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道路的世界歷史意義

2021-01-11 南方新聞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下簡稱中國道路)以其高遠的價值追求、開放的世界胸懷、包容的文化視野、成功的偉大實踐,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由之路。不僅如此,中國道路還打破西方發展模式主導世界發展的壟斷格局,走出西方「國強必霸」的傳統大國發展模式窠臼,豐富了世界現代化發展道路的多樣性,為世界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可資借鑑的中國方案與中國經驗,具有重大世界歷史意義。

  中國道路豐富了世界現代化道路的多樣性

  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如同不能只有一種色彩一樣,世界上不能只有一種文明、一種發展模式、一種價值觀念。世界文明的多樣性,決定了各個國家在社會發展道路上應尊重多樣性、尊重選擇權。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儘管廣大亞非拉發展中國家擺脫殖民枷鎖、獲得了獨立,但西方國家通過建構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和「西方中心論」等話語霸權,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將廣大發展中國家裹挾進西方體系,繼續成為西方資本主義發展鏈條上薄弱且被動的一環。尤其是隨著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世界格局出現新變化,西方國家似乎不戰而勝。這不僅鞏固了西方國家的強勢地位,而且將西方話語霸權推至頂峰,有人甚至將西方自由民主制度和現代化發展道路預言為「人類意識形態發展的終點」和「人類最後一種統治形式」。

  「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知道」。一個國家究竟走什麼樣的發展道路,最終要靠事實說話,要由這個國家的人民作出選擇。新中國成立6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堅持走自己的路,實現了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7億多人口擺脫貧困,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8000美元。中國用30多年時間走完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發展歷程,實現從一窮二白到建立現代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的跨越,實現從物資極度匱乏、產業百廢待興到成為世界經濟增長引擎、全球製造基地的跨越,實現從貧窮落後到闊步走向繁榮富強的跨越。歷史以超出人們想像的大跨越和大進步,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走出的中國道路作出了最生動的詮釋。中國道路的成功意味著西方「中國崩潰論」的崩潰和「歷史終結論」的終結,說明現代化並不一定意味著西方化。

  中國道路的成功豐富了世界現代化道路的多樣性。世界上既沒有唯一的發展模式,也沒有一成不變的發展道路。尊重各國根據自己的國情選擇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的權利,尊重各國自主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探索與實踐,是世界多極化與國際關係民主化的必然要求。中國道路既不是「傳統的」,也不是「外來的」,更不是「西化的」,而是我們「獨創的」,是一條既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根據時代特徵賦予其鮮明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發展道路多樣化,尊重和維護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的權利,相互借鑑,取長補短,這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歷史潮流和內在規律。

