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面(標題下面)藍色字即可免費訂閱!書籍每日一更,敬請關注!
豆瓣評論:
《人間失格》的創作背景我就不贅述了,對於太宰治也是知之甚少。作者與創作的背景我是認真地搜查過的,但我並非執意地要完成一篇像模像樣的書評。所以原本可以敘述的東西就變得更少,而對於創作動機的分析就幾乎不可能存在了。我只是被故事打動。不過閱讀日本文學我有一個體會,日本人精神世界裡的虛無以及對命運的悲觀視角給予我非常深刻的印象。當然這部作品也豪不例外地體現了這樣一種獨特的文化特徵。
主人公大庭葉藏極其卑微而悽涼的命運是從一個舊式大家庭裡開始的。有人說性格是天生的。可我想不出一個處心積慮地扮演小丑角色的討好型人格與天生能夠沾上一丁半點的關係。十幾口人在昏暗的餐廳用餐不能說話,這種家庭氛圍論誰都容易被壓抑。敏感是可以天生的,這一悲劇性因素成為大庭葉藏性格的一部分。我想了很久一直不是很明白,主人公反覆念叨自己對人的恐懼,這恐懼的由來是什麼?我只能粗淺地認為這也許是來自父親的威嚴、家教的嚴苛,那是一種視人為物的觀念。以至於主人公在孩提時代就以小丑的方式定義自己的存在,為別人提供笑料,成了自身唯一的價值。然而這並不是人真正的價值,那孩子感覺到了一絲荒誕,卻因怯弱而逃避現實。他寧可躲藏在小丑的面具下獲得暫時的安穩和平靜。有時,他甚至忍不住自內心爆發出陣陣譏笑,譏笑那些被他以絕妙的手段所欺瞞的人們。誰是傻瓜?真正的傻瓜絕不能意識自己是傻瓜。
對人格面具的依賴也似中毒,其危害性絕不亞於酗酒、吸食品毒。在真我與假我之間的分裂,是一條越來越無法彌合的傷痕。越是倍感無助,越是緊緊抓住小丑面具,而面具所帶來的懾人窒息,已經讓大庭葉藏處於死亡的邊緣。我讀的作品太少,太宰治處理的這個角色是我目前為止所見過的最軟弱的人。我頭一回感覺到軟弱這一人類的本性,是最黑暗無底的深淵。你一旦不能與此抗爭,你便徹底墮入醜陋、邪惡與恐懼中。如何與之抗爭?是什麼才能帶來生的希望?是誰能夠治癒靈魂?
「世間,不就是你嗎?」大庭葉藏反問道掘木正雄,這個一直以來從未打心眼裡看得起他的所謂朋友。
世間所不能容忍的,大庭葉藏都做了,酗酒、墮落、靠女人救濟。他覺得自己無立錐之地,世間早已沒有了他的容身之處。當掘木正雄輕佻的一句評價脫口而出,惹來大庭葉藏的反唇相譏。
「世間,不就是你嗎?」
無數次去死的念頭燃起,又被掐滅。渾渾噩噩中直到有一天大庭葉藏遇上了良子,那個露出一顆虎牙稚嫩而善良的雜貨店姑娘。她白皙的臉上有最溫熱的紅暈,她清澈的眸子有最真誠的星光。一度以為和良子的婚姻是他生命中的轉折,是徹底拋棄自身醜陋的改變。良子有著不食人間煙火的純善,她對任何人都毫無戒備之心。無緣無故地信賴是完美的品質,在大庭葉藏的生命裡幾乎不曾有過這一品質。良子於他,無異於是希望的曙光,神的救贖。可是直接把他拖入地獄的也是良子。稀缺的美德被利用,無辜的信賴被玷汙,人妻成為髒婦,作為丈夫的尊嚴毫無徵兆地被剝奪了。更令人無法容忍的恰是大庭葉藏的軟弱本性,沒有任何阻止和抗議,他萎縮在自己的房間裡等待他的靈魂逐步被恥辱感吞沒。
他是崩潰了,又一次沒死成。接著借用酒精維持生命,隨後又是嗎啡的攝入,慢慢地他成為這種藥品的中毒者,無法自拔。
讀到結尾,食不甘味。我想你們也是一樣的感受。沒有誰會若無其事地讀完一個悲劇人物,又若無其事地實踐自己的生活。大庭葉藏的命運是個極致,可在我們生活中所遭遇的不幸、低潮、失落乃至喪失生活的勇氣,與大庭葉藏相比,只是個程度差別。我沒有經歷過極致的絕境,回顧往日一段晦暗的人生也不覺那便是末日。身無分文的日子、沒有朋友的日子、無人問津渾渾噩噩的日子,這些日子我都曾度過了。現在抓在手上的哪怕是一點點的小幸福,都會感到這是莫大的恩惠。我還有什麼理由認為,未來是沒有光明的?
