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玲玉死後的四封遺書,究竟哪個是真的?

2021-03-03 國家人文歷史


本文系「國家人文歷史」獨家稿件,歡迎讀者轉發朋友圈。

本       文       約  4087 字


閱       讀       需       要

                                                                            

11 min 

最近,因為《演員請就位》的一段表演,阮玲玉之死重新成為熱議的話題。

演員鍾欣潼因將阮玲玉之死的片段演得細膩動人,收穫好評——眼睛裡寫滿了想活,手上卻不得不赴死,真正詮釋了什麼叫人心涼薄,人言可畏……

花絮時,她毫不避諱地說,這段戲進入得很快,因為與自己的經歷很像。為了做到共情,鍾欣潼做了一些功課,發現阮玲玉死後還出現過真假遺書,這又是怎麼回事呢?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阮玲玉憑藉紮實精湛的演技驚豔影壇,成為名副其實的默片女王、「中國的嘉寶」。然而,1935年3月8日——全國婦女解放日這一天,她突然自殺,驚動整個上海,各種輿論甚囂塵上,對阮玲玉的自殺展開了一場大討論。阮玲玉死後,先後流出四封遺書,真真假假,眾說紛紜。按常理,阮玲玉留遺書是有充分理由的。作為女兒和母親,她有必要留下遺書,對其母親和養女有所善後;作為員工,她也有必要給電影公司一個交代。
最早聲稱阮玲玉留有遺書,而且還是兩封的,是阮玲玉的「現任」丈夫唐季珊。我現在一死,人們一定以為我是畏罪,其是(實)我何罪可畏?因為我對於張達民沒有一樣有對他不住的地方,別的姑且勿論,就拿我和他臨別脫離同居的時候,還每月給他一百元。這不是空口說的話,是有憑據和收條的。可是他恩將仇報,以冤(怨)報德,更加以外界不明,還以為我對他不住。唉,那有什麼法子想呢?想了又想,惟有以一死了之罷。唉,我一死何足惜,不過,還是怕人言可畏,人言可畏罷了。季珊:我真做夢也想不到這樣快,就和你死別,但是不要悲哀,因為天下無不散的宴席,請代千萬節哀為要。我很對你不住,令你為我受罪。現在他雖這樣百般的誣害你我,但終有水落石出的一日,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我看他又怎樣活著呢。鳥之將死,其鳴也悲,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我死而有靈,將永永遠遠保護你的。我死之後,請代拿我之餘資,來養活我母親和囡囡(阮玲玉養女),如果不夠的話,那就請你費力罷!而且刻刻提防,免她老人家步我後塵,那是我所指望你的。你如果真的愛我,那就請你千萬不要負我之所望才好。好了,有緣來生再會!另有公司欠我之人工,請向之收回,用來供養阿媽和囡囡,共二千零五元,至要至要。另有一封信,如果外界知我自殺,即登報發表,如不知請即不宣為要。阮玲玉在第一封遺書裡,語氣強硬地痛責前夫張達民「恩將仇報」,讓她陷入可怕的輿論漩渦之中,只得以死自證清白。「人言可畏」四個字,也成為轟動一時的絕語。在第二封遺書裡,表達對現任唐季珊的安慰和感激,言語間多是溫柔,遺書對張達民、唐季珊兩人的態度,阮玲玉一踩一捧,愛憎分明。遺書公布之後,輿論沸騰,乃至有人質疑其真實性。大家的懷疑不是沒有道理:阮玲玉原本讀書不多,極少寫作,加上生死關頭情緒激動,不大可能會留下這樣行文暢達的遺書。張達民也表示「筆跡不對」,矛頭直指唐季珊偽造遺書,故意抹黑別人,洗白自己。最關鍵的疑點還是阮玲玉對唐季珊的態度。眾所周知,唐季珊對阮玲玉始亂終棄,甚至在公開場合毆打過阮玲玉。阮玲玉死前的態度,十分反常,所以遺書是假。果然,就在唐季珊拿出阮玲玉兩封遺書的一個月後,香港小報《思明商學報》刊出了阮玲玉的又一版遺書,同樣是兩封,由梁賽珍和梁賽珊姐妹倆提供。達民:我已被你迫死的,哪個人肯相信呢?你不想想我和你分離後,每月又貼你100元嗎?