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1893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
由咱們曲江影視聯合出品的大戲
《那年花開月正圓》實在是太火了
小薇最近也在追劇
每天一下班就抱著電腦追昨天的更新
在前兩天的劇情中,陳曉飾演的沈星移以一身媒婆裝搞笑登場,瞬間引起觀眾熱議。原來是早前,沈星移曾跟周瑩打賭做生意,如果沈星移贏了,周瑩就要做他的女人,如果周瑩贏了,沈星移就要穿女裝遊街並大喊「我不如女人」。
真的是好有女人味~
周瑩沒想到沈星移這麼重視與自己的誓約,連讓自己掉面子的口頭誓言也認真履行,不免有些心動,這劇情看得觀眾們心痒痒的。大家都在期待著劇情後面周瑩與陳曉飾演的沈星移會有什麼樣的情感發展。
據說歷史上真實的周瑩與電視劇中的周瑩遭遇很相似。這個劇本的第一稿出自吳家後人——周瑩重孫女吳國華。電視劇播出之後,吳國華也大讚孫儷將歷史人物周瑩演繹的入木三分,並稱孫儷在拍戲期間認真閱讀劇本,詢問周瑩的歷史,才能夠將周瑩這個人物刻畫的如此生動。
那麼電視劇中的演繹到底幾分真幾分假?
歷史上真實的周瑩的身世又是怎樣的?
今天跟小薇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陝西秦商研究著名專家李剛教授說,周瑩出生於1869年,時為同治九年,經過兩次鴉片戰爭的清朝政府,已經顯露出末世的破敗和荒涼。時局的動亂,也帶來了思想的變革,以前「重農抑商」的傳統受到挑戰,商人成為社會上活躍的群體。
▲《那年花開月正圓》劇照
關於周瑩的身世,歷史上有多種說法。流傳甚廣的一種說法是,周瑩是三原縣魯橋鎮孟店村人,周家在明代是以販賣布匹和瓷器發的家,明代之後,周家的生意漸漸衰落。由於父母早逝,周瑩由其兄嫂撫養長大。17歲時,嫁給重病纏身的吳聘「衝喜」。成親之時,吳聘已經病入膏肓,由別人攙扶著與周瑩拜了堂。
▲《那年花開月正圓》劇照
在安吳堡村也流傳著另一種說法,稱成親之時,吳聘臥床不起,吳家便找了只公雞披紅掛彩與周瑩拜了堂。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為什麼會嫁給一個將死之人「衝喜」呢?這個問題令許多人感到疑惑。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也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為周瑩是周家的養女,僅是為了門當戶對,將其嫁給了吳聘;另一種說法是,當時周家家道已經衰落,經濟窘迫,兄嫂為了經濟利益,將周瑩嫁給了吳聘。據說,周瑩過門第三天,吳聘便撒手西去了。禍不單行的是,一年之後,周瑩的公公到河南去收帳的時候,掉到黃河裡被淹死了,而且,記載重要商業信息的帳本也被大水衝走。因東院吳家再無其他男丁,家族重擔全部落在周瑩一個小女子身上,她無子守節,得到家族的賞識,被稱為「安吳寡婦」。
對這一說法,周瑩的後人吳國華並不認同,她說,「周瑩原來的墓志銘寫著,吳聘和周瑩結婚3年後,吳聘才去世。吳聘和周瑩曾有過一個女兒,不到一歲就夭折了,這在《吳宓日記》中有記載。」吳國華說,吳聘在世時,周瑩便過繼了兩歲的侄兒吳懷先做兒子。
丈夫離世、家業下滑……這些困難都沒有讓周瑩退縮,她沉著冷靜地將東院的所有事務處理得井然有序。順利地接管了吳氏家族的商號、店鋪、土地、房產等商業資本。年紀輕輕的周瑩成了東院的掌門人。「當時周瑩在陝西主要做棉布生意、棉花生意、茯茶生意。僅涇陽的裕興重商號就掌握著涇陽茶票的百分之六十,所以富甲全省。」李剛說,在周瑩誠信仁義的經營下,吳家鑄就起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
