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000萬票房的《大蛇》,看國產怪獸電影的未來

2021-03-01 博安影視

國產電影有幾大「雷區」。

一是漫改、小說改電影,用不同的媒介講述同一個故事之時,容易導致衝突,造成「想討好所有人」,卻「得罪了所有人」的後果。

二是驚悚、靈異片,因為許多不可抗力因素,最後的靈異都會被解釋為精神錯亂,或是夢境,讓觀眾大失所望。

最後一個則是怪獸電影。除開特效不足、難以讓觀眾身臨其境這個硬實力欠缺這一缺點,另外的,則是場景鋪墊以及氛圍的渲染不到位。

一個科幻故事,被活生生講成一個玄幻、甚至修仙的故事。

本該充滿了緊張刺激氣氛的怪獸片,最後變成了不合邏輯的搞笑片。

這一直是國產電影的短板之一。

不過在2018年9月份上映的電影《大蛇》卻成功打破了這一「魔咒」,以5000萬票房的出色成績,刷新了觀眾對國產怪獸電影的理解和認知。

說起與蛇有關的怪獸片,就不得不讓人想起了最為經典的《狂蟒之災》系列。這個系列的設定、拍攝手法、氛圍渲染以及後來影響,都是獨一無二的。

《大蛇》作為後來者,不可避免的會有一些借鑑的地方。

比如《狂蟒2》中的主線任務,就是一群科學家遠赴非洲尋找一種叫「血蘭」的神奇植物,這和《大蛇》的主線不謀而合。

比如《大蛇》中考察隊在水上遇到會飛的食人魚,也在致敬《狂蟒》系列水上遇襲的經典片段。

其實「相似」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電影中的表現,是否能夠深深地抓住觀眾的心。不可否認《大蛇》系列有不少橋段都與《狂蟒之災》系列重合,但的確《大蛇》也抓住了觀眾的心。

牛頓不也說過嗎:我比別人站得更遠,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大蛇》成功的點,就是利用了前輩的模式,讓經典重現,然後又有和經典不一樣的地方,讓觀眾看到了它的「實力」和「誠意」。

不過也有一句話叫做「學我者生,像我者死」。

光憑一個模仿照抄,很難一招鮮吃遍天。

如果《大蛇》只是單純的《狂蟒之災》系列的翻拍,我相信很多觀眾會捏著鼻子罵「毀了經典」。

與狂蟒之災不同的是,加入了一些輕喜劇的元素,還有一條並不清晰的情感線。在緊張刺激之餘,也讓觀眾會心一笑,得以放鬆。

而且,裡面人物的性格迥異,動機不同,有桀驁不馴的僱傭兵,也有拼命搞笑不搭邊的胖子,有為了活命不擇手段的老闆,也有男女主角這樣的會為他人犧牲的「聖母」。當一群各色各樣的人聚在一起時,人性也就成為了怪獸場面之外的討論點。

《大蛇》作為一部小成本電影,特效、演員陣容都難與其他同類型大片相比,也正因為這樣,資金、陣容的限制變相證明了這5000萬票房的含金量。

《大蛇》成功的點在哪?

想要拍好一部怪獸題材的電影,特效是重中之重,不過氛圍的渲染,以及劇情的推動,也是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

電影開頭大蛇襲擊的日本軍隊,電影中食人魚襲擊人的動機,以及水底下、叢林中一閃而過的蛇影,無疑增強了影片的緊張感,還有豐滿了劇情,讓劇情合理化。

營造緊張恐怖的氣氛,有時候並不是靠CG拼出來的效果,而是靠背景襯託,還有一些劇情的暗示。

有人說鬼片最恐怖的不是見到鬼的時候,而是你不知道鬼會在什麼時間、地點出現的時候。這時候你的每一根神經都在緊繃,每一個毛孔都豎起。

電影明顯也是遵循了這一手法,讓大蛇在前半部分直接躲在暗處,有跡可循,但難觀其真容,觀眾就越渴望看到大蛇的真面目。這一來,製造緊張的目的就達到了。

說了影片的優點,現在來說說一些不足吧。

首先,特效真的是硬傷。觀眾都期望熒幕前的怪獸惟妙惟肖,每一枚鱗片,都極度真實,甚至咆哮噴薄而出的口水,都要像噴在他們臉上一樣。

身臨其境的真實感,是打動觀眾的首要因素。

不過製作成本擺在那,也不能要求人用200塊錢買一部勞斯萊斯。

其次,場景選定,與色調的配合不夠完美。主場景裡的森林色調太亮,樹木蔥鬱但不夠「陰暗」,使得氛圍有所欠缺。在我的印象中,神出鬼沒應該與黑夜聯繫在一起,陽光明媚,色調太亮,會讓驚悚氛圍大打折扣。

