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喬的異想世界:小男孩渴望成為完美法西斯,卻被愛與自由俘獲

2020-08-09 一葉之境FILM

《喬喬的異想世界》:自由的人才會跳舞

近日,獲得奧斯卡六項提名並最終斬獲最佳改編劇本的電影《喬喬的異想世界》(原名《jojo rabbit》)登陸國內院線。這是一部關於二戰中的德國小孩一心要做完美納粹分子的黑色幽默劇情片,整片笑中帶淚、時而荒誕可怖、時而溫暖治癒,不失為一部優秀的二戰題材電影。

劇透警告:本文包含較多劇透,謹慎觀看哦~

劇情梗概:影片背景是二戰末期的德國,此時德國已經呈現頹勢,而喬喬(jojo)是一個十歲的德國小鎮男孩,與媽媽羅茜相依為命,他的爸爸在前線打仗(後來證明他的爸爸其實是反戰分子)。喬喬年紀雖小,卻對希特勒有著無比狂熱的崇拜,渴望成為一名完美的納粹,站在最高元首身邊。因此,他假想出了一個有些滑稽、和善的希特勒形象,把他當作自己的好朋友和人生導師。

假想滑稽版希特勒

喬喬努力參加小納粹訓練營,學習納粹士兵需要掌握的技能。然而,在一次殺戮訓練課上,教官看出喬喬的膽怯,於是讓他親手擰斷一隻兔子的脖子,以此鍛鍊他的兇殘與膽量。喬喬卻本質良善,無法下手,被其他小孩和教官嘲笑他是&34;,譏諷他像兔子一樣膽小懦弱,這也正是英文原片名的來源。

針對孩子的殺戮訓練

喬喬受到嘲笑後獨自一人在樹林裡生氣鬱悶,假想中的希特勒卻告訴他兔子並不懦弱,而是努力尋找食物,承擔自己的責任。喬喬受到鼓舞,勇敢地參加手榴彈課程,卻意外炸傷自己,被母親接回了家。

假想希特勒鼓勵喬喬

在家裡,喬喬意外發現房間的牆壁內有隔板,裡面竟然藏著一個猶太少女。他一直被教導猶太人是長著犄角的魔鬼,因此害怕極了,女孩卻稱是喬喬母親在幫助女孩藏匿,並威脅喬喬不要告訴任何人。

猶太少女威脅喬喬

因為一旦告發猶太女孩,喬喬的母親會被連帶處罰,所以喬喬放棄了告發。但他仍然對猶太人十分好奇和恐懼,他不斷與女孩談判,要求她告訴自己猶太人的有關事情,想要寫一本關於猶太人習性的書。在這個過程中,喬喬與猶太女孩的關係逐漸緩和。

喬喬要求女孩講述猶太種族

而喬喬的母親羅茜是一位魅力十足、嚮往自由浪漫的女性,她不認同喬喬狂熱的納粹情節,試圖讓兒子恢復一個孩童該有的天真爛漫,而不是大談殺戮戰爭。她事實上也在秘密為反戰組織工作,經常散發反戰紙條。

羅茜散發的反戰紙條

一日,蓋世太保突然來喬喬家裡搜查,猶太女孩假扮喬喬的姐姐英格騙過了蓋世太保們。(在身份證件出生日期上,猶太女孩記錯了,但負責審查的K上尉有意幫助他們)隨後,喬喬在街上發現母親已經被處以絞刑,自己成為了孤兒。原來,正是母親的暴露,蓋世太保們才會前往搜查家裡。

猶太女孩冒充喬喬姐姐


K上尉幫助猶太女孩

母親死後,喬喬和猶太女孩共同生活,關係親似姐弟。德國終於戰敗了,美軍佔領了小鎮,開始肅清納粹分子,先前幫過他們的K上尉假稱喬喬是猶太人,幫助他躲過了美軍的槍殺。

K上尉幫助喬喬躲過一劫

經歷了這一切,喬喬意識到他所狂熱的一切都是一場謊言,於是他和假想的朋友希特勒徹底決裂了。戰爭結束了,喬喬和走出牆壁的猶太女孩一同跳起了歡快的舞蹈,他們終於自由了。


影片分析:

劇情設置:

