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回頭金不換,帝王之師成典範
文/張靈社
北宋著名的理學家,程朱理學的奠基者,宋代洛學的創始人之一程頤,乃一代帝王之師。但在此之前,他小時候卻是個貪玩不學的俏皮搗蛋孩子。程頤程顥二弟兄均出生在河南省伊川縣一個仕官之家,年少時程頤貪玩厭學,經常愛唱"一二三四五,哈蟆背著鼓,蠍子來弔孝,蜇著驢屁骨,驢子嗷嗷叫,嚇得小孩不哭鬧。"而其哥哥程顥小時候學習非常勤奮刻苦,經常唱"月奶奶,明晃晃,打開後門洗衣裳,洗得淨,椎(chui)得光,打發哥哥上學堂,讀四書念文章,紅旗插在俺門上,你看排場不排場。"因為二人對待學習態度不同,其學習效果也迥然有異。哥哥程顥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而弟弟程頤則是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月有所虧。話說有一天,弟弟程頤跑到南山去玩,看到一棵樹上有個鳥巢像蘑菇一樣,他爬上樹更加奇怪了,其它鳥蛋都是橢圓形的,這窩鳥蛋怎麼是方形的呢?程頤把鳥蛋裝進口袋興高採烈地回家了。見到哥哥程顥正在讀書,就非常神奇地說: 「哥,我今天發現了一個秘密,你肯定不知道是什麼東西。」程顥說: 「什麼東西那麼神秘?程頤看弟弟除了拿回來鳥蛋,其他什麼也沒有拿,就笑著說: 「我的傻弟弟啊,常言道,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你難道不清楚咱父親說過,「丁郎丁郎,生蛋四方,窩是靈芝草,住在檀香木樹上"嗎?可以說除了這個蛋沒用處,其他都是無價之寶啊!你這樣做豈不是買櫝還珠了嗎?程頤聽哥哥這麼一說傻臉了,這件事使他充分認識到了學習知識的重要性,博覽群書的可貴性,從此閉門謝客,專心致志如有神地刻苦學習。後來哥哥在宋嘉祐年間考中進士,在哥哥的激勵下,他雖然二十七歲時去參加科舉廷試落第,心灰意冷不再參加科試,但勤奮學習的品行卻保留了下來,除了師從大文學家周敦頤外,可以說.自學成才,博古通今,學富五車,才高八鬥,朝中大臣知道他學問和人品皆佳,屢屢舉薦他,他都推脫不仕,一心在洛陽收徒講學。「程門立雪」的故事就發生在程頤身上。後來程頤在他哥哥五十多歲死後,由司馬光的竭力推薦,程頤「以布衣被召,任就書省校書郎,崇政殿說書,訓導年幼的哲宗, 」成為一代帝王之師。程頤以一個貪玩不愛學習的孩子,後來覺醒而好學,終於成為一代思想家和教育家,還在太學裡當教授,成為流芳千古的文學大家、理學宗師,真乃浪子回頭金不換,一代宗師成典範,這帝王之師萬世師表是他焚膏繼晷的結果,確實有典型的教育意義。作 者 簡 介
作者簡介:張靈社.中共黨員,大學本科,華東師大在職研究生,中學高級職稱,曾任洛陽地區教育局教育志編纂委員會領導成員,河南省伊川高中教師班主任備課組長辦公室主任工會主席副書記實驗高中副書記等職,洛陽市青年科技獎獲得者,省骨幹教師,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國家級心理諮詢師,學習能力指導師,家庭教育指導師,伊川縣關工委德育教育團團長,獲高考優勝獎,學科班級人均成績獲市第一,省某課題研究主持者,省未成年教育先進個人,全國優秀輔導教師,所教學生獲全國高考作文滿分並被《大河報》刊登,與張孝先主任參與指導的趙錦同學赴人民大會堂參加"中華魂"演講賽獲全國一等獎,參加從教多年為清華北大武大南開天津大學國防科大北師大北影中央戲劇學院川大鄭大河大河科大同濟西交大西工大哈工大中南武漢理工北航南航浙大長春飛行學院等高等院校輸送了一大批合格新生,為地方培養了一批合格建設人才,為各地幾十所學校做報告四十餘場,一萬餘名學生受到教育,受到了學生家長社會和各界的肯定。為弛名商標"饃飯愁"的商標獨創者,在國家省市級報刊雜誌發表文章十幾篇,獲全國教師《作文》雜誌徵文大獎,《洛陽日報》徵文大獎,《河南高考雜誌》刊登高考指導文章,《河南經濟報》以《超越自我》專題報導事跡,主編《河南省伊川高中校志》《魅力伊高》,參與出版書籍多本,創作歌詞譜曲《回眸》《人民永遠思念的白衣天使》西場學校、新華學校、伊川一高等校校歌曾廣為傳唱、巜共產黨和人民永遠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伊闋站之歌》《範仲淹之歌》《大別山之歌》有三首被省市報刋網站錄用……
聲明:由於後臺小程序讚賞功能有變化,文章的讚賞暫時發放給袁海英,但讚賞金還按投稿須知發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