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美食分享平臺,每天給您介紹最好吃的美味佳餚,歡迎分享,投稿QQ:156063881
「在臺北每日我都非常規律地早早起床,然後去國父紀念館慢跑,之後進教室上課,中午回酒店休息,下午再進教室,晚上赴不同朋友的約會晚宴,有時還要將晚上分成幾段,因為朋友多過我停留的夜晚,在臺灣他們稱之為轉TUA,TUA大概就是臺語中的『攤』或者『坨』吧。」
起床、運動、工作、喝酒,這些瑣碎的片段更像是一個當地人的日常生活,或許是去臺灣的次數多了,再加上有臺灣好友的熱情款待,才會有這樣一份怡然自得的心境。正因如此,黃小廚才能像當地人一樣吃到最正宗的特色美食,以至於他現在回想起來都能記得那些美食的味道和那些店鋪的名字。
臺灣歌手盧廣仲還曾在《早安晨之美》裡唱道:有好多好多早餐在這裡/在我們最熟悉的早餐店裡/不管你睡得多晚起得多晚/要知道我一直在這裡歡迎光臨你。
現代臺灣的中式早餐店飲料以豆漿為主,也出現了像「永和豆漿」,「阜杭豆漿」這樣的品牌,豆漿可以配燒餅,油條和粢飯糰。
不過西式早餐在臺灣也非常受歡迎,最常見的就是漢堡和三明治搭配一杯奶茶。
臺灣夜市
與早餐相呼應,臺灣另外一個不得不說的特色就是夜市。臺灣夜市是一種發達的市民文化,光臺北就有華西街觀光夜市、士林夜市、饒河街觀光夜市、師大夜市、通化街夜市、景美夜市、南機場夜市等等。逛夜市一定要有一個好胃口和好體力,看看下面推薦的這些經典夜市小吃,你就知道為什麼啦~炸雞排、蚵仔煎、藥燉排骨、麻油雞、天婦羅、蚵仔面線、芋圓……
關於蚵仔煎的起源,有一則有趣的故事。民間傳聞,西元1661年時,荷蘭軍隊佔領臺南,鄭成功從鹿耳門率兵攻入,意欲收復失土,鄭軍勢如破竹大敗荷軍,荷軍在一怒之下,把米糧全都藏匿起來,鄭軍在缺糧之餘急中生智,索性就地取材將臺灣特產蚵仔、番薯粉混合加水和一和煎成餅吃,想不到竟流傳後世,成了風靡全省的小吃。
大腸包小腸,是臺灣1990年代興起的一種特殊小吃,說穿了很簡單,就是將體積較大的糯米腸切開後,再夾住體積較小的臺式香腸,即成為「大腸包小腸」,與美國的熱狗有異曲同工之妙。
臺灣夜市的冷飲和冰品也是一定不能錯過的美味,臺灣炎熱,潮溼,有暴風雨的夏天給了人們一個很好的藉口吃各種冰品。去夜市,記得來一份檸檬愛玉、芋圓、芒果刨冰……
麻辣鍋
麻辣鍋已經成為臺灣的特色美食,麻辣火鍋的重點不在於多辣、多麻,而在於香,這個香味融合了麻辣、鹹、以及其它特殊調料而成。有名的麻辣鍋有太和殿、鼎王、老四川、橋頭、詹記、藍記,各家自成一派,各有各的口味和擁護者。
西門町的阿宗面線
以「一碗麵線闖天下」的阿宗面線,勾芡濃鬱、面線滑潤順口、大腸香Q,食用前淋上烏醋和特調辣椒醬,一碗下肚你就知道為什麼會有那麼多食客願意站著或者蹲在門口或者路邊。除此之外,這家面線的價錢也非常親民,大碗65新臺幣(約合人民幣15元),小碗50新臺幣(約合人民幣10元)。
陽明山吃野菜
陽明山適合四季出遊,在那裡看山看花看雲,走累了還有免費溫泉泡腳,肚子餓了還可以在竹子湖附近找一家山菜館,體驗一次真正的時令蔬菜。
關注:各地美食,了解更多天下美味佳餚
看完記得分享給您朋友,讓身邊的人一起談論吃喝玩樂,微信中搜索:各地美食,以及公眾號:gdms520就可以輕鬆關注
點擊『閱讀全文』觀看更多各地美味佳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