你真無良心,現在我死了,你大概心滿意足啊!人們一定以為我畏罪,其實我何罪可畏,我不過很悔誤(悟)不應該做你們兩人的爭奪品,但是,太遲了!不必哭啊!我不會活了,也不用悔改,因為事情已經到了這種地步。季珊:沒有你迷戀「XXX」(指唐季珊的新情人),沒有你那晚打我,今晚又打我,我大約不會這樣吧!我死之後,將來一定會有人說你是玩弄女性的惡魔,更加要說我是沒有靈魂的女性,但,那時,我不在人世了,你自己去受吧!過去的織雲(即張織雲,唐季珊曾玩弄過的女影星),今日的我,明日是誰,我想你自己知道了就是。我死了,我並不敢恨你,希望你好好待媽媽和小囡囡(阮玲玉養女),還有聯華欠我的人工2050元,請作撫養她們的費用,還請你細心看顧她們,因為她們唯有你可以靠了!沒有我,你可以做你喜歡的事了,我很快樂。這兩封遺書整體風格一致,阮玲玉都列舉了張達民和唐季珊的暴行並深受其苦,張達民的苦苦相逼,讓自己而走上絕路,唐季珊的毒打是「壓死駱駝最後一顆稻草」。不過梁家姐妹提供的這一版遺書,也有人認為動機不純。名義上為阮玲玉伸冤,實則是為了自保。因為當時唐季珊與梁賽珍有染,坊間早有傳聞,梁賽珍與阮玲玉還是鄰居,關係密切,「識姐近十載,相待如骨肉」。如果傳聞是真,那麼遭受愛人與閨蜜雙重背叛的阮玲玉,該是多麼失望無助而走上絕路。歷史就是這樣一個不斷被敘述,不斷被建構的過程。四封遺書,真真假假,其實已經不那麼重要了。不過阮玲玉的死,她的人生悲劇卻是真的。對阮玲玉來說,愛情是她的一種內在「生命氣質」。浪漫而又情感豐富的阮玲玉,總是「貪一點兒依賴,貪一點兒愛」。只可惜深情總是錯付,最終落得遍體鱗傷,香消玉殞的結局。阮玲玉16歲那年,張達民對她一見鍾情,好女怕纏男,架不住張達民的窮追猛打,不久兩人便開始同居。然而,張達民自幼嬌生慣養,不學無術又揮霍無度,讓兩人的生活越發拮据。直到阮玲玉進入明星公司拍攝電影,挑起養家餬口的重擔。隨著阮玲玉事業上的成功,她與張達民之間的愛情也走到了盡頭。阮玲玉一方面努力拍戲,掙錢維持這個家;另一方面卻又愛得卑微,對自己的處境優於張達民而心懷不安。就連分手之後,仍三番兩次求人給張達民安排美差事,說明她念舊情,對張達民仁至義盡;也說明了她對「女強男弱」的兩性差距是有心理負擔的。
阮玲玉的矛盾心理,給了張達民可趁之機。敏感的阮玲玉擔心自己名譽受損,不希望感情隱私見報,使得張達民以此為要挾,不斷敲詐勒索,最終對簿公堂。就在阮玲玉急於擺脫張達民時,唐季珊趁虛而入,給了阮玲玉短暫的慰藉。然而讓她萬萬沒想到的是,剛出了虎穴,又進了狼窩。茶葉富商唐季珊當時四十歲,給時人的印象就是玩世不恭、揮金如土,他是情場老狐狸,尤其與電影女明星走動頻繁。1932年,唐季珊拋棄影星張織雲,猛烈追求阮玲玉,處處殷勤體貼。彼時張織雲曾致信阮玲玉:「我的現在,就是你的將來。」然而甜蜜攻勢難以抵擋,正如阮玲玉自己所言:「我太軟弱了,我這個人經不起別人對我好。要是有人對我好,我也真會像瘋了似的愛他!」阮玲玉最終還是接受唐季珊,與張達民籤訂脫離約據,於1933年8月開始與唐季珊同居。同居後,唐季珊的真面目才慢慢顯露出來。他不僅在外拈花惹草,生性放蕩,對阮玲玉的控制也十分嚴重,阮玲玉出席活動不能自己做主,要先獲得唐的批准。他還甚至在公共場合打罵阮玲玉。唐季珊扭曲而又狂暴的愛,讓阮玲玉痛苦不堪。唐季珊與其他女性的曖昧糾纏,也讓阮玲玉傷透了心,對愛情失望至極。「張達民只是把我當作搖錢樹,唐季珊也只是把我當作專利品,他們誰也不懂的什麼是愛情。」當張達民控訴阮玲玉,所有的負面新聞接踵而至,面對人言可畏的僵局、虛情假意的愛戀、一再失敗的婚姻,阮玲玉心已死,決定一死了之。無可否認,導致阮玲玉自殺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新聞記者的誇張報導卻難逃干係。各色小報雜誌不斷「爆料」阮玲玉生活隱私,並對她和張達民、唐季珊三人之間的關係進行過度渲染,做了很多不負責任的報導。甚至一些報紙對她主演的《血淚碑》《白雲塔》《故都春夢》等影片進行臆想捏造,將阮玲玉的生活,與她在屏幕上扮演的風塵女角色混為一談。

