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8.3《人間失格》:你努力合群的樣子真的很孤獨

2021-01-07 還是不懂J小姐

我知道,我是無法寫好《人間失格》的書評,但之所以還要寫,是因為實在是喜歡。太宰治說「膽小鬼甚至會懼怕幸福,碰到棉花也會受傷」,我不願做膽小鬼,所以就暫且順著自己的心意來吧,寫不好又何妨。

葉藏從小就知道自己和其他人不一樣,但是他為了討好這個世界,於是故意飾演生活中的「丑角」,只為博得眾人笑。長大後的葉藏,在內心的自我和世間的認可中徘徊,失意,只能藉助酒精、性來麻痺自我,於是墮落、自殺,慢慢的,他的人生「充斥著恥辱」。

這本書整體的基調是頹廢的喪,所以,不建議未形成完成的世界觀的未成年人閱讀。

這部小說是太宰治自殺前的遺作,書中到處都是太宰治的影子,可以說是半自傳體小說,太宰治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是在告訴我們,自己用盡全力去討好這個世界,卻依然無法擺脫孤獨。

真正「合群」的方式不是無下限的討好,而是先愛己,而後愛人。因為每一個我愛你裡面,都藏著一個「我」。

一、最孤獨的不是一個人的夜路,而是千千萬萬的人潮裡,沒有一個人懂我

葉藏害怕孤獨,為了「合群」,他從小就開始扮演丑角,戴上「小丑」的面具,刻意的賣醜、耍寶來博得家人與朋友的歡心。

他以為將自己的敏感和憂鬱隱藏起來,大家就會認為他是一個天真無邪的孩子,他以為自己演技很好,沒有人會發現自己從小就會的把戲。直到他的同學竹一大聲說「他是故意的」,才讓葉藏恐慌,生怕別人發現自己的秘密。

跳出小說,回到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在偽裝著一個完美人設,扭曲的扮演著陌生的角色呢?就拿自己來說,我是一個內向的女孩子,不喜歡熱鬧,但是工作要求我性格外向,多與人接觸。

於是,我開始按照外向的性格活著,於是我學會了喝酒,學會了跟大家一起唱歌,但這些能讓大家腎上素激增的活動並不是我喜歡的,所以,常常是,在喧鬧的派對上,我獨坐在角落了,一句話也不想說。

成年人懼怕孤獨,所以,當你想在一個角落裡安靜一會兒時,那個好人便會做到你身邊,關切的問你怎麼了,怎麼不和大家一起玩。於是只能作罷,回到那個熱鬧的會場,開起無聊的玩笑。

而你知道的,這樣只會越來越孤獨。

二、集體價值觀與自我價值觀的衝突:表面的迎合加深了內心的抗拒

有多少人不敢在公眾場合表達自己的觀點?有多少人面對自己和眾人的不同意見選擇了沉默?有多少人為了避免矛盾,選擇了附和?

此刻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敢說自己從來沒有過這種情況嗎?

當個人意識與集體意識發生衝突時,人們為了所謂的安全感,便會迎合集體的意識。而一味迎合的結果只有兩種:

徹底放棄自己的意識,最終成為那個沒有思想的人;這種情況最典型的例子是魯迅筆下的祥林嫂,她便是一個被舊社會同化的悲劇,沒有思想,沒有自己的意識。

個人意識與集體意識不斷的發生衝突,不斷摩擦,而你知道,勢均力敵的較量,最終會以兩敗俱傷而結束。東方國家是集體主義思想,太宰治生活的日本,更是一個舊道德秩序和集體主義盤根錯節的社會,道德標準的約束和葉藏的價值觀同時出現在葉藏的內心,他們碰撞、衝突,儘管葉藏一直在努力的迎合集體的標準,但仍無法擺脫內在的不同,最終葉藏「才將滿27歲,卻頭髮花白」,太宰治在完成人間失格之後最終選擇結束生命。

三、「我只是不一樣,我又沒錯」:允許自己不同,才能真正解脫

最近熱播劇《三十而已》中說「人有權選擇安穩又平淡的生活,那我也有權不選吧?」沒錯,人生並不只有一種活法,你無需按照世間正確的標準來說,過自己想要的人生又有什麼錯呢?