以一個狂熱的兒童視角反映戰爭能夠較大程度的引起大家的共鳴。在喬喬的視角中,納粹分子訓練孩子殺戮、大肆焚毀書籍、教導女孩子要好好學習怎樣為德國生孩子等狂熱行為都顯得荒誕又搞笑,使人們在歡笑之餘認識到納粹分子的狂熱盲目與當時德國社會環境的失控。

納粹訓練營女孩子的任務

角色分析:

我們再來談談影片中幾個重要角色。

斯嘉麗詹森扮演的母親是一個閃爍著人性光輝的角色。她反對戰爭愛好和平,熱愛生活,喜歡跳舞,通透智慧,美麗大方,她是一個自由又美好的靈魂,正是因為有她,喬喬才能在不懂事的狂熱中尋得一絲理性。

而K上尉也是一個亮點十足的角色,身為納粹訓練營的教官,卻幫助猶太女孩免受蓋世太保抓捕,又在最後關頭,保了喬喬一命。可見,K上尉本質上其實是一個良善的人,他還與喬喬母親交好,他之所以成為納粹,可能只是因為出生在狂熱時期的德國而已。

為本片貢獻最多笑點的當屬導演本人扮演的喬喬假想希特勒,這個希特勒不同於典型的兇殘變態希特勒形象,而更像是一個孩子的朋友,行為滑稽,不失為一大亮點。

猶太女孩則在喬喬的成長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母親曾告訴喬喬,如果你遇到心動的人,你會感到有蝴蝶在肚子裡翻騰。喬喬在與猶太女孩的相處過程中便感受到了這樣的悸動。

喬喬對猶太女孩心動了

隨著與她的接觸,喬喬認識的猶太人並不是怪物惡魔,不會散發臭氣,也沒有滿目可憎,就和他們一樣是有憧憬有夢想的人。母親死後,兩人的關係則由心動變成姐弟般的親情。

兩人親如姐弟

色調與配樂:

本片的色調與配樂同樣饒有意味。按照常規思路,戰爭片應當是悲壯慘烈、陰鬱黑暗的色調,但本片卻大量使用明亮的暖黃色、綠色等輕鬆明亮的色調,僅僅在戰爭場面使用了灰色色調。這樣做的效果便是使得戰爭題材變得不那麼沉重肅穆,僅僅從小鎮男孩的生活出發,描繪了戰爭後方的另一面。

清新明媚的色調

配樂大量使用舒緩搖滾樂,聽起來很有格調,且與劇情的契合度非常高。個人而言,最喜歡喬喬母親死後喬喬在街上行走時的配樂《Everybody&34;Everybody&39;s gunna die."(眾生皆要活著,眾生皆會死亡),深刻地揭示出戰爭的虛無和生命的真實。

最後,來看看影片所反映的幾個主題和動人點所在吧。

其一,謊言和洗腦式狂熱教育對人的影響。喬喬只是一個十歲的孩子,他並不是真的喜好殺戮與戰爭(從他不忍殺死兔子就可以看出),只是社會氛圍如此,他是被納粹宣傳洗了腦。

不僅孩子如此,成年的納粹人也是如此。比如,那個女納粹護士認為猶太人是魔鬼、會催眠和控制術,這些明顯荒謬的言論,他們卻深信不疑,納粹分子當年的狂熱很大程度上就來自於傳銷式蠱惑和虛假的愛國情操。

成年人也存在對猶太人的妖魔化

其二,不帶偏見的友好與理解。喬喬一般的德國孩子懼怕憎惡猶太人,是因為他們不曾接觸過真正的猶太人。喬喬遇到猶太女孩後,知道他們長相併沒有什麼特殊(從假扮英格沒被發現可以看出猶太人沒有明顯差異)、他們也是有愛人、有夢想的人,想在巴黎生活,喜歡詩人與浪漫。

屬於猶太人的浪漫與憧憬

從這段經歷,我們該明白世上的人們並沒有高低優劣,不能依靠偏見認識他人,只有你接觸過,才能知道他們都是什麼樣的人。喬喬與猶太女孩形成了跨越種族的親情,正說明了這一點。