乃至於《申報》也用「通姦」等字眼描寫阮玲玉,一時間,阮玲玉成為吃瓜群眾口中的「放蕩女」。敏感且愛惜名譽的阮玲玉,就這樣被逼上絕路。
可見阮玲玉遺書可能是假,但那句「人言可畏」卻是千真萬確的。即便是阮玲玉死後,一些新聞記者仍然沒有消停,指責阮玲玉的愛慕虛榮,禁不住金錢誘惑,才會被男人玩弄,一切都是咎由自取。阮玲玉自殺後不久,魯迅寫下《論「人言可畏」》一文,痛斥當時新聞界的醜惡現象和惡劣風氣。最終,阮玲玉的死上升為嚴肅的社會問題。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也是社會發展進程的一面鏡子。

魯迅《論人言可畏》手稿

1947年10月7日,中國第二起「阮玲玉式」的悲劇發生。上海越劇名伶筱丹桂自殺,留下遺言:「做人難,人難做,死了。」
與阮玲玉自殺後,社會輿論更多的是側重於娛樂八卦、明星隱私,流於表面化相比,筱丹桂自殺後,輿論走向更富正面色彩,較為理性和深入。人們更多的是透過其自殺現象,探究社會本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筱丹桂更是被塑造成反對夫權的典型。只可惜,阮玲玉沒能等到這樣的好時代。在《演員請就位》節目中,阿嬌所念的遺書是由梁家姐妹提供的版本。也就是說,是張達民和唐季珊兩個男人,合力害死阮玲玉。這種推論,在當時雖有爭議,卻也有其合理的社會根基在。民國時期,人們積極擁抱新思想,崇尚自由平等的愛情觀,但是在情感上,統御幾千年的傳統倫理道德依然是支配他們的行為準則。對於阮玲玉來說,愛情是她一生的跋涉。阮玲玉自認是新女性,卻也始終受制於「舊傳統」,無法逾越男女兩性的「道德鴻溝」。在阮玲玉悲劇中,可以發現社會輿論對於男女兩性的關係,存在著雙重的道德標準,一方面,人們對男性的道德要求寬鬆,嫖娼、納妾、重婚等不道德行為,可以得到包容,最多只是加以無關痛癢的譴責;而另一方面,人們對女性的道德要求卻嚴厲至極,女性群體在舊社會處處遭受著壓迫和歧視。這種「雙標」註定了阮玲玉的悲劇。戴彥:《美麗與哀愁:一個真實的阮玲玉》東方出版社 2005-05黃維鈞《阮玲玉畫傳》貴州人民出版社 2004-09關熙潮《你是無聲的離歌》遼寧人民出版社 2015-04劉長林、馬磊磊《論阮玲玉自殺的社會賦予意義》,《社會科學》2010年第5期

 