當光照進黑暗,我們會不會接受光?我想大多數人不會拒絕光明。
當光離開黑暗,我們會不會感到絕望?也許吧,但有人會想辦法突破黑暗,而有的人走不出這樣的困境。
如何與之抗爭?是什麼才能帶來生的希望?是誰能夠治癒靈魂?
再次思考這樣的提問,我情不自禁地雙手緊握,感受心裡洋溢得滿滿的力量。這股力量,帶來一股無窮的上升力,讓我不至於陷入絕望的境地。就是這樣一種超越一切的力量,像光一樣指引我,呼喚我,教導我應該如何去做,如何對抗黑暗,如何不再恐懼。
命運真是充滿神跡,當我回頭看看曾經的過往,那些遭受的磨難已不能再叫磨難。我身邊身世悽慘的人一樣存活到現在,在他們身上我看見了同樣的光芒。苟活真的是一種罪嗎?不不,千萬不能向大庭葉藏那麼想。如果能活著,還不叫幸運,還有什麼能叫人感到幸運?世事難料,人生無常,是一種什麼樣的機緣讓我有幸避開世間的災難得以存活完好?難道這不正是我所要感謝的嗎?
活著並不需要面具,活著也不需要把世間(他人)的價值觀強加在自己頭上。活著,只需要充滿期許,期許著未來絕不是現在這樣的命運。這就是信念(對我來說毋庸是信仰),生命的基石。信念是先於觀念與價值的東西,無比重要,無比牢靠。你不應該視其為虛無,當你真正體會到這一點時,你會發現,它才是真正的實在。毫無疑問,它才是你的生命之光。我要感謝那縷始終照耀我帶領我走出黑暗的生命之光
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繫作者。
作者:暗香盈袖(來自豆瓣)
來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5835677/
在讀《人間失格》(僅指該篇)的時候,我幾乎說是不自主的一直想起《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從本質上來講,他們是一類人。因為自敘和記敘的角度不同,還有書籍和電影的區別,不能比較說松子和葉藏誰更慘烈一些。
但這兩部作品的區別也是顯而易見的。《松子》只是用記敘了松子的 一生的悲慘遭遇,沒有一句內心獨白,而《人間失格》在講遭遇的同時幾乎毫無保留的坦白了葉藏的心理活動——我個人更喜歡有保留的表達,給人思考和想像的空間。太坦白和太飽滿的故事,讓讀者會處於完全被動的位置。《人間》就是這樣的一個作品,對於松子的心理,我們的揣測和理解更有意義。而對於葉藏的人生,我們只能袖手旁觀。
松子有一個孱弱的姐姐,因為生病而得到了父親更多的憐愛,而健康的松子卻沒有得到來自父親的關懷,偶然間松子發現了自己的鬼臉能討好父親,所以她一生都有意識無意識的擺那個奇怪的鬼臉。她一生都渴望愛,卻總是失望,繼續努力,繼續失望,如此循環,直到頹廢至死。
葉藏也是一個得不到父親關注的孩子。他找到僅有的、慰藉自己的方式就是不斷的出醜,讓自己成為他人的笑柄,在他人的笑聲中他會有一點點快樂。他和她的共同之處就是渴望卻缺乏父愛,在家庭中沒有存在感,因為形成「討好型人格」,想取悅身邊的人,從而壓抑自己的想法。他們渴望愛,又求而不得。但是久而久之,葉藏開始懷疑,悲觀和絕望愈演愈烈,心灰意冷,相信人性是虛偽的,是惡,自暴自棄。他什麼都知道,也什麼都不知道。他自卑到骨子裡,總是很輕易的被他人的言語所左右,幾乎不說不——正如童年時父親問他要什麼禮物一樣,他不能拒絕哥哥的建議。
走出學校以後,他做的最多就是酗酒,縱慾。他不斷的在女人之間徘徊,醉生夢死,麻痺身體,也麻痺心靈。
幸運的是祝子出現了。這個不設防的祝子,她的單純喚醒了他的信任,像一束光照亮了葉藏晦暗的人生。他們的平靜的婚姻幾乎讓他重生,讓他誤以為自己就此痊癒。
「我胸中泛起點點溫暖,以為自己已慢慢成為一個普通人,不必在以悲慘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但堀木又出現在我的眼前」。
點擊下面閱讀原文,獲取該書籍epub電子版(或者回復公眾號「人間」獲取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