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吞噬,光都逃不過!那反物質炸彈,二向箔,黑洞哪個更強?

2021-01-18 知書知史

黑洞是現代廣義相對論中,存在於宇宙空間中的一種天體。黑洞的引力極其強大,使得視界內(一個靜態球對稱星體實際半徑小於一個定值,其周圍會產生奇異的現象,即存在一個界面——「視界」)的逃逸速度大於光速。故而,「黑洞是時空曲率大到光都無法從其事件視界逃脫的天體」。

從這個解釋來看黑洞不得了,只有大於光速的概念或許才能比他的饕餮屬性厲害。再來看看反物質炸彈和二向箔。

顯然這兩種武器都還停留在科幻小說裡,雖然它們的不同之處在於,反物質炸彈雖然現在還不能使用,但理論上還是可以製造出來,只是成本太高,而能量釋放方式我們也能理解!

但是「二向箔」有點勉為其難,因為我們所有的知識都來自大劉的科幻小說《三向箔》中歌者與太陽系的碰撞,根據描述,這是一種對空間維度進行攻擊的技術手段,表現方式是三維下降二維,逃逸速度是光速!此外,我們完全不知道它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封裝模式!

正、反物質湮滅會釋放巨大的能量,這一點大家都知道,並遵循質能方程:

E=mc

不像核裂變和聚變,它們都會留下「殘渣」,只有質量的部分轉化為能量,例如,核裂變只有0.09%,聚變只有0.7%,但是正反物質的湮滅是100%,它的效率極高,沒有汙染,沒有後顧之憂,並且只準備了一半的反物質,廣島原子彈的質量多達幾噸,如果換成反物質,只需0.5 g,因為還剩下0.5 g的物質自然可以免費獲得!

雖然反物質很難保存,但在理論上它還是可以保存,因為它是帶電的,可以被磁場約束,但是它需要非常高的真空度和非常穩定的磁場,否則一旦接觸到物質,就會發生可怕的湮滅過程!

二向箔」就是傳說中的空間攻擊工具,在我們對空間的理解中,點、面構成了從零維到二維的所有維度,而我們的世界就是一個具有實體的長寬高三維空間!

「二向箔「作用是起動三維其中的一維無限捲曲,一旦起動不能結束,就像瘟疫一般會無限擴張,但其下降速度會逐漸達到光速,而在下降區啟動光速引擎便可逃脫!

「歌者」對太陽系用了「二向箔」而不是三體恆星的光粒是因為太陽系內存在超級行星,文明可以利用行星產生的遮蔽作用,躲避太陽遭受光粒打擊時的新星爆發,因此「歌者」用了360度無死角的「二向箔」代替了「光粒」。

根據這兩種方法的原理,反物質炸彈只能算常規武器,也就是說,人類通過技術手段可以製造的武器只是代價會非常高,而「二向箔」卻是一種可以摧毀星系甚至宇宙的終極武器,當然,「二向箔」在理論上不應該成為一個二維黑洞!

由於黑洞在世界上逃逸的速度超過了光速,而且黑洞視界內的空間被嚴重扭曲,而中心的奇點甚至是一種零維的存在,當黑洞遇到了二向箔時,作為二維二向箔的黑洞是無能為力的,因為黑洞本身的所有維度都已經蜷縮了!好比非洲獅子遇到一隻刺蝟,實在無處下嘴!

