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國而歌》導演白海濱:拍「跨文化電影」是我一生的追求

2020-09-15 影人谷

10月18日,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巨製《為國而歌》全國公映,這是一部以人民音樂家聶耳等愛國青年創作《義勇軍進行曲》為主線,講述一段以音符喚醒沉睡舊中國的深情壯歌的主旋律電影。自上映以來,在紅色創新題材影片中持續獲得優質的口碑。該片雙導演之一是70後的邯鄲籍導演白海濱,他說:「拍電影這麼多年,不同的選題給了我不同的人生,它們累積在一起,才成了今天的我,讓我有更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去創作更好的作品。」

白海濱導演(中)在《為國而歌》北京首映禮上

(一)從拍文藝電影到走向商業市場

1995年,原本在邯鄲市當公務員的白海濱憑著對電影創作的一腔熱血,「跨界」考入中央戲劇學院戲文系,叩開了影視之路的大門,那一年,他23歲。 「從那會兒起,我就想做一名導演。」白海濱說。白海濱的電影之路是從片場摸爬滾打開始的,畢業後,他進入劇組跟隨李少紅當演員副導演,開始自己的影視工作生涯,雖然剛入行,但由於做事細緻認真又謙虛好學,很多行業大咖都向他拋過橄欖枝,比如後來慈文傳媒的創始人馬中駿。那時,因為一心想入「導演門」,便拒絕了很多機會,隨後他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期間偶爾到劇組實踐,做副導演、執行導演、演員,成了一名「劇組通」。「對於拍戲,實踐經驗很重要,比如對如何挑選演員、調教演員,我都有一定的經驗,這離不開當年做副導演、演員的經歷。」白海濱說到。

2005年,白海濱看中了傅愛毛的小說《嫁死》,為了成就自己的第一部作品,白海濱負債買下電影兩年的版權進行改編創作,經過重重困難,他拍出了自己的處女作《米香》。影片從一個被丈夫虐待並拋棄的四川女人米香「嫁死」開始,講述了底層人民生活艱辛但依舊為愛和生命無私付出的故事,儘管開頭和結尾都是飽含悲劇色彩,但極具溫暖治癒的力量,其電影語言即使今天看來也相當精妙。處女作技驚四座,《米香》一舉拿下法國南方電影基金大獎,獲年度獎金20萬歐元,成功進入歐洲藝術院線,入圍蒙特婁國際電影節導演處女作單元,入圍臺灣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最終獲得最佳原創歌曲獎,大陶紅獲得第17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這讓沉潛積聚3年之久的白海濱一舉成名。此後,白海濱又執導了兒童片《山那邊有匹馬》,藝術電影《生路》,文藝公安電影《來去萬重山》,期間多次獲獎,在業內成為知名的文藝片導演。

《米香》拍攝現場監製兼主演陶紅與導演白海濱

2010年後的中國電影,開始大踏步走向市場,影片的商業性、娛樂性、觀賞性、話題性越來越受到重視,這對擅長文藝片的導演而言,無疑是最強烈的衝擊,如何兼顧藝術深度表達與商業市場成功的平衡,成了白海濱經常思考的問題,他認為,想要在當今電影市場上生存,只有專心做最獨特的好內容,不跟風才能有所成就。

「拍攝《為國而歌》是我探索商業主旋律影片道路上的開端,很榮幸能有機會把《義勇軍進行曲》背後的故事用電影詮釋出來,雖然不夠完美,尚有遺憾,但是我做了件非常有意義的事!這也讓我有信心做好後續的『中國猶太人五部曲』系列影片之一《帝王蝶》,回想這些年,從文藝片到商業片,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白海濱說到。如果說《為國而歌》關注的是以聶耳為代表的那一代共產黨人以無畏精神喚醒沉睡舊中國的史詩故事,那《帝王蝶》則從構建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角度聚焦二戰時期的中國哈爾濱,取材自歷史真實事件,講述中國老百姓拯救幾萬名猶太難民的感人故事,以世界上兩個最智慧,最苦難的民族在戰火中相互幫助、相互取暖的故事,弘揚當今中國崛起之博愛精神,無論是從主旋律立意高度,還是當今時代審美需求的角度,無疑更開放!更接地氣!更能與年輕一代產生有效溝通!面對國內影視市場巨大的變化,白海濱顯然無所畏懼,為國內拍藝術片的導演們蹚出了一條新路。

