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世界歷史意義

2021-01-12 人民網

毛澤東在60年代曾經指出過,中國要對人類做出較大貢獻。改革開放以後鄧小平回應毛澤東當年的要求,他談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問題時,就講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如果搞成功了,就是對人類文明做出了重大貢獻。我理解鄧小平說這個「重大貢獻」,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是這條道路走成功了,解決了8億農民的溫飽問題,就是對世界一個重大貢獻,因為中國穩定了,不要老是搞文革那樣的動亂,中國不穩定對世界就是最大的不穩定因素。第二個,對發展中國家發展道路的貢獻,建設一條現代化道路的貢獻。所以我就選擇了這樣一個題。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一場影響廣泛而深遠的偉大實踐活動,譜寫了中國共產黨人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開拓社會主義道路、探索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推動世界文明進步的嶄新歷史篇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僅是中國的,而且也是世界的;不僅拓展了發展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促進了人類文明的多樣性發展,也為全球治理做出了重大貢獻,具有極其重要的世界歷史意義。

第一,助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進步。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肩負的歷史使命。無數中華兒女為之上下求索、浴血奮戰、前僕後繼,卻始終沒有找到一條光明之路。中國共產黨從登上歷史舞臺那一刻起,就勇敢擔當起這一使命,篳路藍縷開啟徵程,一路追趕現代化潮流,一舉改變了國家和民族的命運,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迎來了我們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中國道路在馬克思主義的旗幟下,保證了經濟平穩持續快速的增長,解決了世界75%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將世界1/6的人口帶上了現代化的道路。正是這條道路,把中國送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位置,連續30多年保持近10%的經濟增長,城鄉居民收入增長30倍以上;正是這條道路,讓我們十年間構築起一些西方國家近百年才完成的基本社保網,不到二十年裡就為全球減貧事業做出超過70%的貢獻,讓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僅意味著解決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生存與發展問題,而且這本身也是對整個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一個重大貢獻。在西方規則處於強勢地位的態勢下,能夠堅持走自己的道路,並取得成功,本身就是一種世界性的勝利,而能將西方發達的經驗融入社會主義發展的框架之中更是對人類文明的貢獻。

第二,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為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有益借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體現了鮮明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因而不僅是中國的,也具有世界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打破了現代化即西方化的神話,破除了「西方中心論」的迷信,開創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獨特模式,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參考與借鑑,向人類表明社會主義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由之路。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就曾指出:「我們在本世紀還要用十幾年時間,下世紀還要用三五十年時間,繼續向人們證明,我們選擇的道路是正確的。」經濟的快速發展、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使「中國道路」成為「世界的經驗」。當然,「中國道路」的世界意義,不是像自然科學那樣為世界奉獻出一種新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而是從辯證法的意義上說,體現了每一個特殊性對自己內在普遍性價值的肯定與自信。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雖然在國家建設尤其是經濟建設方面取得了世界性的成就,有些做法可以被其他國家所借鑑,但不能作為一套模式照搬或完全輸出。它的意義和價值在於為人類的共同價值添加了更多的元素資源和標記,折射出世界多元性而求得廣泛國際認同,讓世界各國從中國的成功中找到自己的因素,從中國的包容文化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增強其對中國的認同感,將「中國威脅論」轉化為「中國機遇論」。

第三,開創當代社會主義發展新局面,彰顯了世界社會主義事業振興的曙光。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所取得的偉大成就舉世矚目,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史上是沒有先例的。它使社會主義從一度的低谷中進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境界,使人們從社會主義在中國「跨越式」發展中看到了世界社會主義事業振興的璀璨曙光,充分展示了社會主義的勃勃生機和強大活力,開闢了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復興的前進方向。一方面,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逐步走出低谷注入了強大動力。另一方面,重新認識和校正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關係,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制度長期共存是當代世界一個不爭的事實,短時間內改變不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一系列重大外交活動,立足於中國與世界關係,特別是大國關係的新態勢,多次闡明理念和主張,而且積極踐行,彰顯中國與世界互動的新態勢,體現中國國際戰略的新謀劃,推動建立與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富強文明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營造了有利的外部環境,為促進人類和平發展的崇高事業貢獻了力量。

第四,為發展中國家擺脫貧窮落後提供了積極的示範效應。從更廣闊的視野看,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東方大國,用自己的方式快速化解國內貧困的難題,而未來這個東方大國又將會走怎樣的不同於西方主流國家的發展道路來實現現代化,必然也會引起國際社會的興趣和關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自己的特殊方式創造「世界歷史」過程,對其他發展中國家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具有積極的示範效應。江澤民曾經在聯合國說過,「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如同宇宙間不能只有一種色彩一樣,世界上也不能只有一種文明、一種社會制度、一種發展模式、一種價值觀念。各個國家、各個民族都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了貢獻。應充分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明的多樣性。世界發展的活力恰恰在於這種多樣性的共存」。一些非洲國家樂見中國道路的成功,因為它證明了,發展並不是發達國家獨享的特權和專利;任何國家和地區只要道路正確,發展是可以預期的,而且是可以致力成順、躋身於世界先進民族之林的。

(作者系南京政治學院上海校區教授)