相關焦點

  • 阮玲玉遺書到底寫了什麼?兩封遺書道出真正死因,令人唏噓不已
    25歲的阮玲玉離世的消息傳開後,立馬轟動了當時的上海灘。她的死,引起了世界的關注。在她死後,各界的輓聯不斷,之後在上海萬國公館舉行公祭。令人想不到的是,就在公祭當天,就有三個痴情者留下「既然她已去,我們也沒用理由活在這世上的遺書後自盡身亡,追隨她而去。」
  • 阮玲玉:與兩個男生同居,產生糾紛後自殺,留下兩封遺書
    書中,阮玲玉明確寫道,自殺的原因不過是「人言可畏罷了」。確實,如果當時沒有這些小報記者不負責任的譴責,或許阮玲玉也不會選擇自殺這條最傻的解脫路。連當時的魯迅,都寫了一篇《論「人言可畏」》,直說:「她的自殺,和新聞記者有關,也是真的。」
  • 一代影后阮玲玉,香消玉殞豈止遇人不淑,兩封遺書揭露真相
    當阮玉英知道張達民是張家的四少爺時,感到民第相差太遠,她選擇了退縮。她感到自卑。她沒有膽量和勇氣接受如此懸殊的愛。張母得知兒子與自己傭人的女兒談情說愛,極力反對。張母大發雷霆棒打鴛鴦,氣急敗壞把母女趕出了張家。
  • 民國影星阮玲玉真假遺書之謎,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再來看唐季珊的表演,在阮玲玉死後,他首先想到的是設法轉移人們的注意力。當著眾人的面,他大談與阮玲玉的「愛情故事」,大罵張達民忘恩負義,因為他的糾纏和訴訟,才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 女神阮玲玉自殺前的悽涼:被丈夫掌摑,喝下毒粥,只留下兩封遺書
    阮玲玉沒法再繼續學業,而張達民則開始和阮玲玉同居,但張達民是個遊手好閒的人,並沒有什麼生存技巧,阮玲玉在這場戀情中逐漸清醒過來,1926年,阮玲玉在張達民兄長張慧衝的介紹下進入了明星影片公司,並且出演了個人首部電影《掛名夫妻》,從此走上了演藝之路。
  • 阮玲玉
    不久後,阮玲玉的姐姐得了天花不治身亡,她自己也得了傷寒。母親阿瑩帶阮玲玉去看病,在路上為了保護女兒,摔傷了肩膀。在阮玲玉6歲時,父親患肺結核去世,年僅44歲。父親的去世,家裡失去了頂梁柱,為了生計,母親帶著女兒在一家姓張的大戶人家做幫傭。張家有個四少爺,叫張達民,既是紈絝子弟,也是受五四新思潮影響的富二代。阮玲玉長得漂亮,張達民很是喜歡,經常幫助她們母女倆。
  • 阮玲玉臨終前有多慘:丈夫掌摑,自己喝毒粥,僅僅留下兩封遺書
    平日裡的阮玲玉是溫婉含蓄的,但是今晚的阮玲玉好像是大膽熱烈的,那種來自成熟女性的魅力,在這個晚上無盡釋放了出來。她就是這場晚宴的皇后。她笑得絢爛,肆無忌憚。可是又有誰知道,僅僅是四個小時後,這個晚宴的皇后會在家中自殺。她靜靜坐在桌前,面前是母親熬的一碗八寶粥,旁邊放著早已經寫好的絕筆信。
  • 阮玲玉臨終前有多慘:丈夫掌摑,自己喝毒粥,僅僅留下兩封遺書
    可是又有誰知道,僅僅是四個小時後,這個晚宴的皇后會在家中自殺。她靜靜坐在桌前,面前是母親熬的一碗八寶粥,旁邊放著早已經寫好的絕筆信。三瓶早已經準備好的安眠藥,一次性倒入了碗裡。沒有必要攪拌,就這樣一大口一大口被她送進了嘴裡。安眠藥的苦澀被八寶粥的香甜中和,她邊吃邊看著一旁已經酣睡的唐季珊,滿懷絕望。「季珊,你愛過我嗎?」
  • 令人惋惜,25歲紅遍全國的民國著名影星阮玲玉,竟被渣男害死
    阮玲玉死後,有10萬人瞻仰了遺容。3月14日,阮玲玉的葬禮按期舉行,有30萬人參加送葬,從殯儀館到墓地10公裡,靈車所經之處,馬路兩旁都是送葬的人群,有大批警察維持秩序。洛杉磯的報紙也報導說:阮玲玉的葬禮「悲壯熱烈之情形,在中國當屬空前。」阮玲玉為什麼在處於電影表演的巔峰時期,卻要自殺呢?二、阮玲玉的母親在張家做傭人,就一直帶著她,阮玲玉從小在張家長大,和張家四少爺張達民青梅竹馬。
  • 張織雲、阮玲玉、梁賽珍都和他有關
    她們的死,不過像在無邊的人海裡添了幾粒鹽,雖然使扯淡的嘴巴們覺得有些味道,但不久也還是淡,淡,淡。」「……不過無拳無勇如阮玲玉,可就正做了吃苦的材料了,她被額外的畫上了一臉花,沒法洗刷。」他直說:「她的自殺,和新聞記者有關,也是真的。」後人未分真偽,以訛傳訛,「人言可畏」成了阮玲玉的一個代名詞!
