的深遠海養殖基地,連江今年還出臺扶持政策,鼓勵企業建造海工裝備深遠海養殖平臺,給予每臺裝備100萬元的補助。
點擊進入本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