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區》:最真實的人類與外星人之戰,人性究竟是善是惡?

2020-12-19 嚶嚶說娛樂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今天嚶嚶要帶來一部口味略重的電影——《第九區》。光看名字可能想像不出電影內容,其實第九區是外星人降落到地球後生活的地區,故事也就在這裡發生了。

被不明液體噴濺,男主身體逐漸發生變化

種族歧視一直是人類關注的問題,白人歧視黑人從未停止,而影片中則是人類歧視外星人。在讓外星人籤訂「驅逐令」的時候,由於外星人不怎麼配合,人類的態度非常不友好,有時直接開槍。所以說,不同種族之間很難生活在一起,想要徹底消除種族歧視的觀念是很困難的。

男主作死拿了外星人的東西,結果被裡面的黑色液體濺了一臉,這個意外成了男主人生的轉折點。他的身體發生了驚人的變化,一隻手成了「龍蝦手」,皮膚也逐漸潰爛。連妻子也拋棄了他,可見即使最親近的人也不可能一直站在自己這裡,每個人心中的第一位都是自己,妻子的選擇非常現實,也非常真實。

為逃活體研究變回人類,與外星人做交易

男主所在的公司其實在秘密研究外星人武器,他們發現變異的男主可以使用外星武器後,決定把他的內臟取出研究。這些所謂的高層人士、技術人員並不是真正想為社會做貢獻,而是利用自己的權力達成自己的野心,為了利益不擇手段,這裡也是諷刺了現實中美國的霸權主義。

在手術中他拼盡全力逃了出來,被通緝的他只能選擇來到第九區躲藏。在這裡,他得知只要拿回液體就能變回人類,便答應和外星人合作。其實我們可以得知,外星人是意外來到地球,它們只想回家,而人類在此期間拿它們做實驗,竊取他們的技術,非常不仁道。

超強機甲裝備上身,男主「開掛」解救外星人

當地有一群黑惡勢力,老大想要外星的基因來啟動武器,他嘗試了很多方法,包括吃外星人,都沒有效果,他很嫉妒男主並要砍了他的手臂。嚶嚶不禁想到一句老話「吃哪補哪」,黑老大的做法也體現了很多地方人們的迷信觀念,這些觀念往往是有違倫理道德的。

有了外星人的基因,男主得了機甲這一「開掛」裝備。裝備雖好,可男主畢竟不太會使用,但他還是選擇救出外星人,讓它啟動飛船回家,人的善良終究還是會出現。臨走前,外星人對他說:「3年,我答應過你」。連外星人都這麼重情重義,某些人類是不是自愧不如。

這部電影雖然講的是外星人這個看似不切實際的領域,卻讓人感到很真實。首先是他用了紀錄片的拍攝方法給人權威的感覺;其次是他將人性很好地體現出來,人類在利益面前是自私且殘忍的,但在危急時刻還是會義無反顧衝上去,人性終究是複雜的。喜歡這部電影的小夥伴可以去看看哦~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嚶嚶說娛樂