(二)從追逐風雲人物到將拍跨文化電影

2018年,為了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白海濱受聶耳侄外孫青山的邀請,聯合執導表現《義勇軍進行曲》誕生過程的電影《為國而歌》,這對在創作層面上高度靈魂契合的兩個導演並肩站在了一起,相互幫襯,相互成就!從修改劇本、挑選演員到拍攝製作,影片完全按照頂級大片的陣勢來走,特意邀請了國內一線製作團隊,四十多位老中青實力派演員,通過精湛演技的呈現和媲美好萊塢戰爭片的視聽效果讓電影質量更有保證,「這麼多角色,連小人物都出彩兒!」白海濱說到。

為了追逐歷史情境下那些風雲人物最生活化的一面,白海濱在創作上精益求精,比如報童小毛頭的角色,白海濱認為必須要加上這樣的小角色,他認為,通過描述舊社會報童的苦難生活及對光明的渴望,才能襯託出聶耳注重真實生活體驗,真正為底層人民而歌的品質,「每一位英雄首先具有普通人的情感才能打動人!」果不其然,影片中《賣報歌》一出來,就有觀眾跟著唱了起來。「這都是我們以前不曾看到的畫面,用熟悉的經典幫助觀眾共情,才能觸發大家喜歡!」

白海濱在拍攝現場給「小毛頭」說戲

可以說,《為國而歌》折射出導演白海濱在主旋律道路上的創作思維,該片將主旋律電影適度娛樂化、商業化,從中找到了近乎完美的平衡點,成為這類型電影創作的一個新穎的代表。2020年,白海濱也將全面開啟自己電影生涯的主旋律商業大片之路!據悉,他創作了近10年之久的電影《帝王蝶》年內將進入籌備階段,影片劇本已歷經26稿,曾入圍第17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創投單元、第2屆福州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創投單元、第4屆北京國際電影節MPA好萊塢電影大師班創投單元,獲得了多位業內投資人的喜歡與支持。他說:「我希望能像李安導演一樣,拍出商業與藝術完美結合的跨文化電影,《帝王蝶》系列就像是中國版的《辛德勒名單》和《鋼琴師》,能拍這樣題材的電影是我畢生的追求!」

白海濱導演在《為國而歌》拍攝現場

把主旋律拍好不容易,拍得既好又叫座更是難上加難!十年磨一劍,時代是屬於有準備的人,承前啟後的白海濱,把自己的成長軌跡印刻在了電影文化的發展路上,後續作品更加令人期待!