或許,考察隊在傍晚登錄,大蛇在晚上襲擊,夜色會讓刺激感更上一層樓。

最後,事件背景、人物動機與主線推動的的聯繫不夠密切緊湊。

影片中的島,受到果子的影響,島上生物產生變異,但觀眾見到的只有飛魚、食人花、螢火蟲以及巨蟒。說明對島的基本鋪墊還需完善。

同樣是登島探險,《金剛:骷髏島》對島上生物多樣性的描述十分全面,就像是進入到另一片世界中一樣,讓觀眾身臨其境。

此外尋找能夠治療癌症果子的消息鋪墊不夠,真實性存疑,考察隊組織者竟然義無反顧地組織人馬。

僱傭兵裡的冷麵女,最後關頭竟然為了救男主、炸死大蛇而犧牲自己,動機是什麼,影片中的表現也十分曖昧。

背景鋪墊、劇情推動以及氛圍渲染這些,都是需要精雕細琢,慢慢呈現在觀眾面前的。

總的來說,《大蛇》的出現,是一個好的徵兆,說明國產的怪獸電影題材正在發展,而不是迎合觀眾,用一些狗屁不通的故事邏輯,講述一個無法讓人相信的怪獸故事。

後來的《大蛇2》也取得不俗的成績,一樣成本不高,但票房數據十分優秀。說明了觀眾太期望看到一部完整、優秀的怪獸題材的國產電影。

近幾年,正在籌備或是準備上映的怪獸題材電影多了起來,像《重返侏羅紀》、《蟻型危機》、《雍和》這些同類型電影,在看到《大蛇》嘗到甜頭後,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觀眾面前。