其三,不管生活多少危險,都要做自由美好的人。這點在喬喬母親羅茜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她收留女兒的猶太朋友,為反戰而奮鬥,喜歡跳舞與紅色鞋子,說我們應該跳舞感謝上帝賦予我們生命。她告訴猶太女孩成年女孩可以喝酒、去摩洛哥旅行、與老虎對視等等,說明她是一個浪漫且自由,感恩生命的人。

羅茜告訴猶太女孩成年生活的美好

在兒子不忍觀看絞刑架上的人們時,她把孩子的頭扭過來,要他正視這些努力抗爭的勇士,告訴喬喬他們已經做了他們能做的事。敢於直面殘酷,用愛與包容教導孩子,這才是最美好的事。


一出黑色幽默的荒誕喜劇,講述了德國納粹的狂熱盲目、理智之人的頑強抗爭、幼稚孩童的逐漸成長、戰後和平的美好溫暖,已然足矣。當藏在陰暗牆壁裡的猶太女孩終於能夠走出家門,看到明亮陽光時,還有什麼比自由起舞更美好的事情呢?

影片結尾,自由起舞

相關焦點

  • 《喬喬的異想世界》:如何解救「籠中之兔」
    塔伊加·維迪提的《喬喬的異想世界》是一部孩童視角下的戰爭諷刺喜劇,主角喬喬體弱膽小,被人戲稱為「兔子」,這個還不會繫鞋帶的十歲小男孩,一直把「元首」視為最親密的朋友,渴望進入希特勒青年營成為真正的納粹。喬喬不知道,在他眼裡陽光燦爛的「第三帝國」,已是日薄西山,即將土崩瓦解。在戰爭帶來的衝擊與傷害中,喬喬終於實現了人生的成長。
  • 喬喬的異想世界 | 治癒殘酷世界 唯有愛與包容
    以希特勒為主導發動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毀滅人類的暴行,六百萬猶太人遭遇慘無人道的殺戮,成為有史以來最卑劣的種族滅族罪行。整個德國民族被希特勒妄自尊大的瘋狂精神洗腦,集體喪失意識,泯滅了作為人的情感與良知。電影《喬喬的異想世界》透過二戰時期一個十歲德國男孩的視角,描繪了這場戰爭的荒謬與癲狂、人性的光輝與黑暗、愛與恨的力量角鬥。
  • 影視鑑賞課 || 電影《喬喬的異想世界》
    二戰時期,男孩喬喬(戴維斯)和母親(斯嘉麗)生活在納粹德國統治下,他不知道母親在家中藏著一個猶太女孩(麥肯齊),而母親秘密為抵抗軍工作。喬喬渴望加入希特勒青年團,他腦內出了一個顛覆版的希特勒,這個希特勒有魅力、傻傻的、天真可愛,是他的朋友,幫助他應付生活中的困境。塔伊加的電影像是一首詩歌,曼妙的構圖與瑰異的色彩像是意義的禮物,完整地以一種未開封的狀態呈現給觀眾。
  • 《喬喬的異想世界》:誰能幫助喬喬走出他的異想世界?
    《喬喬的異想世界》開始了10分鐘後,我聽到後排有一位觀眾在感嘆。我猜,他想起了義大利電影《美麗人生》。可是,我們正在欣賞的《喬喬的異想世界》怎麼能跟《美麗人生》類比?《喬喬的異想世界》之前,讓一個孩子撐起一部戰爭題材的電影,不在少數,最為我們所熟知的,就是義大利電影《美麗人生》。
  • 《喬喬異想世界》:淺析角色、服裝、道具在電影中的多意表達
    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獲獎作品中,有兩部講述戰爭題材的電影入圍多項大獎提名,一度成為各提名獎項的獲獎熱門。一部是由薩姆·門德斯執導的《1917》,另一部便是本文要講述的《喬喬的異想世界》(《喬喬兔》)。因此,當好朋友小胖墩問喬喬最好的朋友是誰時,喬喬毫不猶豫說出了異想的阿道夫。斯嘉麗·詹森飾演的母親母性代表著愛、孕育和生命。斯嘉麗·詹森飾演的母親是一個優雅、睿智又溫柔的女性,在她的身上處處散發著母性愛的光芒。在家裡她承擔著教育和保護喬喬的責任,在外她是抵抗法西斯的戰士。
  • 《喬喬的異想世界》:誰能幫幫喬喬