當然《三體》中還有很多設想很有意義,如作者劉慈欣曾對人類進入四維空間發表過自己的看法,他認可進去的人再也不是人了,而會變成「神」的說法。

1、擁有「神」技:劉慈欣認為在四維空間裡,所有事情都是同步的,簡單來說,就是人類會擁有一些「神」技能,比如穿牆、瞬移等等。

2、可長生不老:在四維空間中,人類不受空間、時間限制,所以可以自行控制壽命,實現長生不老。

比如在《三體》中,劉慈欣就給我們描繪了這樣一個「心臟失蹤之謎」故事,一個人的身上沒有任何的傷口,但心臟卻憑空在體內消失了,對三維空間的人來說同樣是一個未解之謎。

當然,目前這些都只是猜想,但不能否認的是,劉慈欣所寫的《三體》絕對是科幻界的裡程碑之作,它不僅僅是一本精彩的小說,同時也具備著很高的現實意義和參考價值。

憑藉《三體》,劉慈欣獲得了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為亞洲首次獲獎。

說他一個人單槍匹馬將中國科幻文學提升至世界級水平,一點也不誇張。

讀完《三體》之後,歐巴馬感到震驚:「三體太有想像力了,讀了它以後,我覺得做一個美國總統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畢竟,我要做的無非就是和國會辯論的瑣事,而不必擔心外星人入侵。」

除了歐巴馬以外,FaceBook總裁扎克伯格、小米雷軍、360周鴻禕、騰訊馬化騰,也都是《三體》的推崇者。在雷軍看來,《三體》對他們公司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黑暗森林、降維打擊等概念,都值得他們警醒。

我在剛接觸《三體》時,立刻就被書中緊湊的劇情和作者超乎常人的想像力所吸引,書中所出現的「黑暗森林法則」、「降維打擊」等內容,徹底顛覆了我對宇宙和這個世界的認知。

《三體》共3本,尤其是第三部《三體—死神永生》,絕對算得上是一篇大手筆,它將整個地球,整個銀河系,展現在宇宙的大背景下,真正觸發靈魂深處對於人性的思考。

還沒有看過《三體》的朋友們,我強烈推薦大家去看一下,它不僅可以給你帶來閱讀的震撼,更會引發對人性的深層次思考,對你的價值觀會有所啟迪。

劉慈欣把我們帶到一個嶄新的世界,這個世界是中國的文字從未創造過的一個恢弘而邏輯自洽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地球如海中一片樹葉,微不足道,朝不保夕。

