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氏頭條】全祖望--被梁啓超推崇 令胡適欽佩的「史學大咖」!

2021-02-19 全氏同宗網

全氏同宗網為全國最大的全氏文化傳播平臺,無論您在哪裡,只要您姓"",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全氏同宗網" 再點擊"關注",即可加入全氏大家庭,和世界各地全氏宗親交流。網聚天下全氏,傳承全氏文化,傳播全氏正能量。

頭條文章:

【全氏歷史】史載全氏七大起源

【全氏頭條】2020中華全氏第五屆宗親會、第四屆商會成功舉辦!

【全氏頭條】海南全氏宗祠修繕 暨回火捐款活動紀實

【全氏頭條】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成員全文甫宗親

【全氏人物】全國人大代表、現任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全哲洙宗親

【全氏人物】廣西人大代表、現任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委員,梧州市委書記全桂壽宗親

在中國的古代史學界,有一位史學家被稱為「史學大柱」、「布衣太史」的人物,他就是我國清代傑出的史學家、文學家,是繼黃宗羲、萬斯同之後浙東學派承上啟下的重要代表人物全祖望(1705─1755)。雖然全祖望沒有進入史學八大家,按現代人也是「史學大咖」,特別是其學術散發的「以民為本」和「經學致用」的民主思想和科學精神,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和現實影響力。

在全祖望墓園「鮚埼亭」上有一幅氣勢磅礴的對聯,「倜儻指揮天下事,風騷驅使古人書」,彰顯了全祖望的人生理想和治學精神。這是全祖望自己撰寫的對聯,初看和「史學大柱」一樣,有點自吹自擂,但是看看其史學成就和人生經歷,我們不得不說也「名副其實」。全祖望雖然只有短短的五十年生命旅程,但撰寫了《鮚埼亭集》三十八卷,《外編》五十卷,《詩集》十卷。另有《漢書地理志稽疑》六卷,輯補《宋元學案》一百卷,《全校水經注》四十卷並補附四卷。全祖望對後代的影響力巨大。思想家梁啓超曾說:「若問我對古今人文集最喜讀某家,我必舉《鮚埼亭集》為第一部。」胡適先生也很佩服全祖望,甚至將長子命名為胡祖望。

若論人品,全祖望更是首屈一指。全祖望乾隆元年(一七三六)會試中進士,入翰林院庶吉士,因為不依附於權貴,一七三七年辭官歸故裡,不再復出,專心致力於學術。全祖望還確立了學貴自得、融會百家的治學宗旨,不立門戶、不定一尊,注重獨創的治學精神,充分表現出對前賢的尊重和繼承,深為學者推薦。都說文人相輕,但在全祖望這裡全無一點輕狂和驕縱。都說生活艱辛、仕途坎坷,但全祖望不願「走快捷方式」,而是潛心治學注重「躬行」。全祖望留下了三十多種、四百多卷歷史文化遺產,那都是一步一步積累的,更是一個字一個字寫出來的。

雖然全祖望仕途坎坷,但他對明朝還是有感情的,還是有情懷的。據撰寫《全祖望評傳》王永健教授所言,全祖望的經史研究和詩文創作,具有鮮明的個性特點,那就是貫穿著這樣一個宗旨:為明清易代之際堅持抗清鬥爭的「故國忠義」樹碑立傳,歌功頌德。眾所周知,清統治者對抗清的「故國忠義」是不會心慈手軟的,全祖望支持抗清者為「故國忠義」歌功頌德,也是有性命之憂的,但全祖望愛憎分明,立場堅定,是值得稱讚的。

來源:中華全氏網

聲明:本平臺只提供分享和交流不作商業用途,如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

《2021辛丑年·全氏家族春節》團拜活動,缺你不可!

在這裡誠摯邀請各全氏家人留下:

個人署名+新年願望/祝福語

屆時我們會統一整理髮文

將你的祝福送給全國全氏家人!

歡迎宗親轉發全氏文章,

傳播全氏正能量,

讓更多宗親聚集起來!

歡迎宗親轉發全氏文章,

傳播全氏正能量,

讓更多宗親聚集起來!

