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寶寶意外窒息,新手爸媽線上學育兒,這幾條原則要記牢

2020-12-27 陪寶寶讀書

最近被一條「三個月嬰兒趴睡身亡」的故事刷了屏,群裡的媽媽們也都在感嘆:世界上怎麼又這樣的媽媽。最讓人覺得心痛的是,在小寶寶痛苦掙扎的這段時間裡,媽媽還在微信群裡向「育兒專家」諮詢,到底要不要去管孩子?

看著網上孩子在監控中的掙扎的畫面,不禁陷入了沉思,想起了我為什麼會成為一個母嬰自媒體人。新生命的降臨伴隨著喜悅,但也伴隨著恐慌。至今我都能想起來,自己在面對那團軟軟小寶寶時內心的誠惶誠恐。想必這也是很多新手爸媽的感受。

我們看了很多新老育兒觀念的衝突,信心滿滿的要從網際網路海量的育兒知識中,學習該如何帶娃。甚至花錢去上所謂的「育兒培訓班」。但是真的看過很多以後,就會覺得頭暈眼花,很多觀念看起來都不那麼「靠譜」,甚至有些觀點還都很矛盾。於是我身邊的很多朋友都在問我,到底什麼樣的「育兒知識」才能相信

其實這不僅僅是在育兒領域才會出現的問題,之前相信生吃茄子能夠保健,不也是來自朋友圈的傳播嗎?因此在海量的信息中,練就一副火眼金睛,帶著慎重的態度去學習網絡上的海量知識,才是學習育兒知識,保護孩子的最好辦法。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裡聊聊,作為新手爸媽,在學習海量的網絡育兒知識時,該遵循什麼樣的原則。

原則一:經典育兒理論打底

照顧新生寶寶,無關三觀,無關家庭氛圍,而是實打實的「硬科學」。建議大家在看碎片化的知識時,先買兩本經典的育兒書籍來壓箱,比如《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等,遇到相關問題可以先去查閱,了解最權威的資訊。在上網去學習別的媽媽的經驗,這些經驗未必適合所有的孩子,只是帶過孩子的父母分享出來的經驗之談,可以一試,但是未必全對。

原則二:多看多對比

針對孩子情緒管理的問題,有些孩子性格比較內向,就需要爸爸媽媽去發現他的情緒,然後予以引導。家有這樣孩子的育兒博主,可能就會寫:「我們應該認同孩子的情緒,幫助他去表達。」而有些孩子性格比較暴躁,爸爸媽媽如果一味縱容孩子摔東西、耍賴這種「發洩」行為,則可能會對孩子的成長不利。

因此,在學習育兒知識的時候,作為爸爸媽媽也應該保持懷疑的態度,去看自媒體的內容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同時多看多聽,綜合多種信息,尋找出自己的育兒方式。

原則三:不要一味否認長輩的育兒經驗

當代父母最反感長輩說:「我們之前都是這樣帶娃的。」這甚至成為了很多婆媳矛盾的導火索。雖然說老一輩人帶娃又很多不靠譜的傳統,比如不能用紙尿褲、給孩子把尿等等。但是也並不意味長輩的經驗都是錯的,在學習網絡上的育兒知識時,不妨也同時聽聽長輩們的育兒經。

原則四:嚴重問題謹遵醫囑

有一次我寫了一篇關於寶寶皮膚護理的文章,在私信中有位家長詢問我說:自己家孩子溼疹很嚴重,應該給孩子抹點什麼藥。我回復她:建議帶孩子去正規醫院,謹遵醫囑,讓大夫開處方藥。

當孩子的健康出現問題,一些父母就會進入到比較焦慮的狀態。病急亂投醫,在網上去查所謂醫治方式。但這樣其實是非常不理智的,信息魚龍混雜。而關於健康的試錯成本太過高昂,因此還是應該去正規醫院檢查治療。

原則五:保持穩定的育兒風格

有個朋友跟講過一件事兒,自己家孩子吃飯的時候總是不專心,東張西望不好好吃飯,甚至經常吃到一半,就鬧著要去玩。爸爸每次總是會厲聲斥責孩子,讓他好好吃飯。然而有一天,孩子說不吃了,爸爸卻任由他去,說到一篇文章上寫,孩子不吃發,就餓他幾頓。