想閱讀的小夥伴們,點擊下方連結就可以購買哦,一起來感受劉慈欣的大千宇宙吧~

相關焦點

  • 黑洞一直在吞噬物質,原來並不是只吞不放,那些物質都去哪了?
    當一顆質量恆星內部的燃料消耗殆盡之後,但只要它的質量足夠大,就有可能形成黑洞。黑洞由於質量大所以就產生會非常強大的引力,只要是在黑洞的引力範圍之內,無論是什麼物質都會被黑洞給吞噬,這也是我們之前所了解到的黑洞。它就像一個無底洞一樣,被吸進去的任何東西都會被吞噬,即使是像光粒子這樣的超高速物質也逃不掉被它吞掉的命運。
  • 被黑洞吞噬的物質去哪裡了?
    在經過了100多年的艱苦探索後,終於在2019年4月10號,人類第一次成功間接地拍攝到了黑洞的照片。    黑洞堪稱宇宙中最可怕的天體,能吞噬其周圍包括光線在內的一切物質,在黑洞內,物理學上的時間和空間都沒有了意義。那麼,如此強大的黑洞會是穿越時空的通道嗎?        其實說到這裡大家首先要改變自己的刻板印象,黑洞並不是一個洞。
  • 宇宙中的黑洞吞噬的星球,都去哪裡了?
    對於黑洞,我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其引力很大,在其視界內,就連光逃不出它的引力,它能夠撕裂一切靠近它的物質。那麼這就產生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宇宙中的黑洞吞噬掉的星球,都去哪了?
  • 科學驗證《三體》中的二向箔可能存在,整個宇宙都是二維的?
    將「二向箔」與《三體》中的神器「二向箔」結合起來,先拆掉重力包,使其成為沒有厚度的透明的二維物體,跟三維空間完全不起作用,三維物體可以自由穿越,二向箔就相當於「幽靈般的存在」。如果這個假設成立,我們就很容易理解黑洞和二向箔之間的共同點:黑洞是二維的,二向箔也是二維的,黑洞吞噬東西,二向箔也同樣能做到;黑洞質量巨大,吞食東西後又變得更大,二向箔也有巨大的質量,並隨著二維世界吞噬宇宙物質而不斷擴張——唯一不同的是,黑洞是一個黑色的渦旋(因為光都被吞食),而二向箔是一塊發光的彩色 LED顯示屏(可以用光速逃離)。
  • 為什麼黑洞的空間是扭曲的,能吞噬一切物質?科學家給出了猜想
    眾所周知,宇宙中存在黑洞,而黑洞能吞噬一切,包括光都不可倖免。根據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在宇宙中,時間與空間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是相互依存緊密不可分開的。但是黑洞能改變周圍的時間與空間,黑洞的時間與空間是扭曲的。
  • 被黑洞吞噬的物質去哪裡了?它們會穿越時空嗎,霍金的黑洞人生!
    黑洞堪稱宇宙中最可怕的天體,能吞噬其周圍包括光線在內的一切物質,在黑洞內,物理學上的時間和空間都沒有了意義。那麼,如此強大的黑洞會是穿越時空的通道嗎?其實說到這裡大家首先要改變自己的刻板印象,黑洞並不是一個洞。
  • 黑洞吞噬恆星時會改變進餐氛圍
    宇宙幾乎所有星系中心都有超大質量黑洞。這些黑洞都是有耐心的捕食者,等待恆星不經意經過地盤時,用無敵重力場將它們扯碎吞噬。天文學家有時候能在可見光波段看到捕食過程,有時則在X射線波段看到,但幾乎不會同時觀測到這兩種輻射,這代表黑洞是用兩種方式吞噬恆星嗎?
  • 銀河系現巨型黑洞,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會把地球吞噬嗎?
    相比之下,黑洞更像是從地獄來的使者一樣,凡是它所到的地方,都將會寸草不生。黑洞的引力很大,使得視界內的逃逸速度大於光速,是時空曲率大到光都無法從其事件視界逃脫的天體。 迄今有關黑洞的形成一直基於一個未經證實的黑洞理論,這個理論認為,當一顆大質量的恆星」死亡「時爆發成超新星,超新星的爆炸雲團形成黑洞。
  • 7億光年外存在超大黑洞!黑洞真的會把地球吞噬麼?| 張帆
    愛因斯坦曾說,宇宙裡速度最快的是光速,如果一條光速遊動的魚都逃不出去,那麼這個瀑布就叫作黑洞,黑洞的邊際叫作事件視界。而黑洞即便產生之後,也會面臨霍金蒸發,而且越小的黑洞蒸發越快,黑洞很快就沒了。這個「蒸發」的說法是霍金提出來的,但即便霍金說錯了,黑洞不會蒸發,它能長期而穩定地存在,那它也不會吞噬地球。
  • 天文學家捕捉黑洞吞噬恆星情景,猶如巨獸吞咽義大利麵
    (圖片來源:ESO)如果你能親眼目睹黑洞吞噬恆星的場面,那有可能是巨獸吞咽義大利麵的樣子。黑洞的引力極其強大,使得視界內的逃逸速度大於光速。換言之,可以用「暴食症」來形容黑洞,而且它的暴食症簡直到了喪心病狂的程度,對食物毫不挑剔,從星體到光子,全都可以列入日常菜單。就算是目前已知的傳播速度最快的光(電磁波)也逃不出黑洞的嘴。不過黑洞無法直接觀測,但可以藉由間接方式得知其存在與質量。
