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裡馳援——中國醫生感動塞爾維亞

2021-01-10 中原新聞網

即將過去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影響到了我們每一個人。

環球資訊廣播推出年終特別策劃《重返抗疫現場》,通過經歷疫情的醫生、志願者、夜市攤主、華人華僑和中資企業員工等多方人士的視角,看看在疫情之下,他們的生活經歷了怎樣的變化,他們在全球抗疫進行時中的體會和感悟。

今天推出第一篇《萬裡馳援——中國醫生感動塞爾維亞》。

● 萬裡馳援

● 總統親吻五星紅旗

● 足跡踏遍塞維爾亞全境

● 奮戰82天創紀錄

● 獲頒最高榮譽紀念勳章

貝爾格勒機場上的最高禮遇

塞爾維亞時間2020年3月21日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冷清了近一個月的貝爾格勒國際機場再度熱鬧起來。

一架載有中國赴塞爾維亞抗疫專家組和抗疫物資的包機經過上萬公裡的長途飛行,徐徐駛入停機坪。

此時,距離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向中國含淚求援還不到一周的時間。

當晚,塞爾維亞政府以「超豪華」陣容在機場歡迎中國抗疫專家組的到來。武契奇總統站在飛機舷梯旁與中國專家們一一「碰肘」致意。為了表達對中國和中國人民的感激之情,總統還向五星紅旗獻上了深情一吻。

赴塞中國專家組一行6人,分別來自廣東省疾控中心、廣東省人民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成員涉及傳染病防治、呼吸與危重症、感染、心理等專業。

同機抵達的還有中國政府緊急籌集的呼吸機、口罩、試劑盒等十幾噸援塞防疫物資。

「中國醫療專家的到來對於塞爾維亞防控疫情意義重大,因為只有中國戰勝過此次疫情」,武契奇總統在現場感言中真情流露:「感謝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感謝中國共產黨、感謝中國人民。在塞爾維亞危難之際,中國總是會以朋友的身份施以援手,塞爾維亞永遠不會忘記來自中國的幫助!」

「中國專家給出了最懇切、實用的建議」

在與新冠病毒的鬥爭中,中國積累了豐富的防疫和診療經驗。中國專家組的到來無疑給塞爾維亞的抗疫努力注入了莫大勇氣和信心。

為了儘快遏制疫情,中國專家廢寢忘食地工作,足跡踏遍了塞維爾亞全境。

時隔近半年,當時擔任翻譯的塔尼亞仍對中國專家的高強度工作和高度責任感記憶猶新。她說:「工作安排真的非常緊張,如果不在貝爾格勒,那就是去別的城市,去那裡的疾控中心、定點醫院。我雖然是塞爾維亞人,很多地方也都沒有去過,大家都非常辛苦。中國專家帶著他們的經驗來到塞爾維亞,完全是用心幫助塞爾維亞的同行來抗擊疫情。」

得益於中國專家的意見和建議,塞方在抗疫過程中做出快速果斷反應,由被動防守轉變為主動出擊,從而在較短時間內使當地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中國專家的敬業精神贏得了塞爾維亞同行的認可與尊重。尼什新冠肺炎患者收治醫院主任米羅拉德·耶爾坎回憶說:「我們溝通得非常順暢,中國專家檢查了我們整個醫院,給出最懇切、實用的建議。在新冠病毒防治方面他們一絲不苟,指出我們存在的問題,我們也完全採納了他們的建議。我非常感謝中國醫療專家組!」

82天架起中塞團結抗疫「心」橋

應塞方請求,中國專家組原定兩周的援助計劃一延再延,也因此成為中國援外抗疫專家組中出徵時間最長的一支隊伍。

為表彰中國赴塞抗疫專家組作出的傑出貢獻,塞爾維亞國防部長武林親自向中國專家們頒發了最高榮譽紀念勳章。對當時的一幕,專家組組長彭志強至今難以忘懷:「在這個特殊時刻,我們內心都非常激動。這一方面是對我們工作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中塞兩國鋼鐵般友誼的象徵。」

中國專家的妙手仁心不僅贏得了塞爾維亞政府、醫務界同行的一致稱讚,也感動了當地的普通民眾。

從未與中國專家謀面的退休老人米蘭·米洛舍維奇表示,作為一個普通的塞爾維亞人,他由衷感謝中國人民在艱難時刻給予的幫助,他說:「中國與塞爾維亞相距遙遠,但來自中國的援助如此之快,讓我們感受到兩國人民的心是如此之近。我真心認為中國是我們最偉大的朋友,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中國對我們的幫助」。

經過82天的奮戰,中國專家組圓滿完成使命,於6月10日啟程回國。

當天深夜,塞爾維亞總理阿娜·布爾納比奇專程趕到機場為中國援塞醫療專家組送行,並動情地送上了臨別贈言:「等疫情過後,我邀請專家組攜家人以客人的身份再次來到塞爾維亞共同慶祝勝利,感受塞爾維亞人民的熱情好客和感激之情。」