    《喬喬的異想世界》開始了10分鐘後,我聽到後排有一位觀眾在感嘆。我猜,他想起了義大利電影《美麗人生》。可是,我們正在欣賞的《喬喬的異想世界》怎麼能跟《美麗人生》類比?《喬喬的異想世界》之前,讓一個孩子撐起一部戰爭題材的電影,不在少數,最為我們所熟知的,就是義大利電影《美麗人生》。在《美麗人生》裡,由於爸爸竭盡全力地保護,身處集中營的男孩其實並未切身感受到納粹迫害帶給他們的傷害。
  • 《喬喬的異想世界》德國兒童視角下的二戰:烽煙過後,可否共舞?
    作者 | 黎何隨著影院大門的重新開啟,一些由於疫情而退檔的電影陸續上映,《喬喬的異想世界》(又名「喬喬兔」),便是其中之一。《喬喬的異想世界》導演是曾執導《雷神3》的塔伊加·維迪提,這位出生於紐西蘭、在喜劇方面尤為擅長的導演,卻拍出了一部實打實的「黑色幽默」電影,並因此榮獲了奧斯卡最佳劇本獎。
  • 《喬喬的異想世界》德國兒童視角下的二戰:烽煙過後,可否共舞?
    隨著影院大門的重新開啟,一些由於疫情而退檔的電影陸續上映,《喬喬的異想世界》(又名「喬喬兔」),便是其中之一。不同於以往二戰反法西斯為題材的電影,《喬喬的異想世界》以一個孩童的視角影片的主人公喬喬·貝茨勒,是一個十歲的小男孩。和大多數同齡男孩一樣,喬喬純真好動,對戰爭充滿幻想,對成長抱有極大的渴望。但與眾不同的是,與其他反法西斯題材電影中兒童多扮演的「受害者」角色相反,喬喬則更像一個「迫害者」——他是個狂熱的小納粹份子。
  • 《喬喬的異想世界》:愛是最偉大的力量,它超越狹隘,超越偏見
    《喬喬的異想世界》再沒有去看的時候以為它是一部像《美麗人生》一樣的黑色喜劇類型,但其實並不是。在清一色的奧斯卡影片當中,《喬喬的異想世界》算得上獨特的一部了。影片不僅是以跳脫的喜劇風格柔化了戰爭的苦澀,將沉重的二戰題材演繹得十分詼諧俏皮,還將主人公設定為一個狂熱的小納粹,喬喬·貝茨勒,而且他僅有十歲。
  • 《喬喬的異想世界》當二戰成為黑暗童話,成長需付出生命的代價
    ,喬喬從一個崇拜希特勒的小納粹逐漸成長並背棄法西斯信仰。喬喬穿著筆挺的青年團制服,站在鏡子前,聽著自己異想世界中的信仰化身希特勒對自己進行著思想上的教誨。鬆散的鞋帶是喬喬不成熟的內心,他保有著10歲男孩的童心,又迷茫在國家信仰和母親的愛中。
  • 用孩童視角反思戰爭,《喬喬的異想世界》既充滿幻想又滿目瘡痍
    影片以一個十歲德國小男孩喬喬的視角,先是用極具諷刺意味的喜劇手法,去描摹這個深受納粹思想茶毒的孩童是如何通過自身努力,去實現做一個最完美法西斯的夢想。可隨著故事的不斷發展,由於母親的教導、閣樓猶太女孩的真實經歷,沉浸在元首崇拜中的喬喬逐漸開始對自己長久以來所信奉的世界觀產生了懷疑。
  • 《喬喬的異想世界》:希特勒的男孩踹飛了希特勒
    《喬喬的異想世界》給6分。01《Jojo Rabbit》的內地中文譯名最終被確定為《喬喬的異想世界》,不過我還是更喜歡它曾經的直譯名《喬喬兔》。後者是片中希特勒青年團中的狂熱分子對男孩喬喬的戲謔稱呼,因為喬喬不敢殺死一隻兔子。
  • 《喬喬的異想世界》:一個10歲德國男孩眼中的二戰
    而與之相似,一部同樣以幽默的表達去呈現納粹時期的影片《喬喬的異想世界》也將於4月3日在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專線上映。該片曾在今年年初獲得了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獎,在豆瓣也保持了8.4的高分。《喬喬的異想世界》堪稱二戰時期的「童話書」。
  • 《喬喬的異想世界》:自由的舞有多麼的可貴
