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中國醫生》火了

2020-11-17 和訊

■馬亞會

本報訊新冠肺炎暴發至今,諸多來自全國各地的醫務人員奔赴防控第一線。為了打贏這場抗疫攻堅戰,一個個不畏艱險、主動請纓的逆行者在這個春天感動了中國。而近日正在愛奇藝熱播的紀錄片《中國醫生》更是引發了無數觀眾的共鳴。

這部由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副研究員張建珍拍攝的紀錄片,曾深入全國6家大型三甲醫院的婦產科、急診科、腫瘤科、手術室、ICU等不同科室,進行長達一年的紀實拍攝,鏡頭真實記錄了醫者最普通的生活,以及他們熠熠閃光的職業信仰。

因為在疫情暴發期間播出,這部片子被觀眾賦予了特殊的感情。人們共情於他們救死扶傷的點滴細節,也揪心於他們作為普通人的命運悲喜。更難得的是,片中曾出現過的不少醫護人員,此刻正奮戰在抗擊新冠肺炎的一線,拼著命和病毒賽跑。

何強:方艙醫院裡與病毒賽跑

在已經播出的《中國醫生》第五集中,講述了一位腎病專家與透析18年的患者朝夕相處的感人故事。他就是浙江省人民醫院副院長何強。作為浙江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隊長,他曾帶領戰友們參加過菲律賓颱風、麗水山體滑坡、利奇馬颱風等一系列救援。最近這段時間,他的戰場搬到了武漢的方艙醫院。

2月3日接到馳援武漢的通知後,何強第二天一早就踏上了前往武漢的徵程。頭天晚上,何強所在的漢江方艙醫院就收了900多個患者。《中國醫生》裡,他是尿毒症患者生命中離不開的重要一員。此刻,他仍是無數新冠肺炎患者的依靠,在方艙醫院,何強正在拼命與病毒賽跑。

尹萬紅:重症病人的守護者

《中國醫生》拍攝了很多急診、重症醫生的工作生活狀態,生死課是每一個醫生必須過的一關。尹萬紅,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就是那個片中搶救孕婦的主人公。

1月26日下午,他的故事在武漢市江漢區紅十字會醫院上演。這裡是離疫源地華南海鮮市場只有1.5公裡的一家二級醫院,因為承載著大量的病人,這裡的醫生每天滿負荷工作。

到達一線接近三周的時候,尹萬紅說,他很想家,但是更舍不下醫院裡的重症病人。於是,和許多同行一樣,他選擇了繼續戰鬥。關於他的故事,將在《中國醫生》後續劇集裡播出。

施秉銀:國家有難,匹夫有責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施秉銀,支援湖北醫療隊隊長,疫情暴發後,他和三位同事率先奔赴最前線,並被分配到了湖北省人民醫院,接管兩個病區。

治療和護理危重病患是現在他每天要做的功課。而在一年前,他剛剛當選了「中國好醫生」。17年前,他也在抗擊「非典」一線的發熱門診工作。他的故事還有很多,在《中國醫生》後續的劇集裡,鏡頭將為我們講述施秉銀這個中國醫生的「醫者之心」,以及他身為普通人的真實悲喜。

此外,出現在紀錄片《中國醫生》中、目前正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醫生還有很多,比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醫院血液科的張旭含醫生、浙江省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潘紅英醫生,以及那個說出「我現在是主任醫師,差不多要用25年才有可能培養出來,我現在44歲,如果我死了,那就是浪費國家資源」的河南省人民醫院腦卒中中心的朱良付醫生等。

因為在疫情暴發期間播出,這部片子被觀眾賦予了特殊的觀感。目前,《中國醫生》豆瓣評分已達到9.3分。《中國醫生》火了,但是,英雄仍在戰鬥。疫情尚未結束,我們期待著更多治癒的聲音從武漢傳來,也等待著那千千萬萬仍在抗擊疫情的「中國醫生」平安凱旋。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相關焦點