雖然影片好不好,還未可知,但在《大蛇》成功的背景下,我們至少要也給這些怪獸們一個期待,給國產怪獸電影一個期待。

相關焦點

  • 「怪獸風」再起!網絡院線能一改國產怪獸片的票房慘澹嗎?
    怪獸電影全民皆嗨 國產「怪獸」卻慘遭滑鐵盧2014年,傳奇影業出品的《哥斯拉》第一部全球上映,上映首日以3850萬的票房成績開創2014年度北美地區首日票房新紀錄;內地首映當日以7000萬人民幣刷新2014年引進片記錄,最終收穫了全球近5億美元的票房。
  • 全面解析本土怪獸電影緣何成網絡院線票房新寵
    作者:Ayao美編:加一上線56小時票房分帳高達1163萬,是《大蛇2》交出的首份成績單。作為2018年網絡電影票房冠軍《大蛇》系列影片,《大蛇2》壓力與期待並存。公開數據表示,《大蛇》投資700萬,在優酷獨家上映3個月以來,取得5000萬觀影人次,5078萬票房的成績。導演林珍釗在接受業內媒體採訪時透露,《大蛇》獲得了近725.48%的投資回報率。國產怪獸電影在院線和口碑上長期處於劣勢地位,投資方對該題材電影也秉持懷疑態度。一定程度上來說,《大蛇》的出現,引起行業的廣泛關注。
  • 吞天大蛇,捲土重來!動作冒險電影《大蛇2》網絡電影票房冠軍
    吞天大蛇,捲土重來!動作冒險電影《大蛇2》將於12月6日上映。該片是2018年度網絡電影票房冠軍、行業票房紀錄保持者 ——《大蛇》的續作,《大蛇》系列電影首部作品上映三個月內,便取得5000萬觀影人次,5000萬+票房的成績冒險大電影《大蛇2》由林珍釗導演執導,演員艾米、尹昭德、腦門額爾德尼、黃勁棠、李若希、張舸、何波等人主演。
  • 滿屏幕的大蛇、巨鱷、狂鯊,為何國產怪獸片非得可著這些使勁禍禍
    2018年,一部《大蛇》橫空出世,票房分帳5078萬,創造了至今仍未被打破的網絡電影票房分帳記錄,也開創了網絡電影怪獸片的先河。2019年《水怪》、《巨鱷》、《大雪怪》三部影片票房分帳也均破了1000萬,幾部怪獸片的狂飆突進,掀起了這類題材的浪潮。
  • 《巨鱷》17萬預約量上映,國產怪獸VS好萊塢怪獸,差的是什麼?
    不得不說,《大蛇》之後,整個市場都在創作怪物宇宙。如今到了2019競爭下半場,見真章的時刻到了。繼《水怪》6天分帳過千萬,優酷「怪獸電影宇宙」又添新成員——《巨鱷》。並且,後者創造了優酷網絡電影歷史以來的最高預約量:17萬。如此高位的預約量,對於正片有效點擊的轉化成績無疑不俗,這部分揀紅利的冒險、動作怪獸大片,成色幾何?
  • 中國為什麼沒有成功的怪獸電影?
    作為哥斯拉系列第35部電影,以及傳奇影業和華納影業製作的第三部哥斯拉電影,它在上映之初就備受期待。據燈塔專業版數據,《哥斯拉2》的預售票房已經超過了5313萬元。想看人數已經達到了58萬。影片排片佔比甚至一度達到了53.3%。上映首日,《哥斯拉2》排片佔比超過53%,票房佔比超過77%,票房突破2億元。按照這個趨勢,怪獸電影馬上又要在影院和社交平臺上展現出它勢不可擋的戰鬥能力。
  • 《哥斯拉2》上映了,但中國怪獸電影在哪裡?
    5月31日,怪獸題材影片《哥斯拉2:怪獸之王》(以下簡稱《哥斯拉2》)正式登上大銀幕。作為哥斯拉系列第35部電影,以及傳奇影業和華納影業製作的第三部哥斯拉電影,它在上映之初就備受期待。據燈塔專業版數據,《哥斯拉2》的預售票房已經超過了5313萬元。想看人數已經達到了58萬。影片排片佔比甚至一度達到了53.3%。
  • 爆款頻出的「怪獸片」,能否帶領國產網絡電影「殺」出重圍?
    在這其中,怪獸電影無疑成為2020年網絡電影市場中表現最亮眼的類型之一,不僅出現了《大蛇2》這樣的年度爆款之作,同時中腰部作品中也不乏票房表現突出的例子,這些網絡電影也一同發力,引發了一系列「怪獸效應」。
  • 《大雪怪》票房破1550萬,片方賺翻了,又一部國產怪獸電影爆棚了
    這幾年網絡電影市場蓬勃發展,很多大片分帳票房都能破千萬以上,這個成績至少相當於院線電影六七千萬票房了。網大電影付費價格低,這類作品完全就是走量取勝,而且還要面對盜版的衝擊影響,可見要想取得票房大賣也是難度極高的。《大雪怪》是熱播中最火的網絡大片之一,它現在取得優異票房成績就為網片正名了。
  • 評分8.7,如果國產怪獸電影都這麼拍,出一部我看一部
    暑期檔一直是電影人扎堆逐利的黃金期,各種電影題材閃耀銀幕,我一直比較中意奇幻怪獸題材的影片。國外的怪獸系列已經看膩了,來來去去也就是一些視覺衝擊,連帶著生理不適!國產劇市場又大面積集中在修仙降魔、盜墓探險類,題材過於雷同,那叫一個審美疲勞!還好今年出了一部國產網絡大電影——《變異九頭蛇》,大大地滿足了我的觀影欲望!作為奇幻怪獸類電影,在沒有好萊塢電影過億投資的先天優勢下,能拿到8.7的高分,真是難能可貴!