相關焦點

  • 《為國而歌》導演白海濱回鄉「探親」分享使命擔當
    10月18日,紅色主旋律獻禮電影《為國而歌》的導演青山、白海濱攜部分主創和相關領導參加了在中央民族大學舉行的北京首映禮,同時,在白海濱的家鄉邯鄲市,很多同學也組織親友團包場觀影為他加油助威。為表示感謝,10月20日,白海濱特意趕回家鄉參加在邯鄲UME影城舉行的觀影會,現場邀請了白海濱導演在家鄉的領導、老師、同學、當地媒體朋友,還有邯鄲影迷朋友也到場共襄盛會。
  • 獻禮建國70周年 楊敘辰《為國而歌》致敬表演藝術家黎莉莉
    為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的獻禮電影《為國而歌》定檔於9月26日上映。該片由雲南省委宣傳部、安慶天域控股集團、雲南民族電影製片廠和北京彩雲之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共青團中央宣傳部和玉溪市委宣傳部聯合攝製,編劇導演青山和聯合導演白海濱執導。
  • 電影《為國而歌》故事板創作歷程
    ——分鏡師杜思平(《為國而歌》分鏡師杜思平)《為國而歌》是一部講述人民音樂家聶耳成長並創作《義勇軍進行曲》的電影,我很幸運能夠作為故事板創作人員參與到這部如史詩般宏大的電影之中。正是基於故事自身的氣質,整部電影的故事板設計,我緊扣導演青山老師提出的「史詩」和「溫度」兩個關鍵詞,也就是說,既要表現大時代的背景下整個中華民族波瀾壯闊的抗爭,又要能夠讓觀眾感受到每個人物尤其是主角聶耳先生鮮活的溫度。
  • 《為國而歌》故事挺好 電影不行
    今年值建國七十周年,所以有很多部主旋律電影上映。主旋律電影的評價很容易產生兩極分化。總的來說,這部電影沒有給我激昂的感覺,反而流於平庸甚至空洞。首先這部電影講述了18世紀20年代聶耳參入16軍到1935年聶耳溺水而亡的事件,時代背景也比較多,我在影片中記錄下來的就有1928年北伐勝利、1929.7.11昆明火藥庫爆炸、1931.918遊行、1932.318事變。
  • 《為國而歌》看過
    電影《為國而歌》以人民音樂家聶耳成長並創作《義勇軍進行曲》為主線,講述了一群心繫祖國命運的文化英雄,用熱血譜寫出中華民族最強音《義勇軍進行曲》的故事。 感謝這部電影讓我了解了很多歌曲背後的故事,例如《賣報歌》、《饑寒交迫之歌》、《鐵蹄下的歌女》、《開路先鋒》、《義勇軍進行曲》,每當聽到這些歌曲時,我們多了一分深沉,多了一次感觸,而不只是單純的聽歌。
  • 《為國而歌》一部中國文藝戰爭大片
    剛看完《為國而歌》,這部電影反應了我們不曾經歷的時代,了解到《義勇軍進行曲》誕生背後的故事,真心很感人,在松山戰役中《義勇軍進行曲》成為了浴血奮戰的中華兒女不屈的戰歌,震撼!作為一個中國人,如果連自己的國歌都不知道是如何誕生的,會非常遺憾。《為國而歌》彌補了我的歷史盲點。
  • 《為國而歌》14億人的46秒 9月26日 我要唱!
    #豆狸推薦# 為國而歌 | 歷史/戰爭/中國大陸14億人的46秒 9月26日 我要唱! 穿越百年 回到當初的戰場聶耳 袁春暉 張潤武 田漢這群時刻心繫祖國的年輕人將滿腔熱血盡化為跳動音符以此期待喚醒沉睡的世人《義勇軍進行曲》一首是浴血奮戰戰士的歌曲一響 心激蕩 刀山火海我敢闖期待指數:⭐⭐⭐⭐青山、白海濱執導王雷、古力娜扎、海一天、 李宗翰主演
  • 《為國而歌》愛國棒棒噠
    為國而歌是一部特別棒的電影,我和家裡的長輩一起看的,也是我通過這個電影,才知道原來國歌的創作經歷了這麼多風風雨雨,電影也特別感動,身為一個雲南人,我也特別驕傲,絕對五星沒的說啊!為國而歌是一部特別棒的電影,我和家裡的長輩一起看的,也是我通過這個電影,才知道原來國歌的創作經歷了這麼多風風雨雨,電影也特別感動,身為一個雲南人,我也特別驕傲,絕對五星沒的說啊!
  • 《為國而歌》---慘痛的歷史;值得敬佩的聶耳
    《為國而歌》,看之前大家都在想一想:「為國而歌」到底講什麼呀? 可愛的我就開始猜測了,這部電影不會是講聶耳的吧?講他唱的那個「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如果沒有看這部電影的話,我都忘記了這首歌的名字叫做《義勇軍進行曲》,如果沒有看這部電影的話,我也已經忘記了中國這一段屈辱的歷史,如果沒有看這部電影的話,我怎麼知道中國走過的艱難的時代。
  • 第三屆絲路國際電影節關注文藝電影 《山那邊有匹馬》聚焦留守兒童...
    片方供圖  華龍網9月21日12時30分訊(記者 董進)渺遠空曠的山村、古香古色的民宿,跌宕起伏的情節、樂觀向上的基調,《山那邊有匹馬》是一部很人文很自然的電影。該片在第三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中國故事-文化精粹」單元進行展映,不僅拉近了古城觀眾與地域風情影片的距離,也體現了本屆絲路國際電影節的多樣性和專業性,以及對文藝電影給予的市場推動。
