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皮鼓包怎麼回事?疝氣就醫指南,看完這篇總結就夠了

2021-01-13 微創外科雙5槍

雙醫生根據自己的臨床經驗,從患者的角度出發,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寫出自己專業範圍內疾病的就醫指南:如何初步判斷疝氣?疝氣重點預防措施是什麼?疝氣高發人群?疝氣發生嵌頓時該掛哪個科?手術治療全過程...為患者朋友減少就醫彎路,配合好醫生完成最佳的診療方案,以求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一、初步判斷得了什麼病

肚皮上突然出現一個鼓包,如果換一個動作,尤其是躺下得時候這個鼓包消失了,就初步懷疑是疝氣了。疝氣得好發部位在肚皮、腹股溝、大腿根部、大陰唇、陰囊等部位,尤其是腹股溝區,如圖所示。

而且疝氣的這個鼓包時大時小,但如果肚皮上的包塊大小一直不變,或者逐漸變大,可能只是脂肪瘤、纖維瘤,不管平不平躺,包塊不會消失。

二、疝就醫前注意事項

疝氣最需要重視的一點,小心嵌頓!平日裡肚皮鼓包可以縮回去,但突然這個包塊卡住了,怎麼都縮不回去了,平躺也沒用,用手也推不回去,並出現疼痛,甚至嘔吐、發燒,這個時候就是發生了嵌頓,需儘快去醫院就診,否則拖的時候長了會發生腸壞死。

疝氣較高發的人群有:

小孩子:常見於男孩的斜疝(包塊掉到陰囊);

老人:常見於男性的斜疝(包塊掉到陰囊);

女性:常見於股疝(包塊位於大腿根部)。

防止嵌頓的措施:

小孩子:避免孩子長時間哭鬧;

成人:避免提重物、使勁大便、咳嗽等增加腹壓的動作。

三、就醫科室

無論是否懷疑是疝,只要是肚皮鼓包就診的科室都是普外科。

當懷疑發生嵌頓時,平診就診可能會延誤時間,這時候該掛急診科。

四、門診就醫

1.帶上以前所有的身體檢查資料(無論是否與疝有關);

2.醫生主要需要掌握的問題,請提前準備:

(1) 就診原因(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什麼不舒服?)

(2) 鼓包能否變小?

(3) 有無嘔吐、腹脹、排便停止等伴隨症狀?

(4) 病史:以前得過什麼病,做過什麼治療?

(5) 做過那些檢查,檢查結果是什麼?治療情況如何?

(6) 有無藥物過敏史?

五、確診

1.醫生經過查體後基本可以判斷是否是疝;

2.主要輔助檢查:彩超、CT

六、治療方案選擇

1.歲以內的疝有自愈可能;

2.2歲以後的疝以及成人疝,治療方案只有手術,其他的都不靠譜;

3.選擇開刀手術還是微創手術:雙醫生個人推薦微創手術,效果好,恢復快。

4.疝氣帶的使用:只要能手術的,就不要用疝氣帶,因為疝氣帶對疝環的摩擦會導致粘連加重,增加手術難度、增加手術後併發症的發生率。不能手術的病人,如年齡非常大身體虛弱上不了手術臺的,可酌情使用。

七、住院手術前準備

1.吸菸者戒菸;

2.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3.按醫生要求停用相關藥物(如阿司匹林);

4.女性避免月經期手術;

5.收集好醫保卡、身份證、住院證、檢查單等住院材料;

6.簡單的生活用品。

7.術前檢查:除住院常規檢查外,醫生會針對不同的人開具不同的檢查,目的是評估手術風險、做好術前準備。必要時請相關科室會診評估,若檢查出有嚴重的合併症,如心臟問題、高血糖、肺部疾病,可能需要對這些問題先進行治療調整後再挑合適的時間住院手術。

8.術前談話:醫生會將所有的可能發生的風險都會談到,有的確實很嚇人。任何手術都有風險,有的風險發生率高,有的發生率低。比如醫生可能會談到「可能因地震等因素導致手術不能順利進行」,就如走路時被雷劈一樣的發生率。但「復發、感染、出血」等這些風險,發生率相對就高多了。

9術前醫生護士會對飲食、大便、小便等提出要求,需要嚴格按時執行。

10.術前麻醉醫生和手術護士會來進行訪視和交代相關注意事項。

八、手術

1.手術時間:一般的腹股溝疝,手術時間大約1小時左右。但是在手術室的時候約在3小時以上,因為進手術室後要做很多的準備工作,然後開始麻醉,麻醉後才開始消毒、鋪無菌單等,然後才是手術,手術結束後要等麻醉甦醒,這時候家屬才能見到患者。