其實,爸爸媽媽在學習育兒知識時,應該更加關注的是孩子在某一特定階段的心理和認知發展特點,而不是具體的育兒方式。因為這些育兒方式都是建立在對孩子的理解和家庭自己的特點上。如果一看到某種方法就馬上就運用到孩子身上,則可能造成教育方式的前後不一致,這樣孩子不但學不到規則,還會因為爸媽的行為不可預測充滿焦慮。

相關焦點

  • 科學育兒:新手爸媽了解這些育兒知識,對寶寶健康成長有好處
    她們幾乎每天都會想著肚子裡的寶寶多大啦,長得像爸爸還是像媽媽呀……特別是寶寶從準媽媽肚子裡出生後,作為新手媽媽和寶爸就自然有了責任和義務去能照顧寶寶的衣食住行了。對於很多新手爸媽來說,面對新生嬰兒的到來,他們是既驚喜又迷茫。
  • 寶寶趴睡窒息死亡,切記要科學育兒!
    3個月寶寶練習趴睡窒息死亡,引發輿論關注!但同時,我們也發現這場悲劇的背後,也暴露出一系列「育兒風險操作」,需引起家長重視!新手媽媽付費加入某機構的「睡眠引導群」,這個群主要是訓練嬰兒獨立睡覺,根據這個群的訓練引導,要讓嬰兒跟母親分房睡,並且睡在完全漆黑的空間裡,媽媽只能在外面看監控,以此訓練嬰兒獨立入睡的能力。
  • 新生兒嗆奶窒息,新手爸媽焦慮不安,一些措施,做爸媽前就要知道
    文|凝媽每年,中國有593萬人成為新手爸媽。驚人的數字之後是無盡的焦慮,新手爸媽在育兒路上常常有不同的煩惱。最焦慮的莫過於孩子生病、出現異常問題。如果沒有提前儲備這方面的知識,剩下的只是焦慮和慌亂。如果提前了解這些知識,照顧孩子就會倍感輕鬆。真的希望這些事,新手爸媽可以早些知道。
  • 新手爸媽莫慌,手把手教你正確的裹襁褓方法,讓寶寶睡得更香
    給寶寶裹襁褓是每個為人父母的必修課,初生寶寶突然脫離媽媽的子宮來到這世上,一開始很容易缺乏安全感。此時裹襁褓對寶寶來說就是個過渡,當他被襁褓包裹時,就仿佛回到了媽媽的子宮裡,既舒適又有安全感,能讓寶寶睡得更香。
  • 新手爸媽必看:12~24個月寶寶喝多少奶?吃什麼輔食?看完就知曉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說說6~24個月寶寶餵養的那些事,新手爸媽看完就知曉了哦~新手爸媽必看:6~24個月的寶寶喝多少奶?給寶寶「添加輔食」應遵循這三大原則1)單一輔食→多樣化輔食新手爸媽要清楚,剛開始添加輔食一定要考慮寶寶是否存在過敏,所以添加輔食時,最好先從單一輔食加起,吃個3~5天,寶寶適應後在一點點加新的。
  • 3個月寶寶死在媽媽「眼下」,125人圍觀,別輕信網上育兒課程
    3個月嬰兒趴睡死亡,媽媽監控2小時未實施救助這一天,新手媽媽霞霞(化名)在床上躺著刷某平臺的APP,官方正好給她推薦了一則營銷短視頻。視頻中介紹了一個「嬰兒趴睡訓練群」,該群的「教育理念」提倡寶寶應該和父母分房睡,父母在外面通過監控訓練寶寶,這樣可以鍛鍊寶寶獨立入睡的能力。
  • 高圓圓產女:寶寶出生的第一天,新手爸媽要了解這兩個注意事項
    寶寶出生的第一天,對於新手爸媽來說,容易慌亂,畢竟沒有經驗。有兩個注意事項,新手爸媽要了解一下。為什麼剛出生的寶寶喜歡哭呢?寶寶從媽媽肚子裡出生以後,是以啼哭聲來宣告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很多經歷過的爸爸媽媽都知道,剛出生第1天的寶寶會比較容易哭。寶寶一哭,爸媽就著急,不知道寶寶是不舒服還是怎麼了。為什麼剛出生的寶寶喜歡哭呢?
  • 遠離窒息猝死危機,這五招讓寶寶安心睡