  • 《為國而歌》糊弄觀眾就是對自己不負責
    這片太慘了,居然連微博電影評分渠道都沒有……按理說作為雲南人,看這部電影應該特別親切和驕傲才對,但槽點和尷尬代替了我應有的感受,看著看著都樂了,導演還是幽默。最主要的問題是,不分主次,沒有重點,角色的行為和臺詞沒有可信度,劇情細節沒有目的性,邏輯問題很多。聶耳是音樂家,是國歌的作曲者,這部電影應該以聶耳的作曲過程為重點,為國歌譜曲為全片高潮。電影作曲沒多少戲,其他戲的時間太多。
  • 讓我們一起《為國而歌》
    戰爭場面看的我熱血沸騰。王雷飾演的聶耳出乎意料的好,娜扎的袁春暉簡直太美了。故事用滿滿的誠意感動到我,一大批老戲骨的演技實在是精彩之極。遺憾的就是導演想要表述的東西太多了,一度像是流水帳的感覺,零零碎碎的剪切導致中間劇情過於跳躍,電影和電視劇不同,沒必要面面俱到,把重點突出,細化即可。
  • 《為國而歌》值得當代人看的電影
    據我所知,王雷應該是第一次主演電影,但他塑造出來的聶耳形象很飽滿生動,下午剛看完的時候覺得他演的有些過於成熟了,但我現在不這麼想了。一個23歲的青年,他已經在思考該如何喚醒民眾、為國而歌了,這是他在經歷了社會生活中的種種磨難之後內心的思考。他是偉大的,奈何英年早逝,實在是惋惜!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和娜扎的感情戲有點說不通,沒有感動到我的點,感覺很倉促。
  • 《為國而歌》一部沒有浪費任何鏡頭的電影
    有些電影全程武戲,僅有的幾場感情戲還是刻意煽情的。但是《為國而歌》這部電影文戲武戲的結合恰到好處,既有戰爭的真實殘酷,讓人仿佛回到了那個戰爭的年代,又有情感的細膩刻畫。文戲動情、武戲精緻。《為國而歌》沒有一個鏡頭是浪費的,碼頭工人勞作的那場戲,才讓聶耳深刻的明白「所謂奴隸,既沒有生的權利,更沒有死的自由」。正是因為看到了生活在上海底層的勞苦大眾,聶耳才能夠創作出《義勇軍進行曲》這樣歌。
  • 中國電信雲南公司觀影《為國而歌》 為高質量發展凝聚精神力量
    觀影現場 中國電信雲南公司3日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領導班子成員和全體員工集中觀看了愛國主義教育影片《為國而歌通過觀看電影《為國而歌》,可以更好的讓員工了解國歌創作背後的故事,激發員工的愛國熱情,為公司高質量發展凝聚強大精神力量。
  • 《為國而歌》最後的怒吼
    電影《為國而歌》以國歌曲作者述了一群心繫祖國命運的文化英雄,用熱血譜寫出中華民族最強音的故事。聶耳23歲用生命和激情創作了《義勇軍進行曲》。那熟悉的樂曲聲中,有聶耳田漢(國歌詞作者)等對國家的摯愛,有一代代仁人志士的前赴後繼。精彩不容錯過。建議去電影院觀看這部青春片。裡面除了聶耳田漢,還有文豪魯迅歌星周璇影星阮玲玉音樂家黎錦暉等的身影
  • 【這次觀影有點酷】跨文化導演作品展映,明晚開局!
    別急,這裡有一本看電影腔調指南,請按照以下幾點對號入座!主題性展映一波接一波的好萊塢大片、國產片看吐了,主體性展映就是那道解膩的可口小菜,而且品味瞬間跳躍式上升好幾個level~NEO·多元世界「跨文化經驗與多元影像呈現」主題展映,精選12位青年導演的短片作品,絕對是你在大熒幕上看不到的作品和視角,帶你走進他們的內心深處。
  • 《為國而歌》這不僅是一部人物傳記電影,更是一部國歌歷史。
    說實話對於這些主旋律電影一直都不太喜歡。但這部電影卻真正的讓我感動。不是因為拍的有多好,而是從中看到了濃濃的愛國情懷。作為一個新時代的大學生,了解歷史是一種基本的義務。《為國而歌》作為一部國慶獻禮片,情節可能並沒有多麼精彩,但卻值得一看。因為它不僅僅是一部電影,更是一部國歌歷史。
  • 《為國而歌》居安思危是最有必要的
    《為國而歌》打破了許多人對聶耳的固有印象,塑造了一個有溫度的聶耳。在戰火紛飛的亂世,依然熠熠生輝發出了閃耀的光芒。《為國而歌》並不是一部空喊口號的電影,《義勇軍進行曲》創作背後鮮為人知的酸甜苦辣,「人民音樂家」聶耳的勞苦創作,都讓人潸然淚下。《為國而歌》並不是一部企圖用情感力量來打動觀眾的影片,尊重歷史,最大限度的還原史實。《為國而歌》這部電影激勵著我們牢記歷史,珍惜和平,奮勇向前。
  • 秦怡邁入百歲門檻,電影是她一生的追求
    從影82年的秦怡說:「電影是我一生的追求,活得越老,追求越多。我始終覺得,無論是痛苦還是歡樂,我們總要以滿腔激情去擁抱事業。表演就是我的事業,就像是我的一支永遠唱不盡的歌。」秦怡選擇為電影奉獻人生。她說,作為一名演員,心裡只想著要為中國電影多做一些、再多做一些。上影集團為秦怡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