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逆行者」4天走完「勇敢的路」
水木年華成員繆傑 跟車護送15噸蔬菜到湖北
新型肺炎疫情發生後,不少演藝圈人士紛紛捐款捐物。而親自調集蔬菜並且跟車一路護送到湖北,水木年華成員繆傑是第一位。
日前,繆傑通過他的助農平臺「家鄉來客」籌集了15噸蔬菜,並且親自跟車將物資一路護送到了湖北仙桃。在出發前,他還創作了一首新歌《勇敢的路》,希望這首歌給這次戰「疫」中的人以勇氣和力量。
2月4日,繆傑接受了北京青年報記者的專訪。繆傑是武漢人,但這次的行動並非因為武漢是自己家鄉。在過去的5年當中,繆傑創辦的「家鄉來客」助農平臺幫助了20多個省份成千上萬的農民,可以說幫助了每一個人的家鄉。
目前繆傑已經回到北京,並且處於自我隔離的狀態,「要對其他人、對朋友、對家人負責。」
這一次不同尋常的旅途,用繆傑的話說:一路上風餐露宿、跋山涉水,但更是一條「勇敢的路」,因為所有的出發,都源於善意的真誠。
近千公裡的路途中,他們的狀態經常是「吃著泡麵唱著歌」。因為疫情的緣故,高速上的車輛很少,服務區的餐廳也都是關閉狀態,一輛車從頭到尾司機只有一位,只能是走走停停,有時為了緩解疲勞,就會出現這樣一幕:司機點歌、繆傑高歌。
對話
以最有效的方式幫助疫區
除夕開電話會議確定行動
北京青年報(以下簡稱北青報):怎麼想起要親自送蔬菜到湖北?
繆傑:我是在除夕當天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很多人都捐錢,但是我轉念一想,現在最缺的是人手和物資,過年大家都回家了,這時候前線的那些醫務人員其實是非常孤獨的,需要有人在人力、物資上去幫助他們,我想必須得有實實在在、最有效的方式去幫助他們,而不只是捐一筆錢過去。
北青報:所以想到了自己帶貨過去。
繆傑:對,我就在除夕當天,通過電話會議臨時把我們全體小夥伴召集起來,跟他們說目前這種情況。我們義不容辭,因為我們這個團隊助農做了5年,我們的初心就是讓家鄉更美、讓兒女回家,而這次疫情造成很多親人的隔離,有的人回不了家。我說我們不應該忘記初心,在這樣大是大非的問題面前,希望大家能夠放棄休假、放棄過年,一塊投入到這次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很多小夥伴說,這是一個特別有意義的除夕夜,大家一直忙到深夜兩點。
北青報:你也是武漢人,這幾年還經常回武漢嗎?
繆傑:實際上我出生在武漢,5歲的時候離開武漢跟隨父母來到北京的。以前外公外婆在的時候,每年春節都會回武漢去看望他們。他們去世以後,回去就少了。
但是我這次的行動並不是因為我是武漢人,就像我們「家鄉來客」做助農——已經做了5年,跑遍了全國20多個省份,兩百多個縣,幫助了成千上萬的農民渡過難關,也不是只幫助自己的家鄉,我們是幫助每一個人的家鄉。
15噸蔬菜一天完成調集
4天完成第一批物資運送
北青報:這15噸蔬菜就是助農平臺「家鄉來客」收購的?大概用了多久?
繆傑:對,這是我們的強項。我們助農做了5年,全國各地都有很多我們的分團隊,有很多我們幫助過的農民, 15噸蔬菜我們一天之內就完成了調集。
這批蔬菜是分別從河北大名縣、山東莘縣調集的。疫情發生後,各地蔬菜等都很緊缺,大名和莘縣的農民以前得到過我們的幫助,所以在這樣的關鍵時刻,非常願意配合我們。
北青報:這次行動主要是蔬菜,還有其他物資嗎?
繆傑:其實一開始我們主要想調集醫用物資。但從初四開始,我們看到消息說湖北、武漢的蔬菜供應緊張,便想到從臨近省調集蔬菜來幫助他們,這是我們最擅長的事情。於是決定開闢第二戰場,初五把這15噸蔬菜調集完畢,初六找到了可以運送的司機和湖北當地能夠接收的單位。初六晚上,我已經出發去蔬菜產地了,初七我們裝貨完畢,初八中午到達湖北,只用了4天的時間。其他的醫用物資,通過另外一條路運輸過去。
近千公裡路只有兩位司機
途中為緩解疲勞高唱《啟程》
北青報:這15噸蔬菜大概花了多少錢?
繆傑:從除夕夜啟動時,我們就已經開始在「家鄉來客」旗下的各個平臺義賣,籌集了幾萬塊錢。當然,春節期間包括運費等成本都很高。沒關係,不夠的部分,由我和「家鄉來客」團隊先去支付,做這個事情不能被錢給卡死。
北青報:能找到願意去湖北的司機也不容易吧?
