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黑膠唱片製造揭秘-第一輯

2021-02-15 達人藝典

在眾多樂迷的期盼中,不妥協任何品質、在奧地利進行壓片的《琴歌》限量珍藏版黑膠問世。

 

由製作人劉達赴英國進行母帶製作,精雕細琢打造的風雅饕餮《琴歌》,自2010年上市以來,廣受發燒友好評,基本人手一張,首版黑膠也早已搶購一空,缺貨很久。2013年這張專輯被列入劉漢盛嚴選棒喝100CD榜單中,是國內唯一入選的新民樂專輯。

《琴歌》錄製於國家大劇院主錄音棚,由楊青與劉楊兩師徒聯袂出演,專輯收錄的曲目除了4首經典的純古琴音樂—《流水》、《長門怨》、《欸乃》、《平沙落雁》,還有6首是以楊青彈奏的古琴配合劉楊的人聲,吟唱古時的名人名詩句—李重元的《憶王孫》、劉向《越人歌》、李商隱的《無題》、杜甫的《客至》以及李白的《子夜吳歌》馮延已的《長相思》。

選自《琴歌》

  古琴作為中國最古老的樂器之一,已有四千餘年的歷史。她以其歷史久遠,文獻瀚浩、內涵豐富和影響深遠為世人所珍視。本專輯錄製所用的琴雖非文物,卻也有著不凡的身世。他與2008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上水墨畫卷主題的演奏古琴同出一轍。乃古琴研製大師王鵬根據唐代古琴「太古遺音」所制,琴音自然樸實,餘音繞梁實屬極品古琴!

  本來撫琴更多的是文人式的雅玩,曲高和寡,然而這張專輯卻在傳統中找出了一絲新意,女聲磁性十足、感染力極強的嗓音與檀香十足的古琴配搭盡顯自然神韻,擦出的火花不容忽視,再加上錄音師對人聲餘韻、古琴泛音之收錄都登峰造極。即便是不識音律的人,聽著《琴歌》這首專輯也能深深地感受到人聲與琴者所帶來的「天人合一、清微淡遠」的琴樂境界。

 

 黑膠唱片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用來貯存聲音信號的載體,幾乎佔據了整個20世紀,直到1984年CD誕生,黑膠生產線大量被淘汰,但是由於收藏者的喜好,近幾年,黑膠唱片逐漸回潮,這不只是簡單的黑膠文化復興,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回歸。

 快餐時代資訊爆炸,奔波忙碌中人們漸漸忽略了生活的本質,而黑膠的儀式感和對聲音的真實還原,觸動了現代人對生活品質的渴望。再者黑膠唱片裡,不僅是一首首音樂,還有一份對音樂情懷的傳遞。

 達人藝典對於音樂品質要求向來苛刻,黑膠唱片的出版發行更是精挑細選。除了唱片前期製作的嚴謹,達人藝典所發行的黑膠唱片全部為重量180g,歐洲製造。今天為大家解析達人藝典黑膠製造過程。

           母帶後期處理

  

  一位有經驗的工程師,需要從提供的母帶,或高解析度的數字文件剪輯。而製作母盤之前,需要將錄在數字媒介上的音樂,導入一臺計算機控制的切削工具機,工具機將依據聲音信號在漆面鋁盤上刻下一道連續凹槽。

  刻錄唱片母版,將刻紋刀加熱到一定溫度,根據驅動電流產生振動,在膠盤中雕削出聲槽坑紋。

  車床削減音頻漆膠,有2種:乙酸層,或DMM(直接金屬母帶)銅層,兩者的區別在於DMM更適合長過程的,像古典曲目或專輯,因需要更多的溝槽。

工具機切割-正面

工具機切割-側面

母盤切削

切割漆膠

割SX-74的頭部後漆膠

新的乙烯基軟化母帶

變形乙烯基錄音分析

顯微鏡下的凹槽

切割銅板和DMM頭

切割後的銅屑

DMM頭 - 底視圖

在顯微鏡下實時切割橫切面DMM

新的乙烯基軟化母帶

切割手寫筆模擬和虛擬凹槽測量

變形乙烯基錄音分析

乙烯基記錄表面噪聲分析

數據說明虛擬切割的分析

分析噪音問題

改進的諾伊曼掌握控制臺

 