相關焦點

  • 王江鵬︱陳垣抗戰後廿萬元購入的全祖望墨跡是什麼?
    2014年,商務印書館出版了陳垣先生哲孫陳智超先生所編《史源學實習及清代史學考證法》,系根據陳先生高足李瑚先生1947年9月至1949年6月間聽講筆記整理而成,陳先生所授課為「史源學實習」,用的是《日知錄》。在講至《日知錄》卷十四「君喪」條後,陳先生即興談到他所購得清代學人手稿,云:「近數年始得全祖望《困學紀聞箋》手稿。
  • 民間故事|全祖望清廉故事
    棄教拒金    全祖望44歲那年,應紹興知府杜補堂邀請,出任蕺山書院山長,上任後,各地學子紛紛慕名而來,書院一下子發展到500餘人。可是,原山長方先生卻對他恨之入骨,他抓住全祖望讚揚史可法、張蒼水等抗清英烈的把柄,向府臺衙門告了一狀,杜知府警告祖望說:「宣揚反清復明,這是殺頭、坐牢的大罪,要不是有我在,你有大麻煩了!」
  • 全祖望
    浙江文人的氣節是浩然長留天地之間的,全祖望的《梅花嶺記》將為國英勇捐軀的史可法與戰敗降清的洪承疇作比較, 借孫兆奎之口鞭撻了洪承疇的賣國求榮的醜惡嘴臉。嚴元照不明其中原由, 評論說:「插入孫公一段, 與前後文勢, 皆不相接續 」。殊不知這是全祖望精心設計的。在記載歷史人物事跡時, 全祖望特別注意表彰他們的民族氣節。
  • 梁啓超故居(新會):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梁啓超故居由銅像、故居、怡堂書室、迴廊、梁啓超故居紀念館等建築組成。梁啓超紀念銅像進入故居景區後,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梁啓超紀念銅像。梁啓超出生於讀書世傳的耕讀之家,其祖父和父親都是晚清秀才,執教鄉裡。梁啓超六歲學完五經,九歲能夠寫千字文章,十二歲考中秀才。他是中國科舉制度有史以來,難得一見的「童子秀」。十七歲考中舉人。他是思維敏捷、見識廣博、絕頂聰明的奇才。
  • 囊括梁啓超學術思想與研究成果的著作,《飲冰室合集》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梁啓超,這篇文章選自《飲冰室合集》。梁啓超是近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文史學家,一生著述頗豐。他的學術思想和研究成果被編輯成一套大部頭的著作叫《飲冰室合集》。這部合集包含兩大部分,分別是《飲冰室文集》和《飲冰室專集》,其中包含文章詩詞上千,學術專著上百。
  • 梁啓超是他粉絲,季羨林是他學生
    在大師井噴的民國時期,有這樣一個人,他學貫中西,博古通今,學識之淵博,令無數大師折服,堪稱大師中的大師。一代大儒梁啓超先生曾公開稱:「他的學問勝過我。國學大師吳宓教授認為他「最為學博識精」。而著名歷史學家傅斯年更是他的鐵桿粉絲,說先生的學問,近三百年來一人而已。
  • 史上稀奇事:梁啓超一篇文章怎樣「鬧垮」一個王朝
    這篇文章就是梁啓超的《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以下簡稱《異哉》),那個被鬧垮的王朝就是袁世凱的洪憲王朝。「一篇文章鬧垮了一個洪憲王朝」這個說法是怎麼來的宣稱洪憲王朝是由梁啓超的這篇文章鬧垮的,出自唐德剛的一種說法。
  • TFBOYS集結國慶晚會,演繹少年中國說,講述梁啓超的歷史
    感謝TFBOYS能夠演唱《少年中國說》,三個青春少年,祖國未來之希望,正如梁啓超所說,欲言國之老少,請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將來。有《少年中國說》必有梁啓超,梁啓超,廣東人,自幼受家族文化薰陶,小小年紀就胸懷報國之志,愛國之情。他一生勵志改良,宣傳變法,倡導新文化運動,支持五四運動。
  • 梁漱溟與梁啓超的師生情誼
    (全集第一卷594頁)關於梁啓超對自己早年思想的影響,梁漱溟直至晚年記憶猶新。他回憶說:「本世紀初,我家就擁有從日本傳遞進來的梁任公主編的壬寅、癸卯三整年六巨冊《新民叢報》和由他主編的《新小說》(月刊)全年一巨冊,共計五百多萬字。這是我最早的自學課本。梁任公在著作中一面提示新的人生觀,一面指出中國社會之如何改造,正切合我對探求人生問題、中國問題的需要,得益甚大。
