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七月與安生》影評

2021-02-21 文創雲

hi!你終於來了,文創雲的小生們已經等你很久了,這裡是大學生舒展身心,打發時間,閒來吐槽的好地方,請持續關注文創雲哦~

    歡迎轉載,但需署名文創雲並註明來自文創雲微信,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家明抱著安生是閉眼的,抱著七月是睜眼的,敢於只是人生無法直視自己內心。在爵跡之後已經很久很久沒有敲過字了,被生活的瑣碎和敏感的心思折磨得無法多動一字,七月與安生,有時候七月是安生的影子,有時候安生是七月的影子。我恨過你,可我也只有你。我想要變成你,你想要變成我。最終我們都是同一個人。

      我們故事的開始都是一樣的,我們殊途同歸。生命是這樣虛無並且無奈。安生從未被眷顧過,她這輩子得到最好的禮物便是七月,而其實就算沒有七月,她也會不停向前跑,沒有盡頭也依舊往前衝。七月不能沒有安生。安生是改變七月的方向盤。就像我們所期盼的那樣,我們渴望通過小說裡轟轟烈烈的人生故事,用以彌補填滿自己空缺遺失的歲月。

      故事有一個圓滿的結局,你我都甚感欣慰,並能有更好的能量走下去。故事的最終真相,只有寫作者自己知曉。安妮寶貝很少冠以美滿的結局,死的死,傷的傷,不是生離就是死別。她和郭敬明不同,郭敬明是一切消失仿佛不曾存在過,安妮寶貝則是一切歸於平凡生活,只留下一段記憶餘生來回味。無所謂悲劇結尾,這是我欣賞的結片方式,大風大浪之後一切歸為平靜。那種明明從小到大活成了對方的影子卻因為現實因素無法成為對方,影片通過這點寫出現實的殘酷。朋友這個詞彙之於很多人,僅僅是一瞬間的想法。偶爾的敏感思緒上頭來,自私佔據大腦時,友情這個詞顯得尤為可笑。究根結底,人都是這樣自私。即使安生讓出了自己的一切,即使七月給了安生自己的一切。而你我又都一樣,身體裡活著一個安生,一個七月,這就是影片的藝術性表達。

      因了這樣,人生多出許多未知。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七月會變成安生,什麼時候安生會變成七月。影片的代入感太強了,即使還沒有看電影大概就知道結局是悲劇。安妮的小說故事風格一向如此,更何況這已經是早年的作品了,抱著看看的心態點開來看。

      周冬雨飾演的安生深入人心,至少深入我心。我看過很多人表示對安生喜歡她活的自由無拘無束生如夏花,我愛的不是這一點又不知道怎麼用言語形容愛的她哪一點。高中,大學,畢業,像七月明信片裡寫的那樣,二十七歲結婚,二十八歲要孩子,三十歲買房。然後相夫教子,一輩子也就這樣了。有人評論說安生不甘於這種生活,輾轉了無數男人的身側,沒有人愛她,可是她在尋找愛。我從不認為安生缺愛,她不想幹擾七月正常生活不想一輩子寄人籬下,她一直都孤獨而倔強。我喜歡她笑起來的樣子。那樣痞痞的笑,仿佛向全世界宣告她的不在乎無所謂。那樣一種,令人心疼無比的笑。

     在家明的出租屋裡,七月撕心裂肺,安生,沒有人愛你,只有我愛你,你的一切都是我給你的。至親至愛講出那樣的話時,淚水夾雜的遠不及百萬分之一的失望難過。「你的身體裡有兩個分裂的人,一個帶著野心和欲望,有力堅定,試圖填補你的內心傷口,一個是安靜的漫不經心,頹唐的你,你本該註定成功並且會一直成功下去,但你擺脫不了骨子裡的另一個力量,總是把正在上進的你往下拖拉,你並不認為自己是個成功的人,事實上,你一直覺得自己是受傷的孩子。」