繆傑:對,確實司機非常難找,近千公裡路,可是我們兩輛貨車只找到了兩位司機,也就是一輛車只有一位司機。按照正常運輸的話,其實一輛車應該是有兩到三位司機互相倒班。這也影響了我們前進的速度,因為按照貨車司機的規定,每開三個小時左右就必須休息。司機師傅從頭開到尾,非常辛苦。開到半夜12點的時候,我就給司機打電話。司機說是我們的歌迷,很喜歡《啟程》這首歌。當時我就給他唱了一首《啟程》。在這裡真的要感謝願意幫我們把蔬菜運到湖北的司機師傅,真的很不容易了。
北青報:路上還經歷了哪些困難?
繆傑:比如我們去河北大名縣調集物資,他們村都已經封鎖了,外地人員、外地車輛不能夠進村。得知是為疫區調集蔬菜,他們才表示理解,但是必須把車牌、人員姓名等身份信息都登記上,才允許進入。
出發當天,我們是先在河北把蔬菜裝箱,然後去山東那邊協助山東的蔬菜裝箱。從河北去達山東途中,山東那邊也規定,所有外地車輛、外地人不允許進入,這樣,我們只能讓那邊團隊的朋友原地裝箱,然後約定一個地方集合,一塊前往湖北。
北青報:這批蔬菜是直接運到武漢的嗎?
繆傑:本來這批蔬菜我們是準備運到武漢,甚至是直接運往雷神山醫院的。但是情況每天都有變化,我們出發的前一天,雷神山醫院那邊的反饋是可能目前暫時不接受省外的物資,所以我們趕緊去聯繫武漢周邊能夠幫我們接收的單位,後來通過朋友聯繫到了仙桃團市委,他們願意出面幫我們接收這批物資,並且開出介紹信。實際上,我們是運到了仙桃,由仙桃團市委代為接收,然後他們會把我們這批物資根據武漢以及周邊各地的需求,分發到需要的地方去,並且答應給物資發放的明細。在這裡也要非常感謝仙桃團市委。
仙桃在武漢的西側100公裡左右的地方。現在各地防控很嚴,所以如果沒有介紹信、通行證,車輛是不可能到市區的。這次,我們實際上是途經武漢的三環線,向西到達仙桃。這只是我們第一批物資。隨後還有其他的醫療物資、蔬菜等也會陸續送過去。
一路風餐露宿但內心充實
3000件隔離服已抵達武漢
北青報:大過年的,為什麼非要親自去?
繆傑:就是因為情況每天都在發生變化。從這邊出發到達湖北,要途經山東、河北、河南,每個省的規定不一樣,情況也不一樣,這批物資能否成功抵達,有太多不確定因素。所以我一定要親自跟這一批蔬菜,第一時間解決遇到的問題,保證這批物資蔬菜能夠及時、順利地到達當地。只要第一次暢通了以後,後面再去做相同的工作就會容易很多。
北青報:一路上有什麼感覺?
繆傑:高速上基本見不了幾輛車,偶爾看到的,也是掛著橫幅,寫著某某地方援助湖北的物資的車輛。這讓我們感覺到還挺欣慰的:自己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北青報:第一批已經順利送達,後面還會有第二批?
繆傑:在我們返程的當天,也就是2月1日,我們組織的第一批3000件隔離服已經成功抵達了武漢的兒童醫院。這也是除了蔬菜之外進到醫院的第一批物資。通過這次行動,很多朋友知道後自發加入到我們行動中,比如有朋友說在天津有1萬斤蘿蔔可以隨時調往疫區,很多人都踴躍站出來說願意和我們一起把物資運往湖北一線,這個挺讓我感動的。因為一個團隊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能夠通過我們的行動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效果就提高很多倍,畢竟人多力量大。
希望疫情儘快結束,在這之前,我們會繼續做這件事。希望能團結起更多有情懷、願意做事情的朋友。越是困難的時候越需要團結,相信會越做越好。
北青報:「家鄉來客」助農工作也會繼續?
繆傑:對。「家鄉來客」團隊堅持幫助農民改善生活,已經做了5年。堅持5年非常不容易。我們的願景是讓所有的家鄉變得更美,讓所有的兒女能夠回家。只要這個世界上還存在著需要幫助的人,我們團隊的存在就有意義,我們會一直堅持下去。
我一直認為堅持這件事情才是最難但又是最有意義的事情。時間才是最說不了謊的。它能告訴我們、告訴所有人,我們在做什麼?我們不是一時的作秀,也不是一時的衝動,而是通過堅持足夠久的時間,告訴大家,我們這麼做的初心和情懷,只有時間,不會說謊。
【來源:北京青年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