  • 香港的史學研究
    以研究者而論,分為兩類:一為長期在港學者如饒宗頤、許冠三、汪宗衍、牟潤孫、周億孚、劉偉民、趙令揚、羅炳綿、何冠彪等,另一類為曾在本港居留者如錢穆、餘英時、逯耀東、杜維運等。泛論性的有錢穆的《中國史學之特點》和《中國史學之精神》,牟潤孫《從中國的經學看史學》等文。討論史學上的正統觀,有趙令揚《關於歷代正統問題之論》和饒宗頤《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中國史學觀念探討之一》兩部著作。
  • 許知遠:那個叫梁啓超的年輕人
    梁啓超用簡簡單單一句話就將如何介紹自己這個令現代人頭禿的難題給解決了 梁啓超為這個欄目選擇了張德坤譯的福爾摩斯。「呵爾唔斯」(福爾摩斯)的刺激人生,連續四期出現在《時務報》上。而2012年在國內上映的《大偵探福爾摩斯2:詭影遊戲》講述的恰好是當年最後一篇《呵爾唔斯緝案被戕》。 梁啓超是個思想者,倘若你談論中國現代思想的形成,科學、經濟學、佛學、政治思想、小說理論......
  • 梁啓超墓地:總佔地近2公頃,梁思成精心設計,圖9石碑出現了爭議
    【梁啓超】梁啓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梁啓超是維新派領袖之一,近代中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梁啓超是公認的大師,他還在第一個使用「中華民族」一詞的人。
  • 康有為為何大罵梁啓超?|故事
    戊戌變法期間,徐致靖曾推薦康有為、譚嗣同、梁啓超等人。政變時,徐致靖因「濫保匪人」獲罪,定永遠監禁。義和團運動期間,他「出獄待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列強分為同盟國(德、奧、意)與協約國(英、法、俄、日、美)兩大軍事集團。日本借大戰之機,出兵我國山東,強佔原為德國侵佔的膠州灣及膠濟鐵路沿線地區。同時,慫恿北洋政府參加協約國,對德宣戰。英國政府也鼓動中國政府一致行動。
  • 那日午後,飲冰室,當梁啓超遇到梁啓超…
    4月6日、7日,由佛山粵劇傳習所演出的話劇《康有為與梁啓超》即將在天津大劇院上演,而劇組人員已經先期抵達天津。來津以後,扮演康有為的張琳老師、扮演梁啓超的徐經緯老師及劇組其他幾位主創老師非常希望到天津梁啓超飲冰室參觀,於是,在這個溫暖的下午,幾位老師一同遊覽了位於天津梁啓超故居內的梁啓超紀念館。
  • 【人物】民國大師 史學四大家之呂思勉
    呂思勉史學代表作品有《白話本國史》《呂著中國通史》《秦漢史》《先秦史》《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呂思勉讀史札記》《宋代文學》《先秦學術概論》《中國民族史》《中國制度史》《文字學四種》等。
  • 《三國志》精選20句,史學經典不朽之言
    《三國志》是記述東漢末年到西晉統一期間這段歷史的一部史學名著,它記述的主要是魏、蜀、吳三國的歷史,故稱《三國志》。《三國志》為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歷來備受推崇,它與《史記》、《漢書》、《後漢書》合稱前四史,而前四史被公認為是二十四史中成就最高的四部史書。
  • 梁啓超稱梁思成在美婚禮簡單 令其三書六禮娶徽因
    書中的「南長街54號」藏梁氏檔案由梁啓超胞弟梁啟勳的後人整理珍藏,塵封百年,首次集中現世,是目前中國藝術市場規模最大的梁啓超文物集,包括信札、手稿、書籍、家具等共計近千件,其中287通信札,通信方涉及民國政壇風雲人物袁世凱、馮國璋、孫傳芳等。
  • 臺灣五十年來「史學理論」的變遷與發展:1950-2000
    近代中國史學發展的進程深受西方影響,這幾乎是一般學術界的常識,梁啓超在光緒二十八年(1 9 0 2)發表〈新史學〉一文,極力主張以近代西方的治史方法來批評傳統中國的史學著作,這在當時歷史學界掀起一陣波瀾,帶來了深刻影響,其後遂有史料學派或史觀學派的發展。[28]史學界常將這股受到蘭克影響,並主要由傅斯年帶動的歷史研究方法,統稱為「史料學派」,雖然學界對史料學派的界定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