▲《那年花開月正圓》劇照
經過她的苦心經營,吳家的生意達到頂峰。各大商埠、碼頭都有吳家的生意,南通北達,連成一氣。全國108家分店,涉及淮鹽、布匹、藥材、米糧、油坊等各行各業。長篇小說《安吳商婦》的作者王芳聞說,由於奉行「誠信仁義」,周瑩逐漸在商場站穩了腳跟。關於周瑩的誠信經營,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有一次,吳家高陵南糖商號食鹽專賣店誤將海鹽當晉大青鹽賣,讓一老者發覺,找到商號總理提出批評。周瑩知道後,立即命鹽店貼出告示,承認錯誤,以三倍價格賠償給老者,高陵縣人們聽聞後,紛紛為周瑩這一做法點讚。事後,周瑩還讓商店在門口掛了一塊「誠實無詐自律自戒」的木匾作為警示,這也是中國商業史上僅有的兩塊「誡欺匾」之一,顯得彌足珍貴。
▲《那年花開月正圓》劇照
「除了是一個商業大咖,周瑩還是一個宅心仁厚、心地善良的人,對鄉鄰更是樂善好施。」文化學者周虎子說,在當時,由於戰亂和天災,關中地區湧現出饑民大潮,周瑩在高陵、三原、涇陽、淳化、鬥雞臺、口鎮設有字號的地方一律開設粥廠,賑濟災民……興水利,辦教育,建文廟、助軍餉,這一件件義事,使周瑩成為關中地區遠近聞名的「活菩薩」。
在生意鼎盛時期,周瑩開始打造她的吳氏莊園。為彰顯大氣,她專門派人去京城,查看紫禁城的格局,然後仿建了三進四合院,偏正共四院,稱之為吳氏莊園。莊園極盡奢華,僕役人數多達2000餘人。在安吳堡東南二公裡之遙的寇家村還修了一座花園,園中亭臺樓榭,曲折遊廊,假山魚池,還修有溫室暖房……
▲吳氏莊園
因沒有生育兒女,周瑩生前過繼了吳家中院的侄子吳懷先為養子。吳懷先接手吳氏莊園後,將其捐贈給了共產黨。1937年洛川會議後,西北青年訓練班從延安遷到涇陽,安吳青年訓練班於1937年10月開始創辦,1938年春遷於當時的吳氏莊園,並將規模擴大。全國各地去往延安的熱血青年都需要先到此地參加政治、軍事培訓。安吳青訓班的學員,有從敵人鐵蹄之下和淪陷區逃出來的青年,有從異鄉歸來的愛國華僑;有工人、農民、店員、小商小販;也有藝術家、工程師、留學生、軍官、士兵等。青訓班的學員最多時達到1500餘人,先後培訓了12000餘名學員,分別輸送到延安、抗日前線、敵後根據地、國民黨友軍等地參加開展抗日救亡鬥爭。
▲吳氏莊園舊址
除了吳氏莊園,隨著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的走紅,也帶火了周瑩花費巨大精力修建的周家大院。位於三原縣魯橋鎮孟店村的周家大院耗時數十年修建,建成時共有17個院落,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因戰亂燒毀了16院,現僅存1院,即現在的周家大院民俗博物館。該院為五進大院,佔地面積3206平方米,建築面積979.8平方米,在建築特點上採用的是南北結合的建築風格,坐南朝北,進深71米,每進三五相間均有大門相隔,若敞開所有的中門,可一眼看到後樓,給人以清靜幽雅之感,是陝西省獨一無二的古民宅。現在的周家大院成為了影視拍攝的取景之地,張藝謀的電影《活著》,電視劇《桃花滿天飛》《雪娘》等等,都曾在此地拍攝。
▲周家大院
曲江新區第三批「最多跑一次」事項清單新鮮出爐!
辦公環境媲美谷歌!曲江創意谷還要為西安本土音樂插上翅膀
最高獎1億!曲江新區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再出大招!
除了小雁塔,曲江還有這些地方值得期待!
曲江新區出臺5項金融扶持政策,趕緊看!
內容整理自三秦都市報
實習編輯:何新穎
校對:楊晗悅
審核: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