     「那些信在數十年後回來看,其實並非寫給彼此,那原本是寫給自己的信,在信裡描述所聞所見所想的一切瑣事,用文字件正緩慢的生長,青澀心酸的年少時光,所經受的煎熬掙扎,青春的偏執和劇烈,這些用來寫給自己的信箋,卻由對方觀看和保留,直到確定彼此消失。安妮的所有作品,都在闡述著大多數人性裡的這樣一種特點。

     《七月與安生》亦是,又許是導演編劇加入不一樣的情感,才將這樣一種隱晦的小眾心思,變得大眾化,最終呈現在所有人面前的,成為另外一種情感。卻也是導演對於這部劇的理解,亦無對錯。七月的死亡帶來了一種高平衡的妥協,所有人都向生活妥協,向生命妥協,向死亡妥協。當你親手籤下至親至愛的死亡通知書。周冬雨哭得很醜,卻也動人無比。很多年後,當我不再四處奔波,當我不再執著於流浪,「三十歲之前是流浪,三十歲之後就是浪了」。

 

     我是喜歡安生的,骨子裡的喜歡,一見鍾情。

 

     問候家明。

相關焦點

  • 七月與安生影評
    這部電影太過殘酷。    整部電影很有巖井俊二的風格,慢慢地一種嘲諷命運的殘酷。配樂和影像風格相得益彰,充分體現出曾國祥細膩的風格,無論是技巧還是風格,都呈現出藝術品的特質。    影片主要圍繞著兩個閨蜜七月與安生展開的,七月是典型的乖乖女好孩子,成績好,性格溫和乖巧,一直過著父母期望她過的穩定生活,而安生就是那種會搗亂,不願學習,到處去飛的女生,居無定所,漂泊流浪。兩個看似不一樣性格的人卻成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然後喜歡上了同一個男孩家明,男孩兩個都愛,無法割捨任何一個。
  • 影評分享|《七月與安生》不應該被辜負
    鑑於今年國產電影低到離奇的影片質量,在走進電影院前,我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七月與安生》的。這部電影實在太有被黑的潛力了。讓我們劃一下關鍵詞: 安妮寶貝,小清新,國產青春片,雙女主,閨蜜。全是重災區。
  • 《七月與安生》影評
    不要認為這是個無聊的話題或者說是一個無效的命題,這恰是筆者在看完電影之後最想知道的!憑藉著慣性思維,我們會對這個問題給出種種假想:失魂落魄地奔波於往來的人流中,看到每一個像七月的女孩就會瘋狂地跑上去,一次次在誤解與鄙視的眼神裡帶著說不出的疲憊呆呆地站在原地,迷茫著、痛苦著;空曠的房間裡,坐在床邊,埋頭抽菸,煙霧瀰漫了整個屋子;被人嬉笑著從酒吧推出,散發著令人噁心的酒氣跌跌撞撞在別人的視線裡……不管他究竟是愛著七月還是安生,尋找七月將會成為他今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
  • 《七月與安生》(在線觀看)
    是啊,一部好電影總逃不脫這三個詞。 —員長《鏡子、窗戶、夢》《七月與安生》(在線觀看)劇情簡介:       七月(馬思純 飾)和安生(周冬雨 飾)的第一次相識在十三歲,她們一個是特立獨行飛揚跋扈的「野孩子」,一個是單純溫婉循規蹈矩的「乖乖女」,從那一年開始,七月和安生幾乎形影不離,她是她的光,她是她的影子,直到某一天,一位名為蘇家明(李程彬 飾)的少年出現在了七月的身邊,七月戀愛了。
  • 《七月與安生》影評:如何安放自己?
    電影《七月與安生》是由曾國祥執導的,由周冬雨和馬思純主演的青春愛情電影。這部影片是根據安妮寶貝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這是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敘述的是出生在南方的兩個十三歲的女孩,由於各自鮮明而獨特的個性,相互吸引,成為最要好的閨蜜。而這兩個清純的女孩又都愛上了同一個叫家明的男孩。