  • 誰之過——默片皇后阮玲玉一生悲愴的因果
    然而,正當最好的年齡時,這位才貌俱佳的女子卻選擇用30粒安眠藥結束了自己短暫的一生,死後還被別有用心的人篡改了遺言,而其真正的遺言反而被湮沒在歲月的長河裡。這個傳奇女星,有個如她本人一般柔美的名字,叫作阮玲玉。
  • 阮玲玉:25歲香消玉殞,死後30萬人送葬,7位影迷隨她而去
    自從阮玲玉進入影視公司後,張達民就一直依賴著阮玲玉,他嗜賭如命,幾乎榨乾了阮玲玉的錢包,時間越長,他的行為就愈發惡劣,讓阮玲玉感到身心俱疲。張達民對於阮玲玉來說,就像是頑劣任性的孩子,不論是從經濟上,還是精神上都需要阮玲玉去支持與包容。
  • 神作《阮玲玉》:傳記片的莊周夢蝶和盜夢空間
    年,年僅25歲的阮玲玉留下兩封遺書,在上海新閘路寓所服安眠藥自殺。阮玲玉自殺事件,成了30年代中國電影史上的象徵性事件。她死後當天,就有三位影迷為她自盡,留下「阮玲玉既然已去,我們也沒有理由活在這世上」的遺書。出殯當天,上海灘名流包括金焰、孫瑜、費穆、鄭君裡、吳永剛、蔡楚生、黎民偉等人為她抬棺,30萬民眾到場弔唁,送葬隊伍長達3裡。魯迅為她撰文《論人言可畏》,直指「她的自殺,和新聞記者有關」。
  • 阮玲玉擺脫前夫,請孫中山的準女婿打官司,又被另1個男人帶進墳
    2個男人:一個是弄錢的,一個是弄情的1935年3月8日,阮玲玉寫了兩封遺書,並在上海新閘路沁園村的住宅服3瓶30粒安眠藥自殺。她的生命走到了盡頭,她留下來的兩封遺書是分別給她經歷過兩個男人的,大致內容如下:第1封遺書給第1個男人:達民,其實我何罪於畏,我不過很悔悟,不應該做你們兩人的爭奪品,但是太遲了。
  • 民國女星公敵唐季珊:他禍害過四個著名美人,徹底毀滅了兩位影后
    我想你自己知道了就是……」——玲玉絕筆阮玲玉死後半個多世紀,她的真實遺書才被公布,文中提到的「季珊」,這位看起來衣冠楚楚的公子哥兒為什麼會被形容為「玩弄女性的惡魔」?唐季珊是民國時期著名的大茶商,生意遍布整個東南亞。
  • 阮玲玉的人生,為何毀在兩個男人?
    (阮玲玉當時葬禮)在她的葬禮上,各方唁電、輓聯不可不斷,為她抬棺卻是上海灘的名流大腕,金焰、孫瑜、費穆、鄭君裡、吳永剛、蔡楚生、黎民偉12位當時著名的電影人物,都為她送完最後一程。另外,大約有30多萬民眾到場弔唁,甚至有7位影迷悲痛過度,留下「既然她已去,我們也沒用理由活在這世上」的遺書自盡身亡,追隨她去。
  • 《阮玲玉》劇組兩度遇靈異,25歲結束悲劇一生究竟有何隱情?
    傳聞當時阮玲玉留下了兩封感嘆人言可畏的遺書,一封是給張達民的《告社會書》,另一封是給唐季珊的。這被人們認定為她自殺的主要原因。阮玲玉自殺的消息傳出後,整個上海乃至全國都為之震驚。送行那天前來悼念的人數不勝數,大約有30萬人之多,人們皆諮嗟嘆惜,相率赴吊,甚至有幾位影迷因悲痛過度,當場隨她而去。
  • 情深不壽:影后阮玲玉死亡之謎,竟是她愛的男人見死不救
    而現實中的阮玲玉,卻走的決絕毫不留戀。到底是什麼,讓她在大好年華,事業如日中天時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呢? 1910年一個名叫阮鳳垠的女孩出生在上海一個貧民家庭。六歲那年父親去世,她和母親相依為命,迫於生活母親戴著她去了一戶姓張的大戶人家做傭人,當時她怎麼也不會想到將來會和這家的四少爺糾纏在一起。
  • 阮玲玉,近代第一個被輿論「殺死」的演員
    阮玲玉是那個舊社會下女性的犧牲品。阮玲玉骨子裡其實就是一個傳統的女人,性格溫順,待人溫和,不爭不抗,想有個家,有個人可以依靠。唐又是個勢利濫情的商人,和張織雲在一起時搭訕了阮玲玉,和阮玲玉在一起時又勾搭了梁賽珍……
  • 25歲的阮玲玉,深夜讓母親煮麵就著安眠藥吃下,留下2封絕筆信
    相遇時阮玲玉與張達民的感情已瀕臨破裂,被阮玲玉吸引的唐季珊利用阮玲玉喜愛跳舞,時常陪伴她跳舞。就這樣面對張達民的壓迫,心灰意冷的阮玲玉投入了唐季珊的懷抱。這個看似風度翩翩、財力雄厚的男人,實則在老家早有妻小,因為倚仗嶽父發家故而不能離婚的唐季珊只能斥巨資在上海為阮玲玉買下一棟小洋樓&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