相關焦點

  • 劉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世界歷史意義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一場影響廣泛而深遠的偉大實踐活動,譜寫了中國共產黨人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開拓社會主義道路、探索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推動世界文明進步的嶄新歷史篇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僅是中國的,而且也是世界的;不僅拓展了發展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促進了人類文明的多樣性發展,也為全球治理做出了重大貢獻,具有極其重要的世界歷史意義。
  • 從中國道路、宏偉藍圖和外交取向看十八大的世界意義
    從十八大開幕到現在,許多國家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和媒體人士都在探尋十八大對世界的意義。在他們看來,十八大開啟了中國新徵程,同時也給世界帶來了新希望。那麼,十八大向世界昭示了什麼呢?    中國道路啟示世界    透過十八大,國際輿論更加理解中國為什麼將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 以中國道路解釋中國奇蹟
    中國奇蹟背後的「成功密碼」是什麼?這一問題在某種意義上已成為學術界的「哥德巴赫猜想」,諸多學者從不同角度加以探討,大致而言有兩種思路:一是「具體因素論」,二是「總體歸因論」。所謂「具體因素論」指的是,從經濟、政治、文化、歷史傳統、外部環境等某個要素或幾個要素出發,探討中國奇蹟背後的「成功要素」。一般來說,「具體因素論」主要探討如下四個方面因素。一是經濟因素。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對發展中國家現代化道路的啟示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在中國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它的成功,彰顯了社會主義蓬勃的生命力,也必將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動世界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進步。  一、什麼是現代化和怎樣在中國實現現代化  什麼是現代化?
  • 中國創立經濟特區的世界意義
    新華社記者 王豐 攝新華社深圳10月13日電題:中國創立經濟特區的世界意義新華社記者王建華、周強、王豐40年前,中國創立了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經濟特區,它們在改革開放最前沿見證了中國從極度困境到發展奇蹟的嬗變。經濟特區為中國快速健康發展蹚出了新路,也為世界後發國家提供了可資借鑑的發展方案。
  • 世界傾聽中國:「歷史是勇敢者創造的」
    當前,關於世界經濟有各種議論,在這個時刻發出中國聲音更有意義。」「領導力:應勢而為、勇於擔當」,這是本次年會的主題。施瓦布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當今世界正面臨諸多不確定性挑戰,「期待中國成為『應勢而為、勇於擔當』的全球領導者」。「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是英國文學家狄更斯描繪工業革命後世界的話,習近平主席開宗明義加以引用。
  • 【思客】張頤武:鄧小平的追念與中國的道路
    人們通過這部電視劇重新回顧了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鄧小平同志的功績,也重新認識了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發展的深刻意義和價值。這其實既是對於過去的重溫,也是對於未來的期望。  從今天歷史所到達的「點」上「回溯」鄧小平為這個國家所做的一切,我們有了更為深入的理解,他所開創的道路對於中華民族的意義也能夠更為人們所理解。
  •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世界意義
    從當代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運動和人類現代文明發展的層面,深入理解統領「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世界歷史意義,既是深化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發展邏輯的必由之路,也是準確把握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發展規律的應有之義。
  • 中國著名古城之一,對世界歷史都有著重要的意義,猜猜看是哪
    其實說起中國的古城,相信每個人心目中都有著非常多的選擇的,畢竟古城也是現在很多遊客們最愛的旅遊地之一。但是有一個古城不得不一提,那就是跟臺兒莊戰緊緊聯繫的,臺兒莊古城。這個地方的意義不僅僅是對於中國的,甚至是對世界都有著非常重大的價值。
  •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和平發展道路的創新進程
    4.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廣泛開展對外友好關係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毛澤東、周恩來確定的中國對外關係的基本準則。在我國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時期,鄧小平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肯定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重要意義。
  • 人民日報評論員: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近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全面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法治建設取得的成就,深刻闡明了深入推進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系統闡述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思想,科學回答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面依法治國工作作出了戰略部署。
  • 《中國崛起的世界意義》精彩書摘:國家能力與經濟發展
    我們可以從歷史上發生過的三個大分流分析:東方與西方的大分流,中國與日本的大分流,以及戰後發展中國家之間出現的大分流。國家能力與東西大分流「東西大分流」是指,東方與西方在很長時間裡沒有什麼差別,但後來西方逐漸崛起,最後稱霸世界,而東方卻一蹶不振。
  • 中國精準扶貧成就彰顯世界意義
    貧困問題是當今世界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消除貧困是人類的共同理想。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突出位置,充分發揮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採取了許多具有原創性、獨特性的重大舉措,組織實施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
  • 具有世界典範意義的偉大設計
    【摘要】「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是一個具有劃時代裡程碑意義和世界典範意義的絕妙偉大設計。
  • 崔唯航:寬窄哲學的歷史方位和時代意義
    寬窄哲學的歷史方位和時代意義崔唯航2018寬窄哲學高峰論壇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活動。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崔唯航認為,「寬窄哲學可以說是凝聚了巴蜀智慧的精華,這是我的總體認識。」寬窄兩字,在這裡是一個元概念。
  •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與世界的關係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今天的中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闢了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新發展的「高度現實性和可行性的正確道路」,創造性回答了「如何治理社會主義社會」的歷史課題,為人類發展開闢了一條現代化新路,為人類社會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我們必須站在這樣的高度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世界意義。
  • 《中國通史》第01集:中華道路
    歷史不僅關乎歷史觀、知識面、談吐氣質,更關乎人生觀、眼界和格局。學習歷史,就好比行走在悠悠三千年歷史長卷中,讀故事、鑑人物、品智慧,自然能得豐收。《中國通史》是中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部歷史專題片。 第一集:中華道路(歷史概述)(上) 第一集:中華道路(歷史概述)(下)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間,人類星球的北緯30度上下,東方、西方群星璀璨,老子、孔子、釋迦牟尼、亞里斯多德、孟子、莊子、黑子這些偉大的思想家或聯袂登場,或接踵而出,在西方,這個時代稱為軸心時代;在東方稱之為百家爭鳴。
  • 中國「第一座」機場,具有108年歷史,歷史意義重大
    該機場位於北京市豐臺地區,距天安門僅13公裡,其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創建於1910年,令許多人大吃一驚,據有關資料顯示,新中國成立之初,天安門的飛機也曾在此檢查過,因此,該機場意義重大,同時也見證了中國的輝煌,每年客流量巨大,可達五百萬旅客。但這個機場在運營了108年之後,退出了歷史舞臺。
  • 黑格爾為何批判中國只有朝代的輪迴,卻沒有真正的歷史?
    在分析中國歷史的時候,黑格爾的觀點比較明確,就是「真正意義上的歷史和中國沒有什麼關係」,或者批判中國為「不歷史的帝國」。 黑格爾通過傳教士和探險家編譯的著作來了解中國,比如在《歷史哲學》中提到的馬可波羅。然而這些著作都無法準確反應中國的實際情況。
  • 世界小姐,她的意義是什麼?世界小姐中國區主席詹金寶為你詮釋
    不論是《西部世界》中,「搞革命的女孩不能被愛情耽誤的德洛麗絲」,還是《中國女排》中,勇敢又努力的女排姑娘們。你的想法是很有新意,但是不要陷在自己的世界裡了。你也要關注絕大數人的利益。」女性主義不是與男性的對立,也不是放棄美麗的權利,選美小姐也可以成為外交官,嬉皮士也可以成為「母親」的守護者——助產士,美而自知,美不狹隘,美而大度,美又智慧,不局限美,或許才是這位黑人世界小姐的最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