相關焦點

  • 中國道路的世界歷史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下簡稱中國道路)以其高遠的價值追求、開放的世界胸懷、包容的文化視野、成功的偉大實踐,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由之路。不僅如此,中國道路還打破西方發展模式主導世界發展的壟斷格局,走出西方「國強必霸」的傳統大國發展模式窠臼,豐富了世界現代化發展道路的多樣性,為世界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可資借鑑的中國方案與中國經驗,具有重大世界歷史意義。  中國道路豐富了世界現代化道路的多樣性  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如同不能只有一種色彩一樣,世界上不能只有一種文明、一種發展模式、一種價值觀念。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對發展中國家現代化道路的啟示
    ;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 人民日報評論員: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近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全面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法治建設取得的成就,深刻闡明了深入推進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系統闡述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思想,科學回答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面依法治國工作作出了戰略部署。
  •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世界意義
    從當代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運動和人類現代文明發展的層面,深入理解統領「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世界歷史意義,既是深化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發展邏輯的必由之路,也是準確把握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發展規律的應有之義。
  • 講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故事
    有且只有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頑強拼搏奮鬥,終於讓古老的中國穩穩駛上社會主義道路,並在實踐探索中創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康莊大道越走越寬闊。 正是有了黨的領導,馬克思主義才在中國大地上不斷開闢新境界。馬克思主義克服了以往一切思想理論的狹隘性,科學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為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強大思想理論武器。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09年修訂版)--中國...
    目錄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理論成果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及其歷史進程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提出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  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重要意義  四、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 奮力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光輝時代
    2017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發出了擲地有聲的時代宣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社會主義中國標定了全新的歷史坐標,開啟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篇章。
  • 論陳云為黨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作出的卓越貢獻
    陳雲作為黨的第一、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中的重要成員,參與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開創的全過程;特別是在「文化大革命」結束、中國經歷歷史性轉變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中,在新時期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開拓中,作出了卓越貢獻。
  • 2019中考歷史專題訓練——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1.下圖是1978年5月《光明日報》上發表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的發表揭開了A.這裡的「中國新時代」是指A.新中國的成立 B.文化大革命C.改革開放 D.社會主義道路的起步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怎麼來的
    深入學習領會這一重要論述精神,回顧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發展歷程和特點,搞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怎麼來的,對于堅定「四個自信」,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重要意義。 ---------------- 在黨和人民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 政權問題是中國革命的根本問題,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根本問題。
  •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
    正因為人類社會的現代化進程首先在西方國家開始,所以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通過發展資本主義實現現代化成為很多國家的選擇。  時代和歷史的變遷使中國選擇了一條不同於西方國家的現代化道路,這就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礎上,通過走社會主義道路實現現代化。鴉片戰爭前,中國社會內部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西方列強的入侵把中國拉入了世界資本主義體系,加速了資本主義因素的增長。
  • 牢牢把握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題
    其中關於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思想,對於我們正確理解把握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方位、原則要求和使命任務,團結動員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十八大以來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紀實
    原標題:法治中國舒展美好畫卷(全面依法治國新成就)——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深入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真理光芒
    作者:江蘇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院長、教授 夏錦文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十八大以來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實踐的理論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最新成果。
  • 從中國道路、宏偉藍圖和外交取向看十八大的世界意義
    從十八大開幕到現在,許多國家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和媒體人士都在探尋十八大對世界的意義。在他們看來,十八大開啟了中國新徵程,同時也給世界帶來了新希望。那麼,十八大向世界昭示了什麼呢?    中國道路啟示世界    透過十八大,國際輿論更加理解中國為什麼將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問題》·連載(4)堅持和...
    正因為人類社會的現代化進程首先在西方國家開始,所以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通過發展資本主義實現現代化成為很多國家的選擇。時代和歷史的變遷使中國選擇了一條不同於西方國家的現代化道路,這就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礎上,通過走社會主義道路實現現代化。鴉片戰爭前,中國社會內部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西方列強的入侵把中國拉入了世界資本主義體系,加速了資本主義因素的增長。
  • 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一以貫之
    得到這個成果極不容易,所以必須倍加珍惜;其三,我們黨要在新的歷史方位上實現新時代的歷史使命,最根本的就是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  第二,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必須全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新要求。我們現在在哪裡?這是續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首先要面對的問題。
  • 解讀「中國之治」(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與啟示
    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給中國帶來飛速發展的同時,也喚起了中國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的自信。中國的制度優勢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召開的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系統總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顯著的優勢。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力。
  • ...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暨「紀念深圳經濟特區成立四十周年...
    深圳大學原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陶一桃教授結合深圳成立經濟特區四十周年重點論述了深圳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作為向世界展示中國形象重要窗口的重大意義。她認為這是對深圳在中國改革開放40年歷史進程中地位、功能、使命的肯定,是對以率先改革開放而著稱的深圳這座年輕城市的厚重希冀,是對中國最成功的經濟特區的新時代新使命的鄭重賦予,是對中國社會40年改革開放所選擇的制度變遷路徑的歷史性肯定,更是中國道路又一偉大實踐的時代性開啟。
  • 「黨建治學」朱佳木:從新中國70年歷史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
    朱佳木:從新中國70年歷史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逐步成熟和定型黨建治學習近平總書記在此次全會講話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多方面的顯著優勢和豐富的實踐成果,其中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而「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是一個動態過程,治理能力現代化也是一個動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在實際工作中,必須突出堅持和完善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