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梁波 田雪皎 刁明康 楊雪 謝凱 沈軼 王祥龍 陳彥霏 楊尚智 廖秀 田源 李佳雨 王洪斌 紀陳杰 發自武漢
「在這春光明媚的日子裡,所有的人都選擇龜縮在家裡,此刻封閉自己是最大的安全。」畢淑敏在小說《花冠病毒》中的這句話,放至當前,恰似武漢「封城」日子的真實寫照。
76天前,1月23日上午10時,新冠疫情突如其來,這座城和1000萬武漢人,集體「隔離」,生活按下「暫停鍵」。
76天後,4月8日零時,武漢開城,九省通衢歸來。
武漢開城之際,封面新聞約訪10位「武漢人」,聽了聽他們的「封城時期的武漢故事」。
酒吧老闆「光哥」
「這段日子,很妙。」3月31日,回顧封城的日子,武漢江岸區的酒吧老闆王帆覺得,更多的,是奇妙。
晚上8點,在京漢大道的酒吧裡,王帆獨自在酒吧裡喝著啤酒,不一會兒幾位朋友就過來了,他們是在疫情期間結識的。頭髮濃密的王帆,卻被朋友喊作「光頭」,或者「光哥」。這是武漢封城68天後,王帆第一次打開自己的酒吧大門,「武漢市內剛剛解封,大家都在為重新開業作準備。」
36歲的王帆,是一名單身漢,1月23日凌晨下達的「封城」通知,讓王帆感覺突然。當時,他的酒吧沒有停止營業,但是已經顧客稀少,「封城前那天晚上,只有2個顧客,喝到凌晨2點多才走。」王帆說,那夜關門之後他一個人在家裡,「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一個人窩在家裡,很難受啊。」王帆說,通過網絡報名,他當起了志願者,還買到了一輛電動摩託車,開始幫滯留武漢的人募集衣物、口罩等物資。
「這樣我就可以出家門了,可以在城裡到處溜達。」王帆這時也做了一個決定,騎著自己的「電驢子」,環遊武漢,走遍武漢11座過江大橋,並用手機記錄它們。「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從來沒有這種景象,我一個人可以騎行在路中央。」
幾天後,一位滯留武漢的四川背包客,搬到王帆家裡,成了「沙發客」。這也是王帆第一次收留「沙發客」。兩人一起做志願活動,也一起開始用手機拍著關於武漢的紀錄片,他們拍的一位環衛工人休息時跳廣場舞的視頻,很快就在社交媒體上火了。
在志願活動中,王帆認識了很多媒體記者和攝影師,在武漢餐飲店暫停營業,超市不對個人開放後,這些人也逐漸成了王帆家的常客。「我們募集,能買到一些蔬菜,他們就常來我家做飯了。」王帆說,這群人後來自己排了洗碗、做飯「值日表」。
「有的人剛來,很害怕。」王帆記得,有人第一次到家裡來,穿著防護服,戴著面罩,防護得嚴嚴實實。經過一天的接觸,走得時候,脫掉了防護服,第二次再來就只戴著口罩了。
這一群人後來熟悉起來了,王帆像他們討教如何拍紀錄片。「大家圍在一桌吃飯,我們一起唱歌,講各種笑話。」王帆說,這一群人通過他,成了好朋友,有記者講述採訪時錯過良機時的放聲大哭,也有因為拍到一個好畫面的拍手大笑。
王帆手機裡,有很多段視頻,裡面記錄著一群人圍著餐桌唱歌,也有在車子裡一起唱著搖滾的場景。
「後來有拍紀錄片的,在我家客廳掛個設備,就一起嗨了。」王帆說,這一次疫情對生意有影響,也正帶來行業經營模式的轉變,但這不是他目前考慮最多的,「我要記錄好這一段歲月,生意損失幾百萬可以掙回來,但這段經歷錯過了永遠買不到。」
相關新聞
我在武漢,蠻好!②丨醫院保潔韓姐:醫護人員都在前面頂著,我們也一樣
我在武漢,蠻好!③丨「滯留志願者」張文:「理個髮我就走,不回老家直接去福建上工」
我在武漢,蠻好!④丨疫苗志願者任超:跑完14天馬拉松,還是想去東湖跑跑步
我在武漢,蠻好!⑤丨社區幹部小川: 情人節給老婆發情話,你學會穿防護服了嗎?
我在武漢,蠻好!⑥丨治癒者黃銳:身體康復的他,失去了事業與愛情
我在武漢,蠻好!⑦丨送藥人吳悠:曾為分配藥品犯愁,如今無人需求改送物資
我在武漢,蠻好!⑧丨「特殊患者」李峰:再上「疫線」,閒暇時去東湖看櫻花
我在武漢,蠻好!⑨丨76天「江上隔離者」田見草:「我一天都沒戴過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