世間說,三十而立,三十歲,應該有車、有房、有存款,否則就是失敗的人生;世間說,女孩子應該求安穩,三十歲了還在外地打工,就是生活中的失敗者;世間說,三十歲了,應該結婚生孩子,應該成立自己的家庭,照顧子女,孝順父母。

但「所謂世間,不就是個人嗎?」

三十歲了,我像剛畢業的學生一樣,從頭開始,重新奮鬥,不行嗎?三十歲了,我還是想等那個Mr. Right,不行嗎?為什麼就一樣要按照那些所謂的過來人或自詡前輩的想法來生活呢?如果周圍都喜歡酒吧舞蹈,而我偏偏喜歡安靜的坐在咖啡廳看書,這有錯嗎?

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特色,你需要活成自己最喜歡的樣子,而不是別人最欣賞的樣子。

今年3月,我選擇辭職來到杭州工作,當時包括父母在內的朋友親人都開始勸我,不要那麼衝動,三十歲了,年齡不允許自己再試錯了,留在家鄉是最好的選擇。

說實話,選擇離開家庭確實需要勇氣,尤其是面對著父母無休止的嘮叨,朋友苦口婆心的勸阻時。都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曾經我也懷疑過自己是不是真的不應該選擇來到杭州,尤其是面對工作中的委屈的時候。

後來,逐漸明白,他們的想法是他們的,人生是你自己的,未來是自己的,何懼別人的眼光?「我只是不一樣,我又沒錯」,允許自己不同,才能解脫。

《人間失格》說,「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意思就是生而為人,但是沒有按照「世間」的標準去活,所以會感到「不配為人」。現實生活中,越來越提倡個性化和定製化,如果沒錯,那麼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活有什麼不好?