2.麻醉方法:根據醫生水平、患者具體情況,麻醉的方式也會不同,有局麻、硬膜外或腰麻(半麻)、全麻。

3.手術後患者需要休息,一般6小時候可以進食,開始以喝水和流食為主。

4.手術後傷口一般需要壓一個沙袋或者鹽袋,一般需要壓一天以上。

5.手術後打針吃藥:疝的手術屬於無菌手術,無其他合併症時,手術後是不需要打針吃藥的,更不需要消炎藥(抗菌素),最多在手術當天少量的補液。

6.手術後傷口疼痛:切口越小,傷口疼痛越輕。如腹腔鏡手術後傷口疼痛輕微,不需要處理。若傷口疼痛難忍,影響夜間睡眠,可找醫生進行止痛治療。

7.下床活動:應嚴格按照醫生的要求執行。如腹腔鏡手術後第一天就可以正常下床;傳統有張力修補手術需要最少3-5天後才能下床。

8.陰囊腫脹:有些男性腹股溝疝患者,因疝囊較大,術後會出現陰囊水腫甚至鞘膜積液,表現為陰囊腫脹。這時可在休息時,將陰囊墊高,用柔軟的毛巾墊在陰囊下面,一般會逐漸好轉。有些患者形成較多積液,長時間陰囊腫脹,可找醫生進行積液的抽吸。

九、出院後注意事項

1.傷口換藥:傷口癒合良好時,拆線前換藥1-2次;傷口出現紅、腫、熱、痛、滲液時說明傷口可能感染,需要每天或每兩天換藥,延長拆線時間,嚴重時需要提前拆線敞開傷口。

2.拆線:一般手術後7天左右拆線。有些傷口是美容縫合或者用醫用膠粘的不需要拆線。

3.洗澡:拆線後3天可以洗澡,注意不要揉搓傷口,洗後保持傷口處幹潔,可在傷口表面塗抹碘伏。

4.出院後可適量活動,如散步。但3個月內應避免腹壓增高的動作,如搬重物、用力排便、劇烈咳嗽、跑步、騎車、吹樂器等。

5.術後兩周可恢復性生活。

6.術後半年複查彩超,查看是否復發。或發現再次出現肚皮包塊,伴隨墜脹感或疼痛時,及時複查。

7.若出現發燒、腹痛、腹脹、嘔吐、肛門停止排氣排便時,要及時儘快就醫!

小結:

1.疝的通俗理解,就是肚皮上多了一個洞,肚子裡面的東西(腸子)會從這個洞裡鑽出來。肚皮鼓包,有時大有時小,大的時候有墜脹不是,首先考慮是不是得了「疝氣」。

2.疝的治療,2歲以上只有手術才能痊癒。

3.一旦明確診斷「疝」,建議儘早手術,因為拖的時間越長,疝可能會越來越大。

4.手術前應避免腹壓增大的動作,防止發生嵌頓,一旦懷疑嵌頓,儘快到急診科就診。

5.疝的手術不大,費用也不高。常規腹股溝疝,用腹腔鏡微創腹膜前補片修補的術式,費用大約1W多不超過2W。現在的手術方式也越來越微創。

6.請大家不要諱疾忌醫。尤其是有些人因為鼓包在比較隱私的部位(大腿根部、陰囊、大陰唇)而不好意思就醫。

個人介紹:雙劍博 醫學博士,外科醫生,普外科副主任。擅長甲狀腺結節消融,乳腺微創,高危部位肝臟腫瘤消融,腹部疾病,腹腔鏡疝修補,腹腔鏡胃腸道手術。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我的關注@微創外科雙5槍,歡迎大家把關心的話題寫在評論區,我會作為後續選題,希望創作出更多大家喜歡的內容。如果您或身邊親友有健康疾病困擾,我會為您提供具體、專業的指導意見。