    新手爸媽學會「五招安心睡」,可以讓寶寶遠離猝死危機。(本報資料照片)●新手爸媽小心!以臺灣為例,嬰兒死因中,事故傷害高居第四位。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統計,臺灣嬰兒因事故傷害致死數中,其中因意外窒息的死亡人數就佔了七成五,部分與錯誤睡眠方式有關;國健署提醒家長務必遵守「五招安心睡」:不趴睡、不用枕、不同床、不悶熱、不鬆軟,避免寶寶暴露於猝死及窒息危機中。日前新聞報導,年初有一位保母將兩個月大男嬰獨自留在房間, 且採取趴睡姿勢,結果造成嬰兒窒息,送醫不治。
  • 鄭愷升級做奶爸,新手爸媽如何做到育兒不踩雷?
    對於明星家庭他們有經濟能力為孩子創造更好的條件,聘請保姆或是育兒嫂照顧孩子日常起居讓新手爸媽更加放心。對於大多數普通人而言,照顧寶寶都是由夫妻或是家中老人來做。對於新手爸媽在育兒的道路上毫無經驗可言,而很多老人育兒往往都是錯誤的,育兒踩雷中招,讓孩子遭罪,大人糟心。有人說,當父母就是終生焦慮的職業。這份職業只是付出不計回報,而且終身不能退休,但是作為父母甘之如飴。
  • 3月大女嬰訓練「趴睡」不幸窒息死亡,線上育兒產業還有多少恐怖亂象?
    儘管這位媽媽有點慌張地問「會不會悶到」,但群裡的聲音多是「不會」,甚至有人恭喜她的寶寶「解鎖」了「趴睡」。突變發生在下午3點鐘。這位媽媽進去餵奶,發現「熟睡」的寶寶一動不動。她在群裡發出一連串求助信息:「我女兒流鼻血,全身沒力了。她真的要死了。沒呼吸了,嘴唇變紫了。怎麼辦?」她連聲詢問「怎麼辦」,甚至反覆自責「我女兒被我害死了」。
  • 輕鬆解決新手爸媽的餵養窘境,小熊暖奶器給寶寶暖暖的愛
    原標題:輕鬆解決新手爸媽的餵養窘境,小熊暖奶器給寶寶暖暖的愛對於新手爸媽來說,育兒真的是一門大學問,單是寶寶的餵養問題,就有各種各樣的細節要注意。年近歲末,氣溫持續走低,食物變涼的速度變快。寶寶喝奶通常斷斷續續的,當想繼續喝奶時,奶瓶裡的奶已經變涼,又要重新給寶寶熱奶。有小熊暖奶器,輕鬆為新手爸媽們解決寶寶喝奶難題,減輕育兒負擔!
  • 3個月女兒窒息身亡,媽媽全程糾結:「我要不要幫她?」
    一個媽媽加入了某睡眠訓練付費群,引導3個月大的孩子趴睡。媽媽則通過監控,觀察孩子睡眠狀況。睡著後,寶寶感覺到難受,她試圖翻身,但力氣不夠,小腳還卡在了欄杆裡。媽媽聽到了哭聲,她一邊著急一邊猶豫。著急的是,孩子會不會悶;猶豫的是,一旦幫孩子翻身,這次訓練就「失敗」了。
  • 「爸媽是真愛,孩子是意外」,90後夫妻餐館吃飯,把寶寶晾在一旁
    90後夫妻在餐館吃飯,把小寶寶晾在一旁的桌子上在網上有這樣一則有趣的視頻火了,視頻中有一對年輕夫妻面對面在餐館吃飯,而他們旁邊的飯桌上則躺著一個3、4個月大的小寶寶。母親背對著孩子,父親也沒有抬頭看寶寶,小傢伙就自己在半人多高的飯桌上看著餐廳服務員走來走去,顯得可憐又可愛。最後還是餐廳老闆實在看不過去了,走過去抱起孩子送到了孩子媽媽懷裡。網友們看到這一幕後紛紛留言說:「果然,爸媽才是真愛,孩子就是個意外呀!」
  • 新手媽媽必看3本育兒書,育兒沒煩惱
    不少寶媽表示,上學時都沒見這麼認真,有了寶寶後,各種育兒書、育兒課程、育兒公眾號等等,有知識的地方,就有我!在閱覽了眾多的育兒書後,想給所有的新手媽媽推薦3本,超實用的育兒寶典,每一個新手媽媽必入!適用於從孕後期到孩子5歲媽媽會遇到的絕大多數問題,涵蓋了分娩前的困惑、新生兒的養育問題、母乳餵養問題、寶寶營養補充問題、寶寶會遇到的疾病問題等等,都可以從中找到答案!真 百科全書!該書共有828頁,分兩個部分,35章!不少媽媽是看了一整個孕期才把這本書啃完,這書厚到可以去拍磚了。