相關焦點

  • 以電影詮釋最高的孤獨:蜷川實花的《人間失格》究竟會講述什麼
    2010版《人間失格》小慄旬為了太宰治這個角色瘋狂減重,他也在接受採訪時說:」最初我很煩惱,不知道自己能否演出這位大文豪,但是導演說只有我可以,而且劇本真的很好,所以決心挑戰一下。我們仿佛能從小慄旬身上看到了那個憂鬱、瘦削的日本小說家,他在《人間失格》中寫道,「我這一生,儘是可恥之事。」太宰治,本名津島修治,日本小說家,他以作品《人間失格》為大眾所熟知。《人間失格》是太宰治的自傳體式小說,書中的主角大庭葉藏的身上有著太宰治自己的影子。敏感、孤獨、多情,連經歷都無比相似,與女子相約自殺,自己卻獨活於世。
  • 豆瓣8.3《人間失格》:我很搞笑,為什麼還是不快樂?
    看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時,這樣發自內心的荒誕感時時縈繞著我,在這個從頭喪到尾的半自傳故事中,是年輕人們說不出口的難堪與羞恥。「我的不幸,恰恰在於我缺乏拒絕的能力」《人間失格》是日本作家太宰治在投水自殺前,給世界留下的最後一部作品,故事從「我」的角度翻看葉藏留下的3篇手札,展現了一個被社會排斥的「邊緣人」從幼年、青年到壯年經歷的苦痛人生。
  • 人間失格:孤獨者的自述
    以最極端的方式,吶喊出心底的陰暗與孤獨。《人間失格》(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是日本小說家太宰治發表於1948年的一部自傳體小說。我知道有人是愛我的,但我好像缺乏愛人的能力,當然我對世上的人是否真的擁有愛別人的能力這一點保持懷疑態度。殉情未遂後,他的家人斷絕提供經濟支持,同時他還要被迫接受擔保人的看管,他活得日漸像一個廢人。在他中年後的生活裡,仿佛只有酒和女人。從女記者到酒館老闆娘,再到香菸鋪主的女兒和藥店老闆娘。
  • 豆瓣評分8.3║《人間失格》:不完美的人性,才是真實的人間
    引 言《人間失格》這部自傳性的日本小說,火了!最火的莫過於那句金句:生まれて、すみません/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一夜之間,似乎傳遍大江南北,觸目皆是。翻閱資料之後,才了解到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的作者是日本昭和初期的詩人——寺內壽太郎,是《人間失格》作者太宰治的朋友山岸外史的表哥。
  • 生田鬥真之後,小慄旬演繹不一樣嘅《人間失格》!
    《人間失格》呢本書唔G大家有冇睇過呢?
  • 《人間失格》太宰治 豆瓣8.3是日本著名小說家太宰治最具影響力的小說作品
    豆瓣評論:《人間失格》的創作背景我就不贅述了,對於太宰治也是知之甚少。作者與創作的背景我是認真地搜查過的,但我並非執意地要完成一篇像模像樣的書評。「世間,不就是你嗎?」無數次去死的念頭燃起,又被掐滅。渾渾噩噩中直到有一天大庭葉藏遇上了良子,那個露出一顆虎牙稚嫩而善良的雜貨店姑娘。她白皙的臉上有最溫熱的紅暈,她清澈的眸子有最真誠的星光。一度以為和良子的婚姻是他生命中的轉折,是徹底拋棄自身醜陋的改變。良子有著不食人間煙火的純善,她對任何人都毫無戒備之心。
  • 《人間失格》這麼喪,為什麼那麼多人愛?看懂這4句話你就明白了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概括《人間失格》這本書,那一定是:「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人間失格》是太宰治創作的中篇小說,光從名字便可以看出來,這是一本喪到不行的書,人間失格又可以看做是喪失為人的資格。《人間失格》這本書目前的銷量已過1000萬冊,豆瓣評分常年在8.0以上,這樣喪的一本書,為何有那麼多人愛看?阿胖會與你分享書中震撼人心的4句話,看完你就明白原因了。
  • 《人間失格:假如我死的話》人間真失格
    是在某彈幕看到一句話:這樣子你們就哭死了 那去看看人間失格吧!然後我就看完某劇,噔噔噔地跑去看人間失格了。我覺得自己淚點挺高的,當年看韓國兩部據說特別悲劇的電影,愣是眼淚掉不下來,只有沉重。看人間失格時,眼淚掉的不多,看完失眠了一晚上。然後接下來一個月淚點都特別低能。額……可能是劇好劇好,一定不是我的原因。哎呀,我想起來了,我之前看的應該是柏拉圖式。嗯。
  • 《人間失格》經典「喪句」,不足10字卻能俘獲人心,寫盡人生孤獨
    你說的世人,不就是你自己嗎?人間失格,即喪失為人的資格。這是太宰治生平最後的一部作品,纖細的自傳體中透露出極致的頹廢,毀滅式的絕筆之作。儘管《人間失格》喪了一本書,但太宰治並沒有傳遞「負面情緒」,可怕的是代入感。
  • 二次元的《人間失格》
    九月小慄旬有部電影是《人間失格:太宰治和3個女人們》,雖然是講的太宰治的生平經歷,但也是對太宰治故事的再一次還原。這個月,有一部科幻動畫也在致敬太宰治,今年是他誕生 110 周年,這部動畫的名字是《HUMAN LOST 人間失格》,這周末會在日本上映。
