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大黃魚怎麼來的?看看大陳島養殖基地,感嘆人類的創造力

2020-12-23 寒殘一葉

在我國東海有四大經濟型魚類,分別是:大黃魚、小黃魚、帶魚和墨魚。然而由於人類的大勢捕撈,野生大黃魚已基本看不見其身影,偶爾漁民能捕到一條也是天價魚。就在前一段時間,浙江象山漁民捕到一條6斤重的大黃魚,最終被一個上海買家以六萬元的高價買走,價格堪比黃金。而我們平時吃的大黃魚基本都為養殖。此次浙江台州椒江大陳島之旅,有幸來到了深海大黃魚養殖基地,原來大黃魚是這麼養的,第一次看到活的大黃魚是什麼樣子的。

大陳島位於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區東南海54公裡的海面上,從椒江坐船出發約2個半小時就可到達大陳島。作為國家一級漁港、浙江省三大中心漁場之一,大陳島的海洋漁業資源是相當的發達,每天有大量的海產從這裡上岸,也成為了台州地區重要的旅遊目的地之一。(2020年12月拍攝於浙江台州椒江。)

早就聽朋友說起過,椒江大陳島的深海養殖大黃魚品質非常的好,在全國小有名氣。此次來到了大陳島,有機會見識到了大黃海深海養殖,這場面還是相當的震撼。第一次從這裡路過時,原以為是一個深入海中的旅遊觀光平臺,原來它竟是一個養殖場。

最為常見的海洋魚類養殖是這個樣子的,用這種圓形或方形的籠子,底部用網防止魚跳跑,露出海面的是圖片上這個樣子。這些網箱直徑一般在幾米,整體規格不大,裡邊可養的魚也不是太多,魚類活動空間相對較少,當然最大的原因是投資小。不過這種網箱在海上漂著,一遇大風大浪,魚就會有逃走的風險。

而大陳島的深海養殖場是這個樣子的,一排排粗大的混泥土柱子直插入海,柱子前邊有魚網攔住,直通到海床,這樣就可以將這一片海域圍起來養殖,大黃魚養在裡面就不會逃走。不過這樣做的造價是相當的昂貴,就如同造跨海大橋一般。

不過這種大規模的攔海養殖,給了魚足夠的活動空間,除了需投餵飼料,更加的接近野生大黃魚。有時真的感嘆人類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據島上的居民介紹,這幾天天氣不是太好,西北風比較大,海水也泛黃。事實上在大陳島一帶平時的海水是湛藍的,非常的美,我們站在圍堤上就能看到海裡大黃魚在遊動。不過我們今天運氣也不錯,正好遇上養殖場在捕撈大黃魚,這樣的場面一般人可是很少能見到哦。

在養殖場捕魚可比海裡簡單多了,幾名工作人員拉著一張大網,沿著兩邊的圍堤慢慢的往前拉,從一邊拉到另一邊就能捕到一大網的魚。不過冬天東海海域氣溫底,風很大,所以也是一件辛苦的事。

這網拉了近二個多小時後,在網袋的裡慢慢的浮現出成群的大黃魚,個頭都在2斤以上。由於大黃魚出水就會死掉,所以平時見到的大黃魚都是死的,這也是我第一次見到活著大黃魚。看得出這大黃魚還是相對比較溫順的,沒有出現爭先恐後鯉魚跳龍門的景象。

工作人員把個頭較小的魚放回海中,夠分量的就捕上岸。這大黃魚果然是黃色的,我們常說的魚肚白,這大黃魚的魚肚子是金黃色的。據工作人員介紹,這剛上岸的黃魚還不怎麼黃,再過一會全身呈黃色,那會更漂亮。

大黃魚肉質細嫩鮮美,富含蛋白質,營養價值很高,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其中大黃魚的魚鰾可製成中藥,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也是大黃魚身上最為值錢的地方。浙江沿海一帶有這麼一句話:一個魚鰾就相當於半條黃魚的價值,也是整條魚的精華所在。大家記住了嗎?下次吃大黃魚先找找這個魚鰾,可是好東西哦,而且口感也非常的不錯哦。