  • 安生何處安生?《七月與安生》電影解讀
    [本文原創,轉載請聯繫本公眾號授權][請關注本公眾號ID:kokyo98 悟恩居士]看了電影《七月與安生》。
  • 《七月與安生》:除了心疼七月和安生,你還體會到什麼?
    《七月與安生》16年上映的電影,這部作品讓周冬雨和馬思純成為了金馬獎「雙黃蛋」影后,我前兩天才把它慢慢看完,內心有點感受,就想把它記錄下來,跟你們一起來分享。我體會到:她們彼此嫌棄,卻又彼此關心在安生察覺到自己也喜歡上家明的時候,她選擇去流浪,以免自己傷害七月。七月其實心裡也都清楚,安生為什麼離開,但當她在火車站送別安生,安生那脖子上掛著的玉佩掉落在七月眼前的時候,七月從不舍到釋然。安生對七月說:「你讓我留下,我就留下」。但七月沒有。
  • 影評|《七月與安生》:你會從遠方歸來
    》 《七月與安生》是近幾年電影市場中為數不多且大放異彩的女性電影,也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電視劇版《七月與安生》的熱播,讓我不禁回憶起了幾年前看完電影後,和閨蜜熱烈討論的情景。七月與安生,代表著一人的兩面。安穩或是流浪,自由或是安然。導演曾國祥用了很巧妙的敘事方法,吊足了觀眾的胃口,電影所想要表達的主題,也在人們的似懂非懂中逐漸顯現出來。
  • 《七月與安生》北美DVD發行,三年後你變成了七月還是安生?
    登陸了很多流媒體平臺包括iTunes、Prime Video同樣收穫了來自影評人和觀眾的好評(以下影評由橙橙電影翻譯)"如果說她們各自的表演體現了完美無瑕的演技,那她們在銀幕上的化學反應則是藝術。"——Matthew Leung  V Cinema Show"《七月與安生》是一部精彩的電影,在每個層面都用它的藝術性給一個被拍濫的類型片注入新鮮血液。"
  • 【七月與安生】影評:中國的電影終於可以看了!
    關係好到可以摸對方的胸部看發育了沒有七月高中時交往了一個男朋友帶給安生看不羈誘人的安生讓家明恍惚了三角結構開始崩塌如果我是七月我儘量不讓男友見到閨蜜不讓他們有互留微信和電話的機會如果我是安生我會自覺地不提出見閨蜜男友的要求見了也不會留他任何聯繫方式
  • 《七月與安生》這部電影,帶給你的感觸是什麼?
    《七月與安生》這部電影剛出的時候很火,但趕上了我煩心事最多的時候所以沒去看,但是朋友圈微博看到很多影評還有討論,覺得這好像是一部好看的電影,有空可以去看看。後來等電影下架了才有空了,去網頁看,看了十幾分鐘沒看下去,可能是大概知道情節,也可能是期待太大反而失望。今天看完之後我覺得是時機不對吧。
  • 電影《七月與安生》:今年豆瓣評分最高的國產商業電影!
    在只有購票才能打分的售票平臺,《七月與安生》連續三日排名同檔期第一。分別是:貓眼8.8分,淘票票8.9分、格瓦拉8.6分、微票兒8.8分。尤其難得的是,在影迷打分素來苛刻的豆瓣網,《七月與安生》評分高達7.7分,是今年上映近240部國產片中評分最高的國產商業電影!
  • 電影 七月與安生