  • 剛滿月嬰兒遊泳窒息死亡:錯誤的育兒方式,毀滅孩子一生
    這件事在眾多寶媽育兒群裡都炸開了鍋,很多寶媽們都認為這件事應該由店家負全責,同時她們也認為許多新生兒項目並不適合所有寶貝們 。但這依舊阻止不了很多新手爸媽盲目地嘗試各種新奇的育兒項目,這歸根結底還是他們沒有掌握正確的育兒方法。今天,我就想跟大家好好嘮叨下錯誤的育兒觀念,併科普一些科學的育兒方式,希望對初為人父/目的你們提供一點幫助。
  • 3月大嬰兒練習趴睡窒息死亡,監控拍下孩子掙扎全過程,令人揪心
    近日,一則令人痛心的消息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3個月大的寶寶在床上練習趴睡,在掙扎求生的一個小時裡,媽媽卻在群裡問大家要不要進去看看,最終孩子被悶死。4月16日下午1點1分,一位新手媽媽在一個付費的睡眠引導群中發了一段視頻,表示自己3個月的寶寶剛入睡卻突然翻身,並發生哭聲,平時寶寶都不肯趴睡,現在不知道是否需要幫她翻過來,希望有老師能給她指導。
  • 寶寶睡不睡枕頭多大可以睡,這些都有講究,新手爸媽要注意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 養育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別是對於新手爸媽來說,從寶寶出生以後就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情,因為寶寶在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生活習慣,都有可能會對孩子的造成一定的影響,而這些影響,甚至對孩子今後的一生都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 新手爸媽照顧新生兒要做到四「要」三「不要」,這樣能得心應手!
    文|空谷幽蘭育兒好朋友婷婷,剛成為一名新手媽媽。一家老小自然很開心,老公也很開竅,知道婷婷生孩子辛苦了,所以主動說跟婷婷一起照顧孩子。剛開始兩天還好,一回到家不管工作多累,一定會幫婷婷帶孩子。逗寶寶,給他換尿片,到點了就抱過來給婷婷餵奶。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不像之前那麼乖,事情越來越多,總是折騰。
  • 3個月嬰兒趴睡死亡其母在微信群求助:除了憤怒,家長還能做什麼
    在監控視頻中發現,在掙扎的過程中,寶寶的腳被床欄卡住了,壓根沒有辦法自主翻身過來,以至於掙扎了幾個小時之後,寶寶因為無法呼吸而窒息身亡。 才3個月大的孩子,就被活活悶死了,撕心裂肺地哭了幾個小時,媽媽卻在門外,始終都沒有進來看她一眼。
  • 育兒避坑指南:新手爸媽必看的3大Tips
    作為新手父母,在育兒的問題上經常會遊走在焦慮以及崩潰的邊緣,不僅要調整心理狀態,適應奶爸奶媽的身份轉換,也需要持續不斷的有效學習育兒知識,從而避免帶著寶寶一起踩坑。在初為人母的時候,別人總是會給出各種各樣的「建議」:「你們家寶貝兒又在吃手了,趕緊的給TA拿出來,都要吃壞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