相關焦點

  • 佛教認為:人性是善,還是惡?
    #中華神秘文化#人性,是古今中外的哲人們普遍探討的一個重要話題;人性究竟是善、是惡,可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在我國先秦時代,先賢們就爭論過這個問題——孔子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肯定人的本性生來相近,只是因後天的習染,而有了千差萬別。
  • 地球人殘忍,外星人有情,物種間的紛爭到底是誰的錯?《第九區》
    《第九區》用一種人生跌宕起伏的戲劇性變化,赤裸裸地展現了人性背後的黑暗。如果你想要觀看這部電影,要做好引起你不適感的準備。這種不適感,不只是來自外星人的醜陋,惡俗。主要是來自人對待外星人的殘酷手段。相比之下,外星人反而比人類更加的具備人情。
  • 《第十區》比《第九區》相差了一部《RAKKA》?
    《約翰尼斯堡的外星人》、《機器蒼蠅臨時工》等幾部科幻作品,通過他的其他作品可以看出尼爾·布洛姆坎譜擅長「髒」科幻電影拍攝,後來被著名導演彼得認識,才開始了他的導演之夢,由於片方撤資,三年後的他以《第九區》獲得奧斯卡最佳改編獎而走上正式導演之路。
  • 聊電影《第九區》,如果有一天外星人來地球避難?
    《第九區》講述了人類如何對待來地球避難的外星人,看似科幻片,其實在講人性。 並非一開始就覺得人類殘忍可惡,可能由於外星人的外表過於醜陋,已無形中把他們劃為低人一等的某種怪獸。雖覺得他們不應當遭受不公待遇,卻全然沒有一顆想去捍衛他們的正義之心。
  • 電影《第九區》在線觀看完整版資源 | 豆瓣8.3
    第九區District 9導演:  尼爾·布洛姆坎普編劇:  尼爾·布洛姆坎普 / 特麗·塔歇爾主演:   沙爾託·科普雷 / 詹森·庫伯 / 娜塔莉·博爾特 / 茜爾雯·斯特賴克 / 約翰·薩莫爾1990年,一艘巨大的飛船出現在地球上空,人們惶恐不安,卻又分外好奇。
  • 【九野電影社】10大最好看的外星人入侵電影,《第九區》高居榜首!
    最牛逼的「自主剖腹產」據說被刪減了。異形鏡頭給得真少。異形來源是外星生物為了消滅人類養的初代異形與人類變異出來的高級異形。9、《異形:契約》從設定來說,我也認為本片是所有描寫外星入侵地球設定最合理的一部。不過注意到一個細節,在外星人發現51區並發動進攻的時候,滿地的戰鬥機沒有一架被擊中,從開始到最後都是些卡車,油罐,小兵被炸得滿天亂飛。6、《明日邊緣》
  • 電影《第九區》告訴我們的什麼是人性,而不是提防外星球的侵略
    最近正在上映的一個電影叫做第九區,他也是一個科幻片。相信如果喜歡科幻片的人一定看過,裡面講的是一個主角他感染了病毒,然後傳染給他的家人,導致他家人都全部換上了這個病毒,當然這個時候電影中會出現一個政府的一個特工來清理這些人。這部電影也不例外,政府馬上來清理這些中了病毒的人,想要抓他們去做實驗。而且不管他們的死活想直接抓回去做實驗。
  • 《第九區》:逐漸明白,我們這代人在恐慌著什麼,牢記適者生存
    《第九區》用一種人生跌宕起伏的戲劇性變化,赤裸裸地展現了人性背後的黑暗這種不適感,不只是來自外星人的醜陋,惡俗。主要是來自人對待外星人的殘酷手段。相比之下,外星人反而比人類更加的具備人情。親情,同胞之情,感恩之情,還有主人公跨越種族的愛情。與地球人主動施加的迫害相反,外星人的反抗是被逼無奈的,像是身陷絕境之中,心灰意冷,必須魚死網破,拼個你死我活不可。
  • 「現實版」硬核科幻《第九區》:說好3年後回來救我,你食言了
    飛船裡上百萬的外星人也因此淪落成了的地球難民,他們被安置在一個生存環境極其惡劣的難民營——第九區。為了躲避被解剖的命運,威庫斯逃亡那個他曾經極度厭惡的地方——第九區。威庫斯答應幫助克里斯多福找到可以讓飛船重新啟動的物質,作為回報,克里斯多福將利用外星科技把自己變回人類。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威庫斯掩護克里斯多福登上了飛船,自己卻困在了第九區。克里斯多福如願以償,踏上了回家的路。
  • 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人性中的善與惡)
    古往今來,人性的善與惡一直是哲學史上爭論不休的命題《三字經》開篇就是一句:人之初,性本善。而儒家的荀子堅決否定這種說法,他認為:人性本惡科學發展到今天,人們已經知道,人性本無善惡,善惡都是後天形成的。愛爾維修有一個著名的命題:人,是環境的產物人一出生時,猶如一張白紙,在成長的過程才區分出我們在白紙上畫出的是《蒙娜麗莎》還是《最後的晚餐》在《聖經.舊約》中有這樣一段故事:人類的始祖亞當和夏娃最初居住在上帝的伊甸園中,本不明善惡,只因受到蛇的引誘偷吃了園中善惡樹上的果子才使眼睛明亮,生出了羞恥之心,也辯明了善惡,美醜人類與生俱來的欲望一吃,穿,住,愛。
  • 《康斯坦丁》:揭秘人性當中善與惡的矛盾