對於中國一邊堅持自身抗疫、一邊向30多個國家派出專家組的無私之舉,塞爾維亞衛生部國務秘書米爾薩德·傑爾萊克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我們很幸運,中國專家組在塞爾維亞駐守了整整82天,這再次印證了中塞之間的深情厚誼。中國專家組的指導對於我們抗擊疫情的貢獻無法估量。面對各國能否團結在一起共同抗疫的考驗時,中國、中國人民和中國領導人展現出了最大的誠意。」

相關焦點

  • 2020年終報導·重返抗疫現場丨萬裡馳援——中國醫生感動塞爾維亞
    △塞爾維亞國防部長武林向中國專家頒發最高榮譽紀念勳章(攝影:趙洪超)中國專家的妙手仁心不僅贏得了塞爾維亞政府、醫務界同行的一致稱讚,也感動了當地的普通民眾。從未與中國專家謀面的退休老人米蘭·米洛舍維奇表示,作為一個普通的塞爾維亞人,他由衷感謝中國人民在艱難時刻給予的幫助,他說:「中國與塞爾維亞相距遙遠,但來自中國的援助如此之快,讓我們感受到兩國人民的心是如此之近。我真心認為中國是我們最偉大的朋友,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中國對我們的幫助」。經過82天的奮戰,中國專家組圓滿完成使命,於6月10日啟程回國。
  • 中國馳援雪中送炭 中國經驗世界共享
    近日,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以「碰肘」致意中國醫療隊員,義大利街頭響起中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這感人至深的一幕幕,正是世界回應中國盡己所能施以援手的縮影。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中國在與國際社會的抗疫合作中持續展現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踐行與擔當。中國馳援、中國經驗已然成為一盞明燈,指引著世界的抗疫之路。
  • 塞爾維亞總統親迎中國醫療隊,親吻五星紅旗
    當地時間3月21日19:30分,中國6人專家醫療隊抵達塞爾維亞,隨著專機帶來的有中國政府緊急籌集的十幾噸物資,包括呼吸機、口罩、試劑盒等防疫物資。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總理布爾納比齊等多位政府官員在停機坪等候,武契奇與醫療隊成員一一碰肘,表示熱烈歡迎和由衷感謝。
  • 廣東「王炸組合」到達塞爾維亞!總統接機,親吻五星紅旗
    >中國醫療專家組攜抗疫物資出發前往塞爾維亞專家組成員熊豔、侯彩蘭、龍其穗、郭禹標、林炳亮和彭志強(從左至右)抵達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後向送行的人們豎起大拇指。當地時間3月21日19:30分,從廣州出發的中國援助塞爾維亞6人專家醫療隊抵達塞爾維亞貝爾格勒國際機場。
  • 馳援武漢醫生網絡堅守教書育人
    3月2日下午,一堂特殊的網課在武漢一家酒店大堂開播,授課老師是馳援武漢的廣東醫生這門理論課他講授了多年,在兼顧馳援醫療工作的前提下,黃衛提前一周利用輪休時間錄製了三段音頻,在網課現場配合PPT播放。一邊抗「疫」,一邊通過網絡堅守教書育人的職責,黃老師的舉動讓暨南學子紛紛點讚,直呼「感動」,並稱「黃老師是我以後很想成為的人。」
  • 馳援筆記|莘縣醫生李欽棟:默望家鄉,我也想念自己的娘親了!
    「齊魯兒女不遠千裡馳援荊楚大地,家鄉父老無微不至關懷家庭冷暖,黃梅人民事無巨細照顧增援醫護,我等定傾盡全力護百姓身體平安。」李欽棟是山東省組派的第九批醫療隊馳援湖北的莘縣人民醫院一名醫護人員,2月11日,抵達武漢後被分派到黃岡市,目前在黃梅縣雷焱山應急院區。
  • 疫情當前,小德感謝中國援助塞爾維亞,用漢語拼音打出這麼一句話
    塞爾維亞網球名將德約科維奇 22日晚發布長文,感謝中國對塞爾維亞的援助:「感謝所有在這個艱難的時刻之中互幫互助的國家。中國,在自己與疫情鬥爭很久後,依然通過醫療人員和醫療物資給予塞爾維亞無私幫助,這對我們來說意義非凡。」最後,他還用漢語拼音打出:「Xie Xie.
  • 中國援助塞爾維亞抗疫醫療專家組成員這樣說
    【環球時報記者 趙覺珵】作為中國最早向國外派出的抗疫醫療專家組之一,中國援助塞爾維亞抗疫醫療專家組自3月21日抵達後,已在當地工作一個月。近日,應塞爾維亞政府請求,中國專家組第二次推遲返程時間。據侯彩蘭介紹,抵達塞爾維亞後,中國專家組就提出增加核酸檢測量、搭建「方艙醫院」、設置醫學隔離點等防控建議,並得到塞方支持和採納。侯彩蘭表示,中國專家組剛剛抵達時,塞爾維亞全國僅有一家國家實驗室可以進行新冠病毒檢測,日檢測量僅為幾十例。到本月18日,塞爾維亞全國的日檢測量已經接近3500例。
  • 我市首位馳援武漢醫生陳維迪回家了
