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翰林,穿冬裝,執夏扇,一部春秋可讀否?老總管,生南方,來北地,那個東西還在嗎?——紀曉嵐與太監對聯
在中國歷史長河之中,太監往往是一個難以被忘卻的古代人群,無論是武俠小說之中,還是現代的影視劇中,太監都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
其實早在先秦時期,詩書禮儀春秋之中都或多或少地提及到了「宦官」一詞,到了明清時期,也有了「太監」的稱呼,其中也不乏一些名垂千古的人物誕生,比如造紙的蔡倫、下西洋的鄭和等,都是太監出身,而在近現代畫壇之中,有著一個繪畫大師的家中,也有著一位太監。
他便是著名繪畫大師齊白石,提及齊白石與太監,兩個看起來絲毫不相關的詞語,放到一起有些格格不入,一個是近現代畫家,一個是古代封建社會下的產物,為何到了齊白石那個時代還有太監呢?這就要從齊白石「摳門」這件事上說起了。
在現代畫壇之中,人們除了認為齊白石的作品價值不菲之外,還有著他「小氣」的傳言,而齊白石家的這位太監,其實也是跟「小氣」有著很大的關係。
出生於1864年的齊白石便是如此,大器晚成的他,年過半百的時候才得以站穩腳步,但卻又遇到了時代的動蕩,於是想要閉門清閒過日子,而此時的他家有小妾,畫又成名,門下拜訪的人絡繹不絕,讓齊白石日日煩瑣。
門中除了一些日常服侍的女傭幫忙看門之外,便是自己的小妾來回照應,一來二去齊白石也對外人有些防備心理,當初還寫下了一封告示,不讓人們拜訪自己的小妾。
但僅僅一封告示自然擋不住辛苦前來拜訪的人,於是齊白石便想著找一個人專門來看門,如果是女傭的話難以應付眾人,是男傭的話又擔心小妾在家中,怕是家賊難防,同時還不想找個正兒八經的人專門來看門,怕是開支太大。
而在1912年清朝覆滅,眾多的皇親國戚四處流竄,隨之而來的便是眾多丫環與太監流入了外界,而這些人之中,大多數都是從小便到了主子家中,社會經驗並不深,於是一些太監便會選擇一些有頭有臉的人物家中去討生活。
當初一籌莫展的齊白石,聽人提及京城有個太監叫尹春如,流落在外無事可做,此時的齊白石恍然大悟,這不正是自己想要找的看門的人嗎?
於是一番打聽之後,齊白石找到了尹春如,尹春如本身是肅清王的一個太監,但早在1911年的時候,主子逃亡大連,他便被拋下留在了京城,一幅女性面孔的尹春如,自幼在宮中做事,無論是說話還是做事,都讓齊白石十分滿意,之後便為齊白石府上看門。
但找到了看門的人,還是一位太監,齊白石沒了其他顧慮,卻又怕給工錢,於是便對尹春如說吃喝住都在我家中,每日只用看門便可,可否每月給幾幅畫當工錢?
尹春如想來本身也沒花錢的地方,再者早已知曉齊白石畫作潤格也不低,便欣然答應了,於是在齊白石府上整整22年的時間,尹春如不要工資只要畫,但卻也落了個盆滿缽滿。
因為在當時,想要給齊白石求畫的人數不勝數,往往不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很難落得一幅蘊含風雅的大師之作,就連齊白石的乾女兒、著名喜劇演員新鳳霞前去,都難求一畫,然而在新鳳霞的回憶錄之中,卻提到了時常會在齊白石府上的看門太監哪裡買畫,每一幅都是精品之作。
免費給齊白石看門22年,沒要工資,反而成為了齊白石畫作的一大收藏家,一些知名人士反而要到他那裡收藏齊白石的畫作,很多網友也都忍不住的誇讚其有先見之明,而尹春如的晚年,便沒了記載,在齊白石家中看門22年後便無人知曉他的去向,不過收藏著眾多齊白石名作,想必也足以安享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