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開展 「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一舉化解32起勞動...

2020-12-24 工人日報

工人日報客戶端電 「我的工資一拖再拖,硬是要了好幾年沒要到,今天終於有個結果了,法院和工會幫我解決了這件揪心事,讓我安心過年,太感謝你們了!」當事人王某寧在拿到北海市鐵山港區人民法院出具的訴前調解協議書後感慨不已。

12月18日下午,北海「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開展兩級法院聯動調解,成功化解32起涉及歷史債務共計182萬餘元的勞動爭議系列糾紛,王某寧就是其中案件當事人之一。

原告王某寧等人系北海市某單位職工,曾多次向被告北海市某單位及上級部門反映,要求發放拖欠的工資、獎金及住房公積金。因單位改制形成的歷史債務問題,被告一直以資金短缺為由未予發放。得知2019年鐵山港區人民法院通過「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模式調解過一批退休職工工資的案件,王某寧等人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到鐵山港區法院提起訴訟。考慮到這是一起涉案人數眾多、涉案金額較大群體性糾紛,該院向北海市中級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報告,並啟動了「兩級法院+工會」上下聯動聯調機制。

當日下午,北海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梁壯,北海市中級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主任林曉霞、副主任葉雪玉一行專程到鐵山港區法院與法官一起對該系列案進行調解。經過法官、工會調解員多次與雙方當事人溝通,本著調解優先的宗旨,該院訴訟服務中心主任譚有發動之以情明之以理地勸解、疏導雙方當事人,避免矛盾升級。在該院主持下,原告方職工代表和被告北海某單位在相互理解的基礎上,最終達成一致意見,當場籤訂了調解協議書,由被告北海市某單位支付王某寧等人的拖欠工資等款項,並作出如期給付承諾。該系列案件在兩級法院和工會、調解員的共同努力下,32起拖欠職工工資的勞動爭議糾紛案終於得以圓滿調解,使群眾的「三事」得到快速化解。

「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平臺,是為了更好更快地化解勞動爭議糾紛,積極聯合北海市總工會搭建的平臺,並正式掛牌成立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一方面通過工會積極調解維護勞動者權益,減輕法院訴訟壓力,化解勞動爭議;另一方面通過法院製作調解書,賦予文書強制執行力,讓雙方當事人調解沒有後顧之憂,把法院審判執行的強制性、權威性和工會調解的柔和性、便捷性有機結合,形成了1+1﹥2的增益效果,有效保障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為精準服務「六穩」「六保」,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全力護航。(工人日報記者龐慧敏 通訊員廖仁英)