相關焦點

  • 餐桌上的大黃魚是怎麼來的?看看大陳島養殖基地,感嘆人類創造力
    在我國東海有四大經濟型魚類,分別是:大黃魚、小黃魚、帶魚和墨魚。然而由於人類的大勢捕撈,其中的野生大黃魚已基本看不見其身影,偶爾漁民能捕到一條也是天價魚。就在前一段時間,浙江象山漁民捕到一條6斤重的大黃魚,最終被一個上海買家以六萬元的高價買走,價格堪比黃金。而我們平時吃的大黃魚基本都為養殖。
  • 東海黃魚曾遭滅絕性捕撈,大陳島雞籠頭黃魚養殖讓大黃魚重回餐桌
    作為我國的二級漁灣,大陳島生活節奏十分緩慢,日光浴、海風吹拂都是如此令人心曠神怡。本地人依靠豐富的漁業資源維持生計,島民非常稀少,因為旅遊業的發展,使更多的人發現了這座美麗的寶島。過去黃魚因過度捕撈而減產,如今卻成為黃魚養殖基地的雞籠頭,從傳統的捕魚方式,到現在擁有現代化的雞籠頭養殖,無論是當地人還是遊客,都能品嘗到浙江人最愛吃的黃魚,味道鮮美,做法多樣,而且也是野生的。目前以雞籠頭為生產基地的黃魚加工技術也非常現代化。
  • 青島海水養殖技術全國領先「花樣」海鮮上餐桌
    以金槍魚為例,普通的漁獲冷藏溫度-25℃就可以,而金槍魚冷藏卻要-60℃,為保證其質量,捕撈金槍魚的漁船就有超低溫冷藏設備,運輸到碼頭的超低溫冷庫中進行加工儲存,在上餐桌前都要保持在-60℃的狀態。2019年7月,位於董家口經濟區的中國北方國際水產品交易中心和冷鏈物流基地15萬噸冷庫正式啟用,其中包含一座5萬噸的超低溫冷庫,可製冷到-60℃甚至更低,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體超低溫冷庫。當月,青島市自主捕撈遠洋漁船滿載金槍魚等高端海產品成功回抵冷庫儲存,再經分類及加工後,有的出口國外市場,有的則上了國內餐桌。
  • 大陳島黃魚堪稱好吃不貴的海鮮之王,住了3天,每頓都吃也沒吃膩
    我們在島上逗留的幾日裡,恰逢冬雨連綿,所以享受美食成為了島上生活最主要的內容,當然每一餐都少不了大黃魚。椒江大陳島盛產大黃魚的歷史悠久,自古就名聞遐邇。尤其近年來椒江大陳島大黃魚養殖業快速成長,不僅實現了豐厚的創收,而且也因此吸引來許多為品嘗陳島大黃魚慕名而來的遊客。上世紀80年代後,由於過度捕撈,大陳大黃魚幾近絕跡,野生大黃魚更是難得一見。
  • 浙江台州的大陳島,素有「東海明珠」之稱,在這吃海鮮就對了!
    這次,我們來到了台州最著名的島嶼————大陳島,這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著名島嶼,位於台州灣的東南部,台州群島的中南部。島上自然人文景觀獨特,適合度假、休閒、觀光、遊覽古蹟。大陳島是國家一級漁港,省級森林公園,省級海洋捕撈基地,島的周圍海域是浙江省第二漁場,被稱為東海明珠。當你來到大陳島時,美食當然就是海鮮了。
  • 吃大黃魚只知舟山和福建?那你就錯了,台州這座小島只是太低調
    公認的大黃魚之都,一是舟山,二是福建寧德。可是,很多人不知道,或者說,很多人都不會去關注,在台州椒江東面52公裡的東海之上,有一個默默無聞養殖大黃魚的小島,也在2017年被評為「中國東海大黃魚之都」。默默無聞的東海小島-大陳島它叫大陳島,隸屬於椒江區大陳鎮。
  • 連江深遠海養殖將添「利器」 大黃魚住「健身房」
    記者3日獲悉,連江在推進深遠海養殖方面又有大動作。  由連江本土企業研製的大黃魚深遠海養殖平臺「定海灣1號」,計劃明年春節前下水。大黃魚住進「健身房」,「健身」半年,肉質變好,預計價格還能翻兩番。  平臺長啥樣?記者在位於連江縣黃岐鎮的「定海灣1號」製造現場看到,數十名工人正在進行平臺桁架與浮箱的焊接、切割作業,一個龐然大物呼之欲出。
  • 三代「墾荒人」紮根浙江大陳島
    1960年,墾荒隊員完成了歷史的任務,他們在陶尚玉等一批「老師頭」的帶領下迅速成長,捕魚的捕魚、養殖的養殖、種地的種地……來時是懵懂的青年,走時已是捕魚、農活好手。  經過5年墾荒,大陳島的變化翻天覆地,斷壁殘垣變成了整齊的房屋,小路修成了大路,築壩造起了水庫,還有了電燈,學校、醫院、文化站、廣播站也都相繼建立。
