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李白的所有詩歌中,我最中意的就是這一首,每每讀起,就像靈魂隨著太白也去了趟金陵,眼前是風吹柳花,唇邊是滿店酒香。
在古典文學史中 ,唐代畢竟是輝煌的,而那個輝煌的唐代,又註定不能錯過李白。若論才華,我總是會執拗的感覺,他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王者。因為唯有這樣的李白,方可信手拈來,醉酒百篇。
本是送別詩,可是傷感並不是李白的風格,他處理傷感的力量太過強大,強大到沉澱了一千多年後今天,我才能隱隱感覺他骨子裡的疼痛!
於是,在這樣的金陵城下,有這樣的酒樓吳姬,一群少年好友,杯杯離愁別緒。
作者寫送別詩不談傷感落寞,而是轉問那東流之水,試想那情真意切,如何詮釋這場樸實的送別。
李白此詩構思巧妙。首句」風吹柳花滿店香「,是闃無一人的境界,第二句」吳姬壓酒勸客嘗「,當壚紅粉遇到了酒客,場面上就出現人了,等到「金陵子弟」這批少年一湧而至時,酒店中就更熱鬧了。別離之際,本來未必有心飲酒,而吳姬一勸,何等有情,加上「金陵子弟」的前來,更覺情長,誰也不願舍此而去。可是偏偏要去,「來相送」三字一折,直是在上面熱鬧場面上潑了一盆冷水,點出了從來熱鬧繁華就是冷寂寥落的前奏。李白要離開金陵了。但是,如此熱辣辣的訣舍,總不能跨開大步就走吧。於是又轉為「欲行不行各盡觴」,欲行的詩人固陶然欲醉,而不行的相送者也各盡觴,情意如此之長,於是落出了「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的結句,以含蓄的筆法,悠然無盡地結束了這一首抒情的短歌。
喜歡李白的月,更喜歡李白的水,在李白的詩歌中,有「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有「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有「驚波一起三山動。公無渡河歸去來。」李白內心的洶湧就這樣化作水波浩蕩,筆走遊龍,詩泣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