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好好做教育,我是王老師,請跟我一起走進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的同步課堂。
「歷險」是每個青少年的嚮往,早在21世紀初,電影《哈利·波特》風靡了整個世界,一夜之間,哈利·波特成了青少年心目中的偶像與英雄。其實,早在一百多年以前,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就塑造了一個家喻戶曉的青少年偶像,他就是湯姆·索亞,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湯姆·索亞歷險記》,一起走進這一場歷險,去感受他的奇妙的「旅行」吧。
作者馬克·吐溫(1835年--1910年),美國作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湯姆·索亞歷險記》、《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借兒童的眼光,對庸俗的社會習俗、偽善的宗教及種族歧視等作了辛辣的諷刺,語言流暢、詼諧。後期創作思想深化,用筆更趨老辣。其作品以方言和民間口語寫活生生的現實,開闢了新的現實主義道路。
節選的課文講述的是湯姆和貝琪從迷路的山洞返回家的故事。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先講述貝琪的媽媽柴契爾太太和湯姆的姨媽悲痛欲絕的心情,以及湯姆、貝琪回來後小鎮歡樂的晚上。先悲後喜,充滿了喜劇氣氛。
第二部分(第4自然段):接著通過湯姆的講述,介紹他和貝琪在洞中歷險經過。
第三部分(第5-15自然段):最後講湯姆去看望夥伴哈克和貝琪,從法官口中意外地知道山洞已被封上,他告知法官印江·喬埃還留在洞中。
走失的兩個孩子一直沒有找到,柴契爾太太和波莉姨媽的狀態是通過不同的角度來描寫的:柴契爾太太是從神態、動作的角度來描寫的,而波莉姨媽主要寫了她的外貌變化。
在走失的兩個孩子被找回來前後,人們的情感也是有不同的:找回來前,人們感到悲傷與悽涼;找回來後,摟著兩個獲救的孩子又親又吻,同時還使勁握住柴契爾太太的手,滿肚子的話想說有說不出,淚水如雨,灑了一地;波莉姨媽和柴契爾太太都高興到了極點。
第4自然段中「他給他們講著這次精彩的歷險過程,同時還誇張地吹噓了一番……」從他講述自己的歷險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湯姆是一個勇敢、機智的孩子。「誇張地吹噓了一番」可見湯姆在歷險中獲得了極大的滿足。人們把他們回來看作奇蹟,他也覺得自己成了英雄。同時前一句中的「熱切」是有妙用的。因為「熱切」指熱烈懇切,不能換成「熱情」(指人參與活動或對待別人所表現出來的熱烈、積極、主動、友好的情感和態度。)課文中小鎮上的人們在三天三夜後突然看到孩子們安然無恙地回來了,心情自然是高興、熱情的,同時也是急切、懇切地想知道孩子們在這段時間裡發生了什麼。所以用「熱切」更恰當。
課文最後幾個自然段,為什麼湯姆的臉「立刻變得煞白」呢?原來是有原因的。因為湯姆聽到法官說山洞被封上了,印江·喬埃雖然是個壞人,把他關起來也是大快人心的,但是想到一個活人就這樣死去,湯姆還是接受不了,因此臉立刻變得煞白。由此也可以看出他心地善良的品質。
湯姆·索亞是個敢於探險、追求自由的孩子,課文通過對他成功地塑造「頑童」的形象,讓我們更好地看到他身上所具有的敢於探險、追求自由的精神。所以湯姆和貝琪是靠著自信、聰明、勇於挑戰的意志走出絕境的,令人佩服。
親愛的小朋友,你從文中體會到了什麼呢?對呀,他的故事讓我們懂得了要勇敢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要熱愛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多觀察世界,用自己的雙手去探索未知的世界,讓那無限的好奇心和追求自由的精神陪伴我們一生。
那麼,除了今天學習的《湯姆·索亞歷險記》以外,你們還讀過哪些歷險類的小說?給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誰呢?你們能從他(她)的身上學到哪些優秀的品質呢?快快來評論區分享給大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