  • 9.13日本【人間失格:太宰治和三個女人們】他既是才子亦是賤男
    類型: 劇情官方網站: ningenshikkaku-movie.com製片國家/地區: 日本語言: 日語上映日期: 2019-09-13(日本)片長: 120分鐘又名: 人間失格 太宰與三個女人 / 人間失格:太宰治和他的女人 / No Longer Human / No Longer Human:
  • 小慄旬*蜷川實花《人間失格》:喪到極致的一生
    他的名句可以說是數不勝數了,看多了他的作品,感覺真的會抑鬱。這次的同名小說《人間失格》則是他具有自傳形式的毀滅式絕筆之作。也是世人公認的『喪』書。說到《人間失格》,大家還記得2010年生田鬥真主演的那部嘛?當時小慄旬的大親友,我們的toma醬生田鬥真也曾飾演過相關角色。
  • 好書推薦 |《人間失格》,書裡藏著每個人的自我
    據說,你對人過敏。好巧哦,我也是。據說,你是名外向的孤獨患者。好巧哦,我也是。據說,你一年喪一次 ,一次喪一年。好巧哦,我也是。電影《人間失格》(2010上映)劇照寫給孤獨又單純的靈魂有那麼一部作品,道盡人世間的孤獨、抑鬱、焦慮、自卑、恐懼、脆弱和無奈,探討親情、愛情與社會疏離。每一個看完它的人,抬頭一望,都會發現對面站著另一個在邊界不斷徘徊窺視的獨孤旅人,遙遠卻清晰。觸發共情。
  • 好書推薦,《人間失格》你讀過了嗎?
    「若不能避開猛烈的歡喜,自然不會有悲痛的來襲,可是抱歉啊,他自人山人海中來,這猛烈的歡喜,我避無可避,我甘之如飴」「僅一夜之間,我的心判若兩人,她自人山人海中而來,原來只為給我一場空歡喜,你來時攜風帶雨,你走時亂了四季,我久病難醫」讀完這本太宰治的《人間失格》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 《人間失格》翻拍電影後,為何慘得6.1分?
    《人間失格》開篇句《人間失格》是日本「無賴派」文學作家太宰治創作的一部自傳體中篇小說,發表於1948年。這本書近幾年在國內十分暢銷,這種暢銷在新聞爆出「六年級的小學生已經在讀《人間失格》」後達到頂峰。就在去年,《人間失格》同名電影在日本上映。但縱觀豆瓣評分,原著每一個翻譯的版本均在8分以上,甚至高達8.9分。而改拍後的電影《人間失格:太宰治和3個女人》卻慘遭滑鐵盧,豆瓣評分只有6.1分,評論區更是不忍直視。
  • 伊藤潤二把《人間失格》畫成漫畫,改編的地方暴露了內心對太宰治的討厭
    你可能總在一些憂鬱的網際網路角落裡看到「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然後知道太宰治和人間失格。「人間失格」中文意為「喪失做人的資格。」《人間失格》是一本自傳體小說,發表同年太宰治與情人山崎富榮投玉川上水自殺。
  • 10句經典告訴你:《人間失格》這麼喪,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愛它
    曾有人問過一個問題,你有因為一句話讀完一本書嗎?我的回答:有,《人間失格》。很早就聽到過一句話:「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後來才知道它是出自太宰治的《人間失格》。《人間失格》10句經典:1、所謂世人,不就是你嗎?2、善惡的觀念是人定的,「惡」是人隨意創造的道德詞語。
  • 《鳥鳥鳥》:你合群了也就消失了,比被排擠更可悲是 「偽合群」
    不合群,只是表面孤獨;合群了,就是真的內心孤獨。前言:有人曾說過:「人生就像是俄羅斯方塊,你合群了,也就消失了。」這句話痛擊了很多人的內心深處。因為,成年人的痛苦在於,精神滿足感與價值認同感都試圖從集體中得到,是否合群就成為至關重要的檢驗標準。
  • 人間失格經典語錄
    尤其在大城市裡默默無聞的你,我們很多人覺得自己承受了這個世界太多的傷害和痛苦。其實有的時候,將自己想的渺小點,所有的痛苦就緩解,要知道,無能導致憤怒。三、所謂世人,不就是你嗎?其實在太宰治的作品中有這樣一個橋段, 那就是有一個人向自己的朋友講述世人對自己的看法,然後對方說了這樣一句話:所謂世人,不就是你嗎?其實這個世界上,所有人對我們的看法,本質上都是我們對自己的看法。
  • 《絕殺慕尼黑》豆瓣評分8.3,成為在映影片中評分最高的電影
    近期的電影市場,有點低迷,而且這些影片豆瓣評分都十分的低迷,豆瓣評分7分以上的電影,只有《絕殺慕尼黑》。的看近期的電影評分,除了《絕殺慕尼黑》之外,幾乎是清一色的5開頭的評分《最好的我們》豆瓣評分5.8,《黑衣人:全球追擊》豆瓣評分5.8,《媽閣是座城》豆瓣評分5.7,唯一6分以上的電影還是《哥斯拉》怪獸打怪獸的影片,而《絕殺慕尼黑》就這樣成為了雞群中的那個顯眼的鶴,8.3分的豆瓣評分,讓這部電影成為在映影片中評分最高的一部。那麼《絕殺慕尼黑》這部電影所要講述的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