  • 《大蛇2》5毛特效,口碑不佳為何票房卻不差?
    《大蛇2》是2018年網絡大電影《大蛇》的續作,當年《大蛇》在上映後,獲得5000多萬人次觀看,網絡票房分帳超過5000萬。本部片票房雖然遜色於前一部,但對比僅僅只有1650萬元的製作成本,可謂是藉此獲得了巨大的利益。
  • 《大蛇2》5毛特效,口碑不佳為何票房卻不差?
    《大蛇2》是2018年網絡大電影《大蛇》的續作,當年《大蛇》在上映後,獲得5000多萬人次觀看,網絡票房分帳超過5000萬。本部片票房雖然遜色於前一部,但對比僅僅只有1650萬元的製作成本,可謂是藉此獲得了巨大的利益。
  • 「三分之二不賺錢」,怪獸「網大」還有戲嗎?
    文 | 夏曉茜編輯 | 吳燕雨 「2/3腰部以下的怪獸類型(網絡電影)比較尷尬,其實是不賺錢的。」向毒眸拋出這個觀點的人是眾樂樂影視創始人林珍釗,他導演的《大蛇》以5078萬的票房成績位列網絡電影單平臺分帳榜首,也帶動了怪獸題材網絡電影的創作熱潮。
  • 大賣2900萬!《大蛇2》票房登頂,超網絡電影《陳情令》
    而單單就1月份網絡電影市場而言,《大蛇2》以超2900萬票房奪冠,自12月6日上線之後,截止到1月31日累計票房2948萬,這一票房成績截至目前仍是位居冠軍之位。而排在第二位的是《陳情令之生魂》,自11月7日上線到1月31日累計票房2129萬,位居網絡電影票房第二位,截至目前累計票房2314萬。
  • 優酷電影開啟業內首個怪獸類型廠牌「怪獸制燥」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餘文樂、春夏、惠英紅主演的《怪物先生》即將上線,優酷將正式開啟業內首個怪獸類型網絡電影廠牌「怪獸制燥」。2018年,優酷推出的網絡電影《大蛇》曾以單平臺打破5000萬票房,創下了至今無人能超越的票房紀錄。《大蛇》的火爆也讓網絡電影行業看到了希望,找到了網絡電影的類型突破點。
  • 優酷電影開啟業內首個怪獸類型廠牌「怪獸制燥」
    【獵雲網北京】8月11日報導2020上半年,優酷推出了《陸行鯊》、《血鯊》、《殺人蜂入侵》等多部怪獸類型網絡電影。除此之外,下半年《水怪2》、《變異九頭蛇》、《蟑潮》等多部重量級影片也將在優酷獨家播出。
  • 史詩級災難片《巨獸來襲3》特效堪比好萊塢,這怪獸絕對硬核
    國產怪獸電影數量少之極少... 在兩年之前,國產怪獸電影起步晚,沒錢、沒技術、故事單調,數量稀少,口碑評分普遍較低,票房成績也很慘澹。沒有一部代表作。 但2018年一部怪獸題材網絡電影《大蛇》在優酷視頻獨播,引起了業內的矚目。截至發稿,《大蛇》已經累計獲得1.1億次播放量。公開資料顯示,其700萬的投資成本可以得到5000萬的分帳,這相當於院線1.3億元的票房成績。這樣的成績已經打敗了大部分登上院線的國產怪獸影片。
  • 網絡電影類型片發展之路,怪獸題材還能火多久?
    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10月20日,在各平臺網絡電影熱度榜排行中,位居熱度值前十位的作品包括了《大蛇2》《蛇王》《大章魚》《鎖龍井》和《山海巨獸》等多部怪獸題材影片,三大平臺總體佔比在30%左右。而在愛優騰單日分帳票房排行榜中,《陸行鯊》《怪獸2:史前異種》《變異九頭蛇》等怪獸題材影片,同樣排在各平臺的前列。
  • 國產網絡驚悚怪獸電影《大蛇》系列沒看夠,來看看它的前輩多威武
    自從《金剛》和《哥斯拉》被搬上大熒幕後,近些年怪獸電影開始受到觀眾的喜愛,而作為愛蹭熱度的網絡電影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於是各種網絡怪獸電影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但質量卻令人不敢恭維,唯一可以拿得出手的,恐怕也就是《大蛇》系列了。
  • 網絡怪獸電影迭代,怪獸的「春天」已經過去?
    作為好萊塢電影的一大類型,怪獸電影憑藉強大的特效技術給觀眾帶去感官刺激,網絡電影因有充分的發揮空間和想像空間,在怪獸電影這一類型的開拓上逐漸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2018年,網絡怪獸電影《大蛇》創造了5078萬的分帳票房奇蹟,怪獸電影開始在網絡影視流行,並作為網絡電影的頭號類型拓寬市場。網絡電影公司似乎找到了在小熒幕上實現「怪物宇宙」的可能,一時間怪獸紛紛電影扎堆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