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兆敦:紀錄片 遠勝史匹柏電影

2021-01-17 中華娛樂網

北京電影教授司徒兆敦。

有「中國紀錄片之父」之稱的北京電影教授司徒兆敦,來臺參與首屆兩岸紀錄片導演交流影展。儘管曾教出吳天明、陳凱歌、張藝謀這些名導,他卻一點也不愛標榜自己的地位。

72歲的司徒兆敦,其父司徒慧敏是內地派往好萊塢學電影技術的第一人,從小就與影劇工作淵源很深,原本他教學的是劇情片,卻逐漸對紀錄片產生更大的興趣。

他回憶曾經參與造成迴響的「衛星上看不到的城市」拍攝,那時還遭到當地市長的為難,質問他:「你這什麼意思,你要來拍片罵我們,我幹嘛支持你?」結果,本溪的環境透過片子被各方重視,爭取到不少預算加強環保,現在已有「森林城市」稱號,司徒兆敦幾年後得到聯合國贊助再回本溪拍片。

然而臺灣紀錄片對司徒兆敦有很大的衝擊,他特別推崇吳乙峰「月亮的小孩」和「生命」:「我第一次發現,拍紀錄片原來可以不要給結論,而且後一部片子雖然拍「921」卻未有遺體畫面,給人的震撼與感動仍然很強。」兩片都是他在課堂上給學生研究的教材。

司徒兆敦認為好萊塢巨導史蒂芬史匹柏很了不起,建構出的「侏羅紀公園」或是「辛德勒的名單」納粹集中營都極盡考究、真實,但若是以前曾有人拍下恐龍的真貌,那就遠勝過史匹柏的鬼斧神工,這也就是紀錄片在司徒兆敦心目中最大的價值與地位。

聲明:中華娛樂網刊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非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版權歸作者所有,更多同類文章敬請瀏覽:八卦緋聞