  • 大陳島「做東」——全市黨性教育基地做大「朋友圈」
    讓我來一探究竟「班長」要帶我們上島講課了 大陳島黨性教育基地作為紅色教育基地聯盟的牽頭單位,一直致力於打造我區黨性教育特色品牌。堅持「墾荒精神立心」,以國家級黨性教育基地創建為目標,開啟聯盟建設新篇章。在全市黨性教育圈裡,妥妥的「班長」擔當。
  • 台州:大陳島上一颱風綜合探測基地揭牌
    原標題:上海台州攜手「捕捉」颱風立於山巔,眺望東海,12月3日上午,在東海之濱的大陳島上,一個專門「捕捉」颱風的氣象基地——中國氣象局上海颱風研究所大陳颱風綜合探測基地揭牌並投入運行,標誌著大陳已成為我國華東區域颱風探測研究又一重要平臺,填補了東海颱風海洋探測的部分空白。
  • 大陳島的39個瞬間,很美!很美!
    近日台州市攝影家協會航拍俱樂部的20多位攝影家各顯神通在大陳島開展了一次集中採風活動暨攝影大賽來看看都有哪些攝影大咖的作品吧▼《東海的早晨》楊少白《迷人的漁家女巖下的早晨》楊少白《遠眺心如磐石的「士大夫」巖》楊少白《海上絲路》沈海松
  • 象山「住別墅」的大黃魚批量上市
    大黃魚網箱養殖場。象山黃避岙鄉高泥村緊鄰西滬港,在距離陸地百餘米的海面上,一個個方形大網箱連接成面,組成一個個浮島,從空中俯瞰,成了象山斑斕海岸線上的一道亮麗風景線,而這也是大黃魚居住的「別墅」。如今,村民們通過大黃魚、鱸魚網箱養殖奔向小康,高泥村也由此發展成為浙江網箱養殖第一村。12月11日,記者走進高泥村,探秘大黃魚的「別墅」。中午時分,養殖戶嚴興國穿梭在網箱之間,查看大黃魚的生長情況。嚴興國檢查大黃魚生長情況。
  • 大陳島這39個瞬間被攝影師拍下,沒想到這麼美!
    大陳島這39個瞬間被攝影師拍下,沒想到這麼美!>來看看都有哪些攝影大咖的作品吧↓↓↓《上大陳一角》吳俊華《黃魚養殖基地》 孫金標不如,親自去領略來嗎?原標題:《大陳島這39個瞬間被攝影師拍下,沒想到這麼美!》
  • 官宣|大陳島,國家AAAA級!
    官宣|大陳島,國家AAAA級!大陳島,位於台州灣東南洋面距椒江海門港29海裡處,總面積14.6平方公裡,由上下大陳島、一江山島等29個島嶼和83個島礁組成,是椒江區唯一一個海島集鎮。歷史上正式有文字記載以「大陳山」為名,最早見於明代初期的《鄭和航海圖》。
  • 浙江南泥灣大陳島充滿傳奇,蔣經國在此居住兩年,如今成了這樣子
    美麗的大陳島上面有密密麻麻的森林覆蓋一座座小別墅和普通的樓房隱隱的在森林之中閃現,不遠處就可以觀望到海上的風景,還有稀疏的小船和遊船在海面上遊蕩,儼然成了一幅美麗的風景畫。當時在這裡黃魚的產量非常的高,以前的雞籠頭主要是靠著海裡捕撈,而現在的雞籠頭黃魚的主要來源於一個大型的黃魚養殖基地。從傳統的捕撈到現在現代化的養殖的雞籠頭,也是有著它的一段段的歷史,很早之前這裡的黃魚的產量非常的高,也是因為黃魚這裡成了黃海附近特別有名的一個捕魚場,但是由於過度捕撈導致這片漁場幾近毀滅。
  • 合拍鮮生—5G養殖基地介紹
    合拍5G養殖基地位於江西南部的贛州(簡稱贛南),贛南地處中亞熱帶,呈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此地四季分明,依山傍水,林木覆蓋率高達80%,合拍5G養殖基地佔山頭面積一萬畝,現有標準化雞棚200多個,是贛南地區大型的鄉村振興、扶貧助農的現代化養殖示範基地。
  • 大閘蟹養殖基地探營
    大閘蟹養殖基地探營出處:今日早報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07-09-29 10:40:00 秋風起,蟹黃肥。時下,又是一季湖蟹上市的時節。杭州市場上的太湖蟹來自哪裡?養殖太湖蟹的太湖水是否還像《太湖美》歌唱得那樣乾淨?上了餐桌的太湖蟹能不能放心吃?昨日,記者前往太湖蟹最主要的來源地之一——江蘇省吳江市七都鎮,為您探個究竟。   蟹農&nbsp  賣不賣得掉  心裡還沒個底  「你看看我們的水,那麼乾淨,蟹怎麼可能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