  • 紀錄片中國醫生講什麼 中國醫生紀錄片觀後感心得體會
    紀錄片中國醫生講什麼 中國醫生紀錄片觀後感心得體會  當前,全國人民正在全力以赴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在這場戰鬥中,醫院就是戰場,醫護人員就是戰士。連日來,一個個不畏艱險、主動請纓的醫護人員感動中國,全國各地的醫療隊馳援湖北、衝在第一線讓人動容。《中國醫生》系列紀錄片受到廣泛關注也在情理之中。
  • 《中國醫生》溫暖人間世之後,醫療紀錄片要火了嗎?
    而在疫情肆虐的當下,一檔國內首部以醫護群體為主角的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卻成為一匹黑馬,不僅引發網絡熱議,更收穫了豆瓣9.2分的高評。 但《中國醫生》不是國內第一部「網紅」醫療紀實節目。近年來,已經有大量此類作品聚焦醫療行業,以《生門》《人間世》《生命緣》為代表的高口碑紀錄片,這些作品不但讓大眾了解到了中國醫生的怕與愛,更展現出一幅醫院中生老病死背後的人間浮世繪。
  • 紀錄片《中國醫生》意外走紅
    《中國醫生》海報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當前,宅家的人們捧紅了一部小眾紀錄片《中國醫生》。這部曾經於2019年在央視四套點映過的醫療紀錄片,1月下旬登錄愛奇藝,播出至今在網站熱度穩居紀錄片類別第一,微博上相關話題討論也已達到1.1億次閱讀量。
  • 紀錄片《中國醫生》戰疫版開播
    5集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戰疫版近日發布節目預告片,並在愛奇藝首播,該紀錄片以醫生、患者、家屬、醫療專家為主要記錄對象,真實記錄從新冠疫情暴發到四月底醫療隊凱旋期間在武漢的醫護群體的戰疫故事紀錄片《中國醫生》戰疫版主要聚焦於武漢一線醫護人員,深度跟蹤拍攝武漢4家醫院,8個醫療隊,30多名醫護,20餘名病人,忠實記錄他們在那個最艱難時刻的分分秒秒,以及他們身為普通人的喜怒哀樂。《中國醫生》以真實的記錄,展示著醫護工作者的付出,記錄著那些應該被銘記的一切。在疫情逐漸好轉之際,該紀錄片透過另一角度重新回顧這一場「戰疫」,或許會為觀眾帶來不一樣的觸動。
  • 紀錄片《中國醫生》致敬白衣戰士
    這群人的名字就是「中國醫生」。正因為呼應了當下人們對醫生群體的關切,近日上線的紀錄片《中國醫生》獲得熱烈反響。 《中國醫生》將鏡頭對準成都華西醫院、南京鼓樓醫院、西安交大一附院、浙江省人民醫院、合肥的中科大附一院、河南省人民醫院等6家大型三甲醫院,跟蹤拍攝了近30位醫護人員。
  • 九集紀錄片《中國醫生》開播
    2月7日晚起,九集大型醫療人文紀錄片《中國醫生》在安徽衛視開播。紀錄片製作組歷時兩年,深入全國六家大型三甲醫院的不同科室,跟蹤拍攝了近30位醫護人員,通過一個個有溫情、有責任、有矛盾,也有希望的醫患故事,真實呈現了醫生這一職業的不同面。《中國醫生》此前已在愛奇藝網絡播出了四集,豆瓣評分高達9.2分。
  • 紀錄片《中國醫生》 致敬白衣戰士
    這群人的名字就是「中國醫生」。正因為呼應了當下人們對醫生群體的關切,近日上線的紀錄片《中國醫生》獲得熱烈反響。  《中國醫生》將鏡頭對準成都華西醫院、南京鼓樓醫院、西安交大一附院、浙江省人民醫院、合肥的中科大附一院、河南省人民醫院等6家大型三甲醫院,跟蹤拍攝了近30位醫護人員。
  • 真實的「最美逆行者」 紀錄片《中國醫生》熱播
    長沙晚報2月13日訊(全媒體記者 黃能)當前,全國各地醫護人員正奮戰在新冠肺炎疫情前線,一部聚焦醫護群體的紀錄片在線上熱播,獲得廣泛關注。這就是大型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目前正在愛奇藝網站播出,生動呈現了疾病面前「最美逆行者」的真實狀態。
  • 從《中國醫生》看紀錄片的跨圈層傳播
    《中國醫生》,讓我們更懂中國醫生的同時,更提供了醫療題材紀錄片「出圈」的範本。「雲講堂·真力量」聯合創新計劃第三場講座,將在疫情背景下,關注醫療題材紀實作品,以《中國醫生》為例探討紀實影像跨圈層傳播的多方要素。
  • 紀錄片《中國醫生》:醫者仁心的情感書寫
    請關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的詳細報導——紀錄片《中國醫生》——醫者仁心的情感書寫■尼瑪澤仁  張 林紀錄片《中國醫生》劇照在這種背景下,紀錄片《中國醫生》在網絡上的持續熱播,具有特別的意義。作品不僅是向全力以赴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白衣天使」致敬,還在醫患之間連接起相互理解、信任的情感紐帶,引起了人們的廣泛共鳴。紀錄片《中國醫生》採取跟拍、採訪的方式,近距離描摹了真實感人的中國醫生群像。
  • 紀錄片《中國醫生》火爆朋友圈