相關焦點

  • 80歲司徒兆敦 vs 90歲懷斯曼:史上最老齡大師對談
    來源:廣州紀錄片節官方速記 編輯:合鳥 策劃:拋開書本編輯部 司徒兆敦:生活的大門朝我們敞開 司徒兆敦:「記錄」和「紀錄片」,這兩個是不一樣的概念。
  • 招募預告 | 懷斯曼、司徒雷敦大師對望明日開放報名!
    大師的對望:弗雷德裡克·懷斯曼和司徒兆敦  地點:廣州圖書館展示中心  時間:12月14日15:00 - 19:00    56年紀錄片生涯,45部作品,系統地記錄了美國的社會的方方面面。這些影片不僅反映懷斯曼對美國社會的洞察,同時也承載了他對生死、藝術與美等永恆話題的視覺思考。  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放映懷斯曼90歲拍攝的最新作品《波士頓市政廳》及經典作品《廉價公屋》,舉辦線上大師課,懷斯曼將回顧自己的創作生涯,探討紀錄片的社會功能,美學價值,作者與作品的關係等重要話題。
  • 紀錄片大師「對望」:創作中充分表達自己的生活態度
    12月14日下午,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司徒兆敦在廣州圖書館做題為「生活的大門向我們敞開」的講座,他還與曾獲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的紀錄片大師弗雷德裡克·懷斯曼隔空對談,一場「大師的對望」吸引大批業內人士和市民觀眾關注。在「生活的大門向我們敞開」講座中,司徒兆敦教授表示,「一切記錄都是有價值的」,希望將來有更多的人投入到紀錄活動裡面。
  • 紀錄片向兩端生長
    82歲的司徒兆敦精神矍鑠,這位被稱為「中國紀錄片之父」的當代大師,仍然保持著旺盛的感知力和表達欲。作為曾經指導過陳凱歌、張藝謀、田壯壯等一代導演的前輩,司徒兆敦也在勘察著電影創作主體的變化,一寸時長一寸金的膠片時代,到如今人人可以記錄的數碼時代,司徒兆敦樂見這種變化的發生:「我看到我的朋友鄭大聖先生在拍『農民也在拍電視劇』,這已經變得很有意思了。
  • 等了兩年,這部很特別的電影終於上映了
    《清水裡的刀子》,4月4日全國公映前幾天,《清水》路演之際,老導演司徒兆敦先生私下給本片的導演王學博寫了一封長信,表達出對影片喜愛之情。司徒老先生是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的名師,亦是第五代導演的老師,德高望重。
  • 廣州國際紀錄片開幕 今年影片免費看
    記者從組委會獲悉,雖是疫情時期,全球紀錄產業內容及紀錄片節展受到重創,但無礙全球紀錄片在年末雲集廣州,組委會共計收到126個國家和地區的3227部作品參評參展,其中,境外作品2644部,佔作品總數的81.90%。
  • 2020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開幕 126個國家和地區的3227部作品...
    2020「中國故事」國際提案大會共徵集到33個國家與地區的199個紀錄片方案,最終有28個方案入圍終評,由來自11個國家和地區的48位國際決策人在線上精選出2020「中國故事」國際提案大會十佳方案和最具市場潛力紀錄片方案。同時,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的紀錄片商店共收錄來自52個國家和地區紀錄片1009部,總時長超過32000分鐘。
  • 第5屆"光影紀年—中國紀錄片學院獎"頒獎典禮舉行
    頒獎典禮由中央電視臺主持人王寧、紀錄片導演陳曉卿和範立欣共同主持。  據介紹,「光影紀年——中國紀錄片學院獎」自2011年誕生始,秉持獨特的「國家高度、學術品格、國際視野、中國風格」的理念,堅持公正、客觀、學術、權威的紀錄片評獎標準。  今年是「光影紀年——中國紀錄片學院獎」舉辦的第五年。
  • 廣州國際紀錄片節開幕,紀實影像廣圖展映
    「脫貧路上不被遺忘的遠方」——焦波紀錄電影研討會2020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將聚焦「消除貧困」「地球上的生命」和「科技創新與福祉」三個議題,這一年也是中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脫貧路上不被遺忘的遠方」——焦波紀錄電影研討會(李浚攝)在今年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開幕之際,廣州紀錄片研究展示中心攜手著名紀錄片導演焦波,在12月15日舉辦「脫貧路上不被遺忘的遠方——焦波紀錄電影研討會」,深入探討焦波導演鄉村主題紀錄片的學術意義和社會價值。
  • 電影《大白鯊》:史匹柏運用高效率運鏡,展現了一場人鯨大戰
    史蒂芬.史匹柏,1975 年的成名大作,由美國知名攝影師比爾.巴特勒掌鏡。也是在經過影像的拆解後,才對電影故事有更多感悟,可以說這篇筆記對自己有很大的幫助。在《大白鯊》中,史匹柏展現其慣常的高效率運鏡,本片流暢的攝影和深刻的畫面,無一不是古典好萊塢的典型範本。
  • 2020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開幕 參展參評數量超預期
    本屆紀錄片節打破場域壁壘,以線上線下混合形式與觀眾見面,重磅活動包括金紅棉優秀紀錄片評選、金紅棉影展、產業論壇、「中國故事」國際提案大會、「暢想2030」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題特別活動廣州紀錄片研究展示中心「紀實影像:對話歷史與未來」系列研討等。
  • 電影《清水裡的刀子》今首映 哈爾濱回族人包場看
    穆新網4月5日訊(白錫治)春季的哈爾濱乍暖還寒,電影《清水裡的刀子》今天在全國清潔上映
  • 史匹柏、漢克斯4度聯手被看好挺進奧斯卡
    > 記者翁新涵/臺北報導 改編自真人真事的諜報片《間諜橋》,是史蒂芬史匹柏
  • Netflix反擊史匹柏:我們熱愛電影!「3大中肯理由」拒絕奧斯卡修法
    記者洪文/綜合報導Netflix正式反擊,對於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即將提案修法奧斯卡獎勵辦法,排擠串流媒體出品電影參賽資格,以「我們熱愛電影」為題發出聲明,並給出3大理由說明不應該修法排擠,許多網友狂推:「這麼簡單的道理,為什麼有人就是不懂?」
  • 劉季要的公道就是司徒萬裡
    至於給個公道,我猜應該是對司徒萬裡動手。田蜜田仲是田家人,雖然他們加入了羅網,但是田言自身也投靠了羅網,拿他們動手也說不過去。而且田仲是跟隨田虎的,動田仲還要看田虎能不能答應啊。田蜜的話,田言已經說要交給勝七處理了,所以不可能是對田蜜動手。而且神農堂要的公道無非就是典慶的死,田仲和田蜜與典慶的死關係不大,所以對他們動手給不了公道。最大的可能就是對司徒萬裡動手。
  • 司徒格子丨「我想打他們」
    開播至今,這部紀錄片在B站播放突破360萬,豆瓣評分9.1。為何有如此魅力與魔力?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篇由司徒格子老師寫於影片最後一集播出時的文章。看完後,或許你會有答案。文末還有司徒格子帶來的小彩蛋吶😎千萬別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