    善良與邪惡同在,魔鬼與天使共存的奇異世界裡,有著「地獄神探」之稱的康斯坦丁憑藉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勇敢的犧牲精神,帶著美麗的「女助手」衝破邪惡的圍攻,終將惡魔抵禦在了人類的文明世界之外,避免了一次地獄魔鬼對人類的瘋狂進攻。電影的精彩之處在於後半部分的反轉,以及康斯坦丁身上雙重性格的矛盾衝突。今天我就從影片出發,從兩個角度分析分析人性中善與惡到底是對立矛盾,還是合理並存?
  • 外星人武器威力驚人,卻淪為人類實驗品,美國科幻電影
    那麼我們現在就來回顧一下當時那部讓人心曠神怡的《第九區》吧。出於人道主義,政府決定將這些外星人安置在飛船下方的貧民窟,稱之為「第九區」那裡混亂不堪,住著一個黑幫群體,他們以高價販賣貓糧給外星人男主憤怒不已,打傷了實驗室的人逃了出去,但他無路可走,政府為了抓捕他,造謠他與外星人發生了不可描述的事才導致身體變異,男主只能逃進第九區。
  • 羅洛梅:敢於直面人性中的惡,其本身就是一種善
    敢於直面人性中的惡,其本身亦是一種善。——羅洛·梅人所有的焦慮,都可以體現為一種焦慮,即死亡焦慮。科技進步了,物質豐富了,但人類的生存境遇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觀,甚至更加惡化。這些時代問題,需要當代社會中每一個人認真對待與思考。現代人在技術飛速發展的同時,遠離自身的存在,從而導致人性的異化。他們逃避自我,順從他人,不再擁有直面自己存在的勇氣。現代人感受不到生活的意義和價值,一直處於空虛和焦慮之中。在這種空虛和焦慮中,部分的人性惡就會顯現跳出。
  • 科幻災難片《拉卡》 人類這次被虐得太慘了!疑似《第九區》後續?
    》的導演尼爾布羅姆的試水之作。據說是《第九區》的後續呢!故事一共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 世界(介紹世界的格局情況)第二個部分AMIR和NOSH(AMIR一位黑人小哥曾被外星人抓去做過人體實驗後擁有特異能力,NOSH炸藥專家)第三部分包圍(人類反擊軍對外星人進行了一次反擊計劃)
  • 電影《第九區》為什麼一直不拍續集,怕會引起觀眾的恐慌?
    多年前的電影現在看還是這麼經典,電影拍攝手法看著十分真實,類似記錄片和新聞報導的拍攝方式給電影樹立了一種中立,冷靜的基調,男主角也表現的像一個普通人,有著普通人的懦弱,自私,傲慢,也有著普通人的善良,和拯救別人的勇氣。外星人和人類的對立很像現在的難民和反對接納難民的人的對立,也像移民在外國受歧視,被攻擊的現況,所以這部電影放到現在看還是能引起人的深思。
  • 孟子曰「性善」,並不是「人性本善」
    如果要談「人性」,就得考慮到更多複雜的課題。若單純就動物世界而言,其實是無「善惡」問題可供討論的。比如在自然世界中,獅子會殺害較為弱小的動物,我們也沒辦法說獅子是「惡」的;而長頸鹿一輩子吃草維生,我們也沒辦法說長頸鹿是「善」的。「善惡」問題,是純屬於人類社會之判斷,且作為一個人類在社會上存活,不可能完全不辨善惡——這是人性問題必扣緊「善惡」進行討論之主因。
  • 柴靜:永遠不要低估人性的惡,而高估人性的善
    而荀子則認為「人性本惡」,每個人從出身開始就是邪惡的,是需要教化來改造成善良的賢人。人性本來到底是善是惡,誰也說不明白。然而,在生活中有無數的善良之人,他們或是如同雷鋒一般助人為樂,或是如同戰疫醫生一般奔赴在一線卻無怨無悔,或是如同教師一般不辭辛勞地教書育人,傳道授業解惑。
  • 【奧斯卡最佳影片】|——《第九區》
    影片《第九區》是2009年索尼出品的一部科幻電影,由尼爾·布洛姆坎普導演,沙爾託·科普雷、詹森·庫伯等聯袂出演主演。影片於2009年11月26日在中國內地上映。電影講述了維庫斯感染了某種神秘病毒,正逐漸變成一個外星人,為了不淪為研究的對象遭受非人的實驗,他只有逃往唯一安全之地——第九區差不多在30年前,外星生物終於與地球有了第一次親密接觸,當人類戰戰兢兢地等待著對方可能會施予的來勢兇猛的侵略與襲擊、或者是科技方面飛躍性的進步時,卻始終沒能達成所願。
  • 人性到底是善的,還是惡的?3位聖賢爭論不休,你是怎麼看呢?
    人心的好與壞,背後就隱藏著人性的善與惡,那麼到底人性是善是惡呢?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3位聖賢爭論不休,而且好像是每個人的話都有道理。下面我們先來看看這3位聖賢對於人性的評價!第一位:孟子,他主張人性本善。《孟子》一書中,孟子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也就是說,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就好比是向下流淌一樣。
  • 評價電影《第九區》
    簡單說,就是地球人關押外星人的大型監獄。而那些外星人,可一反我們平常在科幻片中看見的高大上的高科技形象:它們長得細細長長,外表都是甲殼,像生鏽的機器人一樣破破爛爛。至於顏色嘛,是暗綠色的,科幻片裡很多殭屍或怪物都是這種黏糊糊的綠色或鐵鏽色,我把這個顏色定義為——殭屍綠,突出那種噁心的效果。在第九區,這些外星人叫蝦人,可我覺得叫他們螳螂人更適合。那些蝦人們都在幹些啥呢?搭帳篷!撿破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