    我是在得知周冬雨、馬思純紛紛獲得金馬獎影后這一消息後,這周才在網上看的《七月與安生》。當時影片上映的時候,電影院排片很多,但我看了《星際迷航》。《七月與安生》值得去看,原因有幾點:一、安妮寶貝的青春文學故事,有好的故事做基礎,電影不會太差,而且電影中幾次反轉,總讓人懷疑到底哪個才是結局。二、兩位女主的演技真的不錯。之前,我看過兩部周冬雨演的電影,其實沒覺得演得有多好。但這部《七月與安生》真的有讓我驚豔到。安生這個角色有張揚、叛逆,也有隱忍、內斂,周冬雨演出了這個人物的矛盾,前後的變化和對比,讓我刮目相看。三、臺灣金馬獎七項提名。
  • 重溫《七月與安生》:如果家明沒有出現,七月和安生還會分開嗎?
    文|降柚最近在回顧很多幾年前的片子,《七月與安生》這部電影屬實是我一直看不太懂的一部。其實《七月與安生》原著講述的故事不是很複雜,但加上了馬思純和周冬雨的演技與編劇的改編,漸漸的朝著讓我看不懂的方向去了。
  • 電影《七月與安生》有感
    電影簡介:七月(馬思純 飾)和安生(周冬雨 飾)的第一次相識在十三歲,她們一個是特立獨行飛揚跋扈的「野孩子」,一個是單純溫婉循規蹈矩的「乖乖女」,從那一年開始,七月和安生幾乎形影不離,她是她的光,她是她的影子,直到某一天,一位名為蘇家明(李程彬 飾)的少年出現在了七月的身邊,七月戀愛了
  • 【影評】七月與安生:一個胸罩引發的百合(誤)故事!
    九月份一部國產青春片《七月與安生》上映,有毒君本是拒絕觀看的。因為它的標籤:安妮寶貝、國產青春、雙女主、閨蜜.No!!!肯定又是一場毫無營養·狗血·無釐頭撕逼大戰。電影的預告片已經明顯打出來了:撕逼。但是電影裡沒有勾引閨蜜男友然後上床的橋段!為了七月的幸福,安生毅然選擇了離開。只不過在流浪途中,每寄回來的信中在末尾都會寫上「問候家明」。
  • 電影《七月與安生》的豆瓣評分7.7有多可貴?
    驕人品質集聚網絡最強「自來水」 電影《七月與安生》改編自華語青春文學鼻祖級作家安妮寶貝的成名作。講述了「安生」(周冬雨飾)和「七月」(馬思純飾)兩個女生自13歲相識開始,羈絆十幾年的成長故事。 越來越多的觀眾在微博、影評、購票網站上主動分享自己的觀影感受,稱讚《七月與安生》十分機智又誠意十足地摒棄了國產青春類題材電影的狗血套路,電影製作認真踏實,故事走心,演員表演驚嘆,是國產片中的良心之作。
  • 《七月和安生》:半輩子七月,一輩子安生
    小時候砸安全警報的不是小太妹安生,而是內心躁動奔放的乖乖女七月。 《七月和安生》這部小說我並沒有讀過,但是老婆看完電影後告訴我。 這個導演不錯,原著沒有這麼好看,導演和編劇升華了這個故事。
  • 長大就要學會離別,一起聊電影之《七月與安生》
    我討厭所有改編自小說的電影、電視劇影評,上來就開始細數如何不如原著,對比差距在哪裡,因為我不看小說的,所以覺得這樣的對比毫無意義,他們是獨立個體的存在,不然為什麼不叫翻拍而叫改編。離別是電影很重要的一條線,安生的第一次出走是為了成全七月,淚眼婆娑的七月望著遠去的安生,耳邊迴蕩著那一句:七月,你讓我留下來我就留下來。可她終究沒有讓安生留下來,她哭成淚人,但家明不知道哭的不是安生的離開,是她逼走安生時內心的掙扎。這時候的七月和安生都漸漸走向成熟,她們的離別不單純是一場出走,而是人性在情感和欲望中的博弈。
  • 《七月與安生》:安生讓給七月的生活最後七月還是失去了
    歡迎大家來到阿懦影視,每天給大家推薦國內外好看經典的電影,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電影相信很多小夥伴已經看過了,2016年9月上映距離現在已經有三年時間了,並且這部劇還獲得了多項獎項,不得不說是一部佳作啊。可是好多小夥伴真的就看懂這部電影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