相關焦點

  • 腹部「鼓包」20年,濰坊市中醫院專家為九旬老人成功解決嵌頓疝
    94歲老人小腹長了個「鼓包」拖了20年近日,94歲的李大爺兩天前突然肚子痛,噁心嘔吐,無法排便,並伴有明顯疼痛,但老人仍不願來醫院就診,在家人的督促下來到濰坊市中醫院疝和腹壁外科就診。「老人有二十多年的腹股疝病史,因平時只有局部墜脹感,平臥後包塊可以自行消失,一直未做治療,這次不知道怎麼回事,右側疝氣在排便時突然增大,鼓起的包回不去了,肚子脹痛!」陪同就醫的家屬說。
  • 斜疝究竟是怎麼回事?怎麼治療斜疝呢?
    前段時間,有個患者,23歲的小夥子,來我這檢查,說自己最近在練習舉腿的時候,肚子近大腿那長了個可回復的包,還有點墜脹感,已經快1周了,這是怎麼回事呀?後來經過檢查,是股骨溝斜疝。而且這個患者形體健美,身體健康,似乎沒有任何理由會得疝氣。
  • 嬰兒肚臍鼓包,父母一刀劃開「放氣」:家長一定要了解這三個問題
    要想知道肚臍眼會不會進風,首先要知道肚臍眼究竟是怎麼來的。在胎兒期,臍帶將媽媽和胎兒連接起來,胎兒依靠臍帶獲取生命所需營養,直至寶寶出生臍帶才會被剪斷,之後剩下的會自動脫落,留下一個「符號」,這就是肚臍眼。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肚臍眼類似於剪斷臍帶後留下的一塊疤痕。
  • 男童腹股溝脹痛兩年,一查是疝氣
    兒童哭鬧不止、腹部有突起,家長們要注意了,這很可能是腹股溝疝氣,長期下去會出現腸管缺血壞死等嚴重併發症。包塊出現時很脹很痛,他哭鬧不止,但輕揉後又會消失。他的父母並沒有足夠重視,這樣的症狀持續了兩年。近日,父母帶著他來到東莞市人民醫院普外科普濟一區就醫,經檢查,醫生診斷他患了「雙側腹股溝斜疝」,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疝氣。經充分的術前準備後,在全麻下,普外科普濟一區主任醫師孫宏武為小宇施行了「單孔腹腔鏡雙側小兒疝高位結紮術」。
  • 小兒肚臍腫了個鼓包,這是怎麼回事?
    不過很多寶媽們卻發現,每當孩子哭鬧時,在孩子肚臍的位置總是會莫名凸起一塊,形成一個腫包,而孩子情緒平復下來,腫包就消失不見了。媽媽按上去這個軟軟的腫包,孩子也沒有任何任何反應,似乎並沒有疼痛感和瘙癢感,那麼這究竟是什麼呢?
  • 懷孕30周,沒看到胎動鼓包,難道是胎兒發育不好?沒準是這些原因
    我們可能看到過周圍的孕媽媽肚皮鼓包,或者看到網上一些胎動鼓大包的視頻,其他孕媽媽的狀態並不是普遍現象,也不是標準現象,每個孕媽媽都有不同的表現。沒看到胎兒胎動鼓包的原因1、胎動方式有關係每個胎兒都有自己的個性,有的安靜有的活潑好動。安靜的寶寶胎動幅度小,不喜歡鼓包。活潑好動的寶寶胎動幅度大,經常鼓包。
  • 高景觀嬰兒車怎麼選?看完這篇選購指南讓你輕鬆解放雙手
    那麼,高景觀嬰兒車應該怎麼選呢?是選國產還是進口?選嬰兒車又有那些標準需要注意呢?看完這篇選購指南,相信你一定可以找到答案!在進口品牌與國產品牌的對比上,國外的嬰兒車相對來說有著更嚴格的檢測標準。寶爸寶媽們在選購嬰兒車時或許會發現,某些推車座椅在完全放平後,其中間部分仍然會存在一些角度,這可並不是產品缺陷,而是仿子宮設計。
  • 醫生:別大意,很有可能是疝氣
    清遠市人民醫院普外二區主任醫師曾軍解釋,手術是唯一可以治癒疝氣的方法。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疝氣嵌頓或腸穿孔,更嚴重的可以導致一側睪丸或卵巢發育不良,影響生殖系統功能。 小孩和老人多見 曾軍介紹,腹外疝,俗稱「疝氣」,是指腹部裡面的臟器或者組織,通過腹壁薄弱的區域或者孔洞向體表突出形成的包塊。
  • 別小看疝氣,有患者因此切了腸子和睪丸
    疝氣是民間的俗稱,醫學正規名「疝」,是指身體內某個器官或者組織,通過先天的或者後天形成的薄弱點、缺損或者腔隙,離開其正常的解剖位置,跑到到另一個位置去了。疝又根據發生部位而具體命名。其中「腹股溝疝」發生於腹股溝,是臨床很常見的一個「小病」,但疝氣病雖小,重者也可致命!
  • 疝氣手術後又鼓出來了,這是復發嗎? - 齊魯壹點
