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這場疫情,原本小吳的這個新年應該充滿了歡喜和甜蜜,或許多少也帶有一點忐忑。作為一名在上海打拼多年的「滬漂」,終於憑藉自己多年的努力,在周邊城市買了房,準備過年和女朋友一起回湖北老家見見未來丈人丈母娘——用上海話來講,是「毛腳女婿要上門」了。
但是沒想到,這一上門,就住了快2個月。
「準小舅子因為把房間騰給我們住,自己睡了2個月的沙發。」說起這個,小吳多少覺得有點尷尬。
「身困」湖北,最大的焦慮不是病毒
過年那天湖北下雪了,南方人第一次看到雪非常激動。
就像許許多多在上海奮鬥的年輕人一樣,小吳非常的勤奮。作為銷售,他不僅要完成各項銷售指標,還需要協調來自客戶、同事和各層級監管方的需求。在公司,他往往是走得最晚的那個,而在業績上,他也很少讓領導們失望。他覺得,年輕時候忙點累點是好事,有事業才有一切,他是個閒不下來的人。
兩個月沒理髮,一件外套穿了兩個月。
然而新冠疫情的迅速爆發,讓小吳和女朋友一起被「困」在了準丈母娘家,讓他不得不面對閒下來的生活。武漢封城,緊接著整個湖北都被「隔離」,「一開始還能上街買買東西,2月上旬開始連小區也出不去。兩個月來,走過最長的路,就是走到小區垃圾站丟垃圾,一天的步數不超過1000步。」原本他是計劃去完女朋友家,就帶著女朋友回自己福建老家過年的,如今所有計劃都打亂了,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焦慮。
當地接地氣的標語
「其實對於被感染的危險,我倒不是特別擔心。」身處「風暴中心」的小吳這個回答多少讓人有點意外。「我們住的地方5公裡之內並沒有確診患者,所有人很早就已經自覺減少出門,後來更是幾乎全民隔離在家,所有日用吃穿都是由指定工作人員配送,感染風險很低。」對小吳來講,最直接的焦慮還是來自於經濟層面:「無法回去工作,對我們銷售這行來說,就等於沒有收入。沒有收入,剛買的房子房貸怎麼辦?信用卡怎麼辦?」而同樣在上海工作的女朋友可能就更焦慮了——很可能等她回去,工作就沒了。
用更好的自己,去面對未來
這樣的壓力,使身在湖北的小吳早早開始了「遠程辦公」。通過網絡和電話,他已經談下了年後第一份單子,不過他還是覺得,「溝通效率沒有當面溝通更快更直接。」而最最關鍵的問題是,小吳覺得在家辦公沒有氣氛,容易懈怠。
好在如今這樣的日子即將過去。隨著疫情在全國範圍內得到控制,湖北地區也逐漸開始復工。而像小吳這樣滯留在當地的人們,也開始看到回去的希望。「我已經打電話回上海居住的小區問過了,已經得到答覆允許我回去。聽說人力資源保障局已經陸續安排大巴讓和我同樣情況的人返回,我相信就在這幾天吧。「
解禁的那個周末上山看油菜花。
小吳說,他目前最大的希望,就是能馬上回到上海,儘快恢復工作。而再過段時間,他想和女朋友一起回自己父母家看看,這兩個月來,讓他牽腸掛肚的除了工作,還有這一對老人。
如果時間可以倒回,自己還會不會做同樣的決定?屏幕那頭停了好久,然後他說:「倒回與否其實意義不大,活在當下,做好自己即可。」在與女朋友一家共同經歷了這次疫情之後,他覺得,家庭是他努力工作最大的動力源泉,家人健康是他最大的心願。在忙碌的工作之後,抽時間陪陪家人,給父母做做飯,這種平淡的日子,或許才是最幸福的。
談及疫情過去之後的「再出發」,小吳說:「回去之後,這種動力會推著我更努力地去工作。我這個行業隨時都面臨著知識更新和環境變化,一方面我應該更積極地去開拓新客戶,另一方面自身也要不斷地更新和成長,用更好的自己,去面對未來。」
「美好的生活是奮鬥出來的,總會有柳暗花明的那一天。」在這次疫情中,小吳的故事並不是個例。如果說這是一次全民「戰疫」,那麼對這些共患難的「戰友」,小吳就想用這句話來互相鼓勵。他期待柳暗花明那一天的到來,他相信已經不遠了。
編輯:秦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