  • 在黑洞外面,看不到黑洞裡面,那如果在黑洞裡面呢?
    在黑洞的內部,由於引力過於強大,所以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物質向中心無限坍縮,所以理論上來講,黑洞的實體不過就是一個密度無限大而體積無限小的奇點。無論是星系級黑洞,還是恆星級黑洞,它們的實體實際上都是一個體積無限小的奇點,而我們平時所說的大小,指的其實是黑洞視界的大小。
  • 《三體》中二向箔真的無法破解?答案在書中
    看過三體的朋友都知道,不知是哪個文明向地球發射了二向箔,實施降維打擊,最終導致整個太陽系都二維化了,人類最終就逃出來了程心和艾AA,場面極其慘烈,同時也讓我們讀者了解到了降維打擊的威力,難道二向箔真的無法破解嗎?
  • 黑洞與白洞誰更厲害,當兩強相遇,會發生什麼?
    黑洞就如同宇宙大爆炸的奇點一樣,不過黑洞的出現,仿佛任何物理定理都失效了,它是超大恆星「死亡」後發生了引力坍塌而形成的一個無底深洞。隨著黑洞蠕動身邊的天體都會被吞噬掉,所以用「恐怖」一詞來形容它的存在並不為過。
  • 二向箔對地物降維打擊,三維空間變二維平面原理和結果太可怕了
    「黑暗森林」推動星球文明間的關係發展,也通過一個毀滅性武器「二向箔」,降維打擊」終結了人類文明。那麼二向箔究竟有什麼魔力,能夠將強大的立體星球變成平面化,將所有人類和三體人都變成渣渣,今天就來說說。二向箔是一種具有殺傷力的降維打擊武器。在《三體》中,沒有比這句話更令人討厭的話了:「我需要一個二向箔,清理它。」
  • 吞噬黑洞
    吞噬黑洞是極具創意的一款休閒遊戲,遊戲中採用了新穎而獨特的遊戲玩法,超炫酷的畫面風格搭配獨特而有節奏的背景音樂,可以帶給你更加有趣的遊戲體驗感,同時還加入了全新的3D立體顯示效果和物理引擎,帶給你更逼真的遊戲操控享受。
  • 黑洞進食秀:張開 「血盆大口 」 吞噬恆星
    天文學家曾於1963年首次發現這種天體,它們位於活躍星系中心,發出的光比數十億顆太陽還亮,即使在可見宇宙邊緣也能觀測到。一般認為,當大質量氣體雲和塵埃在黑洞的血盆大口前繞行數十萬或數百萬年,遭受推擠、加熱並發光,最終衝向超大質量黑洞時,即形成類星體。
  • 看過了黑洞'打嗝',看過了黑洞'噴射',這一次我們終於看到了黑洞真身! !
    許多影視作品中對黑洞有著腦洞大開的奇思妙想,例如2015年的著名科幻片《星際穿越》,就將黑洞的形象搬到了銀屏上,片中表現的巨型黑洞「卡岡圖亞」,是一個光子籠罩的球體,帶著一圈環狀的吸積盤的樣子……以至於人類在知道黑洞存在的那一刻起,就常常忍不住發問:黑洞是什麼?黑洞怎麼來的?黑洞為什麼能吞噬一切?
  • 黑洞離地球有多遠,會不會吞噬地球?
    由於黑洞的強大引力,所以人類並不能直接觀察到黑洞,只能通過觀測被它的引力吞噬的物體從而達到間接地觀測它,所以黑洞它經常只出現在我們人類科幻電影中,從來沒有真實的照片來證明黑洞的形狀,然而就在最近才出現首張黑洞的照片。當然,作為首個被人類直接觀測到的黑洞,其必然備受關注。
  • 黑洞是什麼樣的天體,黑洞內部什麼樣,黑洞會消亡嗎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黑洞是什麼樣的天體?提起黑洞,大家都記得人類第一次拍到的黑洞照片。它那鬼魅般的身姿瞬間被廣大網友玩壞了,因為太像蜂窩煤!黑洞照片帶著疑問我們一起看一下黑洞內部的天地,首先黑洞是一個連光線都無法逃脫的天體,怎麼能拍出照片?第二光子是質量為零的物質,黑洞是怎麼束縛住的?第三黑洞質量非常大,裡面的會有什麼樣的景象?
  • 細說吞噬一切的黑洞,帶你了解宇宙中的「饕餮」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神奇的黑洞,你有沒有聽說過黑洞是什麼?是一個吞噬一切的怪物,還是一種黑色的洞。對很多人而言,黑洞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東西,我們似乎經常聽到這個詞,卻又不知道它到底是什麼?那麼黑洞到底是什麼呢?其實宇宙中的很多星星都會發光,所以我們才能看到它們,但是還有一些星星,不僅自身不發出任何光芒,而且它們的引力非常大,甚至還會將附近的光都捕獲,使得周圍變得一片黑暗,而黑洞就是這樣的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