    遠在千裡外的慈谿馳援武漢的戰士們情況如何?記者昨日聯繫採訪了多位白衣戰士,了解他們的近況。首位馳援醫生陳維迪進入休整期,但隨時待命「今天是告別的日子,在武漢奮鬥50餘天的我們即將踏上歸程……」今天一早,在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戰鬥」50多天的慈谿市人民醫院感染科醫生陳維迪,在朋友圈記錄下這段特別的經歷,他將此經歷視為「這一生的寶貴記憶」。
  • 塞爾維亞:第一個向中國免籤,白本護照都可以去的歐洲國家不哭!
    一則消息,塞爾維亞總統求助中國,讓人有些感動。視頻裡,塞爾維亞總統眼含淚光,說歐洲團結是童話,唯一能幫助我們的只有中國。讓人又感動,又心酸。同時,塞爾維亞也發出這樣的聲明:禁止所有人入境(除本國公民、外交人員、持塞爾維亞居留人員、中國醫療援助人員外)。
  • 飽受苦難的塞爾維亞,為何如此珍視與中國的友誼?
    >閱       讀       需       要                                                            15 min塞爾維亞,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既陌生又熟悉的國度。
  • 中國「火眼」落地貝爾格勒 塞爾維亞總理揭幕
    當地時間4月20日上午11點,塞爾維亞政府委託華大基因設計建造的貝爾格勒「火眼」國家實驗室落成儀式在塞國家臨床中心舉行。塞總理布爾納比奇、衛生部長倫查爾、貝爾格勒市市長拉多伊契奇和中國駐塞大使陳波、中國政府赴塞醫療隊、華大基因赴塞工作組等為實驗室揭幕。
  • 萬裡尚為鄰 相助無遠近(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疫情) ——中國積極參與...
    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和國際人道主義精神,在做好本國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對其他有需要的國家和地區伸出援手,凝聚起戰勝疫情的強大合力。國際人士對中國以實際行動參與並積極推動抗疫國際合作高度讚賞,認為中國提供的援助是真正的雪中送炭,中國經驗值得借鑑,中國為全球攜手戰勝疫情注入了信心。「中國援助是真正的雪中送炭」「中國多次伸出援手,捐贈物資不僅及時,而且標準高、質量好。
  • 塞爾維亞採購中國FK-3中遠程防空飛彈
    【文/觀察者網 王世純】中國和塞爾維亞的防務合作日益加深。塞爾維亞國有國防設備進出口公司Jugoimport SDPR上周提交的一份年度報告顯示,塞爾維亞已經採購中國製造的FK-3中遠程防空系統。這是中國現代化防空系統首次出口到歐洲國家。
  • 塞爾維亞姑娘伊麗娜的中國電影夢
    2020年第750期總第1105期公眾號政委    之 洲公眾號主編筆尖芭蕾      伊麗娜是一位塞爾維亞姑娘
  • 援鄂醫生離世,馳援手記曝光:你的善良,終將閃耀光芒
    援鄂醫生張靜靜的馳援手記曝光4月5日,山東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員張靜靜在按規定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期滿,即將返家休息時,突發心臟驟停。經醫院組織全力救治無效。張靜靜於4月6日不幸逝世。她的丈夫遠在非洲支援,都沒能趕回來見她最後一面。
  • 兩家中國企業躋身塞爾維亞出口五強
    塞爾維亞商會網站元月5日報導,2020年1-11月,河北鋼鐵集團塞爾維亞鋼鐵廠和紫金銅業塞爾維亞公司躋身出口五強。文章介紹,2020年1-11月,塞爾維亞出口15強企業出口額35億歐元,3家中國企業入圍。
  • 塞爾維亞動用中國無人機,總統親臨現場,看得聚精會神
    當地時間10日,塞爾維亞舉行了「聯合行動-2020」軍演,軍演中現場演示操作了中國購買的CH-92A攻擊無人機,總統武契奇親自到現場觀看。
  • 紀錄片《中國醫生》火了
    為了打贏這場抗疫攻堅戰,一個個不畏艱險、主動請纓的逆行者在這個春天感動了中國。而近日正在愛奇藝熱播的紀錄片《中國醫生》更是引發了無數觀眾的共鳴。這部由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副研究員張建珍拍攝的紀錄片,曾深入全國6家大型三甲醫院的婦產科、急診科、腫瘤科、手術室、ICU等不同科室,進行長達一年的紀實拍攝,鏡頭真實記錄了醫者最普通的生活,以及他們熠熠閃光的職業信仰。
  • 飛越萬裡 中交二航局海外項目直援前線
    2月3日中午12時,當消息傳來信息,中交二航局海外事業部微信群裡一陣歡呼,他們在塞爾維亞籌備的物資終於飛越萬裡,即將抵達一線。「國內醫療物資告急,請所有具備條件採購到物資的境外單位支援!」1月28日下午,中交二航局境外單位召開防疫工作緊急視頻會,會上,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王建平發出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