    春節期間,9集紀錄片《中國醫生》悄無聲息地開播了。 最近,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國人的心,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許多醫生的感人事跡,與紀錄片兩相比照,更加引發觀眾共鳴。目前,《中國醫生》的豆瓣評分高達9.3分。 「身體要足夠好,身體不好的就被淘汰了」 《中國醫生》將鏡頭對準了普通的中國醫護人員群體。心腦血管疾病是我國死亡人數最多的疾病。
  • 看了紀錄片《中國醫生》,更加尊敬他們了!
    熬夜看了幾集《中國醫生》紀錄片。坦白說,拍的很好,不煽情不歌頌,更多的是把醫生作為一群有血有肉的普通當事人來展現,但終究還是眼窩淺,哭了好幾次。聯想去年的陶勇醫生被打等幾起上了熱搜的醫鬧事件,再經歷春節以來的疫情防控,被刷屏的國士無雙,耿直網紅醫生語錄、各地援鄂醫療隊……等等一系列過往,半年來,國人對醫生群體尤其是中國醫生的關注、理解與尊敬,似乎到了一個應有的新高度!專業、冷靜、語速快、看病快、寫字草……是以往很多人對醫生的印象。
  • 中國紀錄片《脊柱醫生》深入揭示醫生職業的現實境遇
    醫生,成為見證我們一生的重要的見證者和參與者。弔詭的是,儘管他們對於我們而言如此重要,卻幾乎是一個面目模糊的「陌生人」。 在西方語境中,醫生職業也是社會精英和財富的象徵,人們對這個職業寄予了很多美好的想像。在中國,醫生的形象卻是微妙的。中國的醫療改革從1985年至今,經歷了35年的探索,利弊的爭議依然存在,有些問題需要不斷進行完善。
  • 比《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評分更高的紀錄片:《中國醫生》
    《中國醫生》是以醫護群體為主角的醫療人文紀錄片。該片豆瓣評分直衝國內紀錄片榜首,遠遠超過了《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此前創造的評分高度。最近,小編將《中國醫生》全部看完,心緒久久未能平靜。拋開大家共歷疫情與紀錄片產生共鳴這一因素外,有一個問題值得大家深思:這部紀錄片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沒有特意製造矛盾和衝突去渲染情感,也不歌頌和誇飾,導演全部採用紀實的手法,以一種平和冷靜的視角來記錄醫生們的生存狀態,為何能引發如何大的社會反響?
  • 疫情當前,紀錄片《中國醫生》告訴我們醫生的愛與怕
    在這個氣氛前所未有地緊張和焦慮、壓抑與喧囂並存的春節裡,一部名為《中國醫生》的九集紀錄片悄然播出。名為「中國醫生」,紀錄片目光對準的便是中國大地上最普通的醫護工作者。製作團隊深入全國六家大型三甲醫院的婦產科、急診科、腫瘤科、整容燒傷科、麻醉科、手術室、ICU等科室,進行了長達一年的紀實拍攝。目前已經上線的兩集分別名為「誠摯」與「成長」。
  • 豆瓣評分9.2 紀錄片《中國醫生》開播
    豆瓣評分9.2 紀錄片《中國醫生》開播 2020-02-09 02:46:08 《中國醫生》在安徽衛視開播。
  • 醫生成網紅,紀錄片《中國醫生》直面醫患難題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當前,自動宅家的人們捧紅了一部小眾紀錄片《中國醫生》。這部曾經於2019年在央視四套點映過的醫療紀錄片,1月下旬起登陸愛奇藝,播出至今在網站熱度穩居紀錄片類別第一,微博上相關話題討論也已達到1.1億次閱讀量。
  • 紀錄片《中國醫生》引發社會思考
    愛奇藝近期上線了一部名為《中國醫生》的紀錄片上線。網站上該紀錄片的簡介是:「《中國醫生》是國內首部以醫護群體為主角的大型醫學人文紀錄片。紀錄片選取最具代表性的科室及醫護人員,聚焦普通人與醫院最常發生交集的場景,通過跟蹤拍攝一個個有溫情、有責任、有矛盾、也有希望的醫患故事,多視角呈現了醫生這一職業的不同面向,解讀醫療系統在國民生命進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真實地展示中國醫生們救死扶傷道路上的悲歡離合。」確實,在紀錄片中,我們看到了溫情的醫患故事,但同樣也看到了醫院真實的人情冷暖。
  • 紀錄片《中國醫生》致敬白衣戰士
    紀錄片《中國醫生》致敬白衣戰士 時間:2020.02.1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鄭娜 分享到:
  • 《中國醫生》這幾部紀錄片為何能刷屏爆紅?
    《中國醫生》這幾部紀錄片為何能刷屏爆紅?A- 從《中國醫生》到《大城無小事——派出所的故事2019》這幾部紀錄片為何能刷屏爆紅?呂鵬在全國人民戰「疫」期間,有兩部紀錄片《中國醫生》和《派出所的故事2019》分別對準了醫生和民警兩個職業群體,多視角而又全面地呈現了這兩種職業的各種面相——有時溫情有時嚴苛,必須履行責任也要直面矛盾,偶爾有失望更多是希望,並由此解讀醫療和警務行業在國民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大眾在增進了對他們工作的了解的同時,也能夠更加深刻地體會這些職業的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