    王先生患有疝氣(腹股溝疝)多年,因懼怕手術未行治療,前幾天聽朋友介紹說能做微創手術,遂來到濟南顯微外科醫院進行了微創手術,確實恢復的很好,只用了三個小孔,三天就出院了,也沒有任何痛苦。但近來又感到疝氣部位又有腫塊,是不是又復發了?
  • 輪胎鼓包,車主可以只補不換嗎?這篇文章來給你答案!
    輪胎鼓包,車主可以只補不換嗎?這篇文章來給你答案!建議更換,補好了都不敢使用,況且沒有必要修復。輪胎鼓包造成的損傷特別嚴重,對輪胎鋼絲,子午線都有損傷或變形,並不是簡單的扎釘子後補補就行了。輪胎一但出現鼓包,出現的部位都是輪胎側面,輪胎出現鼓包因為這個受損部位的橡膠非常薄,繼續行駛就會造成輪胎爆胎事故,尤其是在高速行駛的過程中,鼓包的輪胎非常容易爆胎。
  • 大腿根部一個小「鼓包」,差點把她送進ICU!這個病很多人都有
    潘阿姨家住杭州,75年來一直身體很好,唯一的毛病就是大腿根部有一個小「鼓包」。「40多年前,我生完孩子發現大腿根部長了一個『鼓包』,不痛不癢,只是偶爾感覺輕微脹痛,躺下用手按摩幾分鐘就按回去了。」在潘阿姨看來,這個小小的毛病並沒有影響到正常生活,不看也罷,索性隨它去了。
  • 史上最全留學行李指南,看這一篇就夠了(美國篇)!
    為了讓你井井有條,有備無患地踏上人生新徵程,RAC小編詢問了很多遠赴美國的小夥伴們,整理出了一份史上最全留學行李指南,看這一篇就夠了,上一次我們整理了最全行李指南英國篇史上最全留學行李指南,看這一篇就夠了(英國篇)
  • 上廁所勁兒使大了 男子腹股溝鼓出雞蛋大個包
    普外一科禹宏主任經過檢查發現小龐右側腹股溝區有個雞蛋大的鼓包,診斷其患腹股溝疝並建議他儘快手術治療,可是小龐卻不想手術。經過禹宏主任再三詢問,小龐才說出自己的顧慮。原來,他是擔心住院期間工作進度受到影響,而且家人遠在外地,無法陪護。
  • 婆婆長一個包塊兩年沒管,因疼痛就醫居然查出腹壁腫瘤
    年近70歲的石婆婆是武漢人,2年前發現自己右下腹能摸到一拳頭大小的包塊,因為不痛也不癢,就沒當回事。今年11月,包塊迅速增大至小皮球大,且伴有陣發性疼痛。多方打聽後,石婆婆來到武漢市第一醫院疝和腹壁外科治療中心就診,該中心負責人、副主任醫師閔凱詳細聽取病史,完善相關檢查後,初步診斷為「腹壁腫瘤」,需要手術切除。
  • 大腿根上的小鼓包可能危及生命
    75歲的潘阿姨,40多年前大腿根部長了一個「鼓包」,不痛不癢,只是偶爾感覺輕微脹痛,按摩幾分鐘就消腫了。今天10月底的一天傍晚,鼓包再次出現。比之前更大更硬,而且通過按摩不能緩解。緊接著,潘阿姨開始出現肚子脹痛的症狀,並逐漸加劇,肚子也鼓了起來。
  • 小兒疝氣微創手術過程是什麼_搜狗立知_媒體合作_太平洋親子網
    日常生活中,小兒疝氣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現象。而且小兒疝氣對於寶寶的身體是會帶來很大的傷害,所以需要及時的治療,生活中很多爸爸媽媽在寶寶出現疝氣的時候會通過微創的手術進行治療,那麼小兒疝氣微創手術過程是什麼?小兒疝氣微創手術過程是什麼?  小兒疝(shàn)氣俗稱"脫腸"、"小腸氣",在胚胎時期,腹股溝處有一"腹膜鞘狀突"。
  • 寶寶得了疝氣怎麼辦?日間手術刀口小,恢復快!
    很多家長覺得疙瘩會「自行消失」但是嚴重時這個疙瘩會影響寶寶的正常發育這就是傳說中的「疝氣」應及時治療疝氣是什麼?通俗地講疝氣就腹壁(肚皮)上有個空「窟窿」,醫學上稱為腹壁上存在缺損,小腸或網膜可以鑽進這個窟窿」或缺損中,這樣從外面看,在大腿根部或陰囊就表現為有一個腫塊,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小腸氣」。小兒為什麼會出現疝氣?
  • 腹腔鏡下治療疝氣的四大優勢
    張先生5個月前,突然發現左腹股溝處有有包塊突出,站立或者咳嗽時明顯,平臥休息或手推包塊可消失,久站後腫物墜入陰囊伴疼痛。但是上周起,感覺包塊突然增大,也越來越硬。劇烈的疼痛讓人受不了,並同時伴有噁心、嘔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