    文/夢裡詩書從納粹統治下德國孩子的視角去看待納粹的一切,《喬喬的異想世界》在伊始用清新明亮的色彩讓人仿若置身一出惡搞的喜劇童話,然而伴隨著納粹的大廈將傾,電影在天真爛漫之後所一展的殘酷,不僅是對納粹醜惡的辛辣諷刺,更將孩子心中那一抹淳樸的真善躍然光影。
  • 《喬喬的異想世界》:幻想·異想·理想
    喬喬有自己的異想世界,希特勒和他狂熱的追隨者們何嘗不是如此?在他們的想像裡,納粹黨能夠馳騁天下,無往而不勝;雅利安民族有著最高貴的血統,其他民族都是冥頑不靈的牲畜。而他們的異想世界,必須成為其他所有人的現實世界。這其中,既包括喬喬這些不諳世事的孩子,也包括像孩子一樣被操控的成年人。
  • 《喬喬的異想世界》:一個10歲孩子眼中的戰爭與和平
    19年上映的《喬喬的異想世界》作為一部反戰喜劇影片,成功拿下了92屆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豆瓣也有8.4分的評分,頗受好評。在原作《Caging Skies》的黑暗悽涼的低調下,導演塔伊加·維迪巧奪天工的加入了喬喬腦海中的反派「元首」形象。這位希特勒大腹便便,滑稽至極,總是傳遞著一些10歲孩子程度的危言聳聽,而且又是10歲孩子程度的對世界的淺薄認知。異想的「元首」的形象設定,不僅是對「英雄主義」具象化的投射,也是一個孤獨的孩子對陪伴與關懷強烈渴望的體現。
  • 《少年喬喬的異想世界》:願你隨時起舞,心中有蝴蝶
    《少年喬喬的異想世界》裡,喬喬的母親羅茜,是我心目中最想成為的母親的樣子。先不論她男女通吃老少鹹宜不分國界的顏值,只說說她美麗外表下表裡如一的靈魂。她是在戰爭中與兒子相依為命的母親,也是在刀尖上戴著鐐銬起舞的抵抗組織成員。她剛毅堅強而又浪漫柔情。
  • 電影心理分析|《喬喬的異想世界》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入圍第92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並最終獲得最佳改編劇本獎的喜劇戰爭片《喬喬的異想世界》。影片色彩明快,二戰背景下的沉重感更多的是透過滑稽和諷刺的喜劇元素進行表達,觀影時可以說是笑中帶淚。除了溫情的感覺,這部影片有哪些有意思的隱喻?喬喬的變化是如何發生的?以及人物各自有什麼特點?
  • 桔梗見影 | 《少年喬喬的異想世界》:笑料災難動人交織, 愛與包容溫暖治癒
    ▍笑中帶淚的治癒之旅《少年喬喬的異想世界》以一個小男孩的角度,用詼諧歡快的方式講述二戰時期納粹與猶太人的故事。從小孩的視角看世界上的偏見與歧視,顯得尤為諷刺。劇情節奏緊湊,情緒配樂到位,多個悲喜交加的場景融合,是一場笑中帶淚的治癒之旅。
  • 獲奧斯卡改編劇本的《喬喬的異想世界》,出色的視角與視聽語言
    電影改編劇本在敘事上的最大特點是引入了一個「幻想中的希特勒」,中文譯名「喬喬的異想世界」則意源於此。十歲的喬喬是希特勒青年團的積極分子,他視希特勒為精神偶像,常常與幻想出的希特勒進行交流。而希特勒的納粹機器對民眾的滲透與欺騙性在於:利用男孩心中對力量的渴望與英雄情結式的浪漫主義幻想,掩蓋了侵略戰爭的殘酷,將一種畸形的、非正義的侵略使命與責任,法西斯意識的集體規訓與壓迫,灌輸到了不諳世事的兒童身上。孩童身上那種曖昧不清的價值觀、「無知的醜惡」愈發在喬喬身上凸顯,當他發現潛藏在家中的猶太女子艾爾莎,他的下意識就是告密揭發,而並沒有足夠成熟的價值觀與判斷是非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