  怎麼樣,看完母帶後期處理的工序有沒覺得唱片的製作過程也如同黑膠唱片本身一樣充滿質感呢?下一期我們繼續來解析黑膠製造過程。

戳我→  跨越時間的永恆經典《霸王別姬》

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   可購買專輯《琴歌》

↓↓↓

相關焦點

  • LP黑膠唱片製造揭秘 第二輯
    黑膠唱片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用來貯存聲音信號的載體,幾乎佔據了整個20世紀,直到1984年CD誕生,黑膠生產線大量被淘汰,但是由於收藏者的喜好,近幾年
  • 中國唱片重啟黑膠唱片生產線 生產「中國製造」的黑膠唱片
    據新華網上海消息,5月9日,剛剛完成從中國唱片總公司整體改制更名的「中國唱片集團有限公司」在滬宣布,推出中國唱片黑膠復興計劃,時隔20年後在上海重建黑膠唱片生產線,正式生產「中國製造」的黑膠唱片。中唱集團總經理樊國賓介紹說,在上海市文創資金的支持之下,中唱集團從德國引進了一條由全自動黑膠唱片壓片機、刻紋聲學系統及母版製版系統組成的生產線。5月9日,這條黑膠生產線在上海虹漕路421號正式投入生產運行。中國黑膠復興計劃也隨之啟動。
  • LP黑膠唱片入門——一個黑膠人的自白
    回想開始之時,有一日,無意中經過一個黑膠唱片店,播的是張國榮先生「童年時」SALUTE專集。我自己收藏了一張這專集的CD,但一聽之下,驚覺效果完全不同。這黑膠唱片的聲音溫軟纏綿,聲聲切切,讓人難捨難離,兼唱片包裝精美,封套31釐米見方,視覺效果不同CD之小巧,內裡之大本歌書,哥哥風採躍然眼前,更是讓人愛不釋手。
  • 不過時的經典:黑膠唱片是怎樣製造的?
    黑膠唱片至今已誕生150年,進入中國已有120年,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黑膠唱片的製造。黑膠唱片的誕生1857年,法國發明家裡昂·史考特(Leon Scott),發明了一種聲波振記器,成為留聲機的鼻祖。而第一次成功將聲音保存了下來的,則是愛迪生於1877年發明的留聲機。儘管這種設備非常簡陋,而且錄音的長度和效果都十分糟糕。
  • 破舊黑膠唱片廢物利用19法
    家裡倉庫有很多廢舊破損的黑膠唱片麼?
  • 想要玩黑膠唱片就要先會洗 - 談談洗LP唱片吧
  • 黑膠唱片發音原理|黑膠唱片,怎麼把聲音留住的呢?
    黑膠唱片的發音原理(來源:科普中國)黑膠唱片,屬於純物理髮聲,發聲時主要依靠唱針磨擦唱片的片紋:唱片片紋在唱片內成45度,一邊左一邊右,唱針就磨擦這些片紋而發聲。黑膠唱片的實質是用磁記錄聲信息的過程。用磁來記錄信息是一種常見的信息記錄方式,比如磁帶、磁卡、磁碟。
  • 關於黑膠丨第一版黑膠唱片一定是最好的嗎?
    很多黑膠迷堅信第一版絕對比再版或復刻版還好,這是幾個原因造成:第一、這張黑膠唱片會變成眾所追求的發燒片,就是因為當年刻片師品質「碰巧
  • 激活中國唱片百年記憶 上海重啟黑膠唱片生產線
    新華社上海5月9日電(記者 孫麗萍)今年是唱片在中國誕生110周年。5月9日,剛剛完成從中國唱片總公司整體改制更名的「中國唱片集團有限公司」在滬宣布,推出中國唱片黑膠復興計劃,時隔20年後在上海重建黑膠唱片生產線,正式生產「中國製造」的黑膠唱片。
  • 黑膠唱片的歷史
