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唇呼吸通俗來講,經鼻吸氣,吸氣的時候把肚子鼓起來,吐氣的時候肚子往回縮,同時把嘴唇撅起來,做成縮唇呼吸狀(類似於吹口哨的嘴型),緩慢呼氣,這樣也是最節能的呼吸方式。吸氣與呼氣的比例為1:2,逐漸延長至1:3或1:4,也就是吸氣的時候心裡默數1、2,呼氣時在心裡默數3、4、5、6,逐漸延長到7、8。
縮唇呼吸相當於用一個小木頭把氣道撐起來
慢阻肺患者存在一個問題,早期氣道陷閉,小氣道塌陷。正常人是從氣道直接吐氣,而慢阻肺患者在吐氣的時候,氣吐不乾淨,肺裡殘餘了大量的廢氣,無法排出,縮唇呼吸就相當於增加呼氣末正壓,通俗來講就是用一個小木頭把氣道撐起來,不讓氣道陷閉,讓氣體排出。
正常人氣道
把慢阻肺患者的氣道撐起來
慢阻肺患者呼吸功能差
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可能相當於正常的1/3或者1/4,甚至更差,也就是說慢阻肺患者吸一口氣只有正常人的1/3或者1/4,氧氣不夠怎麼辦?所以這種病人就會拼命地喘氣,因為一口氣不夠足,只吸進了正常人的一部分氧氣進來。就像是一個裝滿水的瓶子,如果倒掉大部分水,剩下5%,再倒進來95%新鮮的水,而對於慢阻肺患者來講,基本上是倒掉1/3,再進1/3,這瓶水就很難混合出新鮮的水。
讓慢阻肺患者儘量把肺裡的廢氣排出去的時候,下一口吸進來富含氧的空氣就會增多,不至於那麼呼吸困難。相當於人在越吸不到氣的時候,呼吸頻率會加快,因為氧氣不夠,但是心臟、大腦等重要臟器都需要氧氣。比如在平原地區喘一口氣,到高原地區可能要喘兩三口氣,所以會感到呼吸困難,對於慢阻肺患者來說也是這樣。
還可鍛鍊呼吸肌
慢阻肺患者通過縮唇呼吸調整了呼吸以後,同時他的呼吸肌也得到了鍛鍊,膈肌是最大的呼吸肌,對於膈肌功能特別差的患者,還會有專門的吸氣肌訓練來訓練膈肌,讓膈肌功能增強,在膈肌活動度增加以後,患者吸入新鮮的空氣就會增多。增加肺泡內氣體排出,減少殘氣量,從而可以吸入更多的新鮮空氣,緩解缺氧症狀。
總結
建議慢阻肺患者把縮唇呼吸養成一種習慣,不論是在走路的過程中,還是休息的時候,都想著要做縮唇呼吸,把這種呼吸模式貫穿於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