相關焦點

  • 踐行「三事」通解,「法院+工會」妥善化解32起勞動爭議糾紛
    踐行「三事」通解,「法院+工會」妥善化解32起勞動爭議糾紛 2020-12-21 12: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社+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試點工作現場會在浦北舉行<第711期>
    +人社+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試點工作紀實》,現場觀摩學習了浦北縣「法院+人社+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中心利用浦北縣「網際網路+」勞動爭議一體化在線調解平臺對接勞動爭議案件現場調解工作的演示。 「今天全市『法院+人社+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試點工作現場會議在浦北召開,是對浦北縣開展『法院+人社+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試點工作的肯定,也是為全市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探索多元化解新模式樹立了典範,值得我們推廣學習......」
  • 呼和浩特市「法院+工會」高效化解勞動爭議
    2020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和全國總工會聯合印發《關於在部分地區開展勞動爭議多元化解試點工作的意見》,內蒙古被列為試點後,呼和浩特市新城區先行先試。2020年6月10日,新城區以「法院+工會」工作模式為基礎成立了勞動爭議訴調工作室,發揮工會貼近基層勞動者、擅長群眾工作的優勢,以及法院在具體勞動爭議案件調解中的權威性、專業性,有效引導職工依法理性維權,共同推動勞動爭議高效化解。
  • 運河區「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揭牌成立
    運河區「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揭牌成立 2020-12-22 18: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贛州多元調解勞動爭議糾紛!
    12月24日,記者從相關新聞發布會獲悉,我市各級工會著眼新時代廣大職工群眾所想所急所盼,以「法院+工會」訴調對接工作試點為契機,依託工會「三師一室」維權服務平臺,推動「工會+N」維權服務提速提質提效,使職工合法權益得到有效維護。
  • 寧夏賀蘭縣構建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合力
    本報訊 (記者馬學禮)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賀蘭縣農民工劉向東被項目方欠薪一事,經過賀蘭縣勞動爭議、人事爭議、勞務合同訴調對接中心工會調解員接手並協調多方處理後,最終在短時間內得到妥善解決。據悉,高效、便捷的處理過程、令各方滿意的處理結果,得益於該縣建立的「工會+法院+人社」多元化解勞動爭議機制。
  • 有效提升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 運河法院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揭牌成立
    有效提升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 運河法院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揭牌成立 2020-12-22 14: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抓創新 促和諧 威海市總工會不斷推動工會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
    源頭做實工會法律監督推進工會組織建設基層工會是工會組織開展各項工作,尤其是開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基礎。近年來,我們持續推動建會工作,不斷拓展建會工作領域。截至目前,全市已建基層工會4700多家,覆蓋職工54萬餘人。
  • 調解優先,機制創新,助推勞動爭議多元化解
    連日來,信豐縣人社局接連調解處理了8起勞動爭議案件,這8起案件在短時間成功調解,用時短,辦結快,對勞動糾紛調解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該局長期堅持調解優先、加強溝通協調的辦事辦案方法,努力把勞動人事爭議化解在萌芽狀態,進一步貫徹了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立法精神,保證了基本民生和市場主體雙維護。
  • 面對勞動爭議,怎麼辦?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籤訂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 麗水市仲裁院舉行法院勞動人事爭議巡迴庭掛牌儀式
    隨著勞動者維權意識不斷增強,勞動案件由於多項請求事項交織,多重法律關係交叉等原因成為增長速度最快、解決難度最大的類型之一,勞動人事爭議巡迴庭的掛牌成立,將為全市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工作經驗,推動勞動關係矛盾源頭化解。對勞資雙方來說,未來在發生勞動爭議時,將免去來回奔波的時間和精力,體驗到「一站式」法律服務的方便與快捷。
  • 我國勞動爭議解決機制之完善
    但是,現實社會中,工會往往不願意承擔起這樣的角色,這是因為工會建立在用人單位內部,領取用人單位發給的工資,這種先天的利益牽連,使工會在代表並維護勞動者利益時不得不另有考慮。所以,在出現勞動爭議時,工會更願意以第三方調解者的身份去平息事態,將了解情況、搜集證據等責任都推給勞動者,而不能發揮其應有作用。
  • 北京法院:去年兩成多民事員額法官化解近七成民事糾紛
    北京高院今天通報了北京法院2020年「多元調解+速裁」工作情況。據悉, 2020年全市17家基層法院運用「多元調解+速裁」機制共結案32萬餘件,用21.1%的民事員額法官化解了69.5%的民事糾紛。前端速裁案件平均審理天數為49天,比後端平均審理時間縮短29天。
  • 勞動爭議調解的基本程序是什麼,勞動爭議怎麼調解?
    勞動爭議調解是指在企業與員工之間,由於社會保險、薪資、福利待遇、勞動關係等發生爭議時,由第三方(例如專業性的人才機構、爭議調解中心等)進行的和解性諮詢,通過勞動爭議調解達到法律諮詢、和解方式等的說明。那麼勞動爭議調解的基本程序是什麼,勞動爭議怎麼調解?
  • 68歲的他重回法院「上班」,竟是為了這件事……
    「按照『黨委領導、政府支持、部門主導、司法管理、法院對接』的工作思路,我們認真落實『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的要求,打通線上線下調解服務,探索『引進來』『走出去』模式,在黨委政府支持下,兩級法院積極推動、參與人民調解中心建設,在整合解紛資源、開展訴源治理方面不斷探索,穩步推進實現『社會調處糾紛在先,人民法院訴訟在後』。」
  • 《中國審判》點讚:襄陽兩級法院加碼提速 化危為機
    針對立案、保全、審理、執行、司法公開和審限管理等各環節對涉案企業生產經營可能受到的影響,襄陽兩級法院重點關注,分析評估,並作出有效防範和處置。襄陽兩級法院聯合襄陽市總工會,召開「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座談會,大力開展勞動爭議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 28宗勞動爭議系列案調解結案
    在湛江中院、開發區法院承辦法官、市總工會特派調解員的調解和見證下,湛江某混凝土企業的27名勞動者與該企業籤訂調解協議,28宗(其中1名勞動者提起2個訴訟)勞動爭議系列案件全部調撤結案,真正實現了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握手言和、案結事了,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 公司搬遷,員工不去,公司解除勞動合同 法院:支持!
    原告吳繼威與被告南京搏峰電動工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搏峰公司)勞動合同糾紛一案,法院於2019年7月30日立案後,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吳繼威,被告搏峰公司的委託訴訟代理人薛莉莉、陳卓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原告吳繼威訴稱,其原系搏峰公司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