  • 一張LP唱片的誕生
    2016~2017樂季是廣州交響樂團的第二十個樂季,作為全國第一個開啟音樂季的交響樂團,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樂季,為此樂團決定推出一張紀念唱片,最後決定載體就採用傳統的33 1/3轉的密紋唱片。說到黑膠唱片,這幾年竟然鹹魚翻生也算是音樂出版界的一大奇觀。
  • 黑膠唱片
    這種新唱片被稱為Long-Playing,現在通行的唱片幾乎都是33轉,所以黑膠唱片就被直接稱為「LP」其實,黑膠唱片正確的稱呼是Vinyl (乙烯基),這是各種規格唱片的總稱早期壓制黑膠唱片的母盤是用蠟膜刻成的,發展早期的黑膠唱片因此被稱為Wax ,現在很少有人會這樣稱呼黑膠唱片Records也是黑膠唱片的一種習慣稱呼。
  • 黑膠唱片入門手冊
  • 【談黑膠】黑膠唱片的「顏值」
    黑膠唱片的尺寸黑膠唱片直徑常見10英寸和12英寸兩種規格,前者大量用於錄製流行音樂,錄音時間較短,一面一般只能容納一首歌曲,早期飛利浦、德律風根 (Telefunken)等廠牌出版的單聲道LP也有採用此尺寸。
  • 黑膠唱片,是怎麼把聲音留住的?
    」,相比之前的標準的 78 轉/分「黑膠唱片」,這就大大延長了一張唱片的播放時間,所以這種新密紋黑膠唱片被叫做 LongPlay,也就是我們現在聽黑膠迷們一口一個叫的 LP 啦~也是在這之後,黑膠唱片作為一種音頻載體,開始獨領風騷風靡了整個 20 世紀,即便 21 世紀被數碼電子產品 KO 過,還是撐到了現在的復古風潮歸來。
  • 黑膠沙龍 | 聆聽舊時光,LP唱片收藏的不止是音樂
    他錄製的LP唱片《經典小號協奏曲》曾獲「愛迪生」獎,他總共獲得過5次「Grand Prix」獎,他的唱片曾是三年的最暢銷唱片。他對於小號演奏藝術的發展更是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謝爾鮑姆最為著名的是演出巴赫的第二號《布蘭登堡協奏曲》,他一生共演出過400多場,留下的錄音無數。
  • 黑膠機之ion Max LP評測
    自從去年年底開始迷上黑膠音樂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了解黑膠唱片、唱片,購買唱機、唱片。
  • 五輪真弓 / 回憶錄( 黑膠唱片180 克 LP )
    ★ 精選「日本藝能界最具才華歌姬」五輪真弓出道三十多年來最經典的十三首歌
  • DIY黑膠唱片不是夢 kickstarter上眾籌的黑膠製作機
    2014年對於黑膠來說真的是不可思議的一年,英國黑膠銷量居然達到了18年來的新高,黑膠的價格也急劇攀升,一些只做黑膠的唱片廠牌的地位也有一定的爬升,通過下圖我們可以看到近些年的黑膠銷量。那麼對於一些黑膠愛好者來說,如果能在家製作自己的黑膠唱片,那麼將是一件非常理想的事情。
  • 周杰倫也要出黑膠唱片了,黑膠真的回潮了?
    今年是歌手周杰倫出道20年,他將於11月6日推出經典專輯黑膠唱片,供樂迷珍藏。14張黑膠唱片,預售價格超7000元,仍然有不少粉絲忍不住「剁手」。甲殼蟲樂隊唱片    上世紀90年代,在CD的衝擊下,黑膠唱片銷量急速下滑。1998年,國內最後一條黑膠唱片生產線停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