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導演洪濤宣布「2021年歌手,我宣布不做了!」。
這也就意味著2020年的《歌手當打之年》為《歌手》系列節目的最終季。
《歌手》系列節目從《我是歌手》到《歌手》到《歌手當打之年》,自2013年開播至今,走過8年時間,最終也走下了歷史的舞臺。
國內綜藝或者真人秀近些年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涉及範圍之廣、類型之多。《歌手》能以這樣的方式選擇宣告最終季,顯然給節目留下了最後的體面。因為和那些悄無聲息就「完結」的節目相比,這樣的方式顯然正式很多!
那麼,留給我們許多歡樂的綜藝節目,有哪些已經悄悄消失,哪些還在繼續呢?
2013年10月11日,國內第一檔大型室外親子真人秀綜藝《爸爸去哪兒》正式開播。五位明星爸爸跟子女進行鄉村生活的體驗,旨在體驗生活的不易、促進親子間的溝通交流。
節目播出後,好評如潮,尤其是五位萌娃的自然表現可以說是吸睛無數。五位明星爸爸和子女都收穫了一波熱度。第一季也順利收穫了豆瓣9.0的高分,可以說是首戰告捷。
此後,國內類似的親子類節目一下子多了起來:《媽媽是超人》、《和爸爸在一起》、《八八爸爸》、《出發吧爸爸》、《爸爸回來了》等等。
其中,《爸爸回來了》在賈乃亮和甜馨的雙重搞笑加持下,火出了圈。即使到現在甜馨那句「我們白著呢」,也是這檔綜藝的一個代名詞。
但是,好景不長。在節目播出後不久,很多設定便引起了大眾的關注,過度消費明星子女的問題便是其中之一。而後,廣電總局禁令限童令的頒布,將這類明星親子類的節目扼殺在了搖籃裡。
限童令內容大致如下:
2016年2月,廣電總局(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把「槍口」對準了「星二代真人秀」,將從數量、節目內容、播出時間等嚴格控制未成年人參加,一旦文件下來,明星親子類節目將全面撤出晚間檔。
雖然在限童令之後,《爸爸去哪兒》更改了節目的形式,引入了素人親子對,但是也沒能出新意。最終,2017年12月7日,完成了第五季的播出之後,節目便沒有了消息。而《爸爸回來了》只播出了兩季,便匆匆下線。
如果說親子類綜藝節目是壽終正寢,那這些評分直線下滑、已經又臭又長的綜藝,又該選擇怎樣的方式結束呢?
《極限挑戰》和《奔跑吧》(原名:奔跑吧兄弟)兩檔室外競技類真人秀節目可以說開播之後,收穫了不錯的口碑,尤其是《極限挑戰》!當初的「男人幫」、以及對應的口號「極限挑戰,這就是命」,到現在也仍朗朗上口,節目也收穫了一大波死忠粉。
現在,《極限挑戰》播出六季,《奔跑吧》播出八季。
單用《極限挑戰》來說,豆瓣9.2到4.6,《極限挑戰》死了,活下來的是男人幫!
這檔本該玩出新高度新創意的節目,為何會落到狗尾續貂的地步?
原因很簡單,離開了「男人幫」原生態沒約束的玩法、再加上毫無創意的節目設定,甚至深陷抄襲風波。
現在的《極限挑戰》更像是另一檔的《奔跑吧》,沒有了該挑戰的項目,多了許多無腦的劇情。
而《奔跑吧》也並沒有好很多,從最開始的常駐MC七位,到現在僅剩3位。常駐MC的更換帶來的勢必是人心的渙散以及默契度的降低。於是,就出現了老成員起不到引領的作用、新成員擔不起搞笑的擔子,最終導致了青黃不接的尷尬境地。
前段時間,鄧超、鹿晗、陳赫等合體拍攝綜藝《哈哈哈哈》的路透照流出。對於三人退出《奔跑吧》、卻在其他綜藝合體的操作,網友感嘆是節目留不住優質的搞笑藝人,想必《哈哈哈哈》的收視率是有保障了。
相比較於這些開播即巔峰的綜藝,《王牌對王牌》的口碑卻越來越好。已經播出的五季,評分都是呈現上升趨勢的。
不可否認,《王牌對王牌》作為室內綜藝,在節目遊戲環節的設定上,和前幾季都很類似,沒有太推陳出新。
但好在選擇的常駐嘉賓能夠各盡所能、各司其職。沈騰、賈玲、關曉彤、華晨宇四人,不管是哪兩位放在一起進行組合,都不會有違和感。
沈騰、賈玲搞笑擔當;關曉彤、華晨宇才藝擔當。
這樣的組合,不僅維護了節目原有的觀眾群體,而且拓展了新觀眾群體的年齡段,